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情緒化父母對娃影響有多大?別讓你的情緒阻礙孩子成長

2020-12-16 逗兒媽媽

孩子不犯錯怎麼能長大?孩子只有犯過錯才能總結出經驗,等到下次遇到類似的事情,才能知道該怎麼做!可是有些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對待孩子總是太嚴格,孩子一犯錯家長就忍受不了,總是情不自禁地對孩子發脾氣,家長以為這樣孩子就不犯錯了,其實不然。

安迪是個小公司的高管,在公司裡也是一人之下十幾個人之上的領導,也許是職業病的原因,安迪最受不了別人犯錯,只要一犯錯,安迪就開始擺出自己的「官架」,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頓狂轟亂炸。從不給別人解釋說話的機會。

上周安迪在家休班,想著正好利用這個時間陪陪兒子,兒子在屋裡讀書,安迪想著閒來無事,要不就給兒子做點好吃的。安迪開始動手準備給兒子做蛋糕,可是做了一半好像缺點材料,安迪就出門去購買。

兒子見媽媽不在家,終於可以放鬆一下,正好肚子餓了,就來到廚房看看有沒有好吃的,可是一不小心就把媽媽