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一直是我比較佩服的人,我是他的鐵粉,因為他敢說,而且說的話幾乎都一一應驗了。
敢說的人很多,但是能做神預測的,寥寥無幾。
比如最經典的那句:
「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很危險,超過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
當時很多人還不屑一顧,當然,其中包括我,自以為是的擺弄自己手上的所謂的高回報理財產品。
最後有善終的嗎?有嗎?
事實證明,這句話簡直就是投資明燈啊,不聽話的都被埋坑裡了。
現在開啟上帝模式想想,從16年到19年,中國GDP增長都保持在6%-7%之間,這意味著全國各行各業的平均收益率也差不多6%左右了。
但是你別忘了,16年恰好是房地產放水的時間,換一句話說只有房地產相關行業的投資回報率可能超過6%,其他行業可能連6%都不到。
所以郭主席就以6%為界限,給了很明確的指標。
那麼最近他又發表了什麼具有指導意義的言論呢?
第一,明確表態的是房地產灰犀牛論,房地產是我國最大的金融風險,以及資產已經到了不得不計入CPI的地步了。
這差不多是否定三連了,其明牌程度比理財收益還直接。
我已經寫過不少關於房地產的文章了,大家有興趣可以到前面去翻一翻。
第二,金融科技要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
這是昨天郭樹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的演講中提出的一個論點,實際上這只是其中比較閃亮的一點,所以被媒體拿出來作為通稿廣泛傳播。
其實,很多東西要上下搭配著看,才能看出一些門道,就像吃三黃雞,必須沾調料才好吃。
我們現在把大部分目光都集中在持牌金融機構合法放高利貸,各種高槓桿來透支年輕人的未來,從而會產生一系列金融風險。
但是從郭主席這次演講中可以看到,監管的關注焦點並不在此。
郭主席把網絡安全,數據壟斷,大而不能倒,數據的歸屬權,以及數據的國際流動作為後續監管主要研究並解決的問題。
這5個話題合起來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現在的頭部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已經把數據,支付,客戶這三個關鍵資源全都整合得差不多了,然而這些公司對數據的掌握有著極高的自由度,讓監管無法企及,這會導致企業綁架行業,甚至綁架整個金融系統的後果。
因此,這次講話的核心是基於數據信息上的金融風險。
現在中國的金融系統,矛盾很大,那些傳統金融機構看似一個個都是巨無霸,但是對客戶的數據研究相當滯後,完全是被動的等待客戶上門,然後收集信息。
但是現在已經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了,用戶的個人各類數據同金融之間的距離變得非常近。
所有消費者對金融的訴求只有兩點,一便宜,二方便。
打開手機,平臺「猜你喜歡」,我真的很喜歡啊,但是沒錢,沒關係,我借錢給你買東西,妥妥地形成一個金融閉環。
一來一去,用戶被消費得明明白白。
以前我一直不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會用花唄,而不用信用卡。
花唄只有30天免息期,也沒啥積分活動,而信用卡的免息期至少是40天起步,銀聯和銀行的活動簡直多到起飛。
後來我才意識到,這些金融科技公司遠遠比傳統金融了解用戶,它們更注重用戶體驗,從技術角度解決問題,而站在金融角度來說,完全只是門外漢,它們只知道負債可以滿足市場需求,同時又能資本獲利。
但是這種滿足是一種病態的滿足,就像邋遢大王裡面那個喜歡吸汽油的鼠王,最後活活被煙花給炸死了。
它們不懂得敬畏金融風險,甚至輕視巴塞爾協議,認為這是老年人的做派。
要知道這種老年人的做派,是經歷了100多年金融市場風風雨雨得來的血淚總結,我們的網際網路金融從開始發展到現在一共才多少年?
這些金融科技公司為了利潤,拼命增加槓桿,最終讓整個社會買單。
但正是這些金融科技公司,掌握了人們金融領域的大數據,而且隱隱有脫韁的嫌疑。
就好像一個舉著加特林的小孩,分分秒可以把旁邊的人轟成幾節。
所以現在的金融監管就是要在無懼加特林的情況下,引入更多的競爭,允許大而不懂規矩的企業倒閉,最重要的是,數據如果可以國有化,那就少了更多安全性的問題。
同時也不會因為企業的高度自主,把這把加特林隨隨便便地賣給敵對勢力去。
我想前幾個月美國強制收購某網際網路公司的事情大家還記憶猶新吧,要不是最後政府出面出臺了禁止出口條款,現在恐怕已經交易完成了。
看著敵人拿著我們自己的加特林,對著我們突突突,換做誰都受不了。
此外,郭樹清還提到,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涉足各類金融和科技領域,跨界混業經營。必須關注這些機構風險的複雜性和外溢性,及時精準拆彈。
講真,這是監管最難的一部分。
中國金融機構的監管模式一直是垂直式的,管銀行和保險公司的銀保監會,管證券市場的證監會,管宏觀金融體系的中國人民銀行。
總之,對不同的金融行業,有不同的監管機構管理。
但是現在金融科技企業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它幾乎什麼都幹,基金,保險,貸款,消費,它全都插了一腳進去。
這就產生了一個很根本的問題,到底誰管?
這個問題是傳統金融監管完全涉及不到的,也正因如此,導致了網際網路金融野蠻發展,各種割韭菜的行為層出不窮。
不過這次從螞蟻終止上市來看,上層對科技金融的監管已經提上議程了。
前些日子螞蟻金服還更換了股東,剝離了金融業務,準備用科技那部分重新上市IPO。
知錯能改,還是有前途的,嘿嘿。
【頭部大號】
茶餘飯後,酒足飯飽,閒談,聊天,吹水的談資,看這就足夠了。政治,歷史,經濟,科技,社會,深度解剖,吹兩個半小時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