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生物比水熊蟲更強悍,它們為什麼沒有成為地球上的霸主呢?

2021-01-08 痴狂科學

水熊蟲雖然體型非常微小,但它超強的生存能力近些年來被人們所熟知,水熊蟲被公認為無法被自然環境直接殺死的生物,它不僅讓人們重新認識了碳基生命體的上限,同時科學家也期望解開水熊蟲DNA的奧秘,然而還有至少兩種生物比水熊蟲擁有更強的生命力,下面來看看這兩種神奇的生物是什麼吧!

一、能永生的燈塔水母

科學家最初在深海中發現這種體型只有5mm的小水母時,認為它只是食物鏈最底層的普通生物,後來研究發現這種水母繁殖後代的方式極為特殊——返老還童以後再分裂出更多水母,這種神奇的繁衍方式完全刷新了人類的認知,它雖然沒有水熊蟲那樣超級的耐受能力,但它以返老還童的方式實現永生的能力卻是已知唯一的生物。

水母是地球海洋中最古老的生物之一,也是地球上最簡單的生命體之一,科學家並不知道燈塔水母從什麼時候出現在海洋中的,但它由於是單體克隆繁衍的形式,與其它大多數水母一樣從出現以來就沒有出現過進化,這讓一些人認為燈塔水母可能是來自外太空的生物,科學家希望解開燈塔水母是如何實現無限細胞分裂的秘密,讓未來的人類能進行這種基因改造實現永生的夢想。

二、無視進化論的蛭形輪蟲

蛭形輪蟲是一種生活在淡水中體長只有1毫米的微生物,卻被科學家認為是地球上最不可思議的生物,它最為神奇的地方是能在無性繁殖的條件下依然實現進化,顯微鏡之父列文虎克在研究蛭形輪蟲時就質疑在單性繁殖的情況下自身如何實現進化的,根據「進化論」地球上所有存在的生物都是依靠有性繁殖實現基因進化的,這種傳播基因的方式能保障族群變得更適應環境。

然而蛭形輪蟲的生存方式直接打破了這項規則,它不僅能像水熊蟲那樣具有超級的耐受能力,不管是在脫水狀態還是強輻射環境都無法直接殺死蛭形輪蟲,遺傳學家在實驗室裡對蛭形輪蟲使用伽馬射線輻射了兩個星期以後,蛭形輪蟲竟然修復了自身DNA存活了下來,唯一受到的影響就是產卵能力降到之前的10%。

蛭形輪蟲如此強悍的原因在於它的進化方式,科學家發現它能通過從其它生物基因裡彌補到自身的DNA中,以至於所有能成為蛭形輪蟲的食物都是它的基因來源,所以在蛭形輪蟲的身體裡發現了包括植物、細菌甚至真菌的基因,如此強悍的進化方式讓蛭形輪蟲有大約10%的基因屬於不同生物,人類與猩猩的基因只相差不到2%就成為兩種不同的生物。

由於燈塔水母和蛭形輪蟲的發現,對於基因遺傳來說是一項刷新認識的挑戰,這也是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最初來源於隕石的理由,不過這些在我們看來極其勉強的生物卻沒有成為地球上的霸主,肯定是有其它原因制約了它們無法成為高等生命。

你相信未來的基因工程會使人類成為這種超級生命體麼?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相關焦點

