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來了要吃根!應季芋梗最有梗!開胃不膩口,快吃起來!| 時令健康周記

2022-01-10 城市俏佳人

春吃葉,夏吃瓜,秋吃果,冬吃什麼?冬吃根。

 

大雪時節,為了給身體禦寒,除了多吃滋陰潤燥的肉類時,還以根莖類食物伴食解膩。而根莖類食物多數屬甘平之物,適合大多數人作為主食或平補之用。

冬天是吃根莖類菜蔬的極好時節,而芋頭可以說是根莖類食材的優秀代表了。

 

本期主角芋頭,是根莖類食物中,可甜可鹹的百搭食材,在營養含量和入藥作用方面,不輸其他同類。今期俏佳人攜手健康生活踐行者楚惠老師,教你如何嘗出芋頭的秋冬好滋味。

| 配合音頻食用更佳 |

芋頭的基源

 

芋喜歡生長在高溫溼潤的沼澤地帶,原產在我國、印度、馬來半島等地,現在全球各地廣為栽培,由於芋的根莖澱粉含量高且很好消化,在一些熱帶海島國家如印尼,菲律賓的民眾還視芋頭為主糧。

 

研究機構對芋頭的營養含量分析中得出,芋頭富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鉀、鎂、鈉、胡蘿蔔素、煙酸、維生素C、B族、皂角甙等多種成份,其中的芋頭多糖還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和抗氧化作用。

 

芋頭的功效

在我國中醫藥典籍中,芋頭除可調中補虛外,還有特定的功效:將芋頭研末外塗,配合胡麻油、大芋等,可以治火燙傷、緩解皮膚化膿或黴菌引起的感染。

 

《中華本草》芋頭

【性味】甘、辛、平

【歸經】入腸、胃經

【功能主治】健脾補虛、散結解毒。主治脾胃虛弱、納少乏力、消渴、瘰癧(淋巴結核)、

腹中癖塊(腹內結塊、伴有脹痛)、腫毒、贅疣、雞眼、疥癬、燙火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0-120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搗敷或醋磨塗

【各家論述】

《日華子本草》:「破宿血,去死肌。和魚煮,甚下氣,調中補虛。」

《滇南本草》:「治中氣不足,久服補肝腎,添精益髓。」

《嶺南採藥錄》:「以此煮粥,研末和粥食之,能治小兒連珠癧及虛癧,大人亦合,並可免一切疥瘡。」

《中國藥植圖鑑》:「調以胡麻油,敷治火傷,開水燙傷;用芋片不斷摩擦疣部,可除去。」

《簡便單方》:

治頭上軟癤:大芋搗敷,即幹。

治牛皮癬:大芋頭、生大蒜。共搗爛,敷患處。

治筋骨痛,無名腫毒,蛇頭指,蛇蟲傷:芋頭磨麻油搽,未破者用醋磨塗患處。

芋頭性味甘平,內服可以補中益氣,而且具有消腫散結的作用。

 

芋頭的禁忌

名醫陶弘景:「生則有毒,不可食。」

《本草衍義》:「多食滯氣困脾。」

生芋頭的注意事項

生的芋頭含有生物鹼和蛋白凝聚酶,吃沒有熟透的芋頭,會有點麻舌感,平時在處理芋頭時,如果沒有戴手套,手會發癢發紅,但這些生物鹼和蛋白凝聚酶不耐高溫,加熱後則可以轉化,所以芋頭要加熱至全熟後才能食用。

 

如果處理芋頭後手癢,也可以用明火或用暖風機烘一下手,或用熱水衝洗浸泡雙手,瘙癢就可以緩解。

熟芋頭的食用量

幹品每個成人60-120克,由於芋頭澱粉含量豐富,折算成鮮品,大約2兩到4兩,小孩減半,多食則導致不消化,影響脾系統的運化能力。

 

大芋小芋不同口感

日常中芋頭有的大到兩三斤,也有的小至一二兩,這些都是芋在不同的氣候、水土環境所形成豐富品種。

 

小芋頭:「多子芋」

我國中部和北方栽培的芋頭,以小芋頭為主,學名稱「多子芋」:「子芋多而群生,母芋多纖維,味不美,栽培目的是採收子芋。」

 

