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印良品在中國跨界「賣菜」「自救」
項目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為無印良品最新業態之一,又名MUJI菜市場生鮮計劃。其實,這並非是無印良品首次入局生鮮市場。早在2017年,無印良品就在日本東京有樂町的旗艦店開設了蔬果賣場,2018年,在大阪開業的大門店號稱全球面積最大的無印良品菜市場,佔地面積達到4300平米,主打高端食材的銷售。
-
無印良品要在中國開菜市場了!
其實,這並非是無印良品首次入局生鮮市場。早在2017年,無印良品就在日本東京有樂町的旗艦店開設了蔬果賣場,2018年,在大阪開業的大門店號稱全球面積最大的無印良品菜市場,佔地面積達到4300平米,主打高端食材的銷售。
-
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賣菜了
項目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為無印良品最新業態之一,又名MUJI菜市場生鮮計劃。其實,這並非是無印良品首次入局生鮮市場。早在2017年,無印良品就在日本東京有樂町的旗艦店開設了蔬果賣場,2018年,在大阪開業的大門店號稱全球面積最大的無印良品菜市場,佔地面積達到4300平米,主打高端食材的銷售。
-
無印良品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首次出現下跌
事實上,無印良品在日本只是一家大眾雜貨店,來到中國後搖身變為高端品質的象徵。不過,近兩年,由於本土類似風格品牌,如名創優品、NǒME、網易嚴選等家居用品集合店湧現,無印良品產品價格逐漸走下「神壇」,數次對商品重新定價。記者粗略統計發現自2014年以來的近五年時間內,無印良品已經連續11次降價「討好」中國消費者。
-
無印良品開始賣菜
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悉,日前,無印良品官宣將在中國施行MUJI marché(菜市場)生鮮計劃,其中國首店將入駐上海瑞虹天地。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無印良品首次將菜市場開到中國。與傳統生鮮市場不一樣的是,無印良品的生鮮超市內部設計仍以MUJI簡約風為主,除了售賣鮮魚、生肉、蔬果等生鮮農副產品外,還提供現場加工和用餐服務,消費者可親自參與食材的料理。
-
中國吃貨成就無印良品
在營業利潤方面,東亞市場實現了翻番,達到172億日元,首次超過其本土市場的170億日元,其中中國的貢獻度非常高。按銷售額來計算,東亞事業部中約有六成是由中國市場貢獻的。在前往收銀臺的人群中,零售要比書的被購買頻率高很多。無印良品稱,他們在持續擴大食品的規模。日本「3.11」大地震之後由於存在進口限制無法銷售食品,通過改變日本國內產地或是在中國生產,無印良品增加了在中國的食品種類。和動輒數百元的其他商品相比,58元的套餐、9元的黃油曲奇、18元一袋的巧克力,更容易被消費。
-
無印良品回應中國市場 銷售下跌「不實」
首度被傳中國市場銷售下跌、屢被曝光存產品質量問題……自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並掀起一番「無印風格」浪潮以來,近年的無印良品已然進入了「多事之秋」。 日前,一篇關於無印良品「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首次出現下跌」的報導傳播開來,再次引發外界對其業績的關注。
-
無印良品回應中國市場銷售下跌「不實」
近年的無印良品已然進入了「多事之秋」。日前,一篇關於無印良品「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首次出現下跌」的報導傳播開來,再次引發外界對其業績的關注。對於該報導,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下稱「MUJI中國總部」)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司從未公布過中國大陸市場具體銷售額數值,且根據現已公布的官方IR信息,報導中所提及的數據存在多處事實性錯誤。」
-
太慘了 又一巨頭倒下!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申請破產
由於其產品價位一直飽受中國消費者的詬病且銷量不佳,無印良品近五年時間內已經連續11次在中國市場採取降價措施。 除了質量問題,無印良品近兩年在中國遇到了一些挑戰。 在中國市場上,無印良品並不算一個平價品牌。雖然一直通過物流、供應商交流等方式下調價格,試圖在2020年實現中國和日本商品的價格一致。
-
太慘了又一巨頭倒下!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申請破產
自2016年來,這家日本巨頭在華的業績連年下跌,甚至在2017年實現了負增長。若想通過中國市場實現逆風翻盤,除了不斷推陳出新,或許加強商品的質量與價格管控,才是無印良品需要補足的短板。此前,新華網在今年1月曾報導,近三年時間內,無印良品旗下的產品被曝質量問題十餘次。
-
無印良品又盯上了「盒馬們」的生意?-虎嗅網
我們獲悉,日前,無印良品官宣將在中國施行MUJI marché生鮮計劃,其中國首店將入駐上海瑞虹天地。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無印良品首次將菜市場開到中國。與傳統生鮮市場不一樣的是,無印良品的生鮮超市內部設計仍以MUJI簡約風為主,除了售賣鮮魚、生肉、蔬果等生鮮農副產品外,還提供現場加工和用餐服務,消費者可親自參與食材的料理。
-
走下神壇後,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賣菜」
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悉,日前,無印良品官宣將在中國施行MUJI marché(菜市場)生鮮計劃,其中國首店將入駐上海瑞虹天地。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無印良品首次將菜市場開到中國。這意味著,無印良品正式向中國生鮮市場發出猛烈進擊。 早在此之前,無印良品就已經涉足生鮮行業。此前,無印良品已經在日本東京和大阪的繁華地段相繼開了兩家菜市場。其中,其在大阪開業的菜場門店佔地面積達到4300平米,堪稱全球最大MUJI菜市場。
-
陷利潤下跌「羅生門」 無印良品如何突圍?
