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從來都是安卓機追在蘋果手機身後跑。
但近幾年來,安卓機發展得非常快。甚至在一些地方,把蘋果手機遠遠甩在身後。
例如,安卓機能長截圖。
至今為止,iPhone都要一張一張地截圖,而安卓手機能一鍵截長圖,非常方便。
再比如,充電比蘋果手機快。
相信一提到這個,會有很多人說是蘋果手機目前改不了的一大缺點。
諸如此類的功能,讓一直仰望蘋果手機的安卓機,也終於有了可以俯視蘋果手機的時候了。
雖然如此,但蘋果手機也還是有很多地方,是安卓機沒趕上的。
先不說具體是哪些,單說蘋果這一項,就足以把安卓機比下去了。
——隱私保護。
跟安卓機對隱私的寬鬆態度不同的是,蘋果對隱私非常重視,甚至到了偏執地步。
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地方。
一、通話隱私保護
1、iOS的通話和通話記錄,是絕對不向任何第三方APP開放接口的;
2、基於美國法律法規,iOS是不允許通話錄音。凡是支持通話錄音的APP,都不允許上架;
3、iOS不自帶通話騷擾攔截,不過能通過讀取第三方APP的資料庫,對來電進行信息標記,
讓用戶自行判斷。而且這項功能是不涉及隱私外傳。
二、簡訊隱私保護
1、iOS沒有短騷擾連結功能,但會默認任何簡訊內容不會外傳給第三方;
2、iOS有簡訊過濾功能。即允許不在通信錄的簡訊發送給第三方進行分析過濾。
不過,這項功能默認關閉。如果要打開,iOS會彈窗提醒你的簡訊內容可能包含個人隱私。
3、和通話相同,iOS的簡訊不對任何第三方APP開放接口;
4、輸入驗證碼時,除了自帶APP,iOS都不會自動粘貼到輸入框。
必須得通過「點擊自帶輸入法欄上的簡訊驗證碼」這個動作,才能進行授權粘貼。
三、輸入法隱私保護
1、iOS自帶輸入法是沒有雲預測和雲備份的,所以用戶不用擔心輸入內容會被上傳到網絡;
2、iOS默認不允許第三方輸入法上傳用戶輸入的任何內容。
如果想開啟雲預測這類實時監控用戶輸入內容功能,必須在輸入法設置打開「允許完全訪問「。
這時,iOS會彈窗警示用戶所輸入的任何內容都會被上傳至開發商。包括信用卡號、家庭住址。
3、如果用戶在網頁,或APP上的密碼框輸入密碼時,iOS一般會強制用戶切換成自帶輸入法。
其他方面的隱私保護:
1、iPhone絕不會向未連接的WiFi發送真實的mac地址;
2、任何第三方APP都無法讀取iPhone的IMEI碼;
3、iMessage和Facetime均採用端到端加密技術。理論上,連蘋果都不能看到用戶對話內;
4、新安裝APP的所有權限,iOS都默認關閉。必須得用戶允許才能開啟。
不過,不存在不給權限就不讓用的情況。
對於手機,或者其他電子產品來講,安全和便捷始終是一塊蹺蹺板上的兩頭。
隨便一頭重量增加,都會是以損害另一頭而達成的。
只有兩頭達到平衡狀態,才能讓用戶體驗到電子產品上所帶來的科技魅力。
雖然iOS好用,但也有很多人抱怨它的功能少、不方便等。
歸根到底,無非是蘋果對隱私保護存有近乎偏執的重視。
安卓機要想在這方面趕上蘋果,須得下一番功夫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