臨港新片區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園開園 24個高能級產業項目籤約落地

2020-12-14 瀟湘晨報

昨天,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生命藍灣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園正式開園。中科院上海有機所臨港分子智造研究院、嘉和生物、潤佳醫藥等24個高能級產業項目籤約落地,總投資額達160億元,涵蓋分子合成、免疫藥物、細胞治療、重點疫苗、CDMO、CRO、3D列印等生物醫藥產業的前沿領域。

生命藍灣位於臨港奉賢區域,此前已布局生物醫藥產業體系多年。今年以來,產業的集聚度和顯示度明顯提升——30餘家生物醫藥企業落地,投資規模近200億元;園區企業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開發的新冠病毒抗體研發進度全球領先。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高新產業和科技創新處副處長陸瑜表示,生命藍灣空間承載充足,能滿足企業各個發展階段的需求,落地於此的企業得以實現「一站式發展」。此外,臨港新片區還會根據產業發展和企業訴求不斷升級更新產業支持政策。陸瑜透露,集聚發展生物醫藥產業10條措施出臺不到一年,2.0版本也即將發布,在各個領域對企業的支持力度都有很大突破。

依據新片區前沿產業發展規劃,到「十四五」末,新片區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將達到500億元,佔到全市的10%;到2035年,新片區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這也要求生命藍灣圍繞生物醫藥產業的關鍵領域、關鍵環節加速聚集企業,不斷補鏈、固鏈、強鏈。在市相關部門與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的支持下,生命藍灣對生物醫藥企業的吸引力無疑越來越強。另一方面,「留業」也要「留人」「留心」——營造更好的居住生活環境,才能更好地匯集產業人才。

上海臨港奉賢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曲霞介紹,園區周邊已建成高端社區及公租房,並配有5萬平方米商業配套,包含電影院、健身房等業態;上海世外教育附屬臨港外國語學校已於2018年開始運行,一批新學校將於2022年前後落成,覆蓋從幼兒園到高中全年齡段。