  • 比水熊蟲還耐熱的生物,把火山口當成「遊泳池」,曾是大滅絕元兇
    筆者-小文說起地球上最耐熱的生物,人們自然會聯想到「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水熊蟲了,水熊蟲一度被認為是地表最強的生物。但水熊蟲應對極端環境的最有效手段還是離不開休眠,而在地球上,還有另一種更耐熱的生物,它們不需要休眠,就可以克服高溫甚至充滿毒氣的環境,它們就是地球上生存了數億年之久的龐貝蠕蟲。
  • 科學家發現,水熊蟲又進化了可抵抗致命紫外線,它們更像地球主人
    在地球上還生活著一種耐受能力更頑強的生物,它本身沒有多大的本領,不會對任何生物造成危害,但是它正是以它頑強的生命力成為了地球生物圈中的頂級明星。 想必現在人人都知道它的大名:水熊蟲,這種生物屬於節肢動物,有60多種,體長在0.05-1.4毫米,很明顯它們要比細菌大的多,不需要顯微鏡,一個放大鏡就足以讓我們看見它們的身影。
  • 水熊蟲的生命力如此頑強,它們為什麼沒有「大爆發」?
    水熊蟲是已知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之一,它們也是地球上第三種在太空可以生存的生物,而且它們的分布是世界性的。那麼為什麼擁有如此強大生命力且世界性分布的水熊蟲沒有大爆發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從體型上看,水熊蟲確實很小,不過小也有小的好處,那就是它可以在微小的空間內生存。事實上也是如此,水熊蟲主要分布在苔蘚植物、潮溼土壤以及淡水沉渣的水膜之中,以植物中的類胡蘿蔔素為食,以水膜中的氧氣呼吸。在顯微鏡下,水熊蟲的祥泰就像是一個擁有8條腿的小怪獸,不同的水熊蟲顏色有一定的差別,但這並不是水熊蟲原有的顏色。
  • 科學家推測未來可能夠統治地球的三種生物,連核武器都無法殺死!
    人類誕生至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隨著人類不斷進化與發展,現人類已進化成為了地球上的高等文明生物。人類是地球上的智慧生物,是地球的霸主,支配著地球上的資源,人類仿佛成了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但是科學家卻表示我們並不是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仍然有不少的生物能夠威脅到人類的生存。
  • 蒸不熟燙不死,121℃高溫中仍能繁殖,水熊蟲見了也直呼內行
    水熊蟲常是網絡文章中的BUG,被吹的沒邊了,什麼在100℃中能存活,在真空中也能存活,經過核爆後也能存活,甚至之前登陸失利的以色列的月球探測器也帶了一罐子水熊蟲,想要觀察水熊蟲到底有多厲害。不過以色列的登月活動失敗了,水熊蟲肯定會全部死亡,因為月球沒有支撐地球生物生存的環境。
  • 誰才是地表最強生物?這種微型昆蟲奪得桂冠,甚至能在太空中存活
    雖然已經有科學研究表明水熊蟲對人體是無害的,但是它擁有超強的生命力,以至於有人幻想過有一天水熊蟲會替代人類成為地球新一代霸主。實際上水熊蟲個頭非常非常小,剛出生的時候只有50微米左右,即使成年了也只有1毫米左右哦,一般需要通過顯微鏡才能夠看清它們的真實面貌。
  • 在地球上,為什麼沒有出現會噴火的生物?或是這3大原因在阻礙!
    在地球上,為什麼沒有出現會噴火的生物呢?或是這3大缺陷在阻礙!在一些科普「致富」節目上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節,某地的農民通過養殖毒蛇的方式發家致富,在毒蛇的身上渾身都是寶,甚至嘴裡所噴出的毒液也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可以用來研發抗生素。
  • 它是地球史上最強悍的生物,咬合力超過霸王龍,卻因為孩子而滅絕
    在地球生物演化的過程中,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生態環境之中,都有著不同的「頂級掠食者」,比方說在白堊紀時期,地球上的頂級掠食者是霸王龍,而在霸王龍消失後,地球上可以和它媲美,甚至能力比它還要強悍的,就是巨齒鯊了,巨齒鯊也被古生物學家認為是地球史上最強悍的生物,不過,它們卻從300萬年前開始,走上了滅絕之路。
  • 地球上唯一的藍血生物!
    只用來感知亮度頭胸甲兩側有一對大複眼鱟主要分布於太平洋、西印度洋君島和東南亞海域多藻類的沙質海底鱟是一種奇特的海洋生物它的祖先在地質歷史時期古生代就已出現那時恐龍還不是地球的霸主>雖然鱟可以背朝下拍動鰓片可以推進身體遊泳但通常將身體彎成弓形,鑽入泥中然後用尾劍和最後一對步足推動身體前進他們主要捕食動物為主,經常以底棲和埋木本的小型甲殼動物小型軟體動物、環節動物、星蟲、
  • 隱身抗輻射又不怕火燒,地表最強水熊蟲為何能違背自然規律?
    生命已經在地球上大約存活了六億年左右,這是從古生紀算起的。至於更遠的超古生紀,科學家們也都無從得知當時到底有何種生命體的存在。根據科學家們的猜測,在至今五億多年前,大量的生命出現了,無脊椎生物,脊椎生物,軟體生物,硬殼生物等等,這些生物在同一個時期大量的出現。