山東沂蒙山區、浙江杭州、慈谿均有很優秀的品種,這種多子芋,粘液較多,粉質及甘甜度不及南方的大香芋,多用於粘白糖、或配桂花糖當早點吃,也有將小芋頭或與姜蔥或肉類一起紅燒燜菜同食。

 

大芋頭:「大魁芋」

我國南方,則可種植肥大而味美的 「大芋頭」,學名」大魁芋「,植株高大,母芋發達,子芋小,粉質豐富,味美甘香。

 

臺灣、福建、廣西、廣東等熱帶地區常見的檳榔芋、竹節芋、糯米芋等就屬於大魁芋。廣西荔浦出產的大魁芋,由於帶有紫色或暗紅色的紋路,很像檳榔的紋理,也被稱為檳榔芋,又因芋肉粘液少,粉質鬆軟,並具有濃鬱香味,被稱為香芋或大香芋。

 

由於澱粉含量豐富,大魁芋可以作為主糧或儲備糧,並且可以製成甜品或燜肉菜餚。

 

在傳統甜品中,大魁芋切粒,與椰汁、紅腰豆、木瓜粒做成的香芋甜品,很受歡迎。

 

在傳統的大菜中,香芋扣肉、香芋燜鵝,都是入冬後宴會餐桌的熱門菜式,也因「芋」和「護」的粵語發音相同,所以新年菜式中,不乏大小芋頭的身影,取其「護子護孫」的美好意頭。

 

 

芋梗配菜護腸胃

《中華本草》芋梗

【性味】味辛、性平

【歸經】心、脾經

【功能主治】祛風、利溼、解毒、化瘀。主治瀉痢,無名腫毒,蛇頭疔,蜂螫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摻。

【各家論述】

《本草衍義》:擦蜂螫處。

《民間常用草藥彙編》:利水,和脾,消腫。

芋梗亦稱「芋荷幹」

由於芋的葉片大如荷葉,芋梗也被稱作「芋荷幹」,一些南方方言,將大葉稱之為「呷」,估計是出於這個原因,「因此芋荷幹」又有一個很好聽的發音——「芋呷幹」。

 

這個很接地氣的名字,與它獨特的風味相連,成為了南方「種芋人家」揮之不去的美味記憶。

醃芋梗

生鮮的芋梗,因含有多種生物鹼,入口有強烈的麻澀味,充分煮熟或醃製後,這種麻澀味才消失,智慧的種芋人家,會對芋梗作醃製功曬乾儲存,以便不時之需。

 

醃芋梗是將新鮮芋梗去皮,切成若干小段,先在陽光下晾曬兩日,再用食鹽將半乾的芋梗揉搓均勻,放入甕中,用鹽、姜、辣椒和醋一起醃製,待芋梗變成金黃色後,則做成開胃小菜或配菜。

 

芋梗內有海綿一樣多孔莖,便於芋吸收水土中的養份,新鮮芋梗放在太陽底下曬三五天,曾經碧綠粗壯的梗變成幹軟如草的幹芋梗,質輕且不佔地方,便於收藏,方便在冬天菜少的時候隨時拿出來與肉類一起煮製。

 

由於芋梗的味香性平,與很多肉類都很搭,一些家庭會用鹽、醋醃過的芋梗炒瘦肉、蒸雞、燜鴨或與辣椒米醋一起炒成酸辣開胃菜,風味之餘,芋梗祛風、利溼、解毒、化瘀的作用,還讓這些風味菜具備食療的作用。

 

芋呷乾食療方

 芋呷幹煮芒果核 

調理拉肚子的養生茶

參考用料

幹芋梗20克,芒果核幹1-2個

 

做法

將芒果核敲開,再和幹芋梗一起,大火煲開再轉小火煲煮30分鐘麵茶湯,作日常飲用。這味茶湯味淡香不苦,大人小孩皆可飲用。

 

功效

當家人碰到腸胃不舒服,拉稀的時候,一些有經驗的老人家則會用幹制的芋梗、芒果核煮茶來減輕這些消化不良的症狀。

 

連結:芒果核

【性味】酸、澀、平

【歸經】胃、小腸經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化痰行氣

 芋呷幹燜五花肉 

材料(兩人份)

