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大愛|廣東援疆醫生協力搶救一名早產嬰兒

2020-12-23 新華網新疆頻道

  近日,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人民醫院多科室援疆醫生團隊的齊力幫助下,成功搶救了一名早產嬰兒,該名嬰兒是該院成功搶救的最小嬰兒。

  日前,一名孕周僅29周多的孕婦羊水已破,下腹陣痛,被緊急送至三師圖木舒克市人民醫院,通過綠色通道安排住院。據悉,該孕婦32周歲,初產、胎齡29+5周(註:29周加5天),胎膜早破,合併妊娠糖尿病。綜合以上眾多高危因素,廣東援疆醫生、圖市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李焱、麻醉科主任塗遠豔、兒科主任謝潤華立即加入會診。在與產婦及家屬充分溝通並了解他們的意願後,醫生們緊急會商決定幫該孕婦接生早產兒。

援疆醫生謝潤華(右一)正專心地為病人手術

  由於胎兒不足月,出生後可能有窒息的風險。謝潤華主任提前趕到產房監產並做好新生兒搶救準備,於當天11時成功分娩一名體重1.66千克的女嬰。該新生兒出生後膚色青紫,無自主呼吸,情況危急。謝潤華立即會同助產師為其進行保暖、清理呼吸道、觸覺刺激及面罩正壓通氣等復甦措施。經過一輪搶救,該新生兒哭出了人生中的第一聲,有了自主呼吸,膚色轉紅,隨後被轉入新生兒科留觀監測。

  目前,該新生兒在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下情況良好,體重已長到1.83千克,生命體徵及各項檢查結果理想。

  「謝謝廣東援疆醫生和圖市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救了我和我的孩子,您們不僅是『白衣天使』,更是新生命的『擺渡人』。」該名孕婦出院後特意來到婦產科和兒科向當天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道謝。

醫生與患者(左三)的合影

  早產兒(即出生胎齡小於37周的新生兒)相較於足月兒,其器官發育相對不成熟,容易產生多種併發症,且胎齡越小併發症越多。今年以來,由於廣東援疆醫生分別進駐圖市人民醫院婦產科、兒科和麻醉科,在總結推廣廣東先進的婦產和新生兒救治經驗後,圖市人民醫院婦產科、兒科、麻醉科醫護骨幹組成了一支緊密協作的隊伍,在危重孕產婦、危重新生兒等救治上技術越見成熟,有效保障了師市危重孕產婦的生命安全,減少了危重新生兒的轉診率和死亡率。(吉秋霞、李偉鋒)