【來源:上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餘個高能級產業項目籤約,上海臨港新片區「生命藍灣」產業園開園
    9月10日,臨港新片區「生命藍灣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園」正式啟幕開園。當天,中科院上海有機所臨港分子智造研究院、嘉和生物、潤佳醫藥等20餘個高能級產業項目籤約,總投資額達160億元,涵蓋分子合成、免疫藥物、細胞治療、重點疫苗、CDMO、CRO、3D列印等生物醫藥產業的前沿領域。
  • 開園當日籤約24個重點產業項目,臨港生命藍灣生物醫藥產業園有何...
    東方網記者薛寧薇9月10日報導:生物醫藥產業在臨港新片區有了集中承載地。今天上午,臨港新片區「生命藍灣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園」(以下稱「生命藍灣」)正式開園。現場,中科院上海有機所臨港分子智造研究院、嘉和生物等24個高能級產業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額達160億元,涵蓋分子合成、免疫藥物、細胞治療、重點疫苗、CDMO、CRO、3D列印等生物醫藥產業的前沿領域。記者獲悉,生命藍灣既是臨港新片區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承載空間,也是上海生物醫藥產業二次創業的一個重要生產基地。
  • 聚焦生物醫藥產業上海臨港新片區生命藍灣園區開園
    10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生命藍灣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園」正式開園。嘉和生物、潤佳醫藥等20餘個高能級產業項目籤約落地,總投資額達160億元,涵蓋分子合成、免疫藥物、細胞治療等生物醫藥產業的前沿領域。生命藍灣位於臨港奉賢區域,此前已布局生物醫藥產業體系多年。今年以來,30餘家生物醫藥企業落地,投資規模近200億元,產業的集聚度和顯示度明顯提升。依據臨港新片區前沿產業發展規劃,到「十四五」末,新片區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將達到500億元,佔到全市的10%;到2035年,新片區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
  • 臨港新片區「生命藍灣」24個重點產業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達160億元!
    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宋寧華)24個重點產業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達160億元!今天上午,臨港新片區「生命藍灣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園」正式啟幕開園。這標誌著作為臨港新片區生物醫藥產業集中承載地的生命藍灣,承載著新時期國家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歷史使命,邁開了揚帆啟航的步伐。
  • 24個生物醫藥產業項目落戶臨港新片區
    【製藥網 行業動態】據悉,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生命藍灣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園」已於9月10日正式開園。嘉和生物、潤佳醫藥等24個重點產業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160億元。   另外,「臨港新片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服務站」、「臨港新片區藥品創新服務基地」、「臨港新片區生物醫藥產業聯盟」等功能性平臺和行業組織的落地,也進一步助力生命藍灣的生物醫藥產業朝著特色化、集群化發展。   生物醫藥產業被稱為「朝陽產業」,近年來在政策利好支持下,生物醫藥產業得以快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帶動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的發展。
  • 浦東新片區加快構建開放型生物醫藥產業體系
    圖片說明:生命藍灣為生物醫藥企業量身定製的廠房9月10日,臨港新片區「生命藍灣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園」正式開園。生命藍灣是上海市首批特色產業園中的一個,也是臨港新片區生物醫藥產業集中承載地。張江創新策源以及產業化的整體延伸開園儀式上,中科院上海有機所臨港分子智造研究院、嘉和生物、潤佳醫藥等24個高能級產業項目籤約,總投資額達160億元,涵蓋分子合成、免疫藥物、細胞治療、重點疫苗、CDMO、CRO、3D列印等生物醫藥產業的前沿領域。
  • 上海授牌5個生物醫藥產業園 張江、臨港這樣錯位發展
    在4月28日召開的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特色園區推進大會上,張江創新藥產業基地、臨港新片區生命藍灣、東方美谷、灣區生物醫藥港和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等5個生物醫藥產業特色園區正式授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出臺了多項政策發揮投資的「逆周期」調節作用。
  • 26特色園區跟蹤調研|生命藍灣志在生物醫藥產業新策源
    彼時新片區還未成立,臨港生物醫藥產業也幾乎是一片空白,是什麼吸引陳建新將新公司落戶臨港?9月28日,課題組來到臨港新片區生命科技產業園(簡稱「生命科技產業園」)調研,尋找答案。 如何成為生物醫藥產業新策源 「2035年GDP達到1萬億。」這是臨港新片區的規劃目標。從數據看,相當於再造一個浦東。
  • 頭部企業發力新冠病毒中和抗體 臨港新片區生命科技產業園火熱建設
    「2年以前這裡還是一片空地,現在已經建成了非常現代化的生物大分子醫藥工廠,並成為建設臨港新片區生命科技產業園的重要一員,我們感到幸運、自豪。」站在工廠外,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運長馮輝深有感觸地說。在這座工廠裡,新冠病毒中和抗體正在緊鑼密鼓地研製中。
  • 倉山區舉行生物醫藥產業重點項目籤約儀式
    福州新聞網5月9日訊(記者 林志源 通訊員 倉萱 文/圖)9日,倉山區舉行第二季度重點招商項目—生物醫藥專場籤約儀式。近期,倉山區謀劃落地生物醫藥產業項目10個,預計總投資額達115億元。
