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推掉工作,高曉松連夜飛回,莫言:麥家把家底子都抖擻出來了

2020-12-02 千燈侃時尚

麥家的新作《人生海海》,顛覆了大家對他的看法。《解密》、《風聲》、《暗算》,讓大家認識了他,雖然被冠上了「諜戰小說之父」的大名,卻好像也限制了他的文風。

但這一次,耗費5年,麥家帶著根據自己生活經歷改編的《人生海海》歸來。讓大家重新認識了麥家,也見證了一本好書的面世。

董卿推掉工作,高曉松連夜飛回

董卿讀完《人生海海》之後說:

「我一個人坐在書房裡面,對著電腦。天色越來越黑,可是我覺得已經沒有力氣站起來去開燈。電腦藍色的光就映在我的臉上,我止不住地流眼淚。」

它戳中了她內心最脆弱、最敏感的部分。所以這本書發布當天,董卿推了自己的所有工作,為麥家親自助威。

這本書籍在發行之前,麥家給高曉松打了個電話,高曉松二話不說,連夜從美國連夜飛了回來。高曉松讀了兩遍這本書,每一次都會流淚,於是高曉松評價說:

"這本書是向內心深處的文學攀登下一座高峰的大作,看完後真的忍不住落淚。"

莫言:麥家把家底子都抖擻出來了

讀過麥家的《解密》、《暗算》、《風聲》,大家都知道麥家的寫作風格,也熟知他講述故事的素材和原型。

他的風格不是寫實的,而是傳奇的。他故事中的人物生活在他營造的「江湖」環境裡。他的「江湖」與金庸武俠小說的「江湖」是同質的,但更加神秘莫測,更加具有奇幻之美。

但是《人生海海》這本書,打破了以往麥家的寫作風格。麥家和過去作別,回到童年、故鄉,那個生他養他的村莊。

小說一開篇,不厭其煩地對村子的地形地貌的描寫,仿佛拉開了一部長篇戲劇的序幕:這是古典主義作家們的看家本領,麥家也會。或許正因此,麥家想挑戰一下自己,走出所謂的舒適處,嘗試一種新題材,新寫法。

這是一個作家的美德,不要老待在安樂窩裡,吃老本,要敢跟自己較勁,去闖闖新天地,爭取多扎幾個跟頭。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評價道:

這本書,讓麥家把家底子都抖擻出來了!

和過去一刀兩斷,新的開始

很多大是大非的轉折,需要一些外力和契機。麥家就是經歷了這個人生是轉折點。這個轉折點就是父親的去世。

麥家在年輕的時候不懂事,和父親關係非常緊張,20年沒有回過家,即使是寫信也不會提到父親。20年沒有回家的他,決定回家,想陪陪父親,儘儘孝心。令人沒想到的,父親已經不認識他。

沒過多長時間,麥家的父親就去世了,麥家就像一部因急剎車而翻掉的車,許多部件壞掉了,並且拒絕去修。從那以後,麥家整整一年沒有打開電腦。完全做好了不寫作的準備。

2014年夏天,麥家在強烈的衝動下坐下來開始寫新作《人生海海》
這是全新的一次出發,不論是題材、手法還是思想情感,都和過去一刀兩斷了。

麥家說道:我回到了故鄉,回到我的童年,聆聽我最初的心跳。我寫鄉村小世界,寫命運大世界,寫父子情深,寫世道人心,寫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寫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一定意義上說,這本書也是父親安排我寫的。

