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了!樓繼偉最新演講:防止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還直指下一個...

2020-12-21 每日經濟新聞

12月20日上午,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舉辦「深圳先行示範區首屆金融峰會」上,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發表重磅講話。他表示,債券市場改革的內容還有很多,要問題和目標導向加快推進,不然會是下一個風險集中爆發點。

樓繼偉還指出,要防止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在效率和風險之間做出平衡,防止贏者通吃、大而不能倒,留下系統性風險隱患。

此外,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尚福林,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等人分別做了主題演講。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尚福林:要大幅提高違法違規成本 嚴守風險底線

據中國證券報,尚福林認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對資本市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具體而言,需要資本市場更好發揮將儲蓄轉化為資本的能力、提高資本的配置效率和促進創新的能力、更好發揮市場價值發現功能。

就推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尚福林提出了四點建議:

第一,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各項制度建設的基礎離不開信用,資本市場是以商業信用為基礎的,必須要按照更高要求、更嚴標準,推進資本市場信用體系建設,補齊信用體系制度短板。嚴厲打擊失信行為,強化市場約束,營造構建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增強市場信心。

第二,規範發展債券市場。一是完善債券市場體制機制,統一債券市場規則,推動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債券發行機制,提高債券發行效率,降低管理和運行成本。二是豐富債券市場品種,在穩步發展國債、公司債等傳統產品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其他固收類、結構化產品設計,研究資產證券化產品創新,更好地支持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等重點群體。三是優化債券市場發展環境,進一步健全市場約束和懲戒機制,培育合格機構投資者,增加市場交易活躍度。

第三,加強資本市場科技建設。一是要通過科技賦能,提高金融服務整體水平,特別是拓展科技在普惠金融領域應用。二是提高信息系統、技術可靠性,完善數據標準、數據安全等制度設計,不但要關注金融業務風險,也要關注各類技術風險,及時化解信息技術系統、數據安全等方面的風險隱患。

第四,不斷提高監管水平。一是強化市場監測分析與預期管理,健全市場風險的預防、預警和防範處置機制,運用科技手段強化監管效能,抑制市場過分投機炒作。二是嚴厲打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等違法犯罪活動,要大幅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嚴守風險底線。三是重點加強投資者教育與服務,壓實中介機構責任,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四是加強國際監管交流合作。

樓繼偉:防止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

據第一財經,樓繼偉指出,如果單一數據金融平臺佔有的市場份額過大,可能會導致大量的信貸壞帳。如果有平臺服務上百家銀行,其效率最高,但是風險最大。我們不得不在效率和風險之間做出平衡,防止贏者通吃、大而不能倒,留下系統性風險隱患。

樓繼偉談到,數據金融平臺在我國發展很快,有相當的積極作用,主要是依據收集的數據分析,借款方的風險特徵,提供給貸款銀行,幫助其獲客和做出風險評估,這有利於補充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對小微企業的服務能力,但也有可能造成系統性風險。

「有的專家已經指出,這些數據金融平臺的資本加槓桿,其供貸的份額小,以至於風險留存不足,To C和To B的比例不當。如果有需要解決這些問題的話,可以定出規範」,樓繼偉說,「我再另外指出一點,如果單一數據金融平臺佔有的市場份額過大,平臺數據的真實性以及平臺的風險評估模型一旦出現偏差,會導致大量的信貸壞帳,例如某平臺短短幾年已同數十家銀行合作,形成數萬億貸款」。

對於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樓繼偉表示,可以限制與單一平臺合作的銀行數量,比如不超10~15家,同時,按同樣條件讓多家平臺做類似業務,形成競爭。有比較也便於監管,並在效率和風險之間做出平衡。服務的平臺如果服務上百家銀行,它的效率最高,但是風險最大,我們不得不在效率和風險之間做出平衡,防止贏者通吃、大而不能倒,埋下系統性風險隱患。正如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要求的,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

據證券時報,樓繼偉表示,相對於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是短板。今年以來,債券違約事件頻頻發生,特別是大型國企違約事件更是影響相關地區國企和政府的公信力。存在的問題,首先是市場分割,發行和監管不統一。發行的審查有證監會、人民銀行、發改委,多頭管理。特別是銀行間市場早已不是銀行間融通資金的定位,非銀行金融機構、非金融企業都可以在銀行間市場發行、上市債券,包括中期票據。其次,交易所市場和銀行間市場交易分割,同債不同價。這種分割狀態,會導致為爭取市場份額而放鬆標準。7月份,央行和證監會決定同意兩個市場間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這是可喜的變化,建議儘快落地。還有,銀行間市場債券多為銀行大量持有,商業銀行既承銷又持有,市場流通性差,一旦出現債務違約,商業銀行受損。債券市場的問題還有很多,解決的基礎性條件是發行標準、交易流通、監管機制的統一。按照《證券法》,市場應是交易所市場,監管機構應是證監會。銀行間市場回歸同業拆借市場的本位,信用債應全部退出,利率債(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可在兩個市場同時交易,結算要打通,既方便銀行間抵押融資,又促成兩個市場同債同價。基礎性的問題解決後,債券市場改革的內容還有很多,要問題和目標導向加快推進,不然會是下一個風險集中爆發點。

