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品牌有競標意向 飛利浦家電業務成「香餑餑」

2020-12-23 騰訊網

【家電網HEA.CN 12月18日微信原創】近日,有媒體透露,飛利浦家電業務的第一輪競標將在聖誕節前進行。飛利浦方面表示,儘管有較多競標者的興趣,但飛利浦「仍將保持開放的心態「,」仍不排除對該資產進行IPO的可能性「。據悉,表示競購意向的中國家電品牌包括格力,九陽,美的,海爾等。

今年年初,飛利浦就已經表示要退出家電行業,並選擇高盛集團和摩根大通集團來負責出售其家電業務,售價可能超過30億美元(約合209億元人民幣)。有觀點認為,以飛利浦在國內市場的布局與狀況,飛利浦在家電領域影響甚微。那麼,為什麼如今「影響甚微」的飛利浦家電卻成了眾品牌關注的「香餑餑」呢?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作為一家跨國企業,飛利浦與殼牌石油公司、聯合利華公司並稱荷蘭的三大超級企業。這其中,殼牌與聯合利華是荷蘭與英國資本合資的公司,飛利浦公司則是百分之百的由荷蘭資本所構成,是荷蘭本土生長起來的「巨無霸」:上世紀80年代,飛利浦公司一年營業額已逾四十五億美元,擁有36萬從業員工。員工中,包括在海外百數十家子公司的人員。

在2000年左右,飛利浦公司年營業額達400億美元,擁有十萬項技術專利以及世界上最完備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架構。曾經,世界上三分之一的汽車使用過飛利浦的照明設備,世界上每7臺電視機就有一臺使用的是飛利浦彩色顯像管,世界上有30%的辦公室、65%的主要機場、55%的足球場和30%的醫院採用了飛利浦照明產品。

然而,隨著家電技術達到瓶頸,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生產水平後來居上,飛利浦的家電業務陷入停滯階段:年報數據顯示,飛利浦小家電業務2015年-2019財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3億、24億、23億、22億、23 億歐元。

而在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家電行業遭遇巨大衝擊,飛利浦盈利狀況更是下滑嚴重。據財報顯示,在今年第一季度,飛利浦淨利潤從上年同期的1.62億歐元大幅下跌至3900萬歐元;來自持續運營業務的利潤從上年同期的1.71億歐元降至4200萬歐元。

雖然飛利浦的家電業務已經是「日薄西山」,但是其多年的經營下也具有極大的經濟價值:根據歐睿國際的統計數據,飛利浦在食品加工電器、小型烹飪電器、吸塵器的全球零售量份額分別為5%、3%、4%,在全球市場排名數一數二的有空氣炸鍋和電熨鬥兩大明星單品。雖然市場份額體量較小,但是在當下「寸土必爭」的家電市場已經是一塊誘人的「蛋糕」。同時,飛利浦家電在歐洲、北美、亞太等主要區域都有布局,且涉及品類繁多,這些渠道資源將成為後繼者打開當地市場不可多得的利器。

群雄逐鹿

雖然飛利浦家電業務十分誘人,但是其龐大的收購價格也為競標人設置了極高的門檻。如今表示有收購意向的,無一不是中國家電行業中一線的品牌。

有行業人士分析稱,在網傳中表露出收購意向的格力,九陽,美的,海爾四家中,格力和九陽應該是有著較為強烈的收購意向。對于格力而言,飛利浦的家電業務涉及領域較廣,能夠加速其在多元化發展上的布局。由於對空調業務依賴過重,格力今年上半年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28.21%,利潤收入更是下滑過半。這也倒逼格力要開始尋求突破口。

而對於九陽而言,收購飛利浦的小家電業務,也是對自身的極大補充。但是從九陽自身營收來看,收購飛利浦會有相當大的壓力。因為九陽2019年的營收僅93億元,而飛利浦開出的約209億元人民幣則無異於「天價」。但是考慮到飛利浦的品牌價值和國外市場的銷售渠道相比起九陽自己收購的美國小家電公司SharkNinja幾乎是不可同日而語,想必成功收購飛利浦將能推動九陽向國際化、多元化轉型升級邁出一大步。

