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的孟煩了?

2020-12-14 電影白沙君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2014年雷軍採訪馬斯克的視頻,其中雷軍問了馬斯克一個問題:十年前你決定做特斯拉時,電動車還沒有這麼火,你如何看到這個機會?

馬斯克說:我從沒覺得這是個好機會,成功的機率很低,我只是覺得這是應該去做的事情,我不想等著別人來實現。

馬斯克的特斯拉有倖存者效應光環,尤其是特斯拉在過去一年資本市場上的表現簡直可以用驚為天人來形容。不過即使除掉這些以及企業的營銷,作為電動汽車先行者,我們還是不得不對馬斯克和特斯拉表示尊重。

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的結尾寫道:這個世界只有一種成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度過一生。

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應該是剛剛上大學的第一年,哪怕看完熱血賁張,其實也未能很好地理解什麼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度過一生。」

等到大了一些,走出了校園,有了些經歷才知道能夠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是多麼多麼地不容易,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奢侈。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尤其是年輕人,首先: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他們的諸多想法都是被主流輿論直接灌輸的。沒有深刻的生活經歷和思維碰撞,所有的喜歡都是如縹緲的浮雲;其次:不管你喜歡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只要你一直走下去,總會有跟現實碰壁的時候,比如父母朋友的阻攔,此時又該如何抉擇呢?最後:堅持到底不一定會換來成功,就像《沉默的真相》裡面陳明章說的,堅持不一定是好事,江陽的一生便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註解。

這個時候我們再來看龍文章說的那段話:

實地就是,我只想讓事情是它本來該有的樣子——我是這麼一個狗屁不通的天才!條條路都走不通,可我還是做不到,做不到你們要我做的,把陋習說成美德,把假話變成了規矩,把抹殺良心說成明智,把自私說成了愛國,把無恥變成了表演,把陽痿說成守身如玉,把欺凌弱小說成正義,把人變成炮灰,把炮灰變成榮譽……

其實龍文章是一個很簡單的人,自始至終,他想的都是如何擊敗日軍以及保住自己士兵的性命。一面是國家民族大義,一面是同袍之情。不幸的是,戰爭就要死人,這兩者是矛盾的。所以龍文章一直生活在這種矛盾之中,他很痛苦、掙扎。他知道怎樣能最大把握地攻佔南天門,可他也知道那樣南天門就要重新多兩千座墳。

他想逃避,他想苟活。

只不過敵人連苟活的機會也不給,獸醫之死擊破了龍文章妄圖逃避來保全炮灰團的心態。

人渣們被迫呲出了退化已久的獠牙。

孟煩了也很矛盾。在師部審龍文章的時候,小太爺說過一句話:我們也勇敢,但我們軟弱。

這種矛盾的衝突在孟煩了身上體現得淋淋盡致,比如他也喜歡龍文章帶著他們打勝仗,可當在緬甸英國人否定了他們的編制之後,煩了就覺得龍文章是一個不顧手下士兵死活的戰爭狂人;第一次南天門之戰迴腸盪氣,一千散兵流勇阻擊了竹內聯隊整整一天,可一回到禪達,小太爺就開始嘲笑龍文章屁也沒撈著,反而虞嘯卿加官進爵;他也曾在怒江東西兩岸的大聯歡中,唱著戰歌流淚,希望重新拾起過往的熱血,可轉頭就做了逃兵;他喜歡小醉,可一開始嫌棄人家暗娼的身份,後來又覺得自己不如張立憲......

所以龍文章的矛盾和孟煩了有什麼不同嗎?

用龍文章的話來說:

我有毛病,可和你不是一回事。我一身的毛病,是身上的身。你的毛病,你聽清楚,是人生的生,聽清楚啊,你這一生的毛病,有完沒完?我有了,就改,我改了就好。你一個沒改,又來一個,兩個,三個,有人像你這樣活的嗎?你有完沒完?

龍文章的矛盾來自於其信念本身不可調和的矛盾,而孟煩了的矛盾來源其自身不夠堅定或者說不夠純粹的信念。

這點其實在電視劇一開頭就表明了:虞嘯卿的徵兵演講點燃了收容站裡的炮灰,大家都趕著想去前線;煩了也想去,可他只是為了治療那條傷腿。

所以他威逼利誘獸醫,他在人渣前面耍手段,在精英面前講大義,無非只是為了獲得優良的戰爭醫療資源。

當然,這有錯嗎?

