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一輛永久牌自行車,放到現在價值幾何?算了下價錢,買不起

2021-01-09 騰訊網

引言

《論語·子罕》中寫到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如滔滔江水一去不回頭,轉眼間便是幾度滄海桑田。一些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的東西,如今再回望,便會發現其中變化著實令人感嘆。

現在提起自行車,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估計會是那些城市街道上那些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然而,如今司空見慣的自行車,在過去可是全民嚮往的「奢侈品」。

▲上海街頭的南洋牌雙人自行車

01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個家庭是否有財富根基,要看他們家裡有沒有「三轉一響」。所謂三轉,就是自行車,縫紉機和手錶,一響可不是指電視機,而是收音機。由此可見,那時候是否擁有自行車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評判家庭條件是否優越的標誌之一。

因為那時候,自行車在我國是一件舶來品,出現並大規模投入使用所花費的時間並不長,起初很多人會把自行車稱之為洋車。在思想容易走極端的年代,騎自行車會被批判為崇洋媚外。《左傳.僖公十年》中有言:「欲加之罪,其無辭乎?」現在看來,這種一竿子打倒一片人的批判也真是欲加之罪,對於一個新生事物,有好奇心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對於可以明顯提升自己社會地位的物資趨之若鶩,也實屬人之常情。

▲上個世紀的「三轉一響」

02

不過前文也提到過,當時有這種說法有其社會環境的特殊性。每個明顯帶著時代烙印的物件,都有其特殊的代表性。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我國還未改革開放,國內的政局剛剛趨於穩定,自行車、手錶等物件,可以說是人們對於新生活的嚮往。就類似於九十年代的BB機一樣,它們帶來的不僅是生活上的改變,更是科技和意識的轉變。

在經濟狀況相對於城市落後的農村地區,對於自行車更是重視,誰家裡有一輛自行車,可比現在在街頭看見勞斯萊斯轟動多了。一個原因是現在的資訊渠道太多,很多人對於沒有看見過的東西通過各種渠道已經有所了解。而當時的人們,對於新生事物的認識,通常是從看到實物開始,加上長期的經濟貧困,連溫飽都有問題,自行車這種舶來品對於他們而言,更是可望不可即。所以當時還有一些家庭會將自行車視若至寶,甚至要將其作為傳家寶,代代相傳。

▲「永久」自行車圖片

03

那麼言歸正傳,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永久」自行車價格是一百八十塊一輛,換成今日的消費水平來看,到底價值幾何呢?先拿大家都熱愛的豬肉來比較下吧。上世紀七十年代,豬肉的價格大約是0.79元一斤,一百八十塊能買大約220斤豬肉,目前全國豬肉的平均價格極其不穩定,暫且按照25一斤來計算,那麼220斤豬肉就大約是5500元。

但是,由於豬肉價格近兩年因為各種原因,漲幅波動不定,其實以豬肉價格來計算不怎麼合理,我們可以以工資為對照再來計算一次。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城市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那時一般工人月工資也就30塊左右。而國家單位普通職員的工資稍微高一點,大約為每月45塊,即使如此,一輛「永久」牌自行車也要花費他們4個月的工資。而現在一般普通員工的工資大約在五千左右,如果同樣是花費4個月工資的話,大約就是兩萬元左右。算了下價錢,不少網友自嘲,這個價位,我等工薪族還是買不起。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這個換算規則也不合理。現在兩萬塊也可以買到一輛小麵包車,或者是一些比較高檔的自行車,甚至就算是花兩萬買一本書,買一朵花,所代表的意義也完全無法與當年的自行車相比。

▲上世紀的中國工人

結語

其實,這種意義就是時代的烙印。對於60後70後而言,還記得小時候家中擁有第一輛自行車,第一臺電視機,第一次安裝電話時的喜悅和激動,仿佛自家就此跨入了新世紀。自行車如今就是工具,對於如今的90後00後來說,已完全不具有任何特殊的意義。

參考資料:

《論語·子罕》

《左傳.僖公十年》

相關焦點

  • 80年代,一輛永久牌自行車賣180塊,放到如今是多少錢呢?
    別看現在交通工具種類繁多,騎共享單車都成了日常一件極普通的事。可是在100年前,自行車的出現可是一件極大的改變人們日常生活之事,騎自行車也是一件極為奢侈之事。當年有一個風靡全國的自行車品牌永久牌自行車,那麼當年價值180元的永久牌自行車,如今相當於多少錢呢?
  • 八十年代一輛永久自行車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1986年12月1日,永久牌自行車集團的成立,代表著中國終於擁有了第一個自己生產的自行車集團。相距第一輛生產出來的永久牌自行車至今已有30餘年,時代在變換,物轉星移,當年的一輛永久牌自行車放在今天它的價值幾何?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在問當時的物價水平和今日的物價水平之差。
  • 80年代,一輛永久28自行車價值180元,相當於如今多少錢?
    在上世紀80年代,由於購買力較弱,所以我們的商品大多數都非常便宜。不過在80年代,一輛國產永久自行車的價格在180元左右,那麼一輛永久自行車如果放在現在能值多少錢呢?其實在很多人心中都有這個疑問,隨著我們經濟的迅速發展,當時的物價水平和購買力比起今日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而作為曾經婚嫁「三大件」之一的永久自行車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人都會想,如果一輛永久自行車放在現在能值得多少錢,下邊我們就來算一算。首先我們以1980年的工資收入為基準進行計算。
  • 那些年騎過的自行車
    那些年騎過的自行車 發布時間:2020-12-20 11:06 星期日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 曾潤華 時至今日,老式「永久牌」自行車已難得一見。偶爾見到,會讓我覺得非常親切。
  • 1000元收藏的古董自行車,如今能換勞斯萊斯,價格翻了幾千倍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最普遍的出行工具還是自行車。在那個年代,鳳凰牌、永久牌自行車可謂是火爆大江南北,甚至連一些農村嫁娶的三大件都必須包含一輛自行車。可是隨著汽車技術的迅速發展,現在道路上存在最多的還是4個輪的小轎車。
  • 建國初期5大名牌VS現在名牌,鳳凰自行車能相當於一輛奔馳吧?
    鳳凰牌自行車鳳凰自行車起源於1897年中國的第一家自行車車行同昌車行,這家車行有百年歷史,鳳凰這個品牌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自1959年1月1日,"鳳凰"商標註冊起,全球已有近2億消費者選擇了鳳凰自行車的產品;上世紀九十年代,鳳凰自行車被選為中國輕工產品的代表,成為我國政府贈送外國貴賓的官方禮物。
  • 中國最貴的一輛自行車,全球僅此一輛,一輛能換2臺勞斯萊斯
    而且荷蘭上至官員下至平民都喜歡騎自行車出行,人們以擁有高超的自行車技為榮,為此還衍生了很多獨屬於荷蘭的自行車文化。 其實在二十世紀我國也有一段短暫的自行車文化時間,在上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那時候經濟還沒有現在這樣發達,很多人家裡都買不起昂貴的私家車,於是便使用自行車作為代步的工具。
  • 國內最貴自行車,價值兩輛勞斯萊斯,如今在一位收藏家手中
    自行車是一件非常接地氣的交通工具,雖然騎自行車出門有著諸多好處,但是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卻沒有幾個人願意將它當成代步工具,在如今的城市當中選擇騎自行車的,通常都是學生和老年人。在很多人的心目當中,自行車是接地氣的代表,只有買不起汽車的人才會選擇騎自行車,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因為在自行車發展史上,也誕生過很多非常經典的自行車車型,其中也不乏一些價值連城的自行車。今天老李就來給大家介紹一輛國內是最貴的自行車,這輛自行車價值兩輛勞斯萊斯,如今在一位收藏家手中。
  • 投資面膜、社交軟體Blued、寵物網……「永久牌」老闆不只靠自行車...
    近日,正當國內民眾忙活著烤串、貼膜時,誰曾想歐洲人民瘋搶起了中國的自行車。難道含淚揮別ofo、摩拜後,中國傳統自行車製造商終於等來了翻身的機會了嗎?  在政策扶持和需求雙重刺激下,5月份中國自行車和電動車對歐出口量暴漲。哪怕是上萬元的車型,也被突然「惜命」的歐洲人搶購一空。
