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快遞公司問題件信息後主動為丟件理賠?一電信詐騙團夥獲刑

2021-01-09 生活報

隨著網際網路快捷支付和物流運輸行業的不斷發展,網上購物應運而生,消費者足不出戶,僅憑一臺電腦就可以購遍全球。買買買的同時,難免會遇到快遞延誤、包裹丟失等情況,碰到上述情況,消費者往往會撥打物流公司的電話進行核實。誰曾想,犯罪分子竟盯上了這些打電話催件或是投訴丟件的消費者.......

快遞公司主動「理賠」

「陳小姐您好,您是不是有一個快遞沒有收到?」2019年4月,廣西的陳小姐接到某快遞公司客服的來電,問詢其近期是否有未收到的快遞包裹,得到陳小姐的肯定答覆後,客服便承諾會對丟失的快遞進行賠付。小心謹慎的陳小姐在電話中與對方核對了包裹的單號、收件地址等資料後,依照客服發來的二維碼一步步進行了「理賠登記」。

不久,當手機簡訊顯示銀行卡已被劃款2.2萬元時,陳小姐發覺「中招」了。

「精準」鎖定丟件客戶

讓陳小姐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己確實是丟了件,也的確聯繫過快遞公司要求對丟失的快遞進行核實,怎麼就遭遇了電信詐騙呢?

據黃浦區檢察院吳海雲檢察官介紹,以被告人張某義為首的詐騙團夥根據事先購入的當天的某快遞公司丟件、延誤系統中的問題件信息,安排經過專門話術培訓的話務員逐個打電話給客戶詢問丟件情況,如客戶確認丟件,話務員則會按照編排好的劇本,以對被害人進行賠償為由,「指導」被害人進行「申請理賠」操作。

圖說:庭審現場。黃浦區檢察院供圖

多樣套路電信詐騙

詐騙團夥正是利用眾多被害人蒙受實際損失,希望獲得補償的心理,主動確認相關資料信息後取得被害人信任,通過微信或者QQ向被害人手機發送釣魚網站二維碼,謊稱掃碼輸入個人信息即可完成理賠申請。

詐騙團夥在被害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網絡技術手段秘密竊取被害人的銀行卡號、支付寶帳號和密碼等信息並登陸其網上銀行進行支付,「理賠」心切的被害人往往直接將交易驗證碼告知了詐騙團夥。

另據張某義等人供述,詐騙團夥還會編造快遞公司與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合作協議等藉口,哄騙被害人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進行貸款,將貸出錢款扣除理賠款後的金額轉帳至快遞公司所謂的「指定帳戶」,慌稱快遞公司會幫被害人還款。

「爬蟲軟體」入侵系統

以張某義為首的詐騙團夥之所以能夠「準確」定位被害人實施「精準」詐騙,關鍵在於他們獲取了快遞公司系統內的客戶信息。

那麼,詐騙團夥手中的客戶信息是怎樣得到的呢?據吳海雲檢察官介紹,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往往有較為明確的上下遊組織分工,詐騙實施過程中易滋生其他的黑灰產業鏈,如上遊對接專門利用網絡技術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分子,下遊對接專業的水房(負責逐級拆分、掩飾隱瞞贓款的犯罪團夥)。

被告人李某程通過編寫爬蟲軟體從快遞公司網站上非法竊取客戶快遞催收件和丟失件等信息,並將上述信息出售獲利,幾經轉手後,以張某義為首的詐騙團夥以10餘元每條的價格購入上述客戶信息。

本案的另一被告人張某鴻則是夥同他人利用個人的支付寶帳戶幫助李某程收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獲利的錢款。

該案是公安部督辦的電信詐騙案件,由於團夥和被害人均人數眾多,跨省取證困難、電子數據海量複雜,可謂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今年2月,審查起訴期限臨近卻遇上了突如其來的疫情,原本的辦案計劃也被打亂。

為了確保案件質量,吳海雲在疫情期間即進入加班加點模式,梳理證據百餘份,整理電子數據數十萬條,制定了詳細的偵查提綱,引導偵查機關獲取、固定相關證據形成案卷30餘本,為案件的順利起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檢察官的不懈努力和堅持下,該案成功實現了跨省追擊、全面搗毀詐騙團夥、全面打擊上下遊犯罪鏈。

今年12月,黃浦區法院分別判處被告人張某義、謝某興、謝某敏等有期徒刑8年至6年不等刑罰;被告人李某程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0萬元。被告人張某鴻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人民幣6萬元。其餘數名被告人也被判處了相同或類似的刑罰。

