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設計與其他設計的最大區別是以植物來造景。
中國的古典園林如此。
西方的歐式園林亦如此。
也有例外的,枯山水,日本的頂級美學。
唯一一座沒有植物、水流的園林。
日本庭園文化的最高代表。
但它的誕生和發展,卻離不開中國。
今天,就來細細掰碎它。
什麼是枯山水?
日本古籍《作庭記》記載,「於無池無遣水處立石,名曰枯山水」。
直白點,在沒有池子、水流的地方放置白砂、石頭,即是枯山水。
最早,它只是日本庭院的一種設計手法,相當於現在的家裝設計。
但,這個「家裝設計」極有特色,只有白砂和石頭。
為什麼?
其一,地貌原因,京都缺水卻盛產白砂。
其二,當時的禪僧為了營造枯山水庭園的苦行氛圍,摒棄了所有開花植物。
▲大德寺石庭
▲金剛峰寺石庭
所以,沒有植物、沒有水、只有砂,怎麼辦?
想像。在禪宗思想的影響下,白砂象徵水流,石頭象徵山巒。
所以,如果你看到這樣一張圖。
發揮想像,這不是白砂和石頭;而是一座島嶼和水面泛起的漣漪。
這,就是枯山水,「乾枯的山水」。
後來,中國的水墨山水畫傳入日本。
本著好學的精神,日本禪僧學習了山水畫中運用的表現手法和技巧,來發展枯山水。
比如,學習山水畫的構圖手法,日本人造出了較完整的枯山水庭園。
▲方丈庭和《瀟湘八景圖》主景觀構圖法一致
越學習,白砂和石頭能代表的東西就越多。
比如,石頭能代表神仙島、瀑布、蓬萊島、佛像...(日本人想像力可謂絕佳)
代表的含義越多,創作的可能性就越大。
於是,枯山水作為日本庭院的一個種類獨立而出。
枯山水「入門」
如果僅是砂石,就能稱之為「美」,那...沙坑也應該擁有姓名。
差就差在一個詞,「侘(chà)寂」。
最熟悉的陌生詞,凡是談到日本美學都離不開它。
它到底什麼意思?
4個字,殘缺之美。被削減到本質、不完整的美學。
不明白?上圖。
羅浮宮的鎮館之寶:《斷臂的維納斯》和《勝利女神像》。
一個殘臂,一個斷頭,「殘疾姐妹花」就這樣以殘缺美徵服了全世界。
▲左為《斷臂的維納斯》,右為《勝利女神像》
但,這和枯山水有什麼關係?
龍安寺的方丈庭,坐落15塊石頭,但無論哪個角度都只能看見14塊。
▲方丈庭
十五為盈,十四為缺。這就是枯山水和侘寂的共通之處。
殘缺美,通俗點,即想像美。
打個比方,看到一雙電眼,你會想像這雙電眼的主人是:梁朝偉、張震、陳偉霆...
枯山水和侘寂,就是那雙「電眼」。
只留一部分,剩下的任君想像,或許會更深刻、完美。
但,留下的部分可不簡單。
枯山水,小到砂子的走向,大到石頭的安放,處處是細節,講究。
枯山水的白砂,大多產於京都北白川,經過生產加工,有了雅稱「白川砂」。
也有特例,東福寺東庭和方丈庭的砂是黑色和紅色,而非白砂。
▲方丈庭黑砂
砂,講究;砂的紋樣,也講究。
分為4大類,漣紋、波紋、渦卷紋和其他紋理。4大類下,又劃分其他分支,達20幾種。
每一種紋樣代表一種寓意。
比如,直線代表平靜的水面,幅度小的曲線代表漣漪,流水波紋代表奔騰的水流...
▲砂紋代表的寓意
除了砂紋,砂凝聚堆砌成島,又是另一種寓意,象徵理想之境。
銀閣寺的向月臺就是如此,連石頭也沒有,只有砂紋和砂島,高度抽象的表現手法。
▲銀閣寺
剛剛說白砂代表水流 ,而凡是有流水就會有源頭,源頭怎麼找?
看石頭,庭院裡最高大的石頭就是了。
這,就是主石。找到它,就能知道水流(砂紋)怎麼流。
石頭,除了能讓你看水流流向,還代表著各種含義。
比如,三尊石組有佛教寓意,鶴石組有吉祥寓意,瀧石組則有吉祥寓意。
▲三尊石組
再細緻點,石頭怎麼放也講究。
專業術語,立石。
第一步,挑正反,大為正、小且凹為反。
第二步,埋石頭。(此處敲黑板,重點來了)得深,把石頭深深埋入地面,剛勁有力。
知道了砂和石頭的含義,恭喜你剛過及格線。沒錯,還有你不知道的。
觀賞枯山水,不能踏入庭園,要怎麼看?
走廊、室內、窗戶,三選一。有什麼區別?
走廊,IMAX-3D影廳,全視野立體效果。
室內,3D畫框,庭園被門窗分隔,但還原度100%。
窗戶,天文望遠鏡,對,必須圓窗。
禪宗中,圓窗代表「悟性」,包含世間萬物的真理。透過圓窗窺枯山水,窺的是真理宇宙。
當然,你可能和我一樣窺不出來「宇宙」,但你一定能看到枯山水背後的美景。
這,叫借景,中國古典園林的傳統手法。
讓遠方的植被和山脈「淪為背景」,整個枯山水庭園看上去就大了許多,美了許多。
和中國的淵源
作為日本傳統文化的代表,枯山水相當的不「純正」。
準確的說,日本庭園文化的發展也和中國淵源不淺。
初期,日本的庭園只是被用作祭祀的環狀列石、前方後園墳而已。
在唐朝宮廷庭園的影響下,日本庭園才開始擺脫祭祀,造型元素豐富起來。
鎌倉時代,日本僧人從宋朝學完佛歸國。
他設計建造的日本庭院也是具有顯著的中國庭園特徵,池水石俱全。
一直到平安時代後期,日本庭園才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日本庭園大師枡野俊明形容,這是個「捨去」的過程。
「將豐富的元素一個個捨去,最後只留下足夠的表達的部分,差別就這樣形成了」。
所以,枯山水成為了日本庭園的最高代表。
它所體現的,是日本文化中去除繁複,保留本質的精髓。
枯山水「捨去」的過程,也是文化學習和發展的過程。
日本的文化大多和中國息息相關,這是我們值得驕傲的事情。
比如,日本的相撲是源自中國的「角牴」,木屐也是源自謝靈運的謝公屐。
▲謝公屐
但日本卻能在此基礎上,發展出自己獨特的新東西,成為彼此的代名詞。
這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