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身邊買彩票的人已經少了,換句話說,那些指望買彩票發財的人少了。以前電視機上每天都會播放抽獎視頻,那時候看著滾動的數字,就像看著一個個充滿希望的未來。然而,這種虛幻的未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放棄了。
數據顯示全國彩票6月份銷售總額335.7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將近11.97億元。而在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中,全國一共銷售了彩票1239億元,同比減少了886.96億元,大約下降了41.7%左右。
同樣,對比去年與前年的銷售額也會發現,2019年我國的彩票銷售,就比2018年全年減少了894.18億元,下降了17.5%左右。整個彩票銷售市場市場大幅度下滑,中國人不愛買彩票了。即便是2元的投資,更多人開始放棄這種造夢模式,這又是為什麼呢?
彩票的產生
彩票產生於1987年的河北石家莊,那時候的彩票性質更屬於"社會福利有獎募捐"。第一位中獎者溫國斌便從彩票中獲利2000元,這個數字在當時已超過溫國斌一年的工資收入,而這樣諸如"天上掉餡餅"的好運氣引發了國人的大量追逐。
從1988年開始,大街小巷都充斥著彩票夢,無論是現金還是電視機、冰箱、小轎車等,讓更多人掏出錢包,對著一張彩票刮著未完成的夢想。那時候街道內最多的廢紙一定是彩票,整個社會也進入了狂熱的彩票模式當中。每個人都相信這份好運會落在自己的頭上。
然隨著社會的發展,每個緊盯彩票數字的人也逐漸放棄了這種追夢模式,隨著多家福利彩票實體店的關閉,這種買彩票的狂熱也趨於冷卻。
彩票模式的多樣化
一件事物發展的極致往往會產生多個分支。彩票也不例外,隨著彩票行業的發展,各種彩票形式產生,使人在選擇上產生了不確定感,加上彩票開獎時間變化,期數變長,這都導致了彩民對於彩票的不確定感逐漸攀升。
再加上本該擴展彩民新鮮感的彩票類型,無意間分散了中彩機率。當彩民在每一個模式上都沒有中彩時,也不免會對中獎產生懷疑,在彩票上消耗的時間越多,這種懷疑感也會加深。不確定感與懷疑感的不斷產生,眾多彩民便也因此放棄了購買彩票,這種彩票夢,不做也罷。
網際網路時代發展下的舊物
從最初的紙質彩票到各類型的網際網路彩票,本來可以大力發展的彩票行業,卻遇到了寒冬,隨著國家加大對彩票行業的審計和整頓,2015年八部委叫停網際網路彩票,直接讓中國的網際網路彩票行業退回到原點,許多剛被點燃購買彩票欲望的人也就此放棄。
與此同時,那些被網際網路彩票抽走客源的彩票實體店也早已無法維持經營,如此一來,彩票銷售渠道被迫不斷減少。加上早已習慣行動支付的彩民也無法利用碎片時間進入實體店購買,這樣彩票自然就成為了網際網路時代發展下的舊物品。
既然已經遠離了網際網路市場,其銷售量當然也會下跌。2元購買夢想的生意市場,也只能逐漸冷淡。
彩票行業的"黑幕"
幾年前,各類關於彩票中心主任落馬的消息一個接一個,"高管濫用全職""中獎不兌""獎池金額去向不明",此類消息層出不窮,抱有夢想的彩民自然不會再為此買單。
公信力的下降,彩票市場的低迷,沒人願意再去相信這種高運氣的夢想,時間成本的投入與收穫完全不成對比,放棄購買彩票,成了更多人的選擇。
再有一個原因是彩票的前綴是"福利",作為福利彩票,首先要與慈善掛鈎,作為彩票得主,並不敢聲張自己的獲獎金額,一旦暴露,便會有更多人的詢問獎項的用途,自己的各個親戚也會自動找上門,網友也會發出疑問為何不捐贈?各種道德綁架讓本該是一件開心的事變成了一種擔憂。
於是,出現了蒙面領獎,中獎者不暴露身份,正因如此,也讓彩民再次產生了疑問——真的有人中千萬大獎嗎?
沒人知道中獎者的信息,那是不是中獎者根本不存在?是不是內定好的?是不是故意來欺騙我們的?我身邊為什麼沒有一個人中過大獎?結合彩票機構自己的醜聞,這些種種疑問讓更多人選擇不再信任彩票夢。
一夜暴富的詛咒夢
這世上沒有多少人經歷過一夜暴富,更沒有多少人善於理財,那些獲獎者的生活會因這筆財富而得到改善嗎?事實上,2003年和2004年,"東北彩王"馬洪平先後兩次中了500萬大獎,他不但把獎金揮霍一空,後來還因因詐騙罪入獄。
據相關報導,全世界70%的彩票大獎得主,都會在7年內被打回原形,錢財的失衡導致心態發生變化,而這些錢卻難以被好好利用,最後得不償失,這種現象被人們稱為"彩票詛咒"。
在彩票詛咒的相關案例下,人們發現千萬金額的出現不但沒能創造出更多的財富,還讓獲獎者的人生陷入絕境,這種一夜暴富的狀態無法持續,如此一來,花大量時間與金錢去追逐彩票夢的目的又在哪裡呢?
新一代年輕人的思想轉變
如今佔社會主流發展的已是90後與00後,這類人的思想已經不再是整天做美夢的時代,當今社會宣傳的思想是只有努力抓住網際網路風口才有可能創造財富,光是守著一個沒有時限的夢想並不可靠。
更多年輕人已經從"彩票夢"中清醒,資料顯示,90後對網際網路金融產品和服務接納度很高,近六成(56.6%)認為網際網路金融給生活帶來便捷,有四成多(44.8%)已經有計劃使用網際網路金融產品或服務。
相比做夢,他們更願意理性投資,而這種單純靠買彩票賺錢的虛無夢想終究不敵以網際網路金融為代表的精準理財。社會總是要不斷發展,虛無的夢想總會被人拋棄,努力奮鬥才真正能讓人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