檢察官提醒

一是需要查詢物流信息時,應當通過官方網站或是官方電話進行,遇到「快遞」、「客服」等售後人員打來的電話,切記先通過官方渠道確認其真實性,以免上當受騙遭受損失。

二是不輕信、不點擊陌生人發來的二維碼、連結等,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證號碼、銀行卡等個人信息,保管好交易驗證碼,不透露、不轉帳。

三是消費者在收到快遞後,應儘快妥善處理快遞面單,及時將面單上的個人信息進行銷毀,防止個人信息洩露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轉自:新民晚報

相關焦點

  • 「雲相親」詐騙盯上中老年大叔!一詐騙團夥19人均獲刑
    正在尋覓「第二春」的單身大叔在網上遇到了中年女人的溫柔攻勢,難擋深情,步步淪陷,心甘情願為對方做主播的「女兒」充值刷禮物。日前,鄞州法院審結一起新型網絡社交詐騙案,一詐騙團夥19人均獲刑。50歲的張先生家住寧波,結髮妻子於10年前因病離世。2020年3月,在兒子的支持下,張先生開始尋覓對象共度餘生。
  • 網購「丟件」 新騙局:「快遞客服」讓下載APP「理賠」
    網購「丟件」 新騙局:「快遞客服」讓下載APP「理賠」 2020-12-05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購「丟件」 新騙局:「快遞客服」讓下載APP「理賠」!
    網購「丟件」 新騙局:「快遞客服」讓下載APP「理賠」!此時,最期待的莫過於收快遞了。冷靜一下,你的心情,騙子們都懂!近日,重慶市高新區一女士被告知快遞包裹丟失。本來,快件丟了就應該由快遞公司賠償,可這位女士卻被騙走了近20萬元。怎麼回事呢?(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正文共:1022字閱讀時間:3分鐘
  • 上海一團夥盲寄快遞詐騙,賺了40萬,結果把快遞寄到民警手裡了
    收件人收到快件後,會發現這是一個貨到付款的包裹。這樣一來,套餐只不過是一件花費十餘元的毛衣,但到付款的費用卻高達198元。一旦付款,就被騙了。然而,接下來要說的是有趣的。一犯罪團夥以盲投快遞、貨到付款的方式非法獲利40餘元。疑犯沒想到快遞員被送到了警察局。
  • 歪腦筋動到了快遞公司保價理賠上 兩名男子涉嫌詐騙被捕
    圖片來源:東方IC2018年10月,俞某在某醫療公司做內勤工作,平時接觸快遞收發業務較多。在此期間,俞某發現快遞公司上門收件時很少查驗箱子內的東西是否完好。如果保價後的快遞出現損毀,發件人對快遞公司施加壓力,就能獲得賠償。俞某覺得是個賺快錢的好辦法。
  • 一線傳真 | 新樂警方成功摧毀一「吸粉引流」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
    一線傳真 | 新樂警方成功摧毀一「吸粉引流」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 2020-12-01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樂警方成功摧毀一「吸粉引流」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
    11月28日新樂市公安局成功打掉「吸粉引流」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抓獲了7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額300餘萬元近日,新樂市公安局接到上海公安機關提供的一條涉電詐協查線索。接此線索後,新樂警方高度重視,立即組成專案組偵查。
  • 男子寄詐騙快遞,沒想到收件人竟是民警
    民警將快遞寄發信息記錄後拒收了該快遞。打擊專班快速反應,立即成立了專案組對此案件開展偵查,從快遞地址開始尋找案件線索,果然印證了民警的猜測,這是一起典型的盲發快遞購物詐騙案件。民警根據線索循線深挖,發現一服裝店店主蔡某常在抖音等平臺發布相關服飾信息,民警推斷快遞中的低廉毛衣與蔡某有所聯繫,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 微信拉群、講師薦股 警方搗毀電信網絡詐騙團夥
    近日,上海公安機關經過縝密偵查,成功全鏈條搗毀一個涉及全國多個省市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將經營平臺、分區代理、講師團隊、引流公司等多個犯罪環節一網打盡,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00餘名,涉案金額上億元。該團夥通過「微信加群」「講師薦股」等方式,以「高額回報」誘導投資者將資金投入詐騙平臺,以「反向投資」方式令投資者「虧損」後逐步蠶食資金。這也是今年本市破獲的首起以正規股市交易數據為虛假投資標的的電信網絡詐騙案。
  • 大安警方連窩端掉一電信詐騙團夥
    年初以來,大安市公安局針對高發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堅持一手抓防範,一手抓打擊,通過採取廣泛宣傳、持續宣傳和跟蹤經營、嚴厲打擊的工作措施,於近日成功打掉一個受疫情影響滯留潛伏在本地實施電信詐騙的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6人,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起,涉案價值近50萬元。