對於另外兩家美的和海爾而言,一位自身小家電業務強勁,收購飛利浦無異於是如虎添翼;一位則是跨國收購經驗豐富,收購飛利浦也能促進其多元化布局進一步發展。

功成身退

對於飛利浦而言,出售家電業務也算是「物盡其用」:與照明、能源等業務相比,家電業務無論是盈利能力還是成長空間都相對缺乏,以高價賣出不僅可以補貼自身資金鍊,同時也能「輕裝上陣」發展其他高利潤業務。過去數年間,飛利浦在全球範圍內先後放棄了手機、彩電、音響等多個消費電子業務的自主經營。從剝離黑電、影音及照明業務,到併購醫療相關資產,飛利浦的發展重點從2010年開始就已經有向醫療健康業務轉型的苗頭。加上今年新冠疫情爆發,全球醫療行業迎來黃金髮展時期,飛利浦選擇將目光放在利潤率更高、前景更廣闊的醫療保健板塊不足為奇。

只是,對於後繼者而言,飛利浦家電業務是稀缺的直接參與全球小家電競爭的跳板,但面對如此大規模的投資和後續整合經營的挑戰,只有戰略上準備好長期深耕小家電市場,並且有信心在產品和管理上為飛利浦家電業務賦能的企業才有可能Hold住。

行業專家表示,飛利浦最大的價值在於其全球布局的品牌和渠道,收購飛利浦家電業務是壯大小家電業務規模,成為全球小家電市場主要參與者的捷徑。但也要考慮到此次計劃出售的廚房電器、咖啡機、衣物護理電器和家居生活電器等業務,從目前的銷售趨勢來看在全球市場的競爭都很激烈,並不是藍海市場,收購者要做好應對短期無法盈利的心理預期。