主料——五花豬肉100克切塊,幹芋梗50克;

配料——蔥、蒜粒少許

調料——香菇醬或黃豆醬或豆瓣醬、料酒、生抽、米醋、鹽、綿白糖各少許

 

做法

1、將芋梗洗淨泡軟,瀝水後切成小段;

2、五花肉用鹽、料酒、白糖、生抽醃製20分鐘;

3、熱鍋放油,先放姜蒜爆香,加一勺香菇醬或黃豆醬或豆瓣醬,倒入醃製好的五花肉翻炒,再將瀝乾的芋梗放入一起炒勻,加入料酒、生抽、少許米醋調味,再倒入能沒過食材的開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燜煮30分鐘,至五花肉綿軟,則可再開大火收汁、調味、裝盤上桌。

 

五花肉入口即化,一點也不油膩,芋梗有著脆滑的口感,也吸收了五花肉的湯汁,葷素搭配很美味,尤其適宜做下飯菜。

 

連結:摘錄《中華本草》

《中華本草》芋葉

【性味】味辛、甘、性平

【歸經】肺、心、脾經

【功能主治】止瀉、斂汗、消腫、解毒。主治洩瀉、自汗、盜汗、癰疽腫毒、黃水瘡、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

外用:適量,搗汁塗或搗敷。

【各家論述】

《日華子本草》:除煩止瀉,療妊孕心煩迷悶,胎動不安;又鹽研敷蛇蟲咬並癰腫毒。

《本草綱目》:汁,塗蜘蛛傷。

《醫林纂要》:斂自汗、盜汗。

《本草求真》:治痘瘡潰爛成瘡。

《民間常用草藥彙編》:利水和脾,消腫。

供稿 / 健康生活踐行者 楚惠

採訪 / 方可程

文字編輯 / 杜曉璇

圖片來源 / 部分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讓北方人想不明白的是:南方人為何放著芋頭不吃,要「啃芋梗」?
    你還記得那根五毛錢的雪條和涼粉嗎?還有夏天喝粥必不可少的開胃神器——芋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芋梗是啥,芋梗所指的是芋頭的莖梗。基本只有在南方被當成食物。北方朋友應該大多不認識,可能也想不明白,為何南方人為何放著芋頭不吃,要「啃芋梗」?
  • 讓北方人想不明白的是,南方人怎麼連「芋梗」都吃?聽到都喉嚨癢
    芋頭吃得多,芋梗你吃過嗎?但小汐今天想嘮的不是芋頭,而是很多人都不曾吃過、或者說根本不知道它能吃的——芋梗。芋梗指的是芋頭的莖梗。在很多地方,芋梗都被人們當成垃圾來處理或者作為餵豬的食物。在芋頭大片豐收的時節,或者在過去那個每家都有菜地的農村,也極少人把它當成蔬菜。雖然它味道不俗,但因為處理起來比較麻煩,更何況芋梗最初是生活艱苦到連蔬菜都缺乏的人家才吃的。但到了現在,它已經是市場上擺賣的蔬菜,在一些農家樂餐館裡,甚至招牌美食!因為它長得十分像荷葉,所以芋梗又名芋荷。
  • Ⅵ、「芋梗湯」梗
    魯迅先生提到的這個「芋梗湯」究竟為何物?先生在文中沒有說明,筆者查閱了很多資料,也沒有明確的解讀。
  • 5分鐘搞定的炒空心菜梗,酸辣開胃超下飯,百吃不膩,做法也簡單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道超級簡單的炒空心菜梗,特別的清爽開胃,口感也特別美味,空心菜中含有很多的營養,可以補充我們人體所需的大量維生素,常吃也是益處多多的喲
  • 芋荷梗是個什麼梗
    :用鐵耳子鍋燉的芋荷梗,芋荷梗肉芯厚,容易吸收湯汁,燉得泡泡滾,吃起來軟乎乎的,有一種肥肉的感覺,吃進嘴裡,舌尖有一點點的麻,這種細微的刺激,使人慾罷不能,回味悠長。現在常見的是五花肉燉芋荷梗。芋荷梗有紅皮、青皮兩種。新鮮芋荷梗要撕去表皮,芋荷梗裡面有一種天然粘液,不小心接觸皮膚之後會對皮膚產生刺激,出現痛癢或者紅腫,撕皮過程中應該注意及時清洗。將芋荷梗掐成手指長短小節,流水衝洗乾淨,大火燒鍋,用油打底,倒入芋荷梗翻炒,放一些花椒粒,可以去腥味、去麻澀味道,炒軟之後,盛起備用。