  • 31個生物醫藥項目落戶廈門海滄
    17日,恆瑞廈門原料藥基地、養生堂廈門萬泰診斷基地、寶太生物POCT產業園、力品藥業創新製劑產學研一體化總部項目等一批生物醫藥產業落地項目在廈門海滄集中簽約,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創新創業中心也同時開園,為廈門海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掀開新的篇章。  這是海滄落實廈門市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大會戰略部署,推動「二次創業」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 31個生物醫藥項目落戶廈門海滄 總投資超100億元
    ) 17日,恆瑞廈門原料藥基地、養生堂廈門萬泰診斷基地、寶太生物POCT產業園、力品藥業創新製劑產學研一體化總部項目等一批生物醫藥產業落地項目在廈門海滄集中簽約,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創新創業中心也同時開園,為廈門海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掀開新的篇章。
  • 臨港新片區「十四五」:形成3~5個千億級前沿產業集群
    其中「4」是指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和航空航天產業,這是新片區重點發展、享受所得稅優惠的四大核心前沿產業集群。「2」是指智能新能源產業集群和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集群。這是新片區具有良好發展基礎、需要固本強基的兩大先發產業集群;「X」是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綠色再製造產業和氫能產業、智慧機器人產業等。這些是適應新片區未來競爭和產業發展需要、急需著力培育和超前布局的若干新型特色產業。
  • 上海創新規劃臨港新片區產業布局 目標2035重點前沿產業世界領先
    24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臨港新片區創新型產業規劃》,提出到2035年,臨港新片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重點前沿產業競爭力世界領先,現代服務業高度發達。新華財經上海9月24日電(記者楊有宗) 24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臨港新片區創新型產業規劃》,提出到2035年,臨港新片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重點前沿產業競爭力世界領先,現代服務業高度發達。
  • 總投資超3億元的中關村電子城(昆明)科技產業園籤約11個項目
    中關村電子城(昆明)科技產業園舉行上半年項目集中簽約入駐儀式5月27日,中關村電子城(昆明)科技產業園舉行上半年項目集中簽約入駐儀式,共有11個重點項目籤約,總投資超3億元。雲南冷萃科技、昆明哲頓商貿、雲南紳博源生物科技等11家企業參加籤約,籤約項目涵蓋了生物醫藥、電子商務、智能製造、區域總部經濟等產業領域。
  • 臨港新片區揭牌100天: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朱芝松曾表示,臨港將形成上海發展的增長新動力,在今年落地1000億產業項目的基礎上,持續引進國內外高能級項目,努力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長,大力發展「跨境」、「離岸」的高附加值現代服務業,確保2035年實現「區域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的目標。
  • 31個高質量項目落戶廈門生物醫藥港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17日,海滄生物醫藥產業項目籤約儀式暨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創新創業中心開園活動在廈門市海滄區舉行。在本次活動中,恆瑞廈門研發中心、養生堂廈門萬泰診斷基地、寶太生物POCT產業園、歐米克生物二期工程等10個大中型產業化自建項目籤約落戶海滄;21個高質量項目入駐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創新創業中心。這是海滄落實廈門市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大會戰略部署、推動壯大規模、提升水平的「二次創業」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區集聚發展集成電路等4大產業
    ,他表示,臨港新片區圍繞國家戰略需要、國際市場需求大、對開放度要求高的重點領域,集聚發展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民用航空等4大產業集群。截至目前,國家和上海市累計制定發布各類政策107個,形成典型創新案例32個,差異化探索的廣度、深度和力度不斷加大。比如,近期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的新片區重點產業企業15%所得稅政策,僅僅設置了技術指標,與現行其他稅收政策同時設置技術指標和財務指標不同,體現了新片區鼓勵技術創新方面的導向作用。二是加快提升關鍵領域的前沿產業功能。
  • 《臨港新片區創新型產業規劃》:2025年建立比較成熟的投資貿易自由...
    「《產業規劃》」)有關情況,上海市金融工作局總經濟師陶昌盛介紹了臨港新片區金融產業規劃制訂工作,以及未來臨港新片區將加快落實「金融30條」和推動金融改革開放創新的舉措。、信息服務、專業服務為代表的高能級服務業,提升上海在全球貿易、金融、航運、創新網絡中的節點功能和輻射能力,打造輻射全球的「伺服器」;積極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探索發展以離岸經濟、智能經濟、總部經濟、藍色經濟為特色的開放創新經濟業態,打造賦能驅動的「加速器」。
  • 太倉市生物醫藥產業園今年新引進項目47個
    蘇報訊(駐太倉首席記者顧志敏)記者從太倉市生物醫藥產業園獲悉,截至目前,產業園今年已引進百因諾生物、泰應生物、蘭立生物、明凌智能醫療等47個項目,產業園第一隻生物藥——信立泰研發的注射用特立帕肽(欣復泰)上市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