麥家花了5年的時間,2019年4月,這部書終於出版了。麥家通過這本書完成了自救,沒有功利心又用心用功地寫了一部作品。

每個人都應該跟自己來一場和解

董卿說:「如果麥家帶著《人生海海》再上《朗讀者》,我希望主題是『告別』,或者理解成『和解』。我們總是和某一個過去做告別,和某一段時間的自己做告別。」

其實人的人生都一樣,一定會經歷坎坎坷坷,大起大落,但是如果我們連面對的勇氣有沒有,那還怎樣能走完這一生呢?所以很多中年人看完這本書,都會熱淚盈眶。

麥家曾經說:「自己覺得作為一個作家,最難的,也是最應該做到的一件事情,就是怎麼樣把自己的一些感受變成大眾的感受,讓特殊性變成一種普遍性。」

在《人生海海》這部作品中,麥家可以說是非常的成功。通過「我」的視角與感受,在撲朔迷離的情節中,看盡人世百態。由此,拉近了讀者與書中人物和生活的距離。

所以這部小說讀起來,才會那麼的平易近人,就連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都稱讚它是一部「迷人」的小說。

「人生海海」是一句閩南語,是形容人生複雜多變但不止這的意思。它告訴我們生活像大海一樣寬廣,但無論生活多麼艱難,我們都要好好活下去

當你也陷入原生家庭的關係,無法自拔,建議你也讀一讀。這本書,無論是給正在讀書的孩子,還是已經步入中年的大人,都會深受觸動。

只不過是一場電影的價格,卻可以讓你領略人生真諦,這是多麼划算的事情!點擊下方商品卡就可以購買。

相關焦點

  • 麥家的《人生海海》憑什麼這麼火?莫言「著迷」,董卿「落淚」
    董卿推掉工作,高曉松當晚飛回董卿讀完《人生海海》之後說:「我一個人坐在書房裡面,對著電腦。天色越來越黑,可我覺得早已沒有力氣站起來去開燈。電腦藍色的光就映在我的臉上,我止不住地流眼淚。」它戳中了她內心最脆弱、最敏感的部分。因此 這本書發布當天,董卿推了自己的所有工作,為麥家親自助威。
  • 讓董卿推掉工作,讓高曉松從美國連夜趕回,他是誰這麼厲害?
    讓董卿推掉工作,讓高曉松從美國連夜趕回,他是誰這麼厲害?「如果一個作家能夠創造一種類型的文學,這個作家就是了不起的,那麼麥家應該是一個拓荒者。」這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對於小說家麥家的評價。麥家的確是個成就頗豐的作家,他的小說極具獨創力和想像力,情節曲折離奇、扣人心弦,特別是後來改編成影視作品的《暗算》、《風聲》,直接開啟了中國當代諜戰影視的大門,也讓他成為了中國最受讀者喜愛的作家之一。麥家原名蔣本滸,在1964年出生於浙江富陽蔣家門口村,父母務農,家境平實普通。然而他的外公曾經當過地主,這在當時令幼小的麥家受盡了歧視。
  • 他曾讓董卿推掉所有工作,高曉松連夜從美國飛回,到底憑什麼?
    1964年,麥家出生在浙江的一個農村裡, 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麥家的爺爺是基督徒,外公是地主,父親是「右派」和反革命分子。麥家小時候經常被別的同學欺負,有一次又被三個高年級的同學打,那三個孩子隨他邊打邊罵,罵他父親,甚至老師都在拉偏架!很快父親就知道了,不分青紅皂白的就直接打了麥家兩巴掌。父親這種行為傷透了他的內心,從此他再也沒喊過一聲父親。
  • 為了這個男人,高曉松連夜從美國趕回,董卿推掉所有主持
    這也讓麥家獲得了在文學創作之路上繼續下去的勇氣。為了他,高曉松從美國連夜趕回,董卿推掉所有主持,他有何魄力?一戰成名後,他的寫作之路就像是一路綠燈:《暗算》,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突然回醒,決定回家,父親已患老年痴呆2008年汶川大地震,震後,麥家去了地震災區的現場,地震現場有抱頭痛哭的,有瘋狂找親人的,有抱著孩子痛哭流涕的……眼前的一幕幕讓麥家當即決定,回家看看,回去看看那已經年邁的父親。
