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後市場媒體Aftermarket business world發布了一份2017年度北美地區汽配供應商TOP25的名單。不出意料,排名前四的是我們熟悉的「四巨頭」——Autozone、Advance、O'Reilly、NAPA,他們去年的業績怎麼樣呢?我們來看一下榜單:
2017 北美汽配供應鏈企業TOP25榜單
TOP10企業簡介
1.AUTOZONE INC.
AutoZone已經連續3年在這份榜單上名列第一了,他們在北美地區的門店數量從去年的5644家增加到今年的5806家。AutoZone繼續將發展重心放在提升配送中心的效率方面。繼續去年年開放五個超級樞紐之後,預計在今年末將新增五個超級樞紐。
2.ADVANCE AUTO PARTS
第二位的Advance目前在北美已經擁有5189家門店,加上2014年他們收購的1250多家Carquest門店,事實上他們的總數已經達到了6400家左右。如果按這個結果來說,Advance才應該是目前美國規模最大的汽配供應商。Advance於2016年對其策略及執行方式作出重大調整,將DIY業務和專業客戶(汽修店)放在中心位置。其目前擁有1600多萬名會員。
3.O』REILLY AUTOMOTIVE INC.
O'Reilly排名第三,目前在北美擁有4829家門店,去年他們是4571家。今年他們完成了對擁有48家門店的Bond Auto Parts的收購。另外,O'Reilly公布了去年創紀錄的收入情況,達到了85.9億美元,相比上一財年增加了8%,毛利45.1億元,同樣增長了8%。
4.GENUINE PARTS COMPANY
第四名GPC是NAPA的子品牌,目前在北美擁有1368家門店(僅指美國地區),2016年收入81億美元(僅指NAPA汽配業務),相比上一財年銷售額只增長了1%。值得一提的是,GPC只是NAPA的一小部分,排名第14的AUTO TIRE AND PARTS,第20的WALKER AUTO AND TRUCK PARTS以及並列第25位的BARRON SERVICE PARTS和24 BROOKS AUTO PARTS都屬於NAPA聯盟。
5.ICAHN AUTOMOTIVE GROUP (PEP BOYS & AUTO PLUS)
排名第五的是伊坎汽車集團,之前收購了Pep Boys和Auto Plus(從第7名Uni-select處收購了部分門店,之後重新命名)等汽配供應鏈企業,目前在北美總計擁有1228家汽配零售門店。
近幾年有著「華爾街之狼」稱號的卡爾·伊坎的收購相當頻繁,繼收購了零配件製造企業輝門之後,又相繼收購了包括:Greene’s Auto Parts、Industrial Engine & Supply Inc.、Leicester Auto Parts、Hapi Auto Parts、Automotive Electric Distributors、Circle City Auto Parts、Just Brakes、BS&F、AAMCO等一長串企業,從汽配製造商到經銷商到汽修連鎖應有盡有。這種垂直整合的投資方式看起來相當激進。
6.FISHER AUTO PARTS
FISHER去年10月份收購了六家Gipe Auto Parts門店,另外FISHER繼2014年4月1日控制KOI Auto Parts權益後,今年4月1日兩家公司已正式合併,目前共計500家門店。
7.UNI-SELECT INC.
Uni-Select有兩大業務,油漆和汽配。在美國,其擁有油漆和相關產品品牌Finishmaster,而在加拿大的公司則通過其獨立分銷網絡經營零部件。其在美國共有255家門店。
8.REPLACEMENT PARTS INC
Replacement Parts旗下擁有3個配件連鎖品牌Bumper to Bumper Auto Parts、CarColor Specialty、和CarDealer Parts,以及傳統的Jobber分銷網絡。在2016年,Replacement Parts新增了5家門店,目前共計177家。同時他們還在積極收購競爭者商店,以及在市場上尋求各種其他利基機會。
9.AUTO-WARES GROUP OF COMPANIES
Auto-Wares集團旗下擁有很多汽車服務相關品牌,包括卡車零配件、高性能賽事零配件、汽修工具、油漆、電池、OE件等等。Auto Value 是他們的汽配零售連鎖品牌,目前擁有172家門店。
10.AUTOMOTIVE PARTS HEADQUARTERS
2017年1月,APH收購了22個Hedahls Auto Parts門店,目前擁有125家門店,其將進一步投資技術和培訓,目前已擁有了相當數量的新的認證服務中心。
專家點評
榜單內排名5~25位的22家跟「四巨頭」之間懸殊的差距著實令人驚訝,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排名靠後的這些企業要如何生存?帶著這個問題,AC汽車採訪了青島建邦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鍾永鐸先生,以下是鍾先生對於美國汽配供應鏈企業現狀的解讀,
鍾永鐸:美國供應鏈排名靠後的企業,與Autozone、Advance、O'Reilly、GPC(NAPA)四巨頭之間幾乎不存在競爭關係,反而是合作關係。
對於四巨頭而言,他們是供應鏈前端,只需要關注網絡擴張和門店增長即可,至於貨源,就有賴於供應鏈排名靠後的企業,也就是所謂的供應鏈後端的供貨。供應鏈後端很多是從原來的製造型企業轉向做供應鏈,也存在著很多細分領域的巨頭,包括再製造、新品和幾個細分品類等。
當然,這些後端企業現在也面臨壓力,因為像Autozone為了降低成本,也開始從中國等海外市場進貨,比如像汽車燃油泵這個領域,在美國幾乎全死掉了。但是有些品類的產品還是無法替代的,比如複雜的高技術含量的品類、安全類的零部件(在北美沒有售後服務體系)以及部分小批量產品,四巨頭仍然從美國本土供應鏈後端拿貨。
另外,目前美國電子商務B2B在以每年10%左右的速率迅猛增長,今年1月份亞馬遜也正式進入汽配領域,是受到美國市場看好的。正是因為每個細分領域都有NO.1、有巨頭的存在,線上交易就特別容易實現。目前Ebay佔到了線上交易70%的份額,線上交易也存在更多增長空間。
與美國市場相比,中國市場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供應鏈後端還未形成標準化,每個細分品類沒有龍頭供應商,標準件產能嚴重過剩,非標準件又嚴重不足,導致供應鏈前端很難繼續增加品類,同時電商有力發不出。所以中國汽車後市場供應鏈的發展,還是需要供應鏈後端的持續建設。
— END —
相關閱讀:
Top10門店數佔據80%以上,純粹專修不復存在 | 2017北美汽服連鎖榜單TO60
四巨頭覆蓋45%市場,門店多樣化轉型成常態 | 北美事故車維修連鎖TOP10
2017北美快速換油(快保)連鎖TOP50榜單 | 海外案例
2017北美全自動洗車連鎖TOP50榜單以及」洗車「在中國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