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潮墟上演指尖上的嶺南文化!

2021-01-14 澎湃新聞
昨晚,潮墟上演指尖上的嶺南文化!

2020-11-08 1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看完昨天推文裡各種潮州美食,

你的食慾是不是瞬間猛增呢?

其實在潮墟,

還有很多非遺文創與特色美食等你來體驗。

快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走進潮墟,

了解更多嶺南非遺文化吧!

「廣州潮州非遺羊城競繡」表演

在昨晚的潮墟小舞臺上,潮繡與廣繡同臺競繡,真的是熱鬧非凡呢!潮繡與廣繡總稱粵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起源於唐代。

主持人陳揚與央央向觀眾介紹刺繡作品

潮繡與廣繡因其針法與其流派的不同而不盡相同,最大的不同在於潮繡富有立體感的墊高繡法。潮繡傳承人李曉丹老師與廣繡傳承人唐曉玲老師分別給我們帶來精彩的刺繡展示,讓臺下觀眾驚嘆不已。

潮繡

李曉丹老師現場刺繡

潮繡品種有絨繡、釘金繡、金絨繡、線繡等四類,各具特色。它常以龍鳳、花卉、飛禽走獸、水族人物為題材,成品多充作日常用品、祭祀用品、欣賞用品、戲服裝飾品等。如今,能見到的最早潮繡品就是潮州開元寺內的裝飾品及佛像了。

李曉丹老師與她的潮繡作品

各種潮繡文創產品

廣繡

唐曉玲老師現場刺繡

廣繡大致分為兩大品類:一是盤金刺繡,二是絲絨刺繡。盤金刺繡以金線為主,輔以彩紛刺繡,金碧輝煌,燦爛奪目,雍容華貴。絲絨刺繡開絲纖細,色彩繽紛,繡出的花鳥尤其精美。

現場展示的各種廣繡作品

各種廣繡文創產品

在2006年5月20日,廣繡與潮繡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潮玩集市

來到潮墟,怎麼少得了逛潮玩市集呢?今晚潮玩集市各式各樣的藝術精品也是讓人目不暇接,快跟隨小編一起看看吧!

彩筆為針,丹青作線

廣彩是廣州地區釉上彩瓷藝術的簡稱,全稱「廣州織金彩瓷」,是釉上彩的古彩瓷品種之一。廣彩約誕生於康熙中期的17世紀末,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為外銷需求而產生的一個彩瓷品類。

廣彩以「絢彩華麗、金碧輝煌」著稱,採用的低溫釉上彩裝飾技法,在各種白瓷器皿上彩繪燒制而成。

清末民初時,由於嶺南畫派畫家參與廣彩的生產,促使嶺南繪畫風格的瓷畫逐漸興起。

在2008年6月7日,廣彩瓷燒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精美骨雕

骨雕,以骨骼作為載體的雕刻藝術。其歷史悠久,隨著歷史的變遷,骨雕從日用品逐漸演變為裝飾品。

象牙果雕刻作品

從古代利用骨做成針、刀並把文字和圖案刻在骨上,到如今我們看到的骨雕,已經變成非常精美的工藝品了。各種雕塑工藝品玲瓏剔透,精巧之極。

各種骨雕飾品

預 告

錯過前晚跟昨晚的精彩表演?

別著急!

今天晚上,

「粵秀風華—巧手翻飛方寸繁華」

還會在潮墟小舞臺精彩上演。

除了表演,

還有驚豔你味蕾的美食與非遺文化,

小夥伴們千萬不要錯過啦!