  • 這個人能讓高曉松連夜從美國飛回來,讓董卿推掉所有主持,為何?
    麥家在十二歲的時候,和三個同學在學校打架,原因是因為他們辱罵自己的父親,為了維護父親,麥家不顧自己弱小的身軀,以一敵三和他們打架,雖然老師過來了,但是拉偏架,結果麥家被打的鼻青臉腫。放學後,麥家不甘心,又去了一戶同學家門口堵人,結果被父親知情,當著同學父母的面,給了他兩個耳光,讓他原本受傷的鼻梁直接打歪。從那時起,麥家就開始了對父親長達十幾年的憎恨,更是十七年都沒有和父親說過話。為了遠離父親,麥家去參軍,寫信回家都是「你好,母親」,從來不提父親。
  • 讓董卿推掉所有工作,高曉松連夜從美國飛回,他究竟有何魅力?
    童年的辛酸1964年,麥家出生於浙江省富陽市大源鎮蔣家門口村,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麥家兒時家庭政治地位比較低下,爺爺是基督徒,外公是地主,父親是"右派"和反革命分子。家裡的幾頂黑帽子使麥家從小就被別人歧視,沒人願意跟他交朋友,甚至連為人師表的老師也侮辱他。在缺乏有效交流又備受欺辱的童年,麥家將內心的恐懼都寫成了日記。
  • 讓董卿流淚,一個電話高曉松為他從美國飛回來,他到底有什麼魔力
    讓董卿流淚,一個電話高曉松為他從美國飛回來,他到底有什麼魔力與父親的「戰爭」,兩個耳光打散的父子情1964年,麥家出生於浙江省富陽市大源鎮蔣家門口村,祖父是地主,外公是基督徒,父親被打成「右派」。因為出身成分,麥家自幼被排擠,無端受到不少傷害。
  • 「諜戰小說之父」麥家新書,董卿感動落淚,高曉松連夜回國
    父親被叫到學校後,不由分說地上來就給麥家兩記耳光,麥家的血從嘴角一直流到胸口。少年被打懵了,腦子裡一片空白。正是這突如其來的兩記耳光,打碎了麥家與父親之間的聯繫,打傷了麥家的心,自此之後,麥家再也沒有叫過父親。麥家一直渴望逃離家鄉。高考時,麥家考上了距離家鄉很遠的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他終於可以離開那個讓他痛苦到幾近窒息的「故鄉」。
  • 麥家:兩個信封,一封2000美金,一封兒子的信,董卿聽後淚奔
    《人生海海》除了能讓普通人走出自己親手建造的牢籠之外,還被很多名人明星津津樂道,比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董卿,高曉松。為什麼這些人都喜歡看?基因血脈的傳承,父與子,子與父的互相傷害麥家原名蔣水滸,茅盾文學獎得主,《解密》《風聲》《暗算》,都是他寫的。但是他從不寫故鄉,他恨故鄉,覺得故鄉虧欠了他,這是為什麼呢?
  • 麥家:兩個信封,一封2000美金,一封給兒子的信,董卿聽後淚奔
    《人生海海》除了能讓普通人走出自己親手建造的牢籠之外,還被很多名人明星津津樂道,比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董卿,高曉松。為什麼這些人都喜歡看?基因血脈的傳承,父與子,子與父的互相傷害麥家原名蔣水滸,茅盾文學獎得主,《解密》《風聲》《暗算》,都是他寫的。但是他從不寫故鄉,他恨故鄉,覺得故鄉虧欠了他,這是為什麼呢?
  • 兩耳光換來冷戰20年,再見父親已痴呆,高曉松為他連夜從美國飛回
    農村少年麥家,原本只是默默哭泣,為了捍衛父親的尊嚴,卻與三個同學廝打在一起,結果自然寡不敵眾。心中滿是委屈和憤恨的他,抱著孤注一擲的想法,夜裡堵在一個同學的家門口,等他出來就決一死戰。就在這時,父親聞訊趕來。看到父親的身影,麥家異常激動,他以為父親是來替自己報仇的,於是哭著撲向他的懷抱。
