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過後,廣東式炎熱一下子就幫你打開流汗模式。你還記得那根五毛錢的雪條和涼粉嗎?還有夏天喝粥必不可少的開胃神器——芋梗!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芋梗是啥,芋梗所指的是芋頭的莖梗。基本只有在南方被當成食物。北方朋友應該大多不認識,可能也想不明白,為何南方人為何放著芋頭不吃,要「啃芋梗」?
不過事實上,即使是在南方,芋梗也大多是被當成垃圾來處理,又或者作為餵豬的飼料。在過去的農村,幾乎每家都有菜地,也就極少人把它當成蔬菜食用,更何況,芋梗最初只有生活艱苦到連蔬菜都缺乏的人家才會吃的。
可以說,芋梗是如野菜般的存在,不過,這真的絲毫不妨礙它的美味。而且,在這個流行返璞歸真的物質富裕的時代,芋梗早被從「野地」搬到市場菜攤上。小汐去年買過一次,居然貴達4元一斤。比好些蔬菜都矜貴。
芋梗又稱芋苗、芋荷、芋杆。與很多蔬菜一樣,它含有多種維生素,因其含有特別高的人類「第七營養素」——膳食纖維。因此也被譽為食物中的「腸道清道夫」。
7月至,小小不起眼的芋頭長於土裡,梗杆部用作食材。爆炒或製作酸辣芋苗味道一絕。就是處理起來有點麻煩……
芋頭梗及葉子部分均含有讓皮膚發癢的物質「皂甙」,所以一旦讓芋梗呈紅黑色的汁液沾到皮膚就會奇癢無比,而且還很難洗去。所以,採摘或處理時務必要戴上手套。
芋梗需要先剝掉表皮,只保留裡面脆嫩的部分。之後就是把芋梗撕成長條、或切成塊。先用鹽揉搓,醃上半小時以後,才能成為可食用的蔬菜。
如果製作芋苗酸等鹹菜,小汐家的做法是會把芋梗切絲或切塊後再放在陽光下暴曬的。暴曬過後因為水分減少等原因,吃起來會更加爽脆。
接下來讓小汐與大家分享兩道比較家常的做法……
芋梗炒芋頭芋頭切片與處理好的芋梗一起拌炒悶煮至軟爛,是我家挺經常用的烹飪方法。因為芋梗中含 有草酸鈣,悶的時候需要加些醋,加了醋之後也助降低芋梗中讓嘴巴麻癢的成分。我家習慣用黑醋,感覺比較提香。
酸辣芋苗一道味鮮的酸辣芋苗是家的代名詞,也是對遊走他鄉的遊子的慰藉。
尤其是在夏天,沒胃口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只要有爽辣芋苗配清粥,一秒就能打開食慾!
食材:大蒜、薑片、小米辣椒、白米醋(陳醋)、醬油、鹽、糖。
預備材料,把用鹽處理過的芋梗清洗乾淨,榨乾水分備用。
鍋中放油,油熱下姜蒜、小米辣椒爆香。爆香後放入芋梗翻炒,炒至三四分鐘後加入一茶匙鹽、一茶匙糖、一大勺醬油、一大勺白米醋。翻炒均勻。完成。
酸酸辣辣,芋梗清脆爽口,絕對是佐餐即食佳品。如果把食譜裡的醋去掉,加上五花肉或臘肉同辣,那又是另一種美味,一種適合配粥,一種適合下飯。夏天有它解決一切無胃口!
溫馨提示:
處理芋梗的時候如果不小心沾皮膚,用肥皂水清洗幾遍能減緩症狀。如果吃了感覺喉嚨發癢了,長輩們的方法是喝鹽水和醋,不過,個人親測過,即使喝了見效也是又慢又微的。所以,前期處理好很重要,不然,後果「很嚴重」哈。
今天分享的「讓北方人想不明白的是:南方人為何放著芋頭不吃,要「啃芋梗」?」到這裡。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會立刻刪除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