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限制數據金融平臺合作銀行數量!信用債應全部退出銀行間市場...

2020-12-23 證券時報

今天,深圳先行示範區首屆金融峰會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0年會在深圳舉辦。

會議以「雙循環新格局與資本市場新徵程」為主題,廣泛邀請政府與監管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及業界領袖展開高水平的思想交流。

此次論壇上,有不少發言和建議值得關注,我們來看重點內容: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

1、防止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 可限制與單一平臺合作的銀行數量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今日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年會表示,如果單一數據金融平臺佔有的市場份額過大,可能會導致大量的信貸壞帳。

以某平臺為例,其與多家銀行合作形成數萬億貸款。可以限制與單一平臺合作的銀行數量,讓多家平臺按同樣的條件做類似業務。需要在效率和風險之間做出平衡,要防止贏者通吃、大而不能倒。正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

2、信用債應全部退出銀行間市場

樓繼偉表示,去年7月份,央行和證監會決定同意兩個基礎設施間互聯互通合作,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建議儘快落地。

銀行間市場應回歸同業拆借市場的本位,信用債應當全部退出,利率債(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可在兩個市場同時交易,結算要打通,既方便銀行間抵押融資,又促成兩個市場同債同價。

3、非常時期的財政貨幣政策應考慮有序退出

樓繼偉表示,目前,我國控制疫情和恢復經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成為全球唯一的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非常時期的財政貨幣政策正在考慮有序退出。我再強調是考慮有序退出,不能說立即就退,而是必須逐步退。這樣宏觀槓桿率可以穩住並逐步下降。

4、對某金融數據平臺的約談暫停上市 是防範系統性風險於事前事中

樓繼偉表示,近期對某金融數據平臺的約談暫停上市,其實質是防範系統性風險於事前事中。

5、中國的影子銀行一點正面作用都沒有,嚴重影響國內大循環

樓繼偉表示,金融亂象對國內大循環產生危害。

他舉例,保險公司熱衷於控制商業銀行,某些治理結構不良的保險公司藉此為其循環注資、「龐氏融資」提供便利;商業銀行繞過撥備覆蓋率、風險準備計提以及存貸比、資本充足率等監管,將大量資金出表,開展委外,通過通道資金池方式,形成銀行的「影子」。

他認為,中國的銀行「影子」一點正面作用都沒有,進一步放大了相關行業的槓桿水平,積聚了風險。實體經濟沒有足夠的收益,資金被抽入金融行業。高槓桿、高風險、高利潤運營,金融行業的利潤比其他所有行業的利潤總和還多,帶動實體經濟的利率大幅抬升,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嚴重影響了雙循環發展,特別是國內大循環。

6、去槓桿治理亂象的方向不能動搖

樓繼偉表示,金融要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金融亂象對國內大循環有很大危害,治理金融亂象還不能說已經完成。在美國金融政策外溢性導致外部市場波動性明顯加大背景下,中國需要保持定力,去槓桿治理亂象的方向不能動搖。

7、混業經營不是方向,要向分業轉型

樓繼偉提出,與分業經營相比,直觀上看,混業經營有利於節約經營成本,但也容易蘊藏和傳遞風險,導致金融風險問題愈演愈烈,對國民經濟帶來較大系統性風險。同時混業經營要真正控制住風險傳染,要求金融監管從分業監管轉為精細的網格化管控。進行更為嚴格的合規監管,不僅難度較大,甚至需要深入到金融業經營的內部,大幅度增加金融機構的合規成本,綜合考慮混業經營規範運營後,從金融機構微觀角度看並不一定節約經營成本;從治理亂象和採取的措施看,是在削弱混業,要進一步向分業轉型;從國民經濟整體來看,金融業分業經營能夠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

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理事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尚福林:

1、資本市場要更好的發揮將儲蓄轉化為資本的能力

尚福林表示,具體而言:一是將不同風險偏好、期限資金更高效轉化為資本,優化直接融資市場結構。二是更好發揮財富管理功能,要讓廣大投資者分享發展紅利、增加財產性收入。與此同時,資本市場還要提高配置效率和促進創新能力。

2、需要資本市場提高資本的配置效果和促進創新的能力

尚福林表示,需要資本市場提高資本的配置效果和促進創新的能力。一方面要堅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緊密融合。另一方面,需要以資本為紐帶,引導和支持生產要素向創新型企業傾斜。

3、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重要引擎

尚福林表示,建議加強資本市場科技建設,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重要引擎。當前我國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已經在證券期貨市場得到廣泛應用。要繼續推動資本市場信息化建設和數位化服務,不但要關注金融業務風險,也要關注各類技術風險,要及時化解信息技術系統數據安全等方面的風險隱患,不斷提高監管水平。

4、要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

尚福林表示,要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註冊制改革是市場化改革,這個核心是信息披露,關鍵是壓實各方責任,而各項制度建設的基礎資本市場是以商業信用為基礎的,必須要按照更高要求,更嚴標準推進資本市場的信用體系建設,補齊信用體系制度管網,嚴厲打擊失信行為,強化市場約束,營造構建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增強市場信心。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理事長王建軍:

1、五方面推動資本市場新發展

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理事長王建軍12月20日在「深圳先行示範區首屆金融峰會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0年會」上表示,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前景廣闊,未來應從五方面繼續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

一是要加快構建高效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加大對符合我國戰略和產業政策方向相關領域的支持力度,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增強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適配性。

二是堅持市場化、法制化方向,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高治理效能,提高監管透明度和法制化水平,營造良好市場生態,增強市場各方對資本市場的信心和信任。

三是推動投融資協調發展,堅持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並重,做大增量與盤活存量並重,豐富金融服務與產品供給,大力推動長期資金入市,健權資本市場財富管理和風險管理功能,切實增強市場各方的獲得感。

四是推進更高水平開放,服務國家對外開放的戰略布局,加快向規則、標準等制度性開放轉變,深化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加強開放條件下監管能力建設。

五是精準防範化解風險,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做好風險防控工作,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堅決守住市場安全發展的底線。

2、要加快構建高效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

王建軍表示,要加快構建高效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加大對符合我國戰略和產業政策方向相關領域的支持力度,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增強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適配性。

3、深化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

王建軍,要深化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 ,加強開放條件下監管能力建設。精準防範化解風險,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做好風險防控工作,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4、大力推動長期資金入市

王建軍表示,要推動投融資協調發展,堅持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並重。豐富金融服務與產品供給,大力推動長期資金入市。