  • 大學生發明「站騎自行車」,時速比新國標快,看到價格:買不起
    自行車在國內外都是一種非常普遍的代步工具,它的車身非常小巧輕便,走到哪裡都不會遇上堵車。而且自行車需要自己雙腿用力才能讓它前進,我們騎著自行車外出,還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得到鍛鍊,是一層非常受歡迎的代步工具。
  • 國內最貴的一輛自行車,被博物館珍藏,值2輛勞斯萊斯
    現在道路上的代步工具種類有很多,不僅有大量的機動車,還有一些電動車和自行車等等。在機動車未普及之前,自行車可以說是大家最常用的出行工具,自行車不僅價格低廉,而且操作起來十分的方便。但是現在騎自行車的人大多都會被開車的車主鄙視,因為自行車的價格是沒法和汽車相比。
  • 1995年的500元月薪,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只有它跑贏了通貨膨脹
    直到現在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我國人均GDP也首次突破10000美元大關了。這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完全無法想像的壯舉。據今年的數據顯示,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將近4億,而在上世紀80年代,擁有一輛自行車就已經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80年代即使是在國企工作的工人的工資差不多平均35元每月。
  • 中國最貴的自行車,能換一輛勞斯萊斯幻影,全國就只有一輛!
    在中國的七八十年代,自行車可是非常多的,在那個時候我們國家可以說是一個自行車大國,汽車在當時可是有錢人家的交通工具,誰家要是有一輛鳳凰牌自行車就已經很不錯了。
  • 上世紀80年代左右,5塊錢有多少購買力,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我們中國在舊社會時期也歷經了一段苦難,特別是在抗戰時期,幾乎國家已經到了瀕臨破滅的邊緣,而新中國雖然建立起來,但由於西方的經濟封鎖,我們也經歷過一段特別困難的歷史時期,尤其是當時社會物資除了要用錢購買外,還必須要憑票供應,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國家這才逐漸富裕起來
  • 上世紀80年代的5塊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上世紀80年代對於許多國人而言,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代。那個時候,剛改革開放不久,國有經濟正在轉型,人們開始追求時髦,也開始熱衷於文學。興起的錄音機、喇叭褲、自行車,都是那個年代裡最具有潮流的時尚。也有人認為,80年代是一個充滿英雄主義、浪漫主義、理想主義的年代。
  • 老自行車車標收藏:永久、飛鴿、鳳凰二八大槓的圖騰,好好珍惜吧
    是的,它們是產自那個時代有名的自行車品牌。(「永久牌」源自上海昌和製造所,後改名為永久;「飛鴿牌」源自天津昌和製造所,後改名為飛鴿;「鳳凰牌」源自上海自行車廠。)不同廠家生產的汽車都有獨特的車標,自行車也不例外。不同造型、不同顏色、不同品牌的車標代表了當時各廠自行車的生產水平,也代表了人們的生活水平。
  • 上世紀豪車永久和鳳凰,手中只剩一張情懷牌了嗎?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對於「豪車」的概念可不是奔馳寶馬等BBA,而是「三轉一響」之一的二八大槓自行車。 在當時能騎上一輛永久牌自行車是一件無比風光的事情,鋼製的車梁、梯形的腳撐以及車把上閃閃發亮的大鈴鐺讓永久成為了那一代人心中標準的「國貨之光」。
  • 父親的鑽石自行車
    為了迎合膠東的地貌,上世紀六十年代,青島引進了德國倒蹬閘技術。從「大國防」到「大金鹿」「小金鹿」,在全國各地叫得很響。但其質量和鑽石車子比起來不能同日而語。前幾年我去山東的廠家考察,還結識一個專門靠鼓搗鑽石車為生的師傅。他買回舊車,打磨、翻新;有時還乾脆買回配件,一個車把、一個前輪,或一副擋泥板,然後組裝,就能賣個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