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爆米花之後,我們對糧食的味道有了新的理解

2020-12-13 南京江北新區

作者| 墨墨知道

來源| 三個料理人

吃飯,我們是認真的。

對於中國人來說,爆米花是無法繞過去的懷舊零食,是家庭雜糧剩餘糧的重要打開方式,但這還遠不是爆米花能力的全部。爆米花在今天,更讓吃成為一種純粹的休閒娛樂形式。

01

爆米花是怎樣爆紅的

美國是世界上爆米花消費第一大國,人均年消費43升爆米花。

爆米花之所以受歡迎,與其低廉的價格向來是分不開的。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時期,當老百姓們節衣縮食時,5到10美分一包的爆米花成了消費者的最愛,在所有行業都備受打擊的時候,爆米花的銷量在大蕭條時期一枝獨秀。

大蕭條打擊了娛樂業,電影院沒人去,不得不靠降低票價來吸引觀眾,這時影院發現買票不賺錢,但靠飲料、爆米花等零食卻可以賺得盆滿缽滿。從那以後,爆米花販售成了電影院的標配,就連很多形象高端的電影院也放下身段,開始放手經營這種利潤極高的食物。這個生意到今天都依然成立,還被總結為爆米花經濟現象。

爆米花有魔力,對於商家是極致利潤,對於顧客是極致放鬆

02

奇異的烹飪方式

爆米花隨著好萊塢電影殺向全球,但爆米花的起源和原理卻一言難盡。

爆米花的歷史悠久。2012年,科學家在秘魯北海岸附近發現了距今約3000至6700年的爆米花和玉米棒殘渣,證明了爆米花曾經是生活在此地的人類祖先的主要食物。在美洲,土著最開始用熱沙、爆炒或者熱沙煨的方式來製作爆米花。

中國人印象中的爆米花,大多源於同一種專業神器。它一般是由一口小轉爐,一個火爐,一個風箱,一個長長的布袋構成。

師傅一手風箱,一手轉爐子,雙眼注意觀察壓力值表,一看就是技術工種

這款神器被稱為中式爆米花機,很多人都認為它源自中國,其實是誤解。

流言終結者節目在測試這款來自中國的機器

有人說它是所謂英式爆米花機,但更可信的考證是,它的誕生地是日本,而且誕生得要比西方常見的街頭爆米花機晚很多。一個年輕的小學女教師吉村利子於1945年發明了這種穀物膨化機。這種有意識的利用食物膨化原理的機器,其初始目的就是為了艱難時期混飽肚子,提升消化效率,造福世人。

日本製造原型

鍋體上鑄造的上海字樣,透出濃厚的工業遺產驕傲

今天這種機器越來越少見了,很多路邊攤用一個不完全密封的壓力鍋就可以炒爆米花,市場上還有預製爆米花,拿回家微波爐就可以加工。可見開鍋地動山搖的中式爆米花機不是唯一的爆米花技術。

有渦輪實際卻不增壓的爆米花用壓力鍋

19世紀末,美國人Charles Cretors發明了第一臺商用爆米花機,這種爆米花機和中式爆米花機很不一樣。它們藉助了相同的原理,但使用了不同的玉米原料和方法。

一百多年基本原理不變的爆米花機

中式爆米花使用普通玉米或其他穀物,加熱使得玉米粒中的水變成蒸汽,再加上高溫和密閉,容器罐內的壓力很高。當突然打開蓋子,玉米外部的氣壓突然下降,而玉米內部的高氣壓就會「炸破」外皮,將玉米嘣成花。所以,中式爆米花的誕生從來離不開這一聲地動山搖的巨響。種皮不厚的玉米種子就適合這種方式。

中式爆米花的誕生從來離不開這一聲地動山搖的巨響,爆米花從口子對著布袋噴湧而出

西式爆米花的原料是特殊品種,它們是爆裂玉米,比普通玉米粒小,外皮更堅硬,密封性也更好。因為顆粒小,不需要太長時間就可以炒熟。因為其外皮堅硬而且密封性好,蒸汽難以逃逸,就在種子內形成高壓。每一顆玉米就是一個炙熱的小轉爐。當氣壓積累到一定地步,玉米外皮難以承受時,自己就爆開了。爆開後的玉米「麵糊」固化,就成了酥口的爆米花。這種玉米「爆」的效果要比中式爆米花好很多,體積通常能增加四五十倍。

