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戴勝編譯】在全球經濟形勢日趨嚴峻的背景下,國際輿論普遍關心,一季度下滑6.8%的中國經濟能否在二季度迎來增速轉正?近期出爐的一系列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復甦的腳步正在加快。意媒刊文指出,這得益於政府出臺的激勵措施。
義大利pambianconews網站報導,在2月至3月的疫情期間,中國最受影響的行業是運輸、旅遊、零售、房地產、製造業和汽車。其中,汽車生產量下降了16%,而銷售更是銳降92%,時尚和家居領域銷售額也下跌了30%以上。不過,普華永道合伙人Andreetta強調了時尚行業之間的差異,奢侈大牌表現很好,而快時尚品牌則處境艱難。
3月初,中國八成的百貨商場已經重新開業。到3月底,所有時裝企業都已復工。黃金鵝(Golden goose)亞太區執行長Maggioni近日表示,他們全國的店鋪均重新營業,「現在的人流量和消費需求已經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意媒認為,中國經濟復甦還可以從更多數據上看出來。比如,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它可反映出民眾對商品和服務的購買力,3月中國PMI上漲了46%,甚至超過了疫情前的水平。而在義大利,當月的PMI是-60%。儘管全球諸多國家仍在隔離管控當中,但在政府對民眾購買力的刺激措施下,中國經濟已經在快速恢復了。
pambianconews網站還指出意企在華的更多機遇。在中國最新的稅法改革中,紡織行業的增值稅率從10%下降到9%,而從事時尚與設計行業的義大利企業在中國開公司不再強制必須合資。
分析人士認為,上述舉措均是利好意企入華搶灘時尚領域的機會。此外,中國還開放了新跨境電子商務領域,這也為義大利製造在中國市場上增加了在線業務的機會。
除了PMI,消費價格指數(CPI)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數據,它與通貨膨脹相關。義大利agcnews網站指出,從去年10月開始中國的通貨膨脹態勢明顯上漲,在疫情期間也有進一步增長。從2月到4月的數據來看,食品價格上漲尤其明顯。而最近出爐的5月數據顯示,CPI同比上漲2.4%,漲幅較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這一數據不僅低於市場預期,也創下2019 年 3 月份以來最低。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未來豬肉價格將繼續下降,下半年 CPI 或加速下行。而低物價為貨幣政策提供了調控空間,預計下半年降準降息的可能性仍存。
根據野村證券評估,「通貨膨脹的減緩、消費價格指數和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的下降,將使中國政府有更大的空間來施行刺激經濟的政策,以擺脫疫情帶來的影響。通貨膨脹率下降的幅度超出預期,也可能緩解債券市場最近的憂慮情緒」。
(編輯: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