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債的問題是市場統一的問題,不是退出的問題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四維金融

12月20日,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近日在一個論壇發表演講,講到目前金融市場的一些亂像,尤其提到信用債應該退出銀行間市場,引起市場熱議。

其實,這個問題的根本是債券市場的統一問題,這個問題都已經喊了十多年了,但是證監會管理公司債、發改委管理企業債,央行管理信用債、財政部管利率債的格局沒有改變。當然,我們不知道為什麼統一債市這麼難。

但是債券市場發展緩慢,各部門利益固化,體制機制問題難以解決的情況下,而企業融資成本高,融資難同時並存,央行才開始從短融券開始,進行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建設,後面成立銀行將交易商協會,試圖擴大建立銀行間債券市場。

四五年前交易所市場的二級市場形同虛設,沒有流動性可言。

但是,信用債市場基本還是一個銀行為企業融資的市場,跟貸款的差別不大,相對利率低一點,手續較便捷。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信用債市場的發展為債券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企業的融資提供了非常龐大的資金來源,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融資在這個市場有所改觀。

同時,信用債市場是場外市場,是企業和銀行背對背的交易,沒有一個公開交易的二級市場,難免信息不透明和私下裡達成的交易,比如腐敗等等。

這個市場最近幾年跟隨大躍進式的放槓桿速度,擴張過快,積累了非常龐大的風險,再加上信用評級行業不規範,信息不透明,國企和部分民企信用意識不夠,發債的目的的借新還舊,經濟下行期,企業的現金流不夠,往往債務就跟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難以收拾。

而今年的信用債違約,主要是AAA級別的國企違約對債券市場打擊很大,因為如AAA的國企違約就意味著整個信用債市場的信用就出現動搖,再融資就會出現困難,所以最終解決辦法還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聯手解決,在國企內部通過購買股權的方式補充流動性,增加信心。

然而,但這是另一種剛性兌付。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辦法不是長久之計,因為經濟還在下行,別的企業的境況還會繼續惡化,能夠提供幫助的資源會越來越少。未來的解決之道還是應該兩個市場打通,形成一個完整有深度流動性強的二級市場,將個人投資者引入該市場,這樣才能起到分散風險,公開透明,對風險精準定價,形成公允的二級市場價格的目的。