老頭子看著我,嘆了口氣,「心都漚得有點兒黴了,想拿出來見見太陽罷了。煩啦,你聰明,比他們都聰明,知道收容站要整編,身體狀況得從我這過,你找對人了。只要不是為了你那腿,你說你想見見太陽,你想曬曬。你點點頭,點頭我幫你。「

郝獸醫希望煩了能夠做一個有魂有魄的漢子,可最後還是在威逼利誘之下屈服了,繼續讓他打著打著上戰場的名義去獲得醫療資源。

是啊,誰又有資格去說煩了呢。

只不過這樣的人去打仗,怎麼可能不猶豫,不矛盾?

其實後面的虞嘯卿便是孟煩了一開始的偶像,有面子,又有裡子。

可虞嘯卿的面子多少都是出賣了裡子而來的。

虞嘯卿:「是利益成就了我。是的,解釋我心裡早有,利益讓我們一敗再敗,無定河邊骨,春閨夢裡人,都敗掉了,都死了,我們成了,成了,也連裡子帶面子,連骨帶肉地全敗掉了。」

現在的我很喜歡孟煩了,也不討厭虞嘯卿。因為我知道假如我處在他們的境地,不會做得比他們更好。

面對唐基滴水不漏的勸說,我難道就會不顧一切衝上南天門?

面對小醉暗娼的身份,我難道還敢愛得轟轟烈烈?

面對九死一生的絕戶仗,我難道不會猶豫退卻?

......

是吧,其實都是可以理解的。放在時代大背景下,所有的不堪和私慾都是可以理解的。

人,乃可上可下之物,而且通常喜歡高估自己。我個人認為不喜歡孟煩了的人裡面,高估自身的並不少。

只不過有龍文章這樣的妖孽。

妖是智,孽是激流勇進。

他在戰爭年代把自己扔進民族大義和同袍之情裡,就像扔進了兩個無法相容的漩渦裡。他在裡頭被攪得頭暈目眩、身心俱疲,可他從未想過逃離,最終也靠著這兩股旋渦席捲了南天門。

純粹而又深邃,能力超群而又甘願同炮灰為伍,漏船載酒的運氣加上逆流而上的勇氣,這樣的天才,怎麼會不讓人心潮澎湃呢?

阿譯:如果做不成他那樣的人,吾寧死乎。

當然阿譯最終的確是以死明志了,他守住了自己的諾言。

翻開史書,我們這個民族出現過不少龍文章。

比如唱著離騷投江的三閭大夫;

比如以抗金為己任的宣撫使;

比如站在大明朝堂大喊」敢言南遷者,斬「的兵部侍郎;

......

他們都是英雄,可又有幾個是善終的?

我們渴望英雄,崇拜英雄;可我們又容不下英雄。因為他們太耀眼了,而我們又習慣了在黑夜中潛行。

就這樣,龍文章死了。屈原死了,嶽飛死了,于謙也死了。加一句,死於非命。

所以,那些以龍文章為藉口討厭孟煩了的人。如果英雄的光芒暴露了你們身上每一寸的不堪和私慾,那你們還能容得下他嗎?

能嗎?

相關內容:

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唐基為什麼不早點阻止虞嘯卿攻打南天門?

《我的團長我的團》結局龍文章為什麼要選擇自殺?

《我的團長我的團》炮灰們是被龍文章逼著去打南天門之戰的嗎?

《我的團長我的團》龍文章為什麼不答應虞嘯卿,做主力團的團長?

