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有9個女兒,7個去和親,為何她二人可以倖免?

2021-01-09 歷史書苑

康熙有9個女兒,7個去和親,為何她二人可以倖免?

文|梅姐

清朝其實是一個喜歡和親的王朝,早在開創清朝的努爾哈赤統一女真族時,在這過程中他非常善於利用子女們和部落、重臣等聯姻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了整個清朝。當皇太極統治的時期時,聯姻這種情況多數都發生在女真族和蒙古族之間,像當時我們所熟悉的皇太極後宮中的哲哲、孝莊、海蘭珠等人都是科爾沁族的女子,清朝八旗制度之下這是會帶來的一個必然結果,蒙古是大清盟軍中一支最重要的力量,甚至於到了後來的順治,康熙時期,蒙古都在不斷的迎娶著大清的公主們。

康熙我們都知道他後宮眾妃多,子嗣也眾多,女兒多達二十位,不過可惜的是能夠活到成年的女兒只有九個人,其中卻有七個公主被嫁往蒙古去和親,這個比例鮮明我們能夠得知另外兩個人一定是對於康熙特殊的寵愛。其中一位是固倫溫縣公主,在康熙公主中排行老五。其餘一位是和碩愨靖公主,排行十四。

溫縣公主的來頭可不容小覷,生母乃是和雍正皇帝同一位母妃,德妃。而她之所以能逃過和親的命運並不是因為康熙的寵愛,反而因為從小就被太后養在身邊。康熙的生母佟妃早早就去世了,康熙身邊的親人從十歲開始就只有這三個人,祖母孝莊,嫡母和蘇麻。而由於嫡母剛好膝下無子嗣,小玄燁被送到她身邊她就一直盡心盡力的照顧,將他視如己出,培養了母子二人深厚的感情,康熙一有了女兒後,首先就是抱給母親以解平日宮中煩悶。當時的德妃身份並不是很高,並沒有能力留住自己的一雙兒女,於是雍正被交由皇后撫養,小公主被交給了太后,就是因為陰差陽錯的年幼時被交由皇后與太后撫養,兩個孩子日後都因此而得到不小的福報。

古代的女子十五六歲時就要為自己找婆家了,光是看後宮的嬪妃們,十四就嫁入後宮的都不算稀奇,溫縣在到了十五歲應該婚嫁的年齡時,太后由於捨不得公主就對康熙說再將公主留兩年吧,這一留便將她留到了十八歲。不僅如此,孝順的康熙不忍心因為溫縣沒找到好婆家使得母親抑鬱,在選婆家時也是用盡了心思,給溫縣尋得的駙馬是康熙孝懿仁皇后親侄子,舜安顏。他不僅有國母之侄這一個名號,他的爺爺佟國維非常地有名,康熙皇帝的親舅舅隆科多就是佟國維第二個兒子。佟家勢力龐大,宅子就建於京城中,守護著紫禁城。溫縣嫁入府中後,離皇宮並沒有多遠,隔三差五的就入宮請安,其實與未嫁一般無二,這裡就能體現出康熙用心良苦了。

另一個未出去和親的女兒是十四公主,乃是康熙在位期間唯一嫁給了漢人的公主,不過她與五公主不同,康熙之所以未將她嫁往蒙古是為了讓她同漢臣聯姻為了大清朝政。就在康熙在位中期時,朝廷內外基本穩定,既擺脫了權臣的陰影又除掉了三藩,康熙想要籌劃做些能表示滿漢一家親,想了一圈還是覺得聯姻是最好的,主意既然定下來了,那現在就要選擇合適的漢臣賜予適齡公主了。這時候的愨靖公主剛好十八歲是出嫁的年紀,不僅如此,公主的生母恰好是漢人出身,連未來二人生活習慣和思想是否有偏差都不用考慮了。