相關焦點

  • 廣東援疆醫生塗遠豔:縱使歲寒途遠 我亦化作豔陽
    今年年初,廣東省東莞市婦幼保健院麻醉科副主任醫生塗遠豔接過援疆的接力棒,從珠江沿岸來到葉爾羌河畔,在三師圖木舒克市開展為期18個月的的援疆工作。他不僅從廣東帶來了先進的麻醉技術,還打造了一支鐵的團隊。廣東援建專家塗遠豔帶領科室同事周永剛、康紅梅組織急診搶救工作,在塗遠豔的指揮下,病人迅速完成了全麻誘導和氣管插管,術前麻醉時間僅僅用了五分鐘。經過緊張的輸液、輸血和手術配合,在歷經2小時30分鐘的緊張搶救後,患者順利完成了手術,被安全地送回了ICU病房。
  • 英國醫生用三明治袋子救活1斤重早產嬰兒
    英國名叫Sharon Grant的女士於普利茅斯的德裡福德醫院產下一名女嬰。
  • 廣東醫生周振軍:寄情邊疆 真情奉獻
    2020年3月26日,來自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的周振軍跟隨新一批廣東援疆醫療隊,來到了祖國的西大門——新疆喀什,擔任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一職。  「科室」把脈出良方  「作為臨床醫生,開展好醫療工作是第一要務,援疆時間有限,我一定朝乾夕惕,力爭把更多的東西留在這裡。」
  • 26周早產兒「死而復生」,寶爸卻情緒失控怒吼醫生,真相令人心寒
    因宮內感染,醫生告知許先生,需要剖腹小孩也保不住,並在手術3小時前,讓許先生籤下「死胎自行抱走」的協議。9月17日凌晨12時手術結束後,醫生將一個裝有男嬰的黃色袋子交給許先生,並告之就是那個剖出來的孩子。許先生安頓好妻子,準備去埋葬塑膠袋中的孩子,但走到醫院門口時,發現塑膠袋動了一下,許先生急忙帶著孩子回急診室搶走,但孩子還是患上了重度腦癱。
  • 醫生的話更氣人:不關我的事
    當一個孩子即將來到世間的時候,父母都是高興地,期盼著孩子能夠健康的出生,不過,有時候卻存在意外早產的情況,如果搶救及時,大部分嬰兒時可以順利健康成長的,畢竟這是父母的希望,不過,有時候醫院卻做出誤判,日前,河南商丘的許先生找到記者求助,要為自己的腦癱兒子討回公道,他認為是醫院的疏忽
  • 560克重的超早產寶寶腸穿孔危在旦夕,醫生「繡花」縫合終脫險
    一名在媽媽肚子裡只"住"了 6 個月的極早產兒小鈺(化名),出生體重僅 560 克,一度出現了新生兒呼吸窘迫症。更嚴重的是,她還突發消化道穿孔,腹腔內充滿糞便,小腸有 30 釐米壞死,性命危在旦夕。好在經過深圳市兒童醫院專家團隊全力救治,小鈺成功脫離危險。
  • 援疆醫生宋雨晨:被需要,是一種幸福
    援疆醫生宋雨晨任命為圖木舒克市人民醫院眼耳鼻喉科第一主任,主持全面工作,負責眼耳鼻喉科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及行政管理工作東莞市東部中心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宋雨晨參加醫療援疆活動後,被組織部任命為圖木舒克市人民醫院眼耳鼻喉科第一主任,主持全面工作,負責眼耳鼻喉科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 河南嬰兒「死而復生」成腦癱 專家:醫生在處理過程中或有不完美操作
    於是,醫生給了他一個體溫計,說如果孕婦不發燒,有繼續保胎的可能,但如果發燒,則必須停止保胎。他一量,妻子的體溫超過37度,他們才決定放棄。 按照張峰的回憶,當時是傍晚6點多,一名主任正值下班之際,特意過來叮囑說,孩子不能保了,否則大人有生命危險。在這位主任離開後,孕婦和家屬就進入了術前知情同意的告知階段,在許多文件上簽了字。
  • 阿克塞:見義勇為救死扶傷 彰顯醫者大愛仁心
    通訊員 王英福 楊鐵柱  「作為一名醫生,治病救人是我們的天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酒泉市人民醫院援阿醫療隊主治醫師趙偉說道。
  • 市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關小萍獲評「廣東好醫生」
    市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關小萍獲評「廣東好醫生」 來源 : 發布日期 : 2020年12月16日 編輯:用心守護兒童健康36載■ 陽江日報記者/張貝奇12月15日,由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在全省衛生健康系統開展的「廣東醫生戰疫情」系列主題展示活動在廣州舉行。
  • 為這片疆土搭心橋 ——記北京阜外醫院心外科援疆專家宋民
    院領導和科室主任們常常教導我們,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心外科醫生需要耐得住寂寞,成長周期很長,必須要經過長時間一步步的艱苦磨練,打牢堅實的基本功,一定不能急於求成,這既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患者負責。」這是宋民參加心外科工作25年來的切身體會。因為,宋民就是在北京阜外醫院前輩們的言傳身教下,這麼一步步走過來的。