#我的團長我的團#

相關焦點

  • 《我的團長我的團》是個很奇怪的電視劇,你們看過嗎
    最後剩下的孟煩了一行人被逼退到四面楚歌的小屋裡。外面是不斷靠近的日本兵,危機的最高點,拯救他們的是自稱團長的龍文章(段奕宏 飾)。   龍文章其人,由來不明,不按常理出牌,卻奇蹟地帶領著孟煩了一行人渡過怒江,回到了禪達。等待他們的不是嘉獎,而是看守。而龍文章則被發現根本不是什麼團長,而是摘了軍銜自己掛帥的中尉。
  • 11年後,9.4分的《我的團長我的團》要拍續集?
    一槍不發,國軍主力團卻悉數被孟煩了說服投誠,而被他說服投誠的國民黨軍人遠超他所屬部隊的殲敵。最終戰事中止,雲南得到解放。孟煩了回到雲南從此定居禪達,和南天門上他三千戰死的弟兄為伴直至終老。」這是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戰至終章》(以下簡稱《戰至終章》)在廣電總局1月份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公示的「內容提要」。
  • 《我的團長我的團》,阿譯「蝴蝶兒飛去」唱出留聲機中的老上海
    我經常在想,我就是要做,也真的想做成龍文章那樣的人,如果真的沒有可能成為他那樣的人……吾寧死乎。」是譯哥救了龍文章。書中還有一段故事,電視劇沒拍。龍文章自盡後,阿譯成為川軍團團長,他想成為龍文章那樣的人,最後他做到了。阿譯團長很能打,在心中的信仰崩塌後,他最終也選擇了自殺。
  • 《我的團長我的團》插曲:從二人轉到花鼓戲,那些震人心魄的歌
    距離《我的團長我的團》首播已經過去十一年了,這部拍攝歷時半年、耗資4000多萬的電視劇,由康洪雷執導,蘭曉龍編劇,取材於1942年到1945年抗日戰爭期間極為悲壯的一段真實歷史。
  • 《我的團長我的團》:出現罕見瑞士造輕機槍,迷龍換槍管堪稱經典
    「我團長我的團」虞嘯卿做軍火展示時,出現了一支ZB26輕機槍,這是抗日戰爭時期我軍在國產抗日劇中的必備道具,也是我軍的骨幹力量。在所有抗戰和軍事歷史電影電視劇中,這種輕機槍都很普遍,毫不誇張地說,它就是一種國家用紅機槍。
  • 雷霆戰將下架,亮劍和我的團長我的團,哪個是最好的國產戰爭劇?
    網友們對此也頗有微詞,但是對於哪一部才是最好的國產戰爭劇,卻分成了兩派意見:一派認為《亮劍》是最好的國產戰爭劇,而另一派卻認為《我的團長我的團》是最好的國產戰爭劇。亮劍這部作品當然是成功的,但對他的評價其實一直都很兩極化。亮劍本身無疑是一部看起來很過癮的作品,尤其是結合他創作的時代背景,作為影視劇,它是很成功的。
  • 大愛《我的團長我的團》——第三期團劇人物譜5
    唐基是政客,但是我覺得他是符合那個時代的政客。為什麼要壯大自己呢?是不是也是在害怕「再過上十年幾十年,咱們在這兒做了些什麼,也就沒人知道了」。合格的政客煩啦說陳主任不是唐基的對手,在這裡我順便理一下唐副師座和陳主任的關係。(算是個彩蛋不?)
  • 為什麼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迷龍」的愛情會開花結果?
    由蘭曉龍執筆,康洪雷執導的這部《團長》每一遍都會刷新認知。堪稱民國劇的「光明頂」。劇中的「光榮與夢想」在瑣碎中光芒萬丈。迎合普通觀眾原始的情感訴求2、關於特殊職業在特殊時期的「愛與責」的探討3、獻給為民族大義,拋家舍業的英烈們的「一捧玫瑰」4、對當今「物質的愛情觀」的鞭撻就如同劇中臺詞煩啦質問團長
  • 小團團長得不漂亮,為什麼還有人喜歡?粉絲最常說的兩句話,懂了
    小團團長得不是很漂亮,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喜歡她?看到粉絲最常說的兩句話,懂了!說起一條小團團,廣大網友肯定再熟悉不過了,這個女孩子給人最具辨識度的印象,大概就是「豬豬女孩」這個稱呼了。團團作為一個遊戲主播,開播已有數年的時間,照她現在這個情況來看,還是很理想的,粉絲數量非常令人滿意,而且直播事業可以說是越來越紅火了。難免會有網友發問,團團長得不是特別漂亮,跟呆妹兒、腐團兒這種不是一個級別,但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呢?團團的粉絲經常會說兩句話,其中一句就是「我們不是看她的臉,我們喜歡的是她有趣的靈魂。」
  • 大愛《我的團長我的團》——第二期團劇背景戰爭思考
    我的團長我的團這期的文章我做好了挨罵和被和諧的準備。,因為種種命運際遇的原因而相會於此:北平人孟煩了、軍醫郝獸醫、湖南兵不辣、上海軍官阿譯、東北佬迷龍、豆餅、要麻、蛇屁股、康丫、川妹子陳小醉。為什麼到今天台灣還有人為日本站臺,就是因為日本在佔領臺灣後是當成自己的領土來經營管理的。如果對東四省、佔領的山東、河北等地方也是這樣的管理方式呢?侵華日軍中可是有不少的臺灣人和朝鮮人,這個說明什麼問題呢?