選駙馬時主要想的是政治方面的因素,駙馬絕不僅僅是要年輕的優秀的,更是要有著漢臣中的代表性,這個人能代表滿朝所有的漢臣群體一同接受來自當朝天子的主動示好,康熙選來選去最終選擇甘肅提督之子孫承運。待愨靖嫁過去後,和康熙所設想的一般無二,愨靖與駙馬的夫妻感情和睦,生活中相敬如賓,倒是成了百姓口中傳揚的一段佳話。

康熙的九位女兒中只有這兩位公主因為種種原因留在了皇城中,並沒有被遠嫁蒙古,一輩子或許再也見不到父皇和自己的母妃,可兩位公主雖然沒有遠嫁,但是也是紅顏薄命,一個僅僅婚後一年就去世了,另一位到了四十八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二人都沒能落得長壽的結局,不過好歹是一直在皇城之中,想見父皇母妃之時就能入宮請安,也算是作為政治犧牲品中公主們結局較好的兩位了。

相關焦點

  • 《康熙王朝》:康熙既然如此愛容妃,為何之前又貶她去刷馬桶?
    《康熙王朝》中,康熙壽辰的時候舉辦「千叟宴」,有個小太監來找容妃,「容婆子,快點,快點呀!」低頭刷馬桶的容妃一臉欣喜,「公公,是不是皇上召我呀?」「爺是說馬桶快點!這馬桶等著用呢!」小太監瞪著眼吼道。喪禮過後,康熙來到陵寢送容妃最後一程,「容妃聽旨,朕冊封你為孝慈仁皇后,從即日起,你與朕千古相隨啦。」康熙明明對容妃用情至深,為何還如此懲治容妃呢?其一,容妃與康熙有分歧。
  • 康熙王朝:阿密達要砍康熙的頭為父報仇,康熙為何還送他一把劍
    《康熙王朝》中,阿密達大喊要砍掉康熙的頭為父報仇,康熙為什麼轉身送給了他一把短劍?因為阿密達是康熙的親外孫有血緣關係,康熙這個時候也需要人去穩定北方部落的局勢,女兒藍齊兒既然不願意和自己回京城,那麼原大汗的妻子藍齊兒和兒子阿密達自然是最佳人選。
  • 和親的公主為何很少生下孩子?有三個原因
    而男人則可以左擁右抱,盡享齊人之福。但這種情況在古代公主們的身上正好反過來。公主是金枝玉葉,即便結了婚,跟自己的丈夫也是先君臣、後夫妻,享有婚姻的主動權。而礙於妻子的皇室身份,駙馬也是不能輕易納妾的,而是要守著自己的妻子,盡好自己作為丈夫的本分。但做一個公主,也不是沒有風險。只有很少一部分公主能夠獲得幸福的婚姻,她們中的大部分享受了皇權帶來的奢侈生活,自然也要付出代價。
  • 康熙王朝:她被逼踏上和親之路,錯過初戀卻遇到一生摯愛他的男人
    藍齊兒,電視劇《康熙王朝》 中的角色。是虛構的人物,歷史上並無此人。劇中的藍齊兒是一個幸福、快樂的格格,很多人疼她、愛她。而在她16歲那年,康熙帝出於大清利益的考慮,把心愛的女兒嫁給了仇人--葛爾丹。當時,藍齊兒實際上已經有了喜歡的人--李光地。當她哭著跑到孝莊太后前時,太后說你應該以大清利益為重。
  • 康熙王朝:寶日龍梅明知道大阿哥喜歡她,為何還要當面和康熙雲雨
    讓大阿哥胤禔萬萬沒想到的是,寶日龍梅此次有了康熙的「龍種」,也就是後來的十三阿哥胤祥,胤祥在後來的「九子奪嫡」中恰恰又站在胤禔的對立面,胤禔也在奪嫡過程中由於自己愚蠢的行為被老爹康熙終身圈禁了。書歸正傳,那麼康熙明知道大阿哥胤禔喜歡寶日龍梅為何非但不成全還要把寶日龍梅據為己有呢?
  • 康熙嫁了5個女兒,只有一個可以穿龍袍下葬,最終結局卻令人唏噓
    經專家認證,這是康熙皇帝一位女兒的墳墓——固倫榮憲公主。固倫榮憲公主,康熙帝第三女,固倫是對皇后女兒的尊稱,榮憲公主並不是皇后所生,但是由於康熙寵愛她,封號固倫公主。康熙和固倫榮憲公主康熙一共有20個女兒,早亡12個,剩下的8個女兒,都成為了政治權利的犧牲品,被當成聯姻籌碼嫁了出去。