相關焦點

  • 市場分割局面下,信用債如何統一監管?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當前信用債市場分為銀行間、交易所兩大市場,但兩個市場彼此分割,由此衍生出監管套利等諸多問題。那麼兩個市場應如何統一監管?一位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對記者表示:「不能否認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歷史貢獻,要肯定。但有貢獻和市場定位是兩回事。當前市場反映的監管不清、執法不夠等問題,是下一步市場發展需要研究討論的課題。」
  • 信用債違約事件發酵助推改革,統一監管這樣邁出...
    近期,在信用債違約風波的影響下,信用債市場改革又稱為高熱度話題,信用債市場長期多頭管理、監管套利等問題更是關注的熱點。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銀行退出交易所市場,1997年成立了銀行間市場。2007年,央行組織成立交易商協會對短融、中票等債務融資工具品種實施註冊制。在此帶動下,證監會、發改委也積極改革創新,更改規則,放鬆管制。2015年以來交易所市場照搬銀行間市場經驗,推動公司債市場改革創新,逐步形成包括大公募、小公募、私募在內的產品體系。
  • 樓繼偉:信用債應全部退出銀行間市場;螞蟻騰訊京東等下架網際網路...
    文 | 靜靜今日頭條1.樓繼偉:信用債應全部退出銀行間市場2.央行有關專家:信用債離不開銀行間市場12月20日,《金融時報》記者就信用債是否應當退出銀行間市場的問題採訪了人民銀行有關專家。該專家指出,銀行間債券市場是中國債券市場的核心組成部分,在支持政府和企業發債融資、促進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期有觀點認為信用債應當全部退出銀行間市場,這種觀點並沒有充分考慮債券市場的特點和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歷史和環境。
  • 信用債應全部退出銀行間市場...
    2、信用債應全部退出銀行間市場樓繼偉表示,去年7月份,央行和證監會決定同意兩個基礎設施間互聯互通合作,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建議儘快落地。銀行間市場應回歸同業拆借市場的本位,信用債應當全部退出,利率債(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可在兩個市場同時交易,結算要打通,既方便銀行間抵押融資,又促成兩個市場同債同價。
  • 難解「水土不服」問題 日本女裝earth music & ecology退出中國市場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白楊)又一服裝品牌退出中國市場。6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看到,森女風代表的日本女裝earth music & ecology在京東旗艦店發布通告,宣布將退出中國市場。無獨有偶,服裝品牌Esprit也在今年上半年準備退出中國市場。
  • 評級虛高、區分度不足等問題凸顯,監管措施密集出臺——發揮好信用...
    近年來,國內一系列信用債違約事件,反映出我國評級行業存在評級虛高、區分度不足、事前預警功能弱等問題,制約了我國債券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強化信用評級行業監管,有助於推動行業良性競爭,引導行業逐步轉向注重評級質量,提升評級技術和信用區分度,為投資人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促進評級行業健康發展。
  • 羅智先:統一「退出」方便麵市場的這三年丨食業人物
    3年前,羅智先宣布「退出方便麵市場」引起譁然。羅智先表示退出方便麵市場,但並不意味著離開面的市場,而是進行重新定位。同年11月,統一宣布啟動麵食革新計劃,將大陸傳統的方便麵重新定義為「生活面」。 3年後,羅智先在生活面領域推出諸多創新產品。
  • 專訪李稻葵:信用債違約就像人體發燒 是內部機制自我糾正的表現
    信用債違約並不是壞事,違約就像人體發燒一樣,它是身體內部機制在自我糾正的一種表現。」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 來源:主辦方供圖近期,華晨集團、永煤控股兩個AAA國企主體先後違約,弱資質國企信用風險問題引起熱議,並在市場引發「鏈式反應」。
  • 人行專家:銀行間市場是中國債市核心作用不可替代
    臨近年尾內地頻爆信用債危機,針對信用債是否應當退出銀行間市場,人民銀行有關專家20日接受人行旗下《金融時報》採訪時指出,銀行間債券市場是中國債券市場的核心組成部分,在支持政府和企業發債融資、促進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10 Corso Como將退出中國市場,到底問題出在哪?
    雖然中國時尚消費市場快速發展——按照麥肯錫的說法,中國奢侈品消費將佔據全球總額的三分之二,但 10 Corso Como 的發展一直顯得後勁不足。業界認為,10 Corso Como 的品牌定位跟市場需求存在一定落差。「它很時尚流行,但對於中國人來說買單的不會太多。」商業地產諮詢公司 RET 睿意德的租賃業務總經理杜斌告訴 BoF 。
  • 信用債發行持續遇冷 警惕明年出現更多「灰犀牛」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1月份將迎來信用債的償債窗口,隨著信用債發行淨融資額的減少,償債壓力或將逐步顯現。  一級市場低迷  近期,一級市場的低迷尚無改觀,上周有22隻債券推遲或取消發行,計劃發行金額為220.9億元。
  • 喝茶不是問題,問題是買茶!
    所以說,喝茶不是問題,送茶也不是問題,問題是啥?問題是買茶。在那裡能買到適合的茶才是問題。對,不是買到茶,而是買到合適的茶!合適的味道、合適的包裝、合適的價格。這三個都合適的茶才是真的合適! 02.賣茶的不少,放心的不多 以前沒有網絡的時侯去那裡買茶?
  • 養蜜蜂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問題?是銷量的問題嗎?
    關於楊蜂蜜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是不是銷量問題這個問題,蜂部落認為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目前養蜂蜂蜜的銷售已經是最大問題了。但是市場仍然巨大,體現為想要買蜂蜜的找不到蜂蜜,想要賣蜂蜜的找不到銷路。技術為什麼不是最大問題在過去由於網絡不開放,養蜂人接觸養殖技術的渠道有限,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現在各種各樣的新媒體出現,各種各樣的技術已經很容易就能找到,而且相當靠譜,在這種情況下,養蜂人想要解決技術問題已經不是什麼難事,最多就是花點時間,多多諮詢而已,所以技術問題在蜂部落看來已經不是最大問題。為什麼想買蜂蜜的人找不到蜂蜜?
  • 炒作「統一時間表」對解決臺灣問題無益-青年參考
    炒作「統一時間表」對解決臺灣問題無益 作者 鄧清波   青年參考  ( 2018年01月24日   02 版)
  • 關於祖國統一的問題,對岸罕見給出時間點,美國要橫插一腳?
    文\白山解放軍繞臺已成常態化,兩岸問題也開始被頻繁談論。而關於兩岸何時統一,對岸臺學者竟然給出了時間點,稱2035年會是一個關鍵節點。但是,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去給兩岸統一制定一個時間表,而臺灣問題也是不能一直拖下去的。
  • 管理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利用機會
    實際上,彼得·德魯克曾指出管理者忙於解決的是早已存在的問題,是企業「如何做」的問題,而對管理者來說最重要的、常被忽略的是考慮和決定企業「做什麼」的問題。這種現象不僅存在於陷入困境或瀕臨倒閉的企業,也存在於屹立潮頭、引領風騷的企業;不僅存在於初入市場、嶄露頭角的創業型企業,也存在於歷史悠久、持續成功的領導者企業。
  • CE認證常見問題
    CE認證常見問題有:1、什麼是CE標誌;2、字母CE代表什麼意思;3、CE標誌有何重要意義;3、CE標誌有何重要意義;4、使用CE標誌,需要經過哪些合法程序;5、6、CE標誌的接受對象是誰,等等。
  • 《毛瑟》|「戲劇是提出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
    在表面上,該劇討論了暴力的合法性問題。但從更深層次上,它描繪了人在體系下如何變成機器,進而拋出了何為人的終極追問。 正如康德的批判哲學提出的四個問題: 我能知道什麼?我應該做什麼?我可以希望什麼?人是什麼?
  • 李彩樺接替唐一菲出演艾莉後,又被爆因感情問題而退出比賽?
    主播》的錄製,不過最近卻有爆料稱李彩樺因感情問題退出了《奮鬥吧!主播》的錄製。圖片來源網絡看到李彩樺退賽的爆料,不禁讓人想起之前爆料唐一菲退賽的事情,當時爆料也是說唐一菲因拒演而退賽,結果就是真的拒演了「艾莉」而選擇退出,現在李彩樺的爆料出來了,爆料的人還十分信誓旦旦說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