  • 董卿讀完《人生海海》後總結倆字:執念
    在新書推薦會上,董卿讀罷此書,落下淚來:"麥家的身上永遠有一種旁觀者的氣質,一旦他開了口,他的語言是那麼的精準。他的細節是那麼的觸動,他的思想是那麼的深刻。如果用一句詩來形容我讀完《人生海海》的感受,那就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 茅盾文學獎新作《人生海海》:10句精闢名言,莫言稱讚,董卿落淚
    人生海海,願你我都能好好生活,做最好的自己「人生海海」取自閩南方言,意為「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總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麥家對這個詞的解讀又深了一層:「既然每個人都跑不掉逃不開,那不如去愛上生活。」
  • 看過《人生海海》這本書就會明白,為什麼莫言、董卿他們這麼推薦
    看過《人生海海》這本書就會明白,為什麼莫言、董卿他們這麼推薦為什麼《人生海海》這本書,會受到莫言、董卿還有高曉松等人的推薦呢?莫言評價過《人生海海》這本書:其實這部小說的迷人之 處就在於它能把不存在的人物寫得仿佛是我們的朋友,麥家的《人生海海》就是這麼迷人。高曉松看過《人生海海》這本書後:麥家老師跨越了自己的第一座高峰。
  • 茅盾文學獎新作|講透愛與恨,直擊人心,莫言稱讚連連,董卿落淚
    人像一枚硬幣,有兩面,遇到好的一面是你運氣,遇到壞的一面是你晦氣,如果兩面都叫你遇到則不免要喪氣嘆氣。在鄉下,人心像日常生活一樣粗糙簡單,黑白分明,分辨不了黑白交織出來的複雜圖案和色彩。董卿從書中看到了人生的豁達"我一個人坐在書房裡面,對著電腦。天色越來越黑,可是我覺得已經沒有力氣站起來去開燈。電腦藍色的光就映在我的臉上,我止不住地流眼淚。"在外人面前永遠優雅端莊的董卿,被一段文字感動得淚流滿面。
  • 《人生海海》:王家衛大讚,莫言誇了不起,董卿和白百何感慨萬千
    ——麥家《人生海海》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是大家熟悉的「諜戰小說大神」,他所寫的《解密》、《風聲》、《暗算》,都拍成了電視劇,看過的人很多,而《暗算》更是獲得了茅盾文學獎。提起麥家,董卿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兩年前我與他因《朗讀者》相遇;兩年後又因《人生海海》重逢。4月21日的《人生海海》新書發布會上,麥家和董卿又聊起這段往事,再次讓無數人動容。與我們所熟識的麥家不同,這一次他暫別了讀者熟悉的諜戰題材,記述一個人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
  • 高曉松看後落淚,莫言讚嘆不已
    於是,時隔8年後,麥家寫出了好評如潮的《人生海海》。茅盾文學獎《人生海海》魅力何在?高曉松看後落淚,莫言讚嘆不已書中這樣解釋《人生海海》。"人生海海是閩南語,是對人生的一種感嘆,意思是人生像大海一樣茫然,總是起起落落,有很多不確定因素"莫言在看完這本書之後評價說:"閱讀過程如登險峰,看似無路處,總會有曲徑通幽,縈繞盤旋至最高處,然後放眼回看,所有奇境,盡收眼底。
  • 讓高曉松盛讚,董卿看後落淚
    讓高曉松盛讚,一句:「我們為什麼要活著?」就讓董卿哭成淚人。2011年,父親去世後,麥家睡在父親去世的那張床上,一睡就是半年。最後母親忍不了,把床拆了,趕他走。可他不知道去哪裡。麥家覺得自己不堪,他迷失在滾滾紅塵,不知道該去哪裡!父親的離世是一個打擊,自己的作品質量也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