本報記者 許禮清 李向磊 北京報導自商標案塵埃落定後,一則關於無印良品「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首次出現下跌」的報導再次讓其成為輿論的焦點。利潤下跌「羅生門」隨著中國區利潤下降的報導出現,「中國失速」成為了附在無印良品身上的又一熱詞。
-
無印良品稱銷售下跌不實 曾多次被曝質量問題
日前,一篇關於無印良品「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首次出現下跌」的報導傳播開來,再次引發外界對其業績的關注。對於該報導,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下稱「MUJI中國總部」)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司從未公布過中國大陸市場具體銷售額數值,且根據現已公布的官方IR信息,報導中所提及的數據存在多處事實性錯誤。」
-
無印良品:300項商品平均降價11%
、保養香氛品與文具等超過300項商品實施新價格,平均降幅約11%,新價格於8月16日起實施。無印良品透過三大做法,達成近年來第八次實施新價格。第一項是集中產地與工廠,效率化管理以節省浪費,第二為原物料提前預約採購,令生產者與工廠能提前作業,降低成本。第三是提升物流效率,節省交通運輸的消耗。
-
太慘了,又一巨頭倒下!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申請破產,中國市場如何?
自2016年來,這家日本巨頭在華的業績連年下跌,甚至在2017年實現了負增長。若想通過中國市場實現逆風翻盤,除了不斷推陳出新,或許加強商品的質量與價格管控,才是無印良品需要補足的短板。此前,新華網在今年1月曾報導,近三年時間內,無印良品旗下的產品被曝質量問題十餘次。
-
無印良品敗在品牌
解決因大量進貨可能導致的滯銷,而必須具備的強營銷能力(會賣貨)。這三個能力缺一不可。但當年的無印良品除了第2能力之外,其他都是短板。因為流量和渠道都是西友給的,商品研發的具體方向也是基於西友內部的各品類銷售數據,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只會做設計、做貨的部門,但現在要自建渠道,這就相當於讓已經習慣了供應鏈的流程化思維的廠長,出來做需要發散性思維才能做好品牌營銷一樣,於是乎也就有了2001年無印良品的首次虧損。
-
無印良品的涼
無印良品進入中國的第一家店就開在上海最繁華的地段——南京西路,搖身一變,從日本的平價雜貨鋪進階為輕奢品。無印良品的同款產品,在中國的價格最高可達日本的2倍,這還是在中國人均收入遠低於日本的情況下的定價。
-
無印良品爆品模式
經歷了這番挫折,無印良品開始反省挫折的原因,特別是內部的原因:首先,急速擴張和業績持續增長帶來驕傲自滿的心態,認為「無印良品這樣就可以了」,喪失危機感。其次,盲目擴大商品種類和數量,結果導致品牌的削弱化,使「有理由的便宜」理念稀薄化,也使無印良品產生了激進的冒險心理。
-
無印良品,涼了?
原創:銷售與管理作者:子淇據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消息,7月17日,北京市場監管局發布近期流通領域家具類商品質量抽檢結果公示。其中,多款無印良品家具不合格,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合。2019年2月,因位於富山縣黑部市的工廠生產的瓶裝飲用水「天然水」被檢測出了疑似致癌物溴酸,無印良品召回包括「碳酸水」在內的約58萬8000瓶瓶裝飲用水。質量問題一件接著一件,讓受眾們漸漸地對其失去了信心。中國本土企業崛起近幾年,國內類似無印良品企業的企業迅速崛起,也給無印良品帶來了不小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