爆裂玉米

爆米花從外形上大致可以分為蝶形和球形,完全爆裂像一朵花枝招展的花的,這種形態被稱為蝶形。而如果種皮裂開的時候是均勻裂開,那就會產生球形的爆米花,這種爆米花或被叫「蘑菇形」。雖然它的膨脹率沒有蝴蝶型大,但是易於運輸保存,也能更均勻地沾上糖或其他調味料,因此常被用於加工成爆米花零食,所以現在球形爆米花越來越多了。

蝶形爆米花

球形爆米花

兩種爆米花也是由於使用不同品種玉米造成的。能普遍爆出球形爆米花的新品種是1998年才出現的。可以說,爆米花的炒制技術原理是古老而不變的,現在的技術高低體現在玉米種子的技術上。

03

大工業的寵兒

爆米花是膨化食品的代表,膨化食品是今天休閒食品工業的一大寵兒。

膨化食品又叫擠壓食品、噴爆食品等,是以穀物、薯類或豆類等為主要原料,採用膨化工藝,比如焙烤、油炸、微波或擠壓等製成體積明顯增大的,組織酥脆的休閒食品。除了爆米花,還有薯片、蝦條、蝦片、雪米餅、米果等等。

膨化食品為什麼會成為食品工業寵兒,自然是可以想像的高利潤低成本,和顧客無盡的興趣。

米棍是中國街頭常見休閒食品

自20世紀60年代,膨化食品告別路邊攤進入工業化時代後,生產原料主要是玉米、小麥、全麥、燕麥、大米等各類穀物,荷蘭豆、紅豆、鷹嘴豆等豆類,以及馬鈴薯、紅薯、紫薯等薯類。

各種便宜的,平淡無味的糧食、雜糧經加熱膨化後,口感變得酥脆,點石成金。要知道,人天生就對酥脆的食物有好感,而且,這些食材也在加工中大多經歷了美拉德反應過程,還被加入各種糖油調味品進一步提升口感。

相比起雜糧飯、棒碴粥,爆米花讓粗糧的美味達到了另一個境界

從營養角度,膨化食品也使得粗糧口感適宜,易於消化。原料中的澱粉在膨化過程中很快被糊化,糊化是指在高溫和水的作用下,澱粉溶脹、分裂形成均勻糊狀。糊化後的澱粉,在黏度、強度、韌性等方面更加適口,同時由於糊化澱粉更容易被澱粉酶水解,因此糊化澱粉更有利於人體的消化吸收。

從食物本身看,爆米花低熱量且富含膳食纖維,是健康的食品,但添加的調味料或用作加熱介質的油也提出了健康的疑問。爆米花等諸多膨化食品為了吸引顧客,而經常對焦糖、油等調味品不加節制,使得糖油有攝入超標的風險。

今天生活進步沒有人再使用糖精,取而代之的是厚厚的焦糖

另外的問題就是,傳統爆米花小轉爐使用鉛板來實現密封效果,帶來鉛汙染的擔心,不過現在也有轉爐改用其他封口技術了,需要注意分辨。

用鉛封口,可以徹底擰緊防止漏氣

04

爆米花的花樣

無論是街邊小轉爐,還是各種油爆,鍋炒,其實大家身邊早就有各種美味的膨化小食。它們原理是相通的,只要是富含澱粉和有合適比例水分的原料,就可以製作爆米花,連南方的餌塊和義大利通心粉都可以。民間的美食智慧,早把它們加工成了各種各樣想像力豐富的美食。