  • 致敬醫師節|金山醫院首屆「十佳」醫生,請記住「醫」路上最美的身影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已經踏上返回老家途中的他、在接到醫院的電話後,毅然放棄與家人的團聚,堅守在發熱門診抗疫第一線,用「生命重於泰山,抗疫就是天職」的誓言,展現一名感染科醫生的責任與擔當。十佳醫生 桂柯科骨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從醫格言:行醫德為先,服務人為本。
  • 中山巾幗有力量|中山巾幗袁小玲獲評「廣東好醫生」
    中山巾幗有力量|中山巾幗袁小玲獲評「廣東好醫生」 2020-12-09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記西藏林芝市朗縣人民醫院援藏醫生陳然:援藏路上踐行醫者仁心
    時間就是生命 危急時刻他衝鋒在前  「陳醫生,有急救患者需要搶救……」近日,剛剛下班在家休息的林芝市朗縣人民醫院麻醉科醫生陳然,被突然響起的電話鈴聲驚醒。接完電話,陳然馬上趕到醫院急診科參與到患者救治工作中。
  • 《醫者仁心——中國醫學界院士口述訪談》:詮釋醫者仁心的大愛
    《醫者仁心——中國醫學界院士口述訪談》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一場席捲全球的瘟疫,向人類敲響了警鐘,我們要敬畏自然,保護自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適時推出的《醫者仁心——中國醫學界院士口述訪談》一書,秉承「為科學家立傳,為科學研究立言,為倡導科學精神立德」的宗旨,以口述史和訪談錄的方式,為我國醫學、生物學界作出重大貢獻的頂級院士們記錄影像和文字,從他們口中還原老一輩中國醫學界專家為國家現代醫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
  • 醫者無私 警者無畏
    2003年3月,在「非典」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她,一名共產黨員,一名監獄人民警察,以大局為重,視疫情如命令,視病房如戰場,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第一個進入非典病區,忘我工作,竭盡全力救治病人。由於工作突出,她榮獲個人三等功。  2016年,她報名參加山西省援非醫療隊,先後為隊員、隊長、總隊長。
  • 點讚廣東好醫生|惠州市中醫醫院林惠京:做中醫人,揚中醫情
    林惠京 「作為一名中醫人,要勇敢面對、敢於擔當。」這是林惠京常說的話,也是她踐行的諾言。近日,林惠京獲第四屆「廣東好醫生」提名獎。 仁心善心,從醫生到「代理媽媽」 在內分泌科,有一個特殊的小病人怡樂,她漂亮、調皮、愛玩鬧,一雙美麗的眼睛總會笑嘻嘻地迎著你。她是一名I型糖尿病患兒。 林惠京初見怡樂時,她只有4歲。
  • 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舉辦「文化潤疆、弘揚援疆精神」座談會
    座談會由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理事長梁日明(上圖)主持,他給與會者介紹了紀念館建館以來工作情況。最是文化潤人心,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潤疆,就是用中華文化涵養滋潤新疆各族幹部群眾的精神世界。
  • 「榮耀醫者」活動Herbalmax瑞維拓全程陪伴,共同實現尊醫重衛
    今年「敬佑生命·榮耀醫者」第五屆公益活動盛典在人民日報盛大舉行,活動旨在大力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樂於奉獻、大愛無疆」的醫者美德,向全社會弘揚尊重醫生、醫護人員的良好風尚。該活動只是拉開了「尊醫重衛」大幕的一角,要在社會上呈燎原之勢還需我們獲獎的優秀醫生能夠推動整個醫學界,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懈怠、持續奮戰,以精湛醫術、高尚醫德、優良醫風繼續當好人民健康的守護者、健康中國的推動者、醫者仁心的踐行者。活動自9月份啟動以來,共收到來自全國97家醫院眾多醫者的報名信息。
  • 廣東23歲白衣天使捐獻器官留下大愛,這些瞬間曾讓無數人動容
    廣東23歲白衣天使捐獻器官留下大愛,這些瞬間曾讓無數人動容 於媛媛生命永遠停留在了2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