  • 康熙最愛的女兒,遠嫁後康熙4次探望,死後的遭遇卻令人心痛
    清宮劇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活人所追捧的,想必很多人都看過《康熙王朝》這部電視劇吧。因為非常貼近歷史,所以收到許多人的喜愛,至今被奉為神劇。其中劇裡面的藍齊兒格格是一個性格特別鮮明的人,她的故事也比較曲折。當時的康熙爺為了大清的一時安康。將她嫁到了自己的敵人的葛爾丹。
  • 康熙皇帝的三個女兒,因為同一個原因,而鬱郁早逝
    作為中國歷史上生育能力最旺盛的皇帝之一,康熙一共有二十個女兒。但生的多,淘汰率也不小,其中從十六到二十,康熙的後五個女兒都是早早夭折,並沒有序齒,所以皇十五女和碩敦恪公主,就成為康熙皇帝最小的女兒,人稱十公主(指序齒的第十位公主)。
  • 只見中國公主和親番邦,為何不見外國公主和親中國?
    武則天一再加封默啜的封號,卻遲遲沒有派出使者,去迎娶默啜可汗的女兒。默啜想把女兒,嫁給李顯或者李旦。默啜這樣的要求,對武則天來說,實在是太難了。 當時的情況,李顯已經被武則天召回京城。武則天準備立李顯為太子,李顯已經有正妻韋氏,突厥公主又不可能當小妾。默啜的女兒,只能讓李旦來娶。讓李旦娶突厥公主,也有大麻煩。
  • 蘇麻喇姑本是侍女出身,為何她去世後,康熙要以妃嬪之禮安葬?
    比如說漢朝時期的宮女王昭君後來就被掛上了和親的任務成為了和親公主,而在清朝時期也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宮女,叫做蘇麻喇姑。公元1705年,蘇麻喇姑因病去世,而這時候在位的清朝皇帝剛好又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對蘇麻喇姑的感情非常真摯,年過90多歲的蘇麻喇姑去世之後,康熙皇帝非常悲痛。
  • 三次被父親康熙所傷的藍齊兒,嫁給噶爾丹之後境況如何?
    有一次,噶爾丹親自來京覲見康熙,在京期間他偶遇藍齊兒,並對其一見鍾情。於是,噶爾丹便向康熙提出,要與大清朝和親,並點名要與藍齊兒結親。 噶爾丹對藍齊兒非常好,二人還誕下了愛情的結晶,他們的兒子阿密達。藍齊兒以為,自己陰差陽錯,獲得幸福的愛情,她會這樣在蒙古草原生活下去,一生一世一雙人。
  • 遠嫁和親、夫死改嫁、懷孕生子——大清皇帝嫁女兒的複雜心情
    乾隆和富察皇后所生的第三個女兒和敬公主,出生於雍正九年。乾隆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替女兒決定好未來的婆家,還把未來的額駙──出身蒙古科爾沁的博爾濟吉特氏輔國公、色布騰巴勒珠爾接進紫禁城中和皇子一起讀書習武,努力培養未來的女婿。
  • 康熙唯一嫁給漢人的女兒,生下一子,娶了胤禩的女兒為妻
    清朝是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為了鞏固統治,除了和親蒙古之外,也會有一些公主嫁給漢人。順治朝就有三位嫁給漢人的公主,分別是順治的妹妹和碩恪純長公主、順治的兩個養女和碩和順公主與和碩柔嘉公主。這三位公主所嫁的三藩之後,政治意圖十分明顯,進入康熙朝,只有一位嫁給漢人的公主,她便是和碩愨靖公主。