  • 酸芋荷怎麼炒從好吃,做法簡單易學,酸辣開胃,你吃過嗎
    我吃過最好的芋荷可能是大餘新城周屋的芋荷了,酸味適度,不綿不硬,脆口開胃。以前還聽過他們為了把芋荷推銷出去,跑業務的真的很拼,他們帶著芋荷四處推銷,主要對象就是飯館和酒店,問題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啊!
  • 7月,這4種新鮮應季蔬菜要多吃,想不健康都難,看有你喜歡的嗎?
    那什麼樣的食物才是我們最應該吃的呢?當然非新鮮應季食材莫屬了。應季蔬菜,就是指只有這個季節才有的蔬菜,不是靠人工製造環境(大棚)生長出來的蔬菜,就是自然孕育的蔬菜。應季蔬菜是純天然的,靠著太陽與泥土的混合作用,自然生長出來的,沒有農藥殘留和殺蟲劑殘留,美味與營養並存;而反季節大棚蔬菜是靠人工製造的生長環境,沒有自然的光合作用。
  • 這蔬菜我只吃梗不吃葉!多數人覺得浪費,卻不知梗比葉要好吃太多
    ,它的吃法有很多種,爆炒、油渣、油淋等,這些是最基本的吃法,在北方的話,可能多數都是以清炒空心菜為主。                   空心菜可以說是種十分下飯的菜餚,夏天的時候正是它大量上市的季節,而且它的價格也不貴,平日吃不下飯的時候,隨便買一把炒來吃就非常不錯,肯呢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種不起眼的時令蔬菜,其營養成分竟然是葉菜之首,經常買來吃準沒錯。
  • 白菜梗還能怎麼吃?加點香腸一起炒,濃香脆嫩特爽口!
    偶爾別出新意地換個做法,只用上又白又脆的白菜梗和濃香勁道的香腸,味道卻是出奇的好,脆嫩依舊,再添濃香,清新爽口,才剛吃那麼一小口就能讓那對白菜的愛又回來了!要是還嘗過這道菜的,有機會的話就一定要嘗一嘗,保證你不會後悔的!自己做來吃也是超級簡單的,做法這就奉上,一起跟來做著吃一吃吧!
  • 大雪前後,這水果正當季,做成果醬酸甜開胃,吃著放心
    轉眼快到大雪節氣了,大多數人的肌膚都是變得很乾燥,這個時候,大家不妨多吃一些水果的。說到冬季的時令水果,非橘子莫屬了。橘子不僅水分充足,顏色鮮豔,味道酸甜,營養價值也有很多,當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能補充人體所需營養,所以大家不妨在平時常吃一些橘子。
  • 它們是客家人夏日必備小菜,清爽開胃人人愛!
    >來來來今天小師傅就來教大家做幾道開胃小菜豆角也叫豇豆是夏天盛產的蔬菜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用豇豆醃製成酸豆角可幫助消化,增進食慾是夏日裡必備的開胃小菜首先要清洗豆角豆角最好要挑選嫩一點的這樣醃好後才會爽脆
  • 贛南人不愛芋頭偏愛吃梗.
    在百科記載中,芋梗異名芋荷杆,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葉柄,一般在7~8月間採集。一般人並不知曉的是,其藥用價值十分重要。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寫道:「芋梗,辛、冷、滑、無毒,除煩止瀉。療妊婦以煩悶、胎動不安。
  • 春天吃什麼菜?這10種最應季!
    我們都知道,多吃蔬菜對身體健康有益,春季養生要多吃時令蔬菜。
  • 今日大雪,記得常給家人吃這5種食物,應季而食身體棒平安度冬天