  • 論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的上官仁愛思想
    那麼龍妖是什麼時候開始改變的呢?是誰讓阿譯死而不是像他?南天門之戰是龍妖成為心目中的最重要首領的原因,而與上官的會面則是龍妖這條路首領的開始。在整部戲中,上官介詞是龍妖的唯一對手。「介詞」這個詞是給《龍妖》的導演和編劇寫的。
  • 《我的團長我的團》禪達收容站成員結局盤點,一起吃豬肉燉粉條
    豬肉燉粉條是炮灰團在收容站規模最盛大的一次聚餐,每個人都為了這頓飯拿出了自己的家底,獸醫的豬油,要麻的爛白菜梆子,不辣把軍服當掉換來的真白菜,煩啦從小醉那裡偷來的粉條,阿譯用手錶換來的一坨豬肉,最後迷龍也被點燃了鄉愁,跟個慈善家一樣拿出牛肉罐頭跟醬油等土豪裝備,弄了一鍋味道詭異,但充滿了豬肉跟牛肉混合物的亂燉漿糊。
  • 魔獸懷舊服:TAQ隱藏「團長」,只做工具人,分的卻比團長還多
    遊戲中我們是朋友,聊天侃地,在這裡我們可以無拘無束地發言,不會有任何人阻撓,還有大家最喜歡吐槽的小編,請把口水收集好,隨時準備和小編一起吐槽!魔獸懷舊服TAQ隱藏「團長」,只做工具人,分的卻比團長還多。
  • 魔獸世界懷舊服:金團團長什麼補貼都不要,他為什麼這麼熱心?
    開金團什麼補貼都不需要的團長到底是為什麼,不覺得累嗎?魔獸懷舊服現在流行這種種色色的金團,有需求雙倍補貼的,有毛掉各種附帶材料的,有直接需求金幣尾數的,總之就是用各種辦法來獲得比普通團員更多的金幣。但是相對這種會或多或少的黑金的團長,還有一些團就是團長記帳喊人等各種職位沒有任何補貼,不毛尾數也沒有雙倍補貼,副本中出的材料藍裝和流拍的裝備也都是全部打包拍賣或者分解賣附魔材料。這種看起來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雷鋒"團隊自然也引起了一些玩家的好奇,這種團長組團到底是為了什麼,不累嗎?
  • 《老酒館》中「小棉襖」叫陳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寫
    很多年前,看《我的團長我的團》,受了重傷好不容易爬回收容所的「豆餅」,最終還是昏迷不醒,在那兒等死。救不了他的「獸醫」愧疚又痛心,喃喃自語:「這娃真該有個名字,應該有個名字啊,給後人一個念頭。」向來沉默寡言的雲南佬「喪門星」這回嘴挺快:「他叫豆餅嘛。」
  •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不喜歡《我的世界》?看到原因之後,我沉默了
    #百度APP遊戲年度票選活動#你為什麼喜歡《有人說,我嚮往MC的自由。喜歡從零開始的探索,小心翼翼的去認識這個世界。喜歡用方塊給自己搭建一個精緻又安心的小窩。也有人說,我喜歡MC的無限可能。在創造模式中,復刻現實世界的宏偉建築,甚至去還原那些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卻曾無比輝煌的歷史符號。
  • 魔獸世界:為什麼NAXX開放後,懷舊服中的便當團就基本消失了?
    但是到了現在NAXX開放後卻發現了一些變化,那就是在公共頻道組人的便當團變少了,這讓許多時間不固定帳號又非常多的玩家犯難了起來,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便當團消失了呢? 首先人都有個期望值,如果期望值本身就低,很可能最後能做到的比這個期望值更低
  • 魔獸世界懷舊服:開團不說,人滿才說有指揮補貼,這團長心不痛?
    最近遇到一個團,組人的時候說團長無雙倍,最後打完團長說雖然沒雙倍,但是要直接補貼團長500G,可以說是黑出了新的高度,如果大家都不問這500G是做什麼的,那麼團長或許也不會多說,可能直接就把補助拿了。問題是開團前說沒補助,最後卻突然說要拿,這就是毛;提前說大家認可就沒問題,臨時起意就不行。
  • 戴玉強任中國音協愛樂男聲合唱團團長
    戴玉強介紹說;「我跟中國音協愛樂男聲合唱團有著不解之緣,從這個團一開始我就跟著它一起演出,還有兩張CD可以作見證。我在這裡演唱了《在那遙遠的地方》《心兒在歌唱》《女人善變》等歌曲,可以說我是在這個團成長起來的,這裡給了我很多磨練,才有了今天。我對這個團很有感情,所以再忙再累也得把這個事兒的擔子挑起來。雖然這兩年很艱難,但是再艱難也得做,要不然對不起徐老師。
  • 松山戰役:傷亡七千餘人,《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南天門戰役的原型
    由於初次使用火焰噴射器,射手操作不熟悉,發射不準確,火焰射不進敵人的堡壘。有時因日軍火力猛烈,射手未前進到發射位置就犧牲了。因此,必須集中訓練火焰噴射器射手,把全團射手編成8個戰鬥小組,每組由火焰噴射器射手正副2人、輕機槍組4人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