沙琪瑪

著名的滿族糕點沙琪瑪也是膨化食品,麵條炸熟後蘸足了糖漿,加入各種輔料,是高熱高糖高油的傳統美味。

米花糖

米花糖是用糯米做的爆米花,方法一般是豬油炸和砂炒,再加糖漿果仁等輔料定型切塊或做成球狀。糯米花在中國歷史悠久,可能早在北宋已經有製作。

小米也是米花糖常見主料。

麥子爆米花

麥子爆米花不算常見,是因為民間用主糧做爆米花還是比較少。

崩豆

崩豆就是天津特色小食品炒蠶豆,炒蠶豆時豆子受熱會「蹦跳」所以叫崩豆。

黃豆爆米花

黃豆也是常見的爆米花材料。

蓮子爆米花

蓮子爆米花比較少,因為種子外皮薄,需要用帶壓力的鍋。

鷹嘴豆爆米花

不說了,小編準備下單一桶爆米花當下午茶去了。

(素材來源| 國家人文歷史 三個料理人 編輯|馮秋璐 江北新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相關焦點

  • 爆米花大叔紅了:蹭我流量可以,別浪費糧食
    為配合拍攝視頻,他得耗費大量的糯米、玉米等食材進行爆米花製作,而製作出來的爆米花卻銷售不出去,只能往家裡堆,長時間的堆積,爆米花就會變質。李炯在和家人商量後,決定向前來有需求配合拍攝的拍客收費。李炯表示,因為自己家裡放不了多少,放多了大家都覺得浪費了糧食。所以還按以前的價格賣給拍客。按20塊錢一斤算,一鍋能打兩斤就是40塊錢。對於這項規則,拍客覺得可以接受。
  • 自製爆米花,有平底鍋就行,升級版味道真香,孩子一抓一把真過癮
    老頭手一邊手按穩手柄,右腳踩住機膛,點燃柴火之後,右手用力一扳,「砰」地一聲,一聲悶響,噴香的爆米花頃刻湧向棉麻布袋尾部。這樣的場景想必許多和我差不多年紀的小夥伴們都見過。現在只能在家給孩子琢磨著做爆米花了,其實自製爆米花特別簡單,而且味道一點不比電影院賣的味道差,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做成不同口味的爆米花,升級版的,更豪華,味道更濃,也不含香精添加劑哦。【自製巧克力爆米花】食材:玉米100克,黑巧克力30克,黃油100克,白糖2茶匙。
  • 農村原始老式爆米花,幾代人的甜美記憶,有多少還記得這個味道
    導讀:農村原始老式爆米花,幾代人的甜美記憶,有多少還記得這個味道?有多少人還記得農村爆米花?那是兒時的記憶,也是原始的做法,那聲響和飄香出來的味道太饞人了。我,還好,一個生長在農村的山妹子,想要見到農村爆米花倒是不難。當然,可能也只有在我們這種比較偏遠的農村地區才能偶爾看到。今天在村口,就看到了難得一見的老式爆米花,這個場景真的特別親切,小時候,每當到了冬天,村子裡隔三差五會來一些做爆米花的師傅,這也是農閒時最熱鬧的時候,小孩們求著大人,端著糧食去排隊做爆米花。
  • 【散文】爆米花 醃菜心 燒野米飯
    陸明光|文 現在每當我去超市購物,看到琳琅滿目的食品時,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少年時期沒有零食可吃、自己製作零食吃的有趣情景。
  • 爆米花的滋味
    凝眸窗外淡淡的雨煙,一聲悠長的吆喝從記憶中狹長的胡同裡響起來:「爆米花嘍——爆米花嘍——」那是兒時街道上經常響起的聲音。小夥伴們的耳朵是千裡耳,已經習慣於捕捉這令人喜悅的吆喝聲了。當它剛剛從胡同口隱隱約約傳來的時候,我已經雀躍著從家中的糧缸往衣兜裡裝苞米粒了。一邊裝,一邊用眼睛瞄著母親,看看她眼神裡是否有反對的信息。母親淡然地忙碌著家事,似乎沒有聽到什麼,也沒有看到什麼。
  • 擁有7種特製口味的爆米花,一天賣出上百份,想要什麼味道隨便點
