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是一個難得的神性品質。
「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都是詮釋對我們對天地父母要由衷升起敬畏之心。
對不知道的事情常持敬畏之心,有什麼樣的思維方式,就會有什麼樣的生命形態,每個人都要為自己人生負起全責。人類心中有大我、無小我,就可承載天下。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因為接受國家的庇護、家庭父母的恩典、社會大眾的付出而得以生存——我們享受著一切布施,但並沒有去同樣回報世界、回報社會、回報大眾的恩典!我們也並沒有認真思考過:我們給地球母親帶去了什麼?給這個世界、給國家社會、給家人朋友、給自己的生命帶來了什麼?人生如果沒有敬畏,就沒有了承載福報的基礎!
只有當我們敬畏萬事萬物時,萬事萬物才會敬畏我們,我們才會收到來自周圍的好信息,凝聚出屬於自己的強大磁場。敬畏這個品質,有幾分修煉,就有幾分福氣!
時時有敬畏心、恭敬心、謙卑心的低頭,才能看清自己、成長自己。
感恩生命的奧秘要用「謹慎心、敬畏心、恭敬心、莊嚴心、樸實心、廣大心、包容心」這七顆心的藥方,有幾分修煉就有幾分福氣。
我是一個敬畏的人嗎?我會覺得自己都對、都懂、都行,所以經常採用過激、有為、強勢的方法,將個人的想法和欲望強加於別人嗎?人在萬物面前都要有一顆敬畏心。老子說:「天下神器不可為也」,就是指如果不懂得敬畏規律、敬畏他人,那災禍就必然會出現。「以德為鏡,關照自心」,讓我想起昨天在頭條上答題時配圖不當而被平臺提出警告,開始還明白什麼意思?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通過反思自己的行為,使我對「敬畏」這個神性品質有了更近一步的臣服,自己要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都要負百分之百的責任!對照道德經第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心裡更加慚愧汗顏!
我是一個敬畏的人嗎?我敬畏那些打擊我的、障礙我的、讓我痛苦的人和事嗎?他們也是我生命中道的體現。天地萬物,陰陽平衡;人世一切,禍福相依。一個人正是因為遇到了挫折,才容易升起敬畏心,才願意回頭、端正自己、改變自己;而當我們懂得覺知、懂得規律、懂得與整體連接以後,也就容易成其功、全其壽、享其福了。所以,我若敬畏了,老天就會在我接受的挑戰中為我加福,我的敬畏將為我迎來人生的大圓滿、大平安、大自在!
我是一個敬畏的人嗎?我敬畏一切未知嗎?世界之大無邊無際,時空之遠無始無終,而人類僅有百年的壽命、千年的歷史,很多東西是人類的知識還無法企及的。因此,我們要承認自己的渺小和無知,在任何人和事面前,都保持謙虛謹慎的學習態度。
我是一個敬畏的人嗎?我敬畏萬事萬物嗎?哪怕是一株小草、一隻螞蟻或一節廢棄的電池、一張沒用的廢紙……敬畏天地萬物及一切人與事,可以讓生命在連根的大愛中無限拓展,愛是我們的力量,敬畏也是愛的體現!
讓我們一起在心裡念誦播種神性品質的「快樂農夫」引導詞:
讓我看得到、聽得到、感覺到、我知道:我是一個微笑、博愛、忠誠、謙卑、愛國、敬業、內在誠信、熱情能力、無我利他、關注自己、柔弱、感恩、知足、健康、接納自己、創造力、敬畏的人。把愛傳出去!
在靜心打坐中覺知心中一幕一幕自己過往的生命記錄,帶著對「敬畏」這個品質的覺知,以自心為鏡,感到自己對敬畏這個神性品質還有很大提升成長的餘地。
感謝自己已經進入的修行的狀態,神性品質正在形成穩定的磁場,我講一如既往地繼續努力,這份磁場將越來越強大。如果持之以恆,慢慢就會進入「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召而自來,不言而善應,繟然而善謀」的更高生命層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