  • 這種不死「怪物」,是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物種,農村人甚至都不...
    圖1/3 水熊也稱水熊蟲,是對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俗稱,有記錄的約有900餘種,其中許多種是世界性分布的。水熊體型極小,必須用顯微鏡才能看清,身體表層覆蓋著一層水膜,用於避免身體乾燥,同時可呼吸水膜中的氧氣。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溼土壤以及苔蘚植物的水膜中,少數種類生活在海水的潮間帶,靠尖銳的吸針吸食動植物細胞裡的汁液為生。最大的特點是它從卵裡生出來就已成年,無童年時期,身體裡細胞的數量終生都不再改變。
  • 地球上的水從何而來,為什麼其他星球沒有水,唯獨地球才有海洋?
    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當地球誕生時,是一片混亂。起初,地球根本沒有水,因為整個表面在地形、巖石和土壤上基本上像火星。水是生命的起點。因為地球開始時沒有水,這也表明地球開始時沒有生命。地球有了水之後,生命出現了。它剛剛出現。
  • 為什麼地球會產生像人類這樣的文明呢?
    慶幸的是,雖然這是個橢圓,但是橢圓軌道非常接近圓形,也就是說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變化幅度很小,地球上的溫度變化範圍也會很小。然而許多系外行星它們的公轉軌道都是比較狹長的橢圓,有時距離恆星很近,有時又距離恆星很遠,有時非常熱,所有的水都蒸發成為了水蒸氣,有時又極度寒冷,水都被凍成了冰塊,忽冷忽熱的環境,讓地球上的人很容易感冒。
  • 「水熊蟲」會是首批實現星際移民的旅客嗎?
    人類一直期盼著尋找外星生命事業取得成功,渴望著找到一個與地球環境類似的星球,並在那裡繼續著人類的文明,但是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性——在人類尋找到外星生命之前,或許地球上的某些生物已經來到了外星,並且在那裡生存了呢?
  • 科學家發現水熊蟲抵禦輻射的蛋白質,未來有可能植入到人體內?
    成功植入水熊蟲DNA的人類會成為首批登陸火星的開拓者,他們也將是首批進行基因改造的太空人,由於水熊蟲具有極強的生命力,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在真實環境下存活的生物,而且在輻射環境中依然有效地防止細胞出現變異,如果人類擁有這種DNA將不再懼怕宇宙中的輻射環境。
  • 世上最耐熱的生物不是水熊蟲,而是它!高溫巖漿是它的「洗澡水」
    如果說哪種自然災害威力最大,日本人可能會說是地震或者海嘯,而爪窪島上的居民可能會說是火山爆發。無論是哪一種自然災害,一旦災害達到一定的規模,就會導致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巨大的損失。但在眾多災害中,似乎火山爆發的影響能夠蔓延到全世界,因為它能夠噴發出大量火山灰,這些火山灰湧入大氣。
  • 1億年前和恐龍同時代的生物,被成功復活,科學家:不可思議
    例如我們熟知的緩步動物水熊蟲,它的大小在50微米到1毫米不等,喜歡生活在潮溼的地方、或者是苔蘚植物上。 這是我們肉眼能看到的生物,那些看不到的微生物更不用說,它們的生存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進化的速度更是驚人。並且可以在沒有食物和能量供應的情況下休眠,真正做到所謂的長生。
  • 水熊蟲其實很脆弱,極端溫度和輻射殺不死它,但這種方法非常有效
    水熊蟲是一種廣泛分布的微生物,不論是喜馬拉雅的山巔還是幾千米深的海溝,甚至是熾熱的火山中,都可以找到它們的身影。它們喜歡生活在潮溼的土壤或者苔蘚這類環境中,也許你走過的野外就有水熊蟲,只是它們太小讓你沒有發現。實際上,水熊蟲是緩步生物的綽號,這是一個擁有超過1400個物種的龐大家族。
  • 殺不死的水熊蟲是何方神聖?
    恐怕沒幾個人能比「瓷實麥克」更結實了,但比他更結實的生物倒是在我們腳下有不少——地球上最頑強的生物之一,緩步動物(tardigrade),更常見的俗名是「水熊蟲」(因為它看起來像可愛的多腿小熊)。這種微小的動物對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有抵抗力:煮,凍,輻射,丟真空——它都很難死掉。要不是它個頭太小的話,恐怕消滅幾個玻璃碴三明治也不在話下。
  • 3種兇猛的史前生物,人類毫無招架之力,遠古時期就已滅絕!
    我們都知道地球經歷了46億年的演變,只有極少數的生物戰勝了自然倖存了下來。說到史前生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恐龍,恐龍憑藉它巨大的身形,強悍的攻擊力成為了當時的地球霸主,但由於生態環境的極度惡化,最終慘遭滅絕,退出了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