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bgm
《如常》 by 房東的貓
如果你問我
哪首歌能讓我迅速找到高三的感覺
我會選它
冬至。
該吃湯圓的。
可是,不知道哪兒有湯圓賣。學校食堂是沒有的,南苑和西苑也沒聽說有。點外賣的話,沒有那個味道。
北方餃子,南方湯圓。
吃不到湯圓,餃子也勉強可以。
我記得,五食堂是有個窗口賣餃子的。
於是,下午上完法制史,在文泰寫完毛概結課論文後,就和舍友阿黃往五食堂去。
一進食堂,就能看到賣餃子的窗口,好多人圍著,隊伍很長。沿途每個人的餐桌上,幾乎都放著一盤餃子。
明明還沒下課,食堂卻幾乎坐滿了。在食堂轉悠了幾圈才找著位置,把書包放下,就加入餃子大軍。阿黃說她不吃,自己去別的窗口買面去了。
我盤算著,之前吃餃子的時候,一盤只有14個,光吃餃子肯定吃不飽,那就再買個炒麵,這樣肯定夠了。
隊伍移動得很快。
到我了。
「我要玉米肉餡的」
「二兩還是三兩?」
「二兩」
阿姨讓我刷卡。
我趕緊「阿姨,我還要個炒麵」
「沒有,只有那三種餃子」,阿姨指著頭頂的牌子:玉米肉餡、白菜肉餡、韭菜肉餡。
好吧,拿出卡往上一刷:餘額不足。正想用手機充錢呢,阿黃剛好過來了。
趕緊讓她借我卡,她端著面,讓我自己從口袋拿,掏了右邊沒有,正想掏左邊,就被後面的人擠到一邊去了。
誒,吃餃子人真的太多了。趕緊從阿黃左邊口袋掏出卡,趁沒人付帳刷完卡,拿著阿姨寫的小紙條,往左走去窗口另一邊等餃子了。
端著餃子回去,阿黃吃著了。我拉她去給我倒醋,好讓我去另一個窗口買牛肉麵。
結果回來,不小的碗裡只有一點點醋,我又好氣又好笑:「你倒是給我倒多點呀」。
「沒有啦,我倒想多要點呢」,她給我個白眼。
蘸著醋吃餃子,醋是冷的,餃子也不燙,入口有點涼。但是,玉米餡好甜。吃進嘴裡,先是酸酸的醋味,然後是甜甜的玉米,怪好吃的。
吃完餃子和牛肉麵,離開食堂去文泰上民法的時候,明顯感覺吃撐了.
但冬至,
還是想吃湯圓。
本來想用餃子安慰吃不到湯圓的自己,結果吃完餃子更想吃湯圓了。
啊,這該死的鄉愁。
正巧在朋友圈看到有小夥伴曬湯圓,一問才知道原來南苑有湯圓!
啊,可是我吃過晚飯了。民法下課就九點了,從文泰去南苑,騎車也得五分鐘,跟宿舍還是截然不同的方向。
算了。
吃了餃子,湯圓不吃也沒關係吧。
正在民法的海洋盡(hun)情(hun)遨(yu)遊(shui),看到了斌斌發來的消息。
簡直跟我的想法一模一樣。
一個人不想去,兩個人瞬間就動力滿滿了。
當然了,不忘給同為廣東人沒吃上湯圓的阿黃髮個信息。
去到南苑賣湯圓的鋪子,同樣是長長的隊伍,有點驚訝,卻又意料之中。
多的是跟我和斌斌一樣,在他鄉寒冷的冬天,用湯圓慰藉鄉愁的人。
五元十個湯圓。
選了個小角落開吃。
芝麻餡的,小半口小半口地吃,甜到齁。但真的還不錯。
可惜太甜了,我吃得好膩,還剩兩個就不想吃了。反倒是一開始嚷著很飽估計吃不下的斌斌同學,越吃越有勁,最後還幫我幹掉了兩個湯圓。
兩個人吃完二十個湯圓,給阿黃打包一份,心滿意足地踏上了回宿舍的路。
心裡熱乎乎的。
今晚曉南湖的風,好像也沒那麼冷。
說到冬至。
我想起高二那年的冬天。
梅州冬至是不放假的。
不記得那天白天有沒有在食堂吃上湯圓了。
但我記得,當時剛進提高班不久,周圍都是陌生的同學,其實沒什麼歸屬感。
在特殊的節日,就格外地想家。
上著晚修,英語老師Cherrie拎著一口鍋和一袋湯圓從外面進來,說要給我們煮湯圓吃。
驚訝過後是歡呼,整個教室充滿了快樂的氣氛。
有人給我盛了一碗湯圓。有四個。
我還記得,當時在教室吃了兩個湯圓之後,我端著剩下的兩個跑去對面的文提班,想給鍾佳li嘗嘗。結果她不在教室。去樓上找王啵啵,結果還是不在。
鎩羽而歸。
但是止不住地興奮。
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群人晚修在教室裡吃湯圓。
那是個很特別的冬至。
讓我記住了湯圓,
和溫暖的31班。
現在想來,31班的每個老師和所有同學真的都特別好。
我不懷念高中時光,但我懷念那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