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TONE
儘管"看起來像一回事",但虛擬世界裡的射擊遊戲,與現實世界中的槍械射擊一直都相差甚遠。單就從瞄準角度來說,現實世界裡不會有一行數字提醒射手還有多少彈藥,把準星套在目標上,也不會有"高亮"或"顯示名字"般的神奇效果。
但隨著熱成像技術、光學技術乃至於數碼顯示技術的突飛猛進,實戰槍械的瞄具也在飛速進化:近日展出的德國"Steiner"CQT瞄準鏡就如同射擊遊戲裡的"透視外掛"一般,能將視野裡的人體用高亮標識,直觀清晰!
圖為SHOT-SHOW上展出的CQT瞄準鏡,系德國光學名門Steiner研發。
儘管長期以來,所謂"熱成像夜視瞄準鏡"都被神化成夜間、甚至是室內黑暗環境裡無所不能的神器,但實際上它並不比白天環境下的普通瞄準鏡強多少:夜視鏡裡一片"綠油油"的視野只能說比暗夜好一些,真正要從其中分辨出人影,需要很長時間的適應性訓練。
但這種問題,在CQT這種疊像瞄準鏡上已經不復存在:全稱為"室內近距戰鬥熱成像瞄具"的CQT瞄準鏡能把熱成像的"綠圖"疊加在普通瞄具視野裡,造出人像"高亮"的完美效果。
圖為美軍"三代半""夜視瞄準鏡的夜間瞄準效果,依舊停留在"看得見"的階段。
而類似CQT瞄準鏡這種"能把目標高亮標識"的功能,先前只有在某些射擊遊戲的高級道具,或者乾脆就是"作弊外掛":射手不需要再花時間判斷面前的"目標"究竟是雜物、樹叢、雜物還是身著偽裝迷彩服的敵人,就可以直接照著"高亮"射擊,帶來的優勢至少能以"秒"來計算——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這就是決定單兵之間對決輸贏的勝負手。
圖為科幻射擊遊戲"APEX英雄"的"數字威脅瞄準鏡",能透過煙霧標識目標。
當然,從展會上CQT瞄準鏡的表現來看,目前將熱成像和可見光成像"疊像"的效果並不是非常理想:在人眼看向瞄準鏡角度稍微苛刻些許的情況下,熱成像"標記"就會發生偏移,不能進行精確瞄準。
但是,一旦技術成熟,類似CQT瞄準鏡的新型瞄具將會徹底顛覆步兵戰鬥的邏輯:狙擊手的偽裝即便在白天也不一定再能奏效,就連"煙霧彈"也不再是安全的掩護。
圖為裝備有CQT瞄準鏡的突擊步槍,其體積並不大。
而回顧近幾年,即便"輕武器"本身的研發碰到瓶頸,長短槍上外加的"附件"卻在高速演進,變得越發"傻瓜化":新型的導軌兼顧重量、強度和通用性,能把附件安裝變得簡單化;AR技術和"智能附件"的結合,讓射手能夠無縫感知到槍械的狀態,還有多少彈藥、甚至瞄準的彈道線預測都能直觀顯示在眼前,就真如同"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那般直白暢快,這就已經不是一個"透視外掛"能夠形容的差異了。
圖為使用hololens-2智能眼鏡進行實驗訓練的美國陸軍士兵。
而在這輪"輕武器附件智能化"的浪潮當中,能"看破一切偽裝"的CQT瞄準鏡顯然不是第一輪,也不會是最後一輪滔天巨浪:功能越發"離譜"的輕武器附件和單兵裝具還會繼續接連出現,曾經在步兵戰場裡佔決定性優勢的訓練環節將越發"向後靠",這類小玩意兒的技術水平差異甚至將直接決定戰爭的勝負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