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譬如,喜茶攜手擁有三百年歷史的傳統藝術機構榮寶齋和國際知名潮流藝術家Digiway,創作了《靈感飲茶派對》,並將其搬上了大型國際潮流展INNERSECT。
茶飲行業的未來趨勢,更多的不在於加速擴張,而是更強調精益擴張。
現在的線下店內都儘可能地使用ERP或是數據系統工具,對單店的運營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包括原材料損耗、人流量、產品銷量趨勢、客單價、產品研發周期等等。喜茶的CMO曾經說過:「要走上規模化,每個環節的系統化至關重要。"
因疫情受到極大衝擊的線下餐飲業,茶飲行業卻熱度不減。
疫情期間,「我實在太想喝奶茶了」微博話題閱讀量達近億次。
復工後,「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微博話題閱讀量更是高達近24億次。
後疫情時代,在被稱為「茶飲業兵家必爭之地」的深圳,芭依珊更是逆勢而上,開幕了一座813「奶茶大樓」,光是面積就達6000㎡,可以容納800人同時喝茶。
不僅擁有花房、麵包房、娛樂廳,還有14個獨立奶茶包間,以奶茶為主題打造了一座特色「奶茶小鎮」,茶飲產業也邁向更多元,突破了次元壁。
作為一個茶飲界的老客戶,縱觀競爭激烈,同質化日益嚴重的茶飲業,我認為對於品牌茶飲來說,更重要的應該是——完善供應鏈,加強品控,更多地專注於產品本身,比如研發定位能更偏「健康養生」:)。
《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稱,新式茶飲行業也正是邁入數位化3.0時代,幾乎所有拿到融資的頭部品牌都發力供應鏈建設。
茶飲作為食物,最重要的是口感,要實現規模化,就必須打造自己的高效高品質的供應鏈,保證口感的穩定性。
在這一方面,主流新式茶飲品牌都已經有所行動。
譬如,奈雪の茶通過高價買斷產區原茶和工藝的方式,牢牢抓住了好茶供應鏈,從源頭起為顧客帶來好產品;為實現「霸氣草莓」的四季供應,其創始人彭心還斥巨資投產了165畝草莓園,聘請華南農業大學博士親自栽培。
越來越多精緻的奶茶男孩女孩們,正在高頻地加入茶飲行業的消費大軍。茶飲行業持續地白熱化火爆,成為城市文化中細小卻又隨處可見的新生元素。
呼嚕呼嚕享受奶茶的同時,能收穫減減壓、放縱片刻的時光,在緊繃的快節奏中捕獲一些俏皮的小空隙,一杯小小的奶茶何嘗不是蘊含了大溫情呢。
【瑪莉莎盤公益贈書持續進行】
在下方留言
-聊聊「你喜歡喝奶茶嗎?」-
即有機會獲得贈書!
本期送出
《活著活著就老了》馮唐著
we see things as we 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