    大雪節氣到來,全國各地氣溫驟降,特別會讓我們的抵抗力下降, 很容易導致感冒生活,引發多種慢性病,因此大雪節氣我們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大雪節氣,記得多給家人吃這五種食物,應季而食營養高身體棒,健康度冬天,別錯過喲。 下面就來分享一下吧。 一、 大雪醃肉在南方很多地區,大雪節氣風俗之一就是醃肉。
  • 3月的這道時令蔬菜,具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尿,趁氣候吃起來吧
    轉眼間已經到了3月份了,每個月份都有順應節氣的食材,而每個月份的時令蔬菜都特別多,就先講3月份的時令蔬菜,先一道一道菜地掀開這些面紗,這次讓我們先探索其中的一道時令蔬菜的製作及烹飪吧。3月時令蔬菜之一:芹菜芹菜豆絲食材:芹菜2根、豆絲3片、肉卷 1段、蔥 1根、紅辣椒 1根(根據可接受的辣度來搭配)、蒜 2瓣調味料:橄欖油、醬油、鹽烹飪步驟:
  • 初春調理脾胃,應季食療蔬菜首選茼蒿,這四道食譜美味和養生兼顧
    雨水節氣中,氣溫回升較快,但氣溫會忽高忽低,春寒料峭,這種乍暖還寒的天氣不僅對農作物的生長危害較大,在這個非常的疫情時期,人們更要注意多穿衣,預防感冒和各種春季病。雨水節氣裡,空氣變得溼潤,也沒有夏季的燥熱,正是養生的好時機,調養脾胃正當時。
  • 今日秋分必吃它!最時令的鮮嫩多汁,好吃養生一盤搞定!
    老祖宗常說的「不時不食」,就是讓我們吃東西要應時令,按季節。時令的食物,才能給舌尖帶來最美好的體驗。這道全素的時令菜除了蓮藕外,還特意加入了秋天的應季產物——秋葵。外形像辣椒,裡面包裹著嫩嫩的白豆豆。口感吃起來軟綿順滑,簡單的煎一下,撒上黑胡椒與食鹽,格外好吃!
  • 夏季時令菜有「五寶」,你吃了嗎?
    俗語有說:「六月莧,當雞蛋,七月莧,金不換」,由此可見其營養價值之高。莧菜具有清熱解毒,除溼止痢,通利二便,利竅止血等功效,是一道極好的夏季時令養生蔬菜。夏天要養心,所以要吃它,尤其是吃紅莧菜!莧菜雞肉丸 | 蒜泥莧菜 | 莧菜皮蛋湯 | 莧菜鱈魚雞蛋羹 | 蒜香紅莧菜 | 乾貝皮蛋莧菜煲 | 炒莧菜 | 清炒莧菜 | 莧菜炒飯 | 蒜蓉莧菜夏季消暑第一菜,能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又有清熱祛暑的作用。而且,冬瓜也不易生蟲,相對更加安全乾淨。冬瓜煲湯,別把冬瓜皮削掉,其食療作用可不比冬瓜肉差。
  • 冬天,吃菠菜吃蘿蔔,不如吃它,改善視力,營養互補,雙眼明亮了
    現在是冬天的最後一段時間,天氣越來越冷了,平常吃菠菜和蘿蔔吃膩了,不妨試一試這道芋荷梗炒豬肉片,鮮芋荷梗成本低,醃製後的芋荷梗非常入味,搭配一些五花肉一起炒,營養互補,對於孩子視力很有幫助。冬天,吃菠菜吃蘿蔔,不如吃它,簡單易學,營養互補,不懂太可惜。
  • 冬天,吃菠菜吃蘿蔔,不如吃它,簡單易學,營養互補,不懂太可惜
    ,不妨試一試這道芋荷梗炒豬肉片,鮮芋荷梗成本低,醃製後的芋荷梗非常入味,搭配一些五花肉一起炒,營養互補,對於孩子視力很有幫助。【芋荷梗炒豬肉片的食譜解析】食材選購:選購豬肉200克左右(豬肉分成若干部位,裡脊肉適合炒肉絲,前腿肉和五花肉適合炒著吃,後腿肉適合用來包餃子餡,建議選擇肥瘦相間的五層五花肉,最後選擇上五花肉,五花肉的油脂少,吃起來不會膩,五花肉主要看肉質新鮮程度,優質的五花肉色澤鮮紅色,而不是發白和暗紅色,用手輕輕按壓一下有彈性,摸起來不要特別潮溼和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