家電網

HEA.CN| 最具影響力的深度原創科技門戶

涉獵| 家電、數碼、財經、電動汽車、家用清潔能源、VR、海外科技與投資

時評及投資建議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

編輯 / 作者:五千個為什麼

— 敬 請 評 論 —

相關焦點

  • 多家品牌有意競標 飛利浦家電成「香餑餑」
    多家品牌有意競標 飛利浦家電成「香餑餑」 字號:TT 2020-12-21 09:07 【家電網HEA.CN】近日,有媒體透露,飛利浦家電業務的第一輪競標將在聖誕節前進行。飛利浦方面表示,儘管有較多競標者的興趣,但飛利浦「仍將保持開放的心態「,」仍不排除對該資產進行IPO的可能性「。據悉,表示競購意向的中國家電品牌包括格力,九陽,美的,海爾等。
  • 賣了照明,再出售家電業務,飛利浦老態龍鍾?
    12月22日消息,對於「中國部分企業擬競標飛利浦家電資產」的最新傳聞,飛利浦回應稱,中國和歐洲的戰略參與者和私募,對於飛利浦的家電業務表現出濃厚興趣。公司已向有關方面發出資料備忘錄。分拆過程正在進行中,預計在2021年第三季度完成。
  • 九陽、美的、海爾參與競購,飛利浦家電成了「香餑餑」
    驅動中國2020年12月22日消息,根據外媒報導消息稱,飛利浦第一輪競標將在聖誕節前進行。飛利浦方面表示,儘管有較多競標者的興趣,但飛利浦「仍將保持開放的心態」,「仍不排除對該資產進行IPO的可能性」。
  • 亂燉家電:飛利浦緣何輪番出售自家家電業務?
    飛利浦將出售其家電業務,誰有勇氣接盤「香餑餑」?繼2011年將在華電視業務出讓給冠捷科技有限公司後,飛利浦進一步剝離其家電業務。近期,飛利浦官方宣布擬轉讓包括飲品電器、廚房電器、熨燙和清潔電器以及空氣處理電器等在內的家電業務,現已選擇高盛集團和摩根大通集團來負責出售其家電業務,售價可能超過30億美元,交易預計於今年年中啟動。
  • 飛利浦剝離家電業務 誰來接盤?
    此次業務出售計劃在未來12到18個月內完成交易,這部分業務將拆分成一個獨立的法律實體。  此前,已經有海爾收購通用家電,美的收購東芝的白色家電業務,博世收購西門子家電業務,海信收購東芝電視業務等先例。這次飛利浦出售家電業務,誰能接盤?
  • 飛利浦剝離家電業務,誰來接盤?
    據媒體報導,飛利浦正在與九陽股份、格力電器、海爾、美的等國內家電企業接洽,詢問其是否有收購飛利浦廚房電器和小家電業務的意向。競購程序於今年第四季度開始,或將在明年第三季度達成交易。接盤企業是誰還懸而未定,但飛利浦出售廚房電器和小家電業務的決心已定,這將給中國家電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和啟示?
  • 飛利浦家電業務擺上「貨架」,國內企業能否撿漏「接盤」?
    分析認為,現在的小家電市場,已經成為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飛利浦選擇將目光放在利潤率更高、前景更廣闊的醫療保健板塊不足為奇。飛利浦此時出售部分家電業務,或許對這個市場進行了預估,且並不看好它的長期發展前景及收益,轉而想「減負」,將精力放在更有「前途」的醫療保健業務。是「燙手山芋」還是「香餑餑」?
  • 飛利浦即將出售家電業務,中國企業能成功「接盤」嗎?
    自1月初飛利浦傳出「出售家電業務」的消息後,幾個月裡,每有風吹草動,總能引起全球消費電子行業的一陣騷動。儘管「飛利浦」這塊金字招牌最終花落誰家還需時日,但近期中國家電圈和私募股權市場對其關注的熱度不減。有機構甚至大膽預測:買家無外乎國內外家電同行或國外私募股權巨頭,但被中國企業收購的可能性更大。
  • 30億美元出售家電業務 飛利浦「大象轉身」
    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近日有媒體報導,國內家電巨頭美的(000333.SZ)或擬接手飛利浦家電業務。對於這一消息,記者分別向美的集團及飛利浦中國核實,美的集團董秘辦公事相關負責人表示「不清楚」,飛利浦中國公關負責人未對這一問題予以回應。剝離家電業務是飛利浦專注於醫療保健設備製造商這一計劃的一部分。
  • 飛利浦擬30億美元出售家電業務 想賣出並不容易
    據知情人士透露,飛利浦已經選擇高盛集團和摩根大通來負責出售其家電業務的交易,價格可能超過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9億元),出售事宜定於2020年中左右開始。目前,包括中國家電製造商在內的亞洲買家以及私募股權公司、歐洲企業對於此筆業務出售有意向。
