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對於三亞市吉陽區的月川居民來說,是激動人心的一天。在眾人期盼下,隨著棚改安置樓的建成與樓房分配工作的進行,月川棚改項目歷時3年多的安居夢照進了現實。
2017年至2020年,三亞月川棚改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完成籤訂徵收補償協議2378戶,累計拆除各類房屋1296棟,面積105萬平方米。
這組數據,背後是一座正在全力全域開發的新城。未來月川是三亞中央商務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打造成匯集高端消費品牌和商業綜合體企業的金融集聚區。
如何做好居民安置工作?
如何確保安置房的質量?
如何讓老百姓住得舒心?
三問齊發
三亞月川安置房的戰役打得相當漂亮
月川安置房。記者 劉麗萍 攝
立足品質 變「安置」為「安居」
19日早上,在選房現場,100戶居民依次進場、選房、籤字、按手印。整個分房過程公開透明、秩序井然。排隊入場時的緊張,抽到號籤時的激動,選到樓房時的欣喜,萬千表情匯聚成了一幅長軸畫卷,記錄下歡慶的點點滴滴。
拿到房號的那一刻,黃愛平是幸福的,她抽到了自己滿意的那套新房,三房兩廳。
新房還在原來的月川,安置房項目佔地面積16.6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6.82萬平方米,25棟塔樓,4897套安置住宅。項目還配套了祠堂、戲臺、老年活動中心和兒童遊樂園等,籃球場、羽毛球場和農貿市場也在興建中。
分下來的房子,能滿足黃愛平一家人的住房需求。她原來的老房子雖獨門獨棟,但周邊環境糟糕,道路窄小、房屋擁擠、管理混亂,安全隱患重重。2017年月川棚改項目啟動,她家被規劃在了「圈」中。老房子要拆,黃愛平捨不得:「畢竟住了那麼多年,有感情。」
城市要建設,黃愛平一家都理解:「沒有大批拆遷,高樓要怎麼建?」
在外租住了三年多,終於拿到了新房,黃愛平在沙盤和戶型圖之間轉了又轉。「一點都不像我們印象中的安置房。」她說,「大家都說房子的質量很好,小區的綠化也好,房型布局很合我心意。」
正如黃愛平所說,安置房一直都有質量差、秩序亂、環境髒的刻板印象。質量如何提升?回遷百姓的幸福指數如何提高?月川安置房在品質上下足了工夫。
選房現場。記者 劉麗萍 攝
擇優地段選址,是月川安置房的品質第一步。月川安置房靠山臨河,站在樓頂還能眺望到大海,旁邊是三亞的多個公園。走進安置房,不難發現,這裡的低坡造型被設計得很有層次感,多種類的綠化被精心修剪成形。中建五局月川安置區的項目指揮長劉雄宇說,「月川安置區的建設,均按照月川村民的風俗習慣『量體裁衣』,甚至連電梯都有兩個規格,滿足村民出行、應急使用。」
用材、施工、驗收牢牢把關,是月川安置房的品質第二步。為了保障質量,月川11位村民自發組建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小組,月川社區居委會前任黨支部書記林世耀任組長,集合了月川社區有資質、有經驗的建築專業人員,監督小組的「鐵面無私」讓施工單位不得不「吹毛求疵」起來。
9月17日,在三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工程質量現場觀摩會上,只要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月川安置房所有工程信息和使用材料標準在屏幕上一目了然,每一道工序、現場的施工管理,房屋的板厚、尺寸以及材料復檢合不合格等,都能清晰了解到。「我從事工程行業20多年,第一次見到安置房工程質量做這麼好。」來自海南楚合建築有限公司的劉毅感慨地說。
居民一起討論選房問題。記者 劉麗萍 攝
打磨細節 以「匠心」換「民心」
城市在建,城市在變
在龐大的拆遷體量下,月川棚改項目始終堅持「安置先行」理念,兼顧質量與速度,對標中高端商品房小區,打造高品質安置房。「讓老百姓更加滿意、更加舒心地住進新居,城市建設才更有意義。」月川棚改辦相關負責人說道。
為了得到老百姓的好口碑,在吉陽區委區政府的指導下,項目承建方中建五局海南公司打出了一組漂亮的「組合拳」。第一拳打在設計上,高標準設計,變「暗點」為「亮點」;第二拳打在質量上,高質量建設,用「匠心」換「民心」;第三拳打在建設管理上,高水平管理,以「安置」促「安居」。三管齊下,讓月川安置房贏得了百姓口碑,也成為三亞的「民心工程」「亮點工程」。
融合規劃、融通環境、融入民生,安置房建設就是圍繞這「三融」重點展開的。
做好這「三融」,細節很重要
中建五局海南公司在項目運行階段緊跟前沿技術,在深化設計、場布管理、施組管理、進度管理等方面應用BIM技術,實現信息高效傳遞和實時共享,並根據項目自身特點,致力打造高標準施工質量,現場應用了「爬架+鋁膜」全穿插施工和高精砌體薄抹灰工藝,極大地降低了質量缺陷,提高了現場成型效果,有效避免後期驗收難、交房難的問題。
「民生工程事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利民惠民工程。」項目負責人劉雄宇表示,為保質保量推進工程進度,該項目採用EPC總承包模式實施,統籌規劃和協同運作高效,利於整體建設進度和安全質量把控。此外,施工現場我們還使用視頻監控系統和揚塵系統,為附近居民提供良好的環境保障。
如何讓安置房進一步與城市美景融合?建設過程中,常常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項目設計師、工程師等多次探討後,小區內環境建設與周邊融合的方案才最終落定。如今,月川安置房臨近臨春河,居民走出小區就是法制公園,附近還有月川綠道、豐興隆公園等。
黃金地段讓這個安置房小區
成了人人羨慕的房源
「安置」的目標是「安居」,民生無小事。在拆遷過程中,吉陽區委區政府、月川棚改辦等積極了解居民訴求,及時將安置房進度與社區溝通。為了讓老百姓早日住上新房,月川安置房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將如約交付。
「戶型隨我們選,選房公平抽籤,拆遷後的我們不再是城市發展的問題,我們很高興!」「想不到我成了大家羨慕的人了」……這樣的反響越來越多,不得不說月川安置房用「匠心」換來了「民心」。
據了解,首批共有1832戶已籤約搬遷村民參與選房。整個選房工作將開展至9月底,每天計劃組織100人參與選房,後期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減。選房日期是根據村民之前籤訂徵收補償安置協議時間進行安排的,計劃選房的2706套房子涵蓋南北區,共有160㎡、125㎡、120㎡、85㎡、55㎡五種戶型可選擇。
從空中俯瞰月川安置房小區
一幢幢安置房拔地而起、
整齊排列
月川居民的幸福生活將從這裡起步
來源: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記者:劉麗萍
編輯:陳浩
值班主任:葉堅
定了!2020年國慶中秋加班工資這樣算……
覺得內容好看
點個「贊」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