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女孩子,或許小的時候經常都能聽到父母這樣說「你一個女孩子,這樣做像什麼樣」。都說男女平等,男孩子調皮是活潑好動有活力,但是落在女孩子的身上,怎麼就變成了「不像樣」呢?不管是男孩女孩,小的時候,愛玩、調皮搗蛋總是天性,不要將活潑的標籤給了男孩,女孩卻用「文靜」的標籤約束起來。
雖然說現在的人思想更加的開放了,對於生男生女也沒有太大的要求,然而在很多家庭,重男輕女的思想卻始終沒有改變過。或許有的父母認為,自己對待兒子女兒其實是一視同仁的,都是自己的孩子,都一樣的疼愛,不存在偏向於誰。可是實際上這些父母的一些言行或是行為卻是隱含著重男輕女的思維,只不過就連他們自己都沒有察覺出來。
對於男孩子,父母或許約束的比較少,給予更多的自由。但對於女孩,父母就管教的比較嚴格。當然了,有些方面對於女孩子嚴格一點卻是是為了女兒好,但是更多的時候,一些言語和行為卻是打著「為你好」的幌子而限制了女兒的自由。就比如男孩子可以跟幾個小夥伴在外面玩耍,就算是玩的渾身髒兮兮的,父母也覺得小男孩,這樣調皮很正常。但若是女孩子去外面玩,弄得身上髒兮兮的,回家後就免不了一頓訓斥。「一個女孩子家家的,成天跟個野小子似得」,這是很多父母都會責備女孩的話。
父母們或許沒有意識到,自己隨口的一句話,都有可能影響到女孩以後的人生,就比如下面這幾句話。
一、一個女孩子,要文靜一點。
很多家長總是教導女孩子要文靜,這樣的做法不但壓制了女兒作為孩子的天性,同時也讓女兒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父母的區別對待,做任何事都有著重重顧慮。有的時候想要釋放天性,展現真實的自己,可是一想到父母教育自己的,女孩要文靜,於是便強行按耐住自己。總是隱藏自己的想法,做事瞻前顧後,時間長了,也會變得比較自閉,以後步入社會,無論是性格、膽量相比於男孩都要欠缺不少。
即便是教導女兒,做父母的有些話可以說,但是有些話,卻不能說。很多時候父母覺得自己說出一些話是為了保護女兒,是為了讓女兒更好,做一個知性的女性,將來也會變得更有魅力。然而卻沒有考慮過,有些話說出來,不是對女兒的保護,反而是一種「扼殺」。就比如一味地要求女孩子文靜,很容易造成女孩自卑、文弱、懦弱的性格,這樣以後融入集體,很容易受到別人的欺凌。
作為家長,一定要明白一點,女孩子文靜一點固然不錯,但是也不能過於文靜,偶爾也要展露一點「鋒芒」,這樣才不會讓人小瞧了自己,不會讓別人以為自己好欺負。
二、以後找個有錢人嫁。
有很多的媽媽,可能自己的婚姻生活過得並不如意,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們會將懷帶著對自己嚮往的那種生活的期望寄托在女兒的身上。她們希望女兒以後不要因為愛情輕易嫁人,畢竟愛情不能當飯吃。她們希望女兒可以找個有錢人嫁了,起碼車子房子都有,不用因為家庭開銷和其它的經濟支出而犯愁。這些媽媽將自己的不好的經歷當作是人生的經驗,灌輸給女的卻是一種不太正確的婚姻觀念。
光是有錢,難道不用看人品和為人了嗎?作為小女孩,或許不懂這些,只是心裏面會記住媽媽的話,要找就找個有錢人。遵循這這樣的教導,女孩將來極有可能變成一個十分物質的女性。
三、一個女孩子讀這麼多書有什麼用。
這種「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舊思想直到今天,依舊有著很少一部分的父母遵循這句話。或許是因為家裡子女多,經濟負擔重,這些父母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作祟,於是僅僅供養兒子讀書,早早地讓女兒輟學在家,還會跟女兒說上一句「一個女孩子多那麼多書沒用」。在他們看來,女兒只要將來嫁個好人家就行了,讀不讀書無所謂。殊不知作為女性,自我的獨立更重要,這不僅僅是生活獨立,更重要的是經濟獨立,只有經濟獨立了,在家庭地位上才能不遜於男性。
常說以上這3句話的父母,看起來是為了女兒好,但其實是毀了女兒一生,如果女孩子真的做到這些父母所說的這樣,以後的人生或許會命運多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