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靜坐片刻,你聽見了什麼聲音?敲計算機鍵盤的聲音、窗外公交車呼嘯而過的引擎聲、隔壁嚷叫聲;鳥兒清脆鳴叫、樓下公園體操口令聲、或是客廳傳來的樂聲?而這些聲音帶給你的身心感受有什麼不同?
科學研究指出,悅耳的聲音使身心舒緩愉悅;反之帶來緊繃,呼吸變得短促、甚至血壓上升。
一天之中從睜開眼睛那一刻,周遭無不環繞各種聲音,其中涵蓋噪音與樂音。許多噪音非個人範圍可控制,但積極提供好聲音是每個人可進行。
以下是考量身心健康所訂製的一日音樂處方箋,順此檢視平時所處的聲音環境,了解聲音如何密切地影響健康。
晨起閱讀:聽巴赫和莫札特
如果你喜愛清晨閱讀時光,巴赫音樂的嚴謹結構和秩序感,有助提高思考力;莫札特輕快、規律的節奏,加上喜悅旋律,如為心情著上粉系色彩,有助維持清新腦力,享受閱讀時光。
晨起運動:聽古風音樂「不老夢」
晨間是身體逐漸甦醒的時光,較和緩的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瑜伽等屬於溫柔喚醒體內細胞的方式。相當受歡迎的古風音樂「不老夢」曾被改編成各種樂器演奏,包括鋼琴、笛子、二胡、古箏或加入人聲演唱,選聽自己所愛的演奏版本,在悠揚迴蕩、不疾不徐樂聲中,有助避免運動強度過大。
午間小憇:有《弦樂小夜曲》
經過上午的工作,被繁雜事務佔據的腦袋需要喘息。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 弦樂小夜曲》屬於通俗的古典樂,音樂輕快、抒情、有農家味,極為平易近人。
午間小憩聽古典樂的好處是,在純淨、美好樂聲中使呼吸變得深長,同時持續保持動能,為下午的工作儲備好能量。
下班情緒轉換:聽海莉美聲
整天工作下來累積的疲勞與壓力如何迅速轉換,是生活另一挑戰。美,在生活中的意義是「減壓」。具穿透性的純淨歌聲使人愉悅,跨界女高音海莉的歌聲,如她的家鄉紐西蘭給人純淨、開闊的美好感覺,帶來輕盈、亮麗的聯想,緊繃的心情頓時放鬆下來,沉浸在具有美感的氛圍中。
蕭邦《夜曲》:啟動睡前自我對話
夜裡清除雜念有助提高睡眠質量,啟動音樂腦,以音樂代替雜念,輕輕鬆鬆一覺睡得香甜。蕭邦《夜曲》寧靜、優美,很適合在睡前搭配一杯熱茶,在溫暖優美氛圍下回顧一日辛勞:今天最滿意的事情是什麼?哪件事是今天最大成就感?喜歡的、顧忌的,在靜心自我對話中皆得到釋放。安定了內心,準備迎接好睡眠。
作者:李明蒨;來源:康健雜誌;本期編輯:小齊;編排:瑞瑞孔;審核:健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