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炯(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雖然慢性前列腺炎治療方法很多,但是並無所謂的「特效藥」能夠根治所有類型的前列腺炎,很多時候藥物只能暫時緩解症狀,但停藥後常出現反覆。
這是因為前列腺的特殊組織結構,使得常用的抗生素不易滲透進入前列腺組織,所以療效不佳。
選擇抗生素之前,通常應進行前列腺液的細菌培養檢查,明確致病菌,從而選擇對細菌有較高敏感性的藥物。
一、如何選用抗生素?
慢性前列腺炎主要包括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和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
其中,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佔絕大部分(約 90%),但由於這類前列腺炎並無明確的致病菌,因此在治療上不一定需要使用抗生素。
而細菌性前列腺炎則需要使用抗生素,並建議聯合用藥以增強療效。
為使藥物在前列腺間質中達到有效濃度,並預防尿道感染的發生,應足量用藥,而不應中途隨意停藥或減量。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前列腺炎的致病菌,大多數情況下是大腸埃希菌,其次可能是變形桿菌、產氣桿菌、棒狀桿菌等,在沒有進行前列腺液檢測的情況下,通常採用氟喹諾酮類和米諾環素抗菌藥。
如果不明確是哪種致病菌,可優先考慮採用抗菌譜較廣的廣譜抗生素。
經過病原學檢驗,醫生會選擇適當的抗生素種類,並確定給藥劑量。
接下來,合理使用抗生素將是確保療效的關鍵。
治療過程中必須服用足夠的劑量與療程,如果因為擔心藥物潛在的毒性或不良反應,或因生活工作情況等而隨意減少用量或縮短療程,不但不能有效治療前列腺炎,而且還可能導致病原體耐藥,細菌細胞壁缺陷發生變異,產生耐藥酶及感染的擴散,使得疾病反反覆覆,很難治癒。
正確的抗菌藥聯合使用不但有利於減少或避免細菌耐藥性的形成,還有利於減少或避免對人體產生毒性或不良反應,尤其對於具有多種或大量病原體感染的患者,容易產生耐藥性菌株感染。
一旦發生耐藥,通常要考慮聯合使用兩種或以上抗菌藥物。
二、抗生素要服用多久?
一般認為,細菌性前列腺炎抗生素治療的最短時間是 4 周,如果症狀沒有改善則應停止;
如果症狀改善,應該繼續進行 2~4 周的治療以獲得治癒,以徹底殺滅病原體。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一個療程完成之後,無論症狀是否緩解都必須停藥且進行病原學檢查。
如果引起炎症的病原體對所使用的抗菌藥很敏感,則在治療中將會全部被殺滅,因此沒有必要再繼續使用抗生素;
如果經治療後仍有病原體存在,那麼這些殘留的病原體通常對所使用的抗生素具有耐藥性,此時應更換治療方案。
三、怎樣才算治癒?
前列腺炎是否已經徹底治療好了,還是僅僅改善了症狀,是每一個前列腺病人都非常關心的話題。
以下是前列腺炎治癒的參考標準:
自我感覺症狀消失,無明顯尿頻、尿急等下尿路症狀;
直腸觸診前列腺正常或明顯改善;
分段尿試驗的結果正常;
前列腺液鏡檢每個高倍鏡視野白細胞數量少於 10 個;
前列腺液塗片及培養均未發現致病菌。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近年來,由於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的患者佔大多數,治療前列腺炎的目的已經改變,主要是通過控制症狀來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所以對於前列腺液內白細胞數量的分析越來越不重要,甚至很少會檢查前列腺液,前列腺液內的白細胞數量已不作為前列腺康復的一個必備指標。
也有一些學者提出不談治癒標準,因此也就無所謂治癒或者根治的問題。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