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天氣是越來越冷了
可是胃口卻是越來越好了
冷風一吹的時候啊就特別容易想起
麥油脂、麥蝦、薑湯面、薑汁燉蛋等等好多名字
這些帶著臨海地域特色的風味美食
暖胃又暖心~~~
臨海的麥油脂,可以通俗的理解為「大餅卷萬物」,一張薄軟香糯的麵皮內,包上炒米麵、豆芽、瘦肉、茭白、青菜等各種菜料,一卷滿滿當當的麥油脂吃完,從胃到心都滿足了。
麥油脂還可以在油裡煎過吃,一卷包好的麥油脂放入油鍋裡煎上幾分鐘,一直到表皮金黃,吃在嘴裡啊,又酥又脆。嗯,真香!
麥油脂原是臨海人過節時舉家團圓吃的一道美食,現在在臨海的大街小巷都能見到麥油脂的身影,早餐店、特色小吃店裡都有售賣。
麥蝦一定是最能代表臨海特色的一道風味美食。麥蝦不是蝦,是一道麵食。麵粉裡加水放在海碗內攪拌成粉漿,熱鍋加水煮沸,左手端著粉漿碗,稍稍傾斜,右手持菜刀或者筷子,沿著碗口一刀一刀,將粉漿「割」下鍋,落水後的粉漿就變成了厚實的麥條,在沸水裡上下翻滾,四處遊走,就像蝦一樣,故而得名。
吃過臨海的麥蝦,其他的都成了將就。這一碗麥蝦裡,有蝦幹、蛤蜊、蟶子等海鮮的鮮美滋味,有香菇、黃花菜、蘿蔔絲等配料的清爽,還有瘦肉、牛肉、雞蛋的鹹香,萬千風味,回味無窮。
在臨海人的味覺記憶裡,姜是永恆的鄉愁,他們把這一味極尋常的調味品,創新口感,推出了獨具臨海特色的薑湯面。
濃濃的薑汁做底,南方特有的米麵做主食,再配上蝦幹、螃蟹、蛤蜊肉、茭白、青菜等菜品,顏色漂亮,口味香濃。11月的天氣越來越涼,你想念那一碗薑湯面了嗎?
好吃又會吃的臨海人,不僅用薑汁創新了主食,還做出了甜品——薑汁燉蛋。這也是臨海人家中常做的一道小吃,薑汁暖身、核桃補腦、紅糖雞蛋補氣血,熱乎乎地吃一碗,渾身舒坦。
薑汁現榨現用,加上雞蛋、黃酒、核桃、紅糖隔水燉,紅糖的香甜融合了姜的辛辣,再搭配上鬆軟的雞蛋,Q彈軟嫩,風味獨特。
糟羹在臨海的歷史很悠久,可追溯到明戚繼光抗倭時期,這原是臨海正月十四的一道菜餚,現成為了獨具臨海地域特色的風味小吃。
糟羹的主要材料有包括豆面、青菜、香菇、胡蘿蔔、瘦肉等十多種蔬菜、肉類、海鮮,切成顆粒狀,炒至半熟後加米粉漿或澱粉漿,一邊輕輕攪拌待到形成糊狀,一邊用文火滿滿熬著,不多時一鍋熱騰騰、香噴噴的糟羹就出鍋了。
除了鹹羹之外,糟羹還有甜羹這一種口味。甜羹主要以年糕、川豆瓣、橘脯、葡萄乾、小湯圓等製成,香甜爽口,是一道非常好吃的甜品小食。
臨海的美味還很多很多很多很多~~~
一定要來一一吃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