    在很多人的童年記憶之中,肯定都是有爆米花這種美食的存在的。以前的人做爆米花講究,得用特別的機器來崩,經常在秋末冬初的時節,都會看到街邊一個阿伯在崩米花的,那時候都是自己備的玉米,阿伯可以給加工成爆米花,只需要支付一點加工費就可以了。
  • 「網紅大叔」靠爆米花走紅,日收入翻10倍,爆米花定價遭質疑
    於是女網紅就穿著復古的服裝,走到爆米花大叔的店門前,在爆米花炸開的瞬間,拍下慢動作畫面,給人帶來很有感覺的畫面。這樣一個視頻獲得上百萬的點讚,同時也成功讓爆米花大叔,成為了「網紅大叔」。在「網紅大叔」靠著爆米花走紅之後,每天都有很多人找上門請他幫忙配合拍視頻。有些人遠道而來,只為拍下這樣一組視頻,因為視頻的背後是流量。對「網紅大叔」來說,這也是一件雙贏的事情,自己可以多賣一些爆米花增加收入,其他顧客也可以通過拍視頻達到想要的效果。
  • 「砰」一聲,香噴噴的爆米花就做好了,你還記得這個童年的味道嗎
    小孩子也比較愛吃,沒錯,就是爆米花,現在的爆米花都是用的爆米花機做出來的,只需要按照配方加入玉米粒、牛奶、糖然後打開開關,就可以做出香噴噴的爆米花了,不得不感嘆科技的力量,還記得小時候想吃爆米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次都要等好幾天甚至半個月,做爆米花的老爺爺才會騎著小三輪車,帶著他的爆米花機來到我們村頭,這時候幾乎每家都會帶著玉米或者大米,然後帶著5角錢,去路邊排隊。
  • 為什麼小時候崩的爆米花和影院裡的爆米花長得不一樣?
    去年有一個令人心碎的新聞:兩人模仿視頻用易拉罐製作爆米花,結果引發酒精爆炸事故造成一死一傷。有些小夥伴震驚地發現:原來爆米花是這麼危險的零食啊?但是在我印象裡,爆米花就是伴隨著巨大爆炸聲而製成的一種零食......
  • 味道濟南(20) 這兒的爆米花竟有80多種!不少濟南人從小吃到大
    「吃」雖是細枝末節,卻也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前有袁枚談小吃,後有汪曾祺說五味。欣賞和品嘗一座城市的美景與美食,就像在解讀她的歷史和文化。筆耕不輟,廚房不冷。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為您帶來全新的視頻欄目《味道濟南》,帶您走進濟南的大街小巷,在美食中嘗百味人生,在影像裡品味道濟南。
  • 老式炸爆米花,砰的一聲感覺又回到了童年,你還有印象嗎?
    童年裡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在這些年裡已經很久沒遇見了,比如記憶裡的爆米花是那樣的原汁原味,小時候的爆米花,總是一個老大爺獨自推著破舊的工具車走到一個寬敞的地方開始製作爆米花,聽到那嘭嘭嘭的聲音,我總會在家裡自行撈上一勺玉米粒,向奶奶拿個幾毛錢,然後跑過去排長隊,看著老大爺搖著搖著……將我們所攜帶的糧食變成一袋袋可口的爆米花
  • 爆米花對人體有什麼危害?老式爆米花含鉛重
    爆米花對人體有四大危害,首先是爆米花中含有的雙乙醯會導致呼吸系統出現不適,造成「塵肺」、哮喘等症狀。其次就是爆米花中運用的大量人造奶油,也會增加人體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第三則是眾所周知的鉛元素超標,容易導致重金屬中毒。最後就是爆米花的香精會威脅健康。
  • 爆米花我們自己在家也能做,做法簡單,口味任選,好吃又划算