相關焦點

  • 樓繼偉重磅發聲:可限制數據金融平臺合作銀行數量
    如果有平臺服務上百家銀行,其效率最高,但是風險最大。我們不得不在效率和風險之間做出平衡,防止贏者通吃、大而不能倒,留下系統性風險隱患。可以限制與單一平臺合作的銀行數量,比如不超10~15家,同時,按同樣條件讓多家平臺做類似業務,形成競爭。
  • ...要防止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可通過限制合作銀行數量解決
    他指出,債券市場的問題很多,要解決發行的基礎條件,即發行標準、交易流通、監管機制的統一,按照證券法,市場應是交易所市場,監管機構應當是證監會,銀行間市場回歸同業拆借市場的本位,信用債應當全部退出,利率債(我指的是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可在兩個市場同時交易,結算要打通,既方便銀行間抵押融資,又促成兩個市場同債同價。
  • 樓繼偉:信用債應全部退出銀行間市場;螞蟻騰訊京東等下架網際網路...
    文 | 靜靜今日頭條1.樓繼偉:信用債應全部退出銀行間市場2.央行有關專家:信用債離不開銀行間市場12月20日,《金融時報》記者就信用債是否應當退出銀行間市場的問題採訪了人民銀行有關專家。該專家指出,銀行間債券市場是中國債券市場的核心組成部分,在支持政府和企業發債融資、促進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期有觀點認為信用債應當全部退出銀行間市場,這種觀點並沒有充分考慮債券市場的特點和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歷史和環境。
  • 樓繼偉重磅發聲:為防止大而不能倒,可限制數據金融平臺合作...
    1、防止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 可限制與單一平臺合作的銀行數量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今日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年會表示,如果單一數據金融平臺佔有的市場份額過大,可能會導致大量的信貸壞帳
  • 樓繼偉發聲:可限制數據金融平臺合作銀行數量
    樓繼偉在演講中表示,如果有平臺服務上百家銀行,其效率最高,但是風險最大,我們不得不在效率和風險之間做出平衡,防止贏者通吃、大而不能倒,留下系統性風險隱患。
  • 人行專家:銀行間市場是中國債市核心作用不可替代
    臨近年尾內地頻爆信用債危機,針對信用債是否應當退出銀行間市場,人民銀行有關專家20日接受人行旗下《金融時報》採訪時指出,銀行間債券市場是中國債券市場的核心組成部分,在支持政府和企業發債融資、促進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樓繼偉重磅發聲:要防止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下一個風險集中...
    銀行間市場回歸同業拆借市場的本位,信用債應全部退出,利率債(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可在兩個市場同時交易,結算要打通,既方便銀行間抵押融資,又促成兩個市場同債同價。基礎性的問題解決後,債券市場改革的內容還有很多,要問題和目標導向加快推進,不然會是下一個風險集中爆發點。樓繼偉還指出,如果單一數據金融平臺佔有的市場份額過大,可能會導致大量的信貸壞帳。
  • 樓繼偉最新演講:防止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還直指下一個...
    樓繼偉:防止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據第一財經,樓繼偉指出,如果單一數據金融平臺佔有的市場份額過大,可能會導致大量的信貸壞帳。如果有平臺服務上百家銀行,其效率最高,但是風險最大。我們不得不在效率和風險之間做出平衡,防止贏者通吃、大而不能倒,留下系統性風險隱患。
  • 銀行周報(12月21日)
    、董事長許臻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因隱藏不良貸款等浙江民泰銀行被罰百萬,6月末不良率上升至1.7%行業樓繼偉建言:信用債應全部退出銀行間市場樓繼偉:防止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 可限制與平臺合作的銀行合作數量
  • 信用債的問題是市場統一的問題,不是退出的問題
    來源:四維金融12月20日,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近日在一個論壇發表演講,講到目前金融市場的一些亂像,尤其提到信用債應該退出銀行間市場,引起市場熱議。但是債券市場發展緩慢,各部門利益固化,體制機制問題難以解決的情況下,而企業融資成本高,融資難同時並存,央行才開始從短融券開始,進行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建設,後面成立銀行將交易商協會,試圖擴大建立銀行間債券市場。四五年前交易所市場的二級市場形同虛設,沒有流動性可言。
  • 中國債市大革命:銀行間交易商、交易所、發改委在債市發揮什麼作用?
    原標題:中國債市大革命編者按:原財政部長樓繼偉今日重磅演講中,批評中國債券市場分割,發行和監管不統一,發行的審查多頭管理。他建言銀行間市場回歸同業拆借市場的本位,信用債應當全部退出。中國債市如何從小到大,如何發展成當前多頭管理的現狀,這篇8年前的長文如紀實文學一般,描述了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 銀行與網際網路平臺共生關係下的網際網路金融業務何去何從
    在金融數位化轉型浪潮中,對於銀行尤其是經營規模、經濟實力較弱的中小銀行來說,與兼具流量與技術的網際網路平臺合作成為重要出路。另一方面,網際網路平臺也有意涉足金融領域,將其所掌握的流量、數據「變現」。雙方各取所需、優勢互補,形成共生關係下的網際網路金融,並發展出多種業務模式,而部分業務又有「監管套利」之嫌。
  • 五家券商首獲銀行間市場獨立主承銷資格
    證券時報記者 譚楚丹近期,證券時報記者通過券商人士處求證後了解到,有5家券商獲批在銀行間市場可獨立開展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主承銷業務。這意味著,上述券商未來在銀行間市場承銷短融時,無需與銀行聯席主承銷。該通知在12月18日發出。
  • 市場分割局面下,信用債如何統一監管?
    近期,銀行間信用債市場引起廣泛關注、討論。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當前信用債市場分為銀行間、交易所兩大市場,但兩個市場彼此分割,由此衍生出監管套利等諸多問題。那麼兩個市場應如何統一監管?一位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對記者表示:「不能否認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歷史貢獻,要肯定。但有貢獻和市場定位是兩回事。
  • 券商可在第三方平臺展業,與銀行、保險合作!業務...
    其中,個別證券公司為謀求短期內客戶數量和交易活躍度的快速增加,忽視新業務場景下的潛在風險,甚至主動降低合規、風控、信息安全審核標準,為違法違規活動提供便利,直接影響證券市場安全穩定。為維護證券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證監會起草了《管理規定》。
  • 蘋果無限期關閉加州所有門店;8平臺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圖源:21世紀經濟報導昨日引起軒然大波的另一個話題是,信用債要不要退出銀行間市場。信用債要不要退出銀行間市場?該話題由樓繼偉的演講引起。@每日經濟新聞【樓繼偉:信用債應全部退出銀行間市場】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今日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年會表示,去年7月份,央行和證監會決定同意兩個基礎設施間互聯互通合作,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建議儘快落地。
  • 10家頭部平臺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科技與銀行合作的邊界在哪裡?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10家頭部平臺下架網際網路存款反思:科技與銀行合作的邊界在哪裡? 曾經紅火一時的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存款,在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近一個月內兩次發文關注後,近日多家頭部平臺連夜緊急下線該業務。
  • 王家強:順應全球經濟新形勢 中國銀行業應加快轉型發展|銀行與信貸
    因此,儘管全球央行大放水,但這些洪水都主要流向了資本市場的大池子、流向新興市場的大池子,導致全球股票市場與實體經濟嚴重背離、外匯市場跌宕起伏,其他各類金融市場躁動不安。長遠來看,長期寬鬆的貨幣環境容易鼓勵金融冒險行為,惡化銀行利差水平和盈利能力,加劇企業和居民部門債務攀升,政策退出時將加大市場風險。
  • 無界開放,中信銀行信用卡攜手合作夥伴啟動數字金融「生態市場」
    在分享金融核心系統自主創新成功實踐的環節,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黨委委員穆銀芳介紹,StarCard新核心系統整體採用網際網路分布式雲架構,實施過程中融入全球智慧,基於雲架構開放平臺和雲計算、大數據、AI等新興技術,實現眾多黑科技,例如端到端客戶旅程重塑、微服務彈性伸縮、OneData實時大數據服務、端到端敏捷交付、全鏈路監控及預警等,不僅滿足網際網路時代高並發、大流量的使用場景
  • 深化滬新金融合作,浦發銀行與星展銀行籤署《金融科技合作備忘錄》
    12月11日,浦發銀行和星展銀行在上海市—新加坡全面合作理事會第二次會議上簽署《金融科技合作備忘錄》,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長潘衛東、星展集團中國區總裁葛甘牛分別代表雙方集團籤署協議。這是雙方在上海市-新加坡全面合作以及上海建設金融科技中心的背景下,繼2019年雙方籤訂首個聚焦國際發展的合作備忘錄後,聚焦於金融科技領域的又一次深度合作。近年來,金融科技的運用不僅推動金融行業的變革,同時也為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甦做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