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舉起右手,對著鮮豔而又神聖的黨旗,莊嚴宣誓的時候,鏗鏘字眼、錚錚誓言,內心會油然升起一股自豪感和責任感,我是誰?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回答斬釘截鐵、毫無猶疑。作為共產黨員,要有「從哪來」的覺悟,要有「到哪去」的追求,明白「從哪來」是踐行「到哪去」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明初心、擔使命的重要體現。 黨員幹部從母親的「十月懷胎、含辛茹苦」中成長起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父母給了我們血肉之軀,並教育我們成長、進步,是我們立德、樹人路上的第一任老師。我想父母的愛最突出的表現形式,就是假期返程時的後備箱,裡面裝滿了父母的不舍、牽掛。時至今日、憶起往昔,仍忘不了犯錯誤時,父母嚴厲的訓誡;遇到挫折時,父母貼心的安慰;取得成績時,父母激動的淚花。作為黨員幹部無論我們從事什麼工作、處於什麼崗位,都要抱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感恩之情,做父母希望我們成為的「好人」和「對社會有用的人」。我想,父母的養育之情是黨員幹部成長的動力和支撐。
黨員幹部從故鄉的「熱土養育、桑梓情深」中成長起來。「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故鄉給了我們最初的信仰,無論我們生活在鄉土田間,還是成長於商廈樓宇,熟悉的父老鄉親,難忘的鄉音鄉情,詮釋的正是「月是故鄉明」的意義內涵。正是腳下連著故鄉的根、心中烙著故鄉的魂,無數有志青年學成歸來,用自己的所學反哺家鄉、建設家鄉。2017年,我以一名選調生的身份回到家鄉,工作的三年裡,我在查民情、訪民需、解民憂中,感受鄉情、播種夢想,看到村居環境改善了、百姓生活寬裕了,更豐厚了對故鄉的滿滿深情,更加堅定了我在家鄉紮根、為家鄉爭光、為家鄉奉獻的決心。我想,故鄉的熱忱之情讓黨員幹部堅守信仰、乘風破浪。
黨員幹部從組織的「真摯關懷、精心培養」中成長起來。從遞交入黨申請書、填寫入黨志願書、繳納黨費,到胸前佩戴黨徽成為一名正式的共產黨員,25步入黨程序,每一步都是考驗,每一步的嚴走深走都彰顯著我們入黨的初心。黨組織這個大家庭,讓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她通過開展學習培訓、宣傳典型事跡等多種形式,強化思想、凝聚共識,讓我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她給予我們的不僅是一個稱呼,更是在血與火中閃耀近百年的輝煌成就和「為人民服務」光榮傳統,是銘刻在人民心中的殷殷期盼。沐浴在黨旗的榮光下,我們目光堅定、信心滿滿。組織的培育之情讓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來源:先鋒文匯作者: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委組織部 桑巖
#選調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