    說到爆米花這種零食,有很多的人都是特別喜歡吃的吧,尤其是在看電影的時候更少不了買上一些爆米花來吃了,而在平時有些人也是會買上一些爆米花在家解解饞的,但是在外邊買上一小桶就要5塊錢,甚至更貴一些,總是覺得特別的不划算,其實爆米花我們自己在家也是可以做的,做法非常的簡單,而且口味任選,
  • 小米有品上線電影神器:安全放心的零食爆米花,選它就對了
    相信在很多人的記憶當中最開始接觸的零食可能就是爆米花了,在我的記憶裡還是那老式的爆米花味道最能勾起我的回憶,伴隨著嘭的一聲,空氣中頓時瀰漫著爆米花的香甜味道一走一過怎能不讓人流連忘返。但工作後也逐漸得知念念不忘的老式爆米花當中的重金屬含量超標,長時間的使用對身體也會有著很大的影響。於是,一款安全適合孩子吃的爆米花就成為了我最近尋找的小零食了。來自奶瓶的這款罐裝爆米花便是我苦苦尋找的最佳選擇。
  • 街頭炒爆米花 勾起兒時回憶
    炒熟膨脹後的爆米花從白色濃煙中飛濺而出。傳統的炒爆米花手藝引來人們圍觀。12月26日,在廣安區石筍鎮街頭,不少居民和孩子圍在一起看師傅炒爆米花。一口特製的黑色鋼罐,放在煤灶上搖滾加熱到一定溫度後,再放進圓形的竹籠中,師傅一隻腳踩在罐上,再用鐵棍一撬,鋼罐瞬間發出「砰」的一聲巨響,在白色的濃煙中,炒熟膨脹後的爆米花飛濺而出。這種獨特的炒爆米花方式勾起了不少人兒時的回憶。
  • 貴州爆米花大叔走紅網絡:爆米花「爆炸」瞬間成新賣點
    【片頭】爆米花「爆炸」瞬間【同期】貴州省貴陽市爆米花商販 李炯我歷來沒有享受過(這麼多人關注),但是現在(火了)非常的高興,我估計一天還是有好幾十個人,來拍攝視頻,包穀花一天還是比以前賣得多。【同期】李炯兒子 李剛爸爸,今天來的網紅有點多,我們可能要多準備點包穀。
  • 買白酒時,如果瓶身上有「這行字」,無論是什麼牌子,都是糧食酒
    而且以前是皇族大臣們喜歡一起喝著小酒吃著美食,討論著國家大事,這種傳統也一直流傳至今,現在要是想談一點什麼和做什麼生意,也都是在飯桌上,面對著一大桌的美食,畢竟要邊吃邊談才能夠促進感情,再搭配上一點小酒,也能緩解飯桌上的尷尬氣氛,但是有商家看中了這個機會,就開始製造出各種勾兌酒和假酒,當我們知道自己花高價買的美食都是假的之後,心情肯定不美麗,所以今天就告訴大家幾個小方法,該如何分辨是否是好的糧食釀造的酒
  • 沒有大米沒有機器,一群孩子這樣自製爆米花
    叫糖,味道卻有點苦澀。這種糖也不是隨便能買的,要用雞蛋來換。春節來臨之際,家裡節省下一點大米去爆米花,小孩子高興極了,口袋裡裝滿,一粒一粒地數著吃,細細地品嘗。這是當時小孩子最主要的零食,可惜一般只有春節到了才有爆米花。於是當時十歲左右的我們就自己動手,想辦法自制爆米花。 這辦法只能在冬季實施,因天氣寒冷,不少家庭用腳爐取暖。這腳爐就是我們製作爆米花的工具。
  • 再也炸不響的爆米花,吃的只能是寂寞了
    圓形爆米花和蝶形爆米花的對比丨wikipedia / Bunchofgrapes球形爆米花的形狀比較規則,結構也更加均勻,吃起來比較酥脆而且幾乎沒有渣,蝶形爆米花形狀會各式各樣,爆開後的組織容易受潮而影響口感,殘留的玉米渣較球形的多,而且我感覺圓形爆米花的味道也更好,至少更甜。
  • 爆米花大叔走紅之路出現坎坷,爆米花20一斤被嘲諷:沒見過錢?
    因為聚眾效應,大叔越來越火,可他的走紅之路卻出現了坎坷,還是那句老話:人紅是非多,我們在刷視頻的時候可以看到,大叔工作的地方貼著一張告示,內容是:為避免浪費糧食,拍視頻所爆出的爆米花由本人買走,一鍋可以裝兩斤,二十元每斤,工作時間9:30-19:00,最下邊還寫了兩行小字:注意節約糧食、人人有責,希望大家都不要浪費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