  • 電信詐騙洗錢「盯上」網絡虛擬幣
    警方調查發現,像高女士這樣的電信詐騙受害者人數不少。據不完全統計,該案中受害者多達80餘名,遍布全國各地。有的人被騙金額甚至達到10萬餘元。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電信詐騙為何盯上網絡虛擬幣電信詐騙犯罪近年來呈高發態勢。據統計,2017年以來,江陰市人民檢察院已辦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938件1169人,摧毀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團、團夥30餘個。
  • 這個詐騙團夥栽了!
    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河南安陽市公安局的大力協作下,德陽、中江兩級公安機關專案民警橫跨四川、北京、河南、雲南,艱苦鏖戰兩個多月,運用現代科技與傳統偵查模式,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及河南省安陽縣成功打掉一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抓獲賈某超等7名嫌疑人,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8起,涉案金額100餘萬元。
  • 公安部:抓獲為電信詐騙提供轉帳服務的「跑分客」嫌疑人490餘名
    今年以來,一些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團夥為逃避打擊、快速轉移詐騙贓款,打著「網際網路共享經濟」的幌子,僱傭技術人員開發用於轉帳洗錢的網絡工具,並稱其為「跑分平臺」。該平臺一方面為詐騙團夥發布非法轉帳需求提供渠道,另一方面以高額佣金為誘餌吸引大量人員通過該平臺協助轉移贓款。
  • 寶雞女子三千多元的鞋子被寄丟,快遞公司:只賠600元
    網際網路發展的今天,大家對快遞的需求是越來越大,寄送東西快遞是首要的選擇。雖然快遞需求越來越大,但是給消費者帶來的問題也很多,尤其是丟件壞件的情況,給消費者帶來了損失。杜女士說,12月16日下午物流信息就顯示在派送了,並且還被收件人本人籤收了,但是至今客戶也沒收到快遞。這原本隔天就能到的快遞,現在經過去一個月了,而這個快遞至今是下落不明。當杜女士聯繫快遞員後,得到的答覆是:快件丟了。最讓杜女士感到氣憤的是快遞丟了快遞公司沒有及時處理,等到投訴後百世快遞公司才打電話只賠付600元。
  • 工行海口國貿支行成功堵截一起新型電信詐騙
    原標題:工行海口國貿支行成功堵截一起新型電信詐騙近日,工行海口國貿支行接到了客戶小A的緊急求助。小A反映,自己在電商平臺網購時,有人冒充電商平臺的客服人員以郵寄包裹不慎丟失給顧客退款為由,騙取了小A的網銀密碼。
  • 198元到付快遞行詐騙,卻寄給反詐中心民警,然後就沒然後了……
    打開一看是一件做工粗糙品質低廉的毛衣,李警官用手機拍下快遞單號並拒收,他意識到這極有可能是一起虛假購物詐騙案,於是將快遞寄發信息發給反詐專班同事,民警們在海量的110報警信息中查詢198元、快遞到付等關鍵信息,果不其然找到了數十起一模一樣的案件。
  • 198元到付詐騙快遞寄給反詐中心民警,然後就沒然後了
    打擊專班快速反應,立即成立了專案組對此案件開展偵查,從快遞地址開始尋找案件線索,果然印證了民警的猜測,這是一起典型的盲發快遞購物詐騙案件。民警根據線索循線深挖,發現一服裝店店主蔡某常在抖音等平臺發布相關服飾信息,民警推斷快遞中的低廉毛衣與蔡某有所聯繫,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網上購物之後 一定要嚴防兩類「客服」
    「您購買的XX質量出現問題,我們在收回商品給您雙倍賠償哦~親。」冒充快遞客服詐騙真實案例拿50元賠償損失13萬元市民劉女士接到自稱快遞公司「客服」電話,對方核對了其的基本信息(身份證號、姓名、家庭住址等),表示其的海外貨物中轉時丟失,可以對其進行雙倍賠償。
  • 用戶信息被覬覦,快遞「防火牆」如何搭建?
    11月17日,圓通速遞發表聲明稱,此案系該公司主動發現並報案,並對此案件暴露的問題深表歉意,公司將持續通過「制度+技術」手段,完善信息安全風控系統。近年來,雖然用戶信息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但用戶信息已成為網絡黑灰產覬覦對象,洩露事件仍時有發生。那麼,用戶信息安全「防火牆」應該如何搭建?
  • 「宅家網民」遭遇電信網絡詐騙 警方提示牢記「三不一多」原則
    近年來,不法分子利用日益發展的通信技術和快捷支付技術,實施各種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特別是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量「宅家網民」給詐騙分子留下可乘之機,貸款類詐騙、兼職刷單類詐騙、冒充客服退款類詐騙案件高發多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