曹宇:築牢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體系之間的「防火牆」

據中國證券報,曹宇認為,有效管控、隔離風險是資本市場建設的重要前提。

曹宇表示,發展好直接融資,發揮好資本市場功能,必須堅持分業經營的體制不動搖。要始終築牢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體系之間的「防火牆」,既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協同配合,共同發展,又要嚴控風險交叉傳染,避免形成更大的市場震蕩。對於資本市場出現的風險,要嚴格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處置,充分體現資本市場發現風險、共擔風險的運行機制。清晰界定市場主體的責任邊界,既要突出履職盡責,又要避免越位擔責。

談及金融創新,曹宇強調,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堅持三個有利於原則,將是否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是否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是否有利於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作為衡量標準,規範市場創新,維護市場有序透明高效運行。

曹宇表示,促進投資者結構優化是資本市場建設的關鍵一環。受融資結構、投資文化等因素影響,我國資本市場投資者存在結構不均衡等問題,仍有較大的優化空間。資本市場活躍著各類專業投資者,才能形成投資策略多樣、風險偏好分層、資金來源均衡的良性運行狀態,才能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篩選優質企業、準確定價資產、科學分散風險的功能優勢。這需要更加重視投資者結構問題,均衡發展機構投資者隊伍,充實、拓寬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源頭活水。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社、海外網、央視新聞、參考消息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樓繼偉重磅發聲:要防止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下一個風險集中...
    基礎性的問題解決後,債券市場改革的內容還有很多,要問題和目標導向加快推進,不然會是下一個風險集中爆發點。樓繼偉還指出,如果單一數據金融平臺佔有的市場份額過大,可能會導致大量的信貸壞帳。如果有平臺服務上百家銀行,其效率最高,但是風險最大。我們不得不在效率和風險之間做出平衡,防止贏者通吃、大而不能倒,留下系統性風險隱患。
  • 樓繼偉重磅發聲:為防止大而不能倒,可限制數據金融平臺合作...
    1、防止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 可限制與單一平臺合作的銀行數量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今日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年會表示,如果單一數據金融平臺佔有的市場份額過大,可能會導致大量的信貸壞帳
  • 樓繼偉發聲:可限制數據金融平臺合作銀行數量
    樓繼偉在演講中表示,如果有平臺服務上百家銀行,其效率最高,但是風險最大,我們不得不在效率和風險之間做出平衡,防止贏者通吃、大而不能倒,留下系統性風險隱患。
  • ...要防止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可通過限制合作銀行數量解決
    見習記者丨劉晨光12月20日,在深圳先行示範區首屆金融峰會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0年會上,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講。針對近期對某數據金融平臺被約談及暫停上市相關原因、中國影子銀行的負面作用及信用債等熱點問題,樓繼偉發表了觀點。
  • 樓繼偉重磅發聲:可限制數據金融平臺合作銀行數量
    如果有平臺服務上百家銀行,其效率最高,但是風險最大。我們不得不在效率和風險之間做出平衡,防止贏者通吃、大而不能倒,留下系統性風險隱患。可以限制與單一平臺合作的銀行數量,比如不超10~15家,同時,按同樣條件讓多家平臺做類似業務,形成競爭。
  • ...可限制數據金融平臺合作銀行數量!信用債應全部退出銀行間市場...
    此次論壇上,有不少發言和建議值得關注,我們來看重點內容: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1、防止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 可限制與單一平臺合作的銀行數量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今日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年會表示
  • 憑欄:大而不能倒——民眾做代價的饕餮盛宴
    提出要防止金融科技平臺大而不能倒。近兩年,樓部長頻發金句,2018年還曾指出中國長期過量投資導致存在許多大白象工程,不但不創造收益,還需一直追加投資。很到位,很實在!言歸正題,說說「大而不能倒」。樓部長發言再次提出要防止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如果憑欄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本月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問題第二次被提及,12月8日消息,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新加坡演講時表示關注金融平臺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
  • 李庚南:監管為何警示大型科技公司的「大而不能倒」?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李庚南「大而不能倒」到底是現代企業的免死牌,還是監管念動的緊箍咒?一直以來都是一道市場難解的謎題。12月8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發表演講時明確指出,要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
  • 馬雲演講刷屏背後,暴露什麼信號與趨勢
    10月末,螞蟻金服上市前夜,馬雲在外灘金融論壇發言再次刷屏。馬雲說了什麼?為何引發如此多關注?其中什麼趨勢值得關注?— 1—馬雲演講大意有三點。馬雲刷屏,最具爭議的一個觀點,在於系統性風險問題。他說,中國問題不是金融系統性風險,而是缺乏金融生態系統的風險,「中國的金融和其他剛成長起來的發展中國家一樣,在金融業是青春少年,還沒有成熟的生態體系」。這個認知,恐怕與真實情況存在一定偏差。