  • 探春遠嫁去了哪裡?她的兒子娶了北靜王姐姐
    那麼我們如果要想知道南安王妃有沒有原型,就要先知道南安王有沒有原型;要想知道南安王有沒有原型,就要去查訪一下北靜王有沒有原型。我們順著北靜王--->南安王--->南安王妃的這條線索,我們甚至可以找到遠嫁邊疆的探春原型!還可以知道她最終的命運如何。寶玉路謁北靜王二、從北靜郡王到北靜王的變化,北靜王水溶的原型是誰?
  • 康熙王朝:阿密達喊著要殺康熙,康熙為何還會送他一把短劍?
    康熙不能兩線作戰,只能被迫接受和親,用最心愛的女兒藍齊兒,暫時穩住噶爾丹。但翁婿兩,就此結下國讎家恨。 藍齊兒到了草原,生下阿密達,也就是康熙的外孫。康熙對這位蒙古外孫,愛屋及烏,人未到禮先至,送了一頂小花帽。但阿密達畢竟是噶爾丹的兒子,從小生活於草原,當父親與外公發生衝突時,他毫不猶豫地站到了父親身邊。
  • 康熙明知自己的大兒子喜歡寶日龍梅,為何還要佔有她?
    因為康熙皇帝是被動的,康熙王朝中有句經典臺詞,即康熙在戰勝噶爾丹後和寶日龍梅共赴雲雨之前的「寶日啊,你QIANG暴了朕啊!」,到底誰主動,一目了然。寶日龍梅,按照電視劇的設定,是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的女兒。
  • 康熙王朝:為何蘇麻臨終前說一輩子只愛康熙一個人從沒愛過伍次友
    其他人也都看出來二人很般配,康熙自不必說。伍次友曾給康熙講過君子和小人,以水比喻君子,以油比喻小人,他說:「水味淡,其性潔,其色素,可以洗滌衣物,沸後加油不會濺出,頗似君子有包容之度;而油則味濃,其性滑,其色重,可以汙染衣物,沸後加水必四濺,又頗似小人無包容之心。」康熙則悟出另一番道理,他對蘇麻喇姑說:「自古賢臣能有幾人?朕以為小人宜遠但不可絕。
  • 容妃是康熙愛妃,為何會被康熙送入宗人府,最後在刷馬桶中離世?
    這樣一來,康熙勢必收拾了葛爾丹。兩軍開戰,康熙統率大軍,容妃一路隨行,前去徵伐葛爾丹。當大阿哥帶人和葛爾丹開戰時,藍齊兒冒死阻止。容妃聽到這個消息,悄悄跑去和女兒相見,母女二人在兩軍陣前相擁而泣。母親割捨不了女兒,女兒痛苦於丈夫和父親開戰,難!難!難!
  • 《康熙王朝》中康熙知道胤禔喜歡寶日龍梅,為何不賜給他?
    她是蒙古喀爾喀部落的公主,她的部落被野心勃勃想統一蒙古各部的準葛爾部噶爾丹所攻滅,寶日龍梅的父汗也死在了徵戰之中,她的父汗臨死前讓她突圍去北京找恩赫阿木古朗汗,也就是大清的皇帝康熙,請康熙討伐噶爾丹為部落報仇。寶日龍梅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來到了京城想找康熙替父親和部落報仇,恰好寶日龍梅在被噶爾丹部屬追殺時被大阿哥胤禔英雄救美,也是在胤禔的幫助下,寶日龍梅見到了皇帝康熙。
  • 電視劇《康熙王朝》裡葛爾丹,為何整個和親來來汙康熙?
    》中備受康熙疼愛的女兒就是藍齊兒是編劇虛構的一個人物,在劇中藍齊兒是天選之女備受寵愛但康熙為了清朝的大局著想將已經有心上人的藍齊兒強行指婚給葛爾丹,幾年後清朝出兵攻打葛爾丹,她的丈夫在戰敗後被哥哥斬下頭顱,這時藍齊兒才意識到如果他們真的在乎自己就不會這樣對待自己的丈夫,所以選擇帶著兒子留在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