「不知道潮墟玩什麼?」

������������

潮墟·CPARTY有什麼逛?一起搶鮮看

微信公眾號:潮墟CPARTY

新浪微博:@潮墟·CPARTY

抖音:潮墟C·PARTY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昨晚,潮墟上演指尖上的嶺南文化!》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長安、嶺南畫派名家做客潮墟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李婷婷)從中國革命的精神勝地寶塔山,到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地標廣州塔,史上規模最大的長安、嶺南畫派交流展來啦!10月20日晚,「從寶塔山到廣州塔——長安、嶺南山水畫名家文化交流活動」走進潮墟,長安、嶺南畫派各大名家齊聚一堂,見證「長安精神」與「嶺南精神」的不解之緣。
  • 嶺南文化+監獄元素=?
    嶺南文化+監獄元素=?的搜尋結果1個回答-提問時間:2020年10月19日[最佳回答] 從地域上,嶺南文化又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塊,廣東文化又分為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高涼文化,尤其以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構成了嶺南漢文化的主體。
  • 廣州塔拍了拍你,最燃車尾箱潮墟夜市,這周末怎可錯過!
    籌備已久的潮龍出海·愛心集市夜在8月8日(周六)嶺南之窗·潮墟C·PARTY開市啦!帶大家跟隨著鏡頭找尋當晚廣州潮墟車尾箱集市的每一處驚喜!精彩搶鮮看潮墟C·PARTY潮流與文化並行美食與娛樂一體潮墟C·PARTY 8.8正式啟市!
  • 2020廣州嶺南之窗主題展(時間+地點+活動安排)
    ,「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項目正式啟動,這是以廣州塔、廣州國際媒體港片區為核心,順應「夜間經濟」「休閒經濟」等文化消費新趨勢,提升建設的城市文化體驗消費區,致力建立「非遺文創+」展示集散中心,活動區內包括嶺南文化主題展覽、非遺展示展演、文創展銷、直播間、特色餐飲等板塊,是推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的重要舉措。
  • 首屆「雲上嶺南」文化博覽會30日啟幕
    《羊城晚報》客戶端羊城派「雲上嶺南」頻道當天正式上線,啟動「雲直播」。「雲上嶺南」文化博覽會是由廣東省政府新聞辦指導、羊城晚報報業集團主辦的常態性文創活動和線上國際傳播大平臺。「雲上嶺南」文化博覽會設線上服務主賓分場,覆蓋全球五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通過「視頻+直播+文圖報導+線上展示」方式傳播嶺南文化,助力中華文化走出去。
  • 明年大年初一廣東衛視將上演春晚《嶺南春來暖》
    廣東衛視 供圖  中新網廣東新聞12月10日電 (記者 程景偉)在近日舉行的「2021廣東衛視品牌大會」上,廣東衛視宣布2021年將繼續打造粵味春晚,大年初一上演《嶺南春來暖》。  近兩年,廣東衛視整體收視排名全面攀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覆蓋、收視及資源均居首位的衛視頻道。2021年將譜寫「灣區新戰略、國潮新經典、影視新高地、紀錄新時代、美好新生活、服務新升級」六大篇章。
  • 沙灣古鎮嶺南中式婚俗文化月來啦
    前段時間,「我國將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熱門話題衝上了熱搜。儀式感源於傳統婚俗文化。 一方水土,一方婚俗。記者11月6日獲悉,擁有800多年歷史的沙灣古鎮即將開啟「嶺南中式婚俗文化月」系列活動,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將嶺南囍事文化向廣大市民及遊客展示。
  • 文薈嶺南,藝耀星空|同懷赤誠之心,打造嶺南文化直播平臺
    12月15日,是金僑集團向文化藝術名人名家吹響集結號的大日子,也是嶺南文化和非遺傳承上的雅士通過多媒體「秋收冬藏」的好日子。嶺南文化是時代傳承的驕傲,金僑集團作為湖南企業的代表,秉承湖湘文化與嶺南文化共有的「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並出於對嶺南文化的尊重,懷著赤誠之心,深度挖掘嶺南地域文化,致力做嶺南文化的守護者和傳承者。
  • 預告|晚清嶺南第一學府的幕後推手:從江南到嶺南的文化跋涉
    此舉從根本上改變了嶺南的文化內核,使此地風氣為之一新,格局大開。他親自考察學校選址,在教學理念上摒棄應試八股,全力培養通才。在他給學生出的一道考題中,我們可以看到他遠超越於同時代人的開放頭腦。他問學生:「今大小西洋之法,來至中國,起於何時,所由何路?小西洋即今港腳等國,在回疆以南古天竺處,元之回回曆,是否如明大西洋新法之由廣東海舶而來?……其考證之。」
  • 昨晚,日月貝裡上演這一幕
    昨晚,日月貝裡上演這一幕 2020-08-27 13:5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戲曲作品順德展演專場昨晚精彩上演
    珠江商報訊 記者李芸 朱德文報導:昨晚,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戲曲作品順德展演專場晚會在順德演藝中心大劇院精彩上演。省文聯副主席倪惠英,省文聯副主席、省曲藝家協會主席梁玉嶸,省曲藝家協會專職副主席宋梟楠,省戲劇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林金洲,佛山市委副書記、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老領導黎子流、馮潤勝,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唐磊晶,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聯主席何鴻佳等領導、嘉賓與來自各行各業代表和市民群眾一起欣賞了這場高水準的曲藝文化盛宴。
  • 廣東早茶是嶺南民間飲食風俗文化
    原創圖文五言律詩《廣東早茶》茶樓遍粵地,飲食嶺南風。兩件一盅嘆,千籠繁樣蓬。(平水上平聲一東韻)文/小巖廣東早茶是嶺南民間飲食風俗文化。廣東地區的茶樓星羅棋布。尤其在節假日期間,各大茶樓爆滿。人們得排隊等候被叫號後方能入席享受美食。
  • 荔灣區永慶坊「旅遊+非遺」 打造嶺南文化中心區示範品牌
    一、廣州西關永慶坊旅遊區資源背景情況  「嶺南文化聚荔灣,西關風情最廣州」。荔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傳統城區,自古風物薈萃、名勝雲集,是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起始地、嶺南文化的中心地。  三、運用非遺街區抓手,豐富嶺南傳統文化內涵  為保護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增強非遺的生命力和影響力,荔灣區設置全市首個非遺街區,推動「看不見」的非遺與「看得見」的廣州傳統歷史文化街區相互結合,引導老建築、商鋪、故事等「存量資源」,契合文旅融合、經濟發展、遊客口味等「新需求」。
  • 新媒體舞臺劇《戀愛世紀2013》昨晚上演
    香港導演劉澤源的舞臺劇作品《戀愛世紀》昨晚起在藝海劇院上演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展-線上展(七):嶺南之南「中國龍圖騰」③
    今天茶山仔給大家帶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線上系列展」第七期嶺南之南「中國龍圖騰」——大灣區傳統民俗影像系列邀請展該展覽由廣東省攝影家協會民俗攝影委員會△年近八旬的省級非遺傳承人郭廣慶(左),經常邀請文化部門的專家、學者對高蹺龍(舞)進行研究,創新。△郭老毫無保留地把技藝傳授給年輕人,讓其發揚光大,這就是最好的傳承。△在雷州這塊土地上,「高蹺龍」年年都在上演,形式不變但內容不斷更新,代代舞龍人都在不斷成長。
  • 遂寧經開區街頭文化活動昨晚驚豔上演
    9月23日,遂寧經開區街頭文化展演在九蓮洲溼地公園袁家壩碼頭、柳岸公園聖平島碼頭同時上演。首屆遂寧街頭文化藝術展演作為2020中國休閒度假大會系列配套活動之一,旨在通過現場歌舞器樂等表演方式,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增加市民和遊客休閒娛樂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