  • 沒有哪家科技金融公司是「大而不能倒」的
    第二,金融科技要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這是昨天郭樹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的演講中提出的一個論點,實際上這只是其中比較閃亮的一點,所以被媒體拿出來作為通稿廣泛傳播。郭主席把網絡安全,數據壟斷,大而不能倒,數據的歸屬權,以及數據的國際流動作為後續監管主要研究並解決的問題。
  • 劍指金融科技巨頭!郭樹清:要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大而不倒」原本是銀行業金融機構中較為常見的風險現象,如今金融科技巨頭也正面臨著極其類似的情況。今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表示,要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
  • 防範「大而不能倒」從抑制壟斷開始
    近年來,網際網路日益滲透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在改善經濟效率、提升生產力和便利消費者的同時,也出現了部分網際網路企業在壯大後損害公眾利益,更有甚者還挾市場規模「大而不能倒」,風險隱患不容小覷,特別是涉足金融領域的網際網路企業。
  • 樓繼偉:很大程度上通貨膨脹沒有表現為實物和服務的價格上漲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李鵬濤2020三亞·財經國際論壇將於2020年12月11-12日在三亞舉行,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出席並發表演講。樓繼偉認為,相當一段時間全球都是金融混業經營,然後貨幣政策放了水,放出流動性,給金融機構互加槓桿提供了巨大的空間,首先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的上漲,然後就是房地產價格上漲,再加上收入分配,這種情況下收入分配差距肯定擴大,在座的都是得益者,沒有多少錢能夠進入金融市場的這些人,他們是受害者,他們的邊際消費傾向最強,他們沒有多少錢去買東西,所以跟收入分配差距擴大連在一起的
  • 羅一笑事件中的小銅人:被指借胡潤金融榜斂財
    而深圳市小銅人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小銅人」)稱,轉發《羅》文一次就會為羅一笑捐助一元錢,文章因而刷爆朋友圈,更有不少愛心網友打賞。此次募集資金驚人,文章賞金連續兩天迅速突破5萬元封頂上限。據微信官方最終公布的數據,在發現異常開始攔截後,累計超出限額的資金已達200餘萬元。但此後羅爾被曝出有三套房產、女兒有醫保卻向社會求助,賣文救女被指是「帶血營銷」。
  • 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郭樹清重磅發聲 一些大型科技公司...
    12月8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發表演講時表示,面對金融科技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們將堅持既鼓勵創新又守牢底線的積極審慎態度,切實解決好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要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少數科技公司在小額支付市場佔據主導地位,涉及廣大公眾利益,具備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的特徵。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涉足各類金融和科技領域,跨界混業經營。
  • 監管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 系統重要性監管框架正在形成
    此前,為有效解決「大而不能倒」問題,監管已先後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金融控股公司等監管文件,從而構建了對大型金融機構的監管框架。  監管層正在加速構建大型金融機構的監管框架。  12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表示關注。
  • 郭樹清: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及時精準拆彈 
    ,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P2P網貸機構本來定位為金融信息中介,但在實踐中,絕大多數機構事實上開展了信貸和理財業務。據統計,過去14年裡先後有1萬多家P2P上線,高峰時同時有5000多家運營,年交易規模約3萬億元,壞帳損失率很高。近年來,我們持續清理整頓,到11月中旬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已經全部歸零。第二,規範第三方支付平臺投資功能。過去一個時期裡,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對客戶網絡購物備付金附加投資理財功能。
  • 樓繼偉:「雙循環」下更需高流動性國債市場
    12月8日,在中國國債協會主辦的「錨定高質量 服務雙循環——新格局下政府債可持續發展研討」政府債研討會上,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馮健身,財政部原部長劉仲藜、原副部長張弘力出席並就政府債券發展建言獻策。
  • 《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發布 防範金融機構「大而不能倒」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而加強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是完善宏觀審慎政策的重要措施。利於維護銀行體系穩定《評估辦法》指出,系統重要性是指金融機構因規模較大、結構和業務複雜度較高、與其他金融機構關聯性較強,在金融體系中提供難以替代的關鍵服務,一旦發生重大風險事件而無法持續經營,可能對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的程度。
  • ...沒多少錢進入金融市場的人是受害者】樓繼偉表示,相當一段時間...
    【樓繼偉:貨幣政策放水情況下 沒多少錢進入金融市場的人是受害者】樓繼偉表示,相當一段時間全球都是金融混業經營,然後貨幣政策放水,放出流動性,給金融機構互加槓桿提供了巨大的空間。首先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的上漲,然後就是房地產價格上漲,再加上收入分配,這種情況下收入分配差距肯定擴大,「沒有多少錢能夠進入金融市場的人是受害者,他們的邊際消費傾向最強,他們沒有多少錢去買東西,所以跟收入分配差距擴大連在一起的。」*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