  • 飛利浦要出售全球家電業務:美的海爾有意接盤
    自1月初飛利浦傳出「出售家電業務」消息以來,大家對於誰會接盤飛利浦家電的消息關注熱切。儘管飛利浦家電業務在國內的影響力並不大,但還是有很多企業想要買它,其中業內人士猜測最多的是,中國家電企業很可能會成為「接盤俠」。飛利浦即將出售的家電業務技術含量如何,究竟能給收購方帶來什麼價值?
  • 【觀點】國內家電企業有沒有必要當飛利浦的接盤俠
    但是,飛利浦在中國家電領域始終就沒有納入主流,甚至都不及當年日韓系品牌的知名度。 那麼國內在飛利浦品牌江河日下的情況下,飛利浦欲甩賣家電業務真的為業務找一個好的下家,還是業務困境下無奈的甩賣?非常值得業內有意向購買的投資者認真研究,仔細考量這樁買賣是不是物有所值。具體而言是值不值30億歐元!以家電魂的觀察,飛利浦這次甩賣的家電業務,根本就不值這個價格!
  • 飛利浦就家電部門詢問海爾、美的等收購意向
    【飛利浦就家電部門詢問海爾、美的等收購意向】荷蘭皇家飛利浦公司接觸了中國競爭對手,以了解他們對收購其家電部門的興趣如何。
  • 飛利浦擬200億出售家電業務 明星產品投訴暴增
    有消息稱,飛利浦已選擇高盛集團和摩根大通集團來負責出售其家電業務,售價可能超過30億美元(約合209億元人民幣),交易預計於今年年中啟動。針對轉讓家用電器業務的緣由,飛利浦CEO Frans van Houten 稱家用電器業務近年來表現顯著改善,但和飛利浦作為健康科技領導者的戰略不匹配。  但是據業內人士透露,飛利浦轉讓家用電器業務的真正原因實際上是家電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利潤越來越低,同時中國家電品牌發展迅速,以優秀的品質和超高的性價比獲得了廣泛的青睞,飛利浦在中國家電企業面前競爭力越來越弱。
  • 飛利浦擬出售家電業務專注醫療,已接洽中韓買家
    曾經以小家電產品出名的跨國電子品牌飛利浦正在集中心力發展前景更為廣闊的健康醫療產業,在此前拆分了影音和照明部門之後,飛利浦再決定明年年中之前將小家電業務出售。據了解,目前飛利浦的家電業務主要包括咖啡機、吸塵器、空氣淨化器等產品,並沒有形成體系,因此無論是規模結構還是市場渠道都很難形成合力,再加上目前飛利浦更關注於健康醫療產業,因此家電業務對於飛利浦已經成為雞肋。
  • 華泰:國產家電出海之路,或將從收購飛利浦(PHG.US)家電業務實現開始
    中國家電企業的國際化併購路徑從直接買產品、買技術,到買市場、買品牌,逐步通過海外布局提升公司實力,並逐步改變全球家電產業鏈利益分配的規則。考慮到飛利浦擬出售家電業務,結合中國家電企業的優勢以及與飛利浦家電業務互補協同的可能性,未來不排除飛利浦家電業務被中國企業收購併整合的可能。
  • 棄「家電」從「醫療」 誰來為飛利浦的「任性」買單
    此外,亞洲家電製造業的飛速發展與核心技術的不斷進步,或許也是促使飛利浦放棄家電業務的原因之一。就中國而言,國內本土家電品牌已逐漸佔據領先地位,以「物美價廉」的優勢不斷擠壓著外資品牌的生存空間。在國內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家電「出海」之勢也愈發明顯。
  • 發債200億又回購52億,美的集團為收購飛利浦家電業務做準備
    此前,有報導稱,飛利浦家電業務的出售價格可能會超過30億美元。數字上的巧合引得一些投資者猜想:美的集團融資200億元是否在為收購飛利浦家電業務儲備資金?財報顯示,飛利浦家電業務在2019年的銷售額達到23億歐元。近日,有報導稱,飛利浦家電業務的交易價格可能會超過30億美元即210億元人民幣,此次交易由高盛集團和摩根大通負責。該報導還稱,飛利浦家電業務很可能會吸引包括中國家電製造商在內的亞洲買家以及私募股權公司的興趣。
  • 外資家電品牌相繼退出中國市場,新一輪品牌格局調整開啟
    中國家電的崛起之路大家有目共睹,以前推崇「洋貨」的時代一去不返,這歸功於中國家電企業的努力追趕。作為製造大國,中國生產製造的產品質量過硬、性能優秀,現已成為全球市場的亮點產品。這也導致一個現象,外資品牌在強壓下有了撤退的想法。
  • 240億買飛利浦?格力電器的「大小」博弈
    本周四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報導:九陽和格力電器正在考慮收購飛利浦國內家電業務,同時飛利浦也在與國內另外兩個家電巨頭海爾、美的進行接洽,以確定他們是否有興趣收購飛利浦的家電部門。如果交易達成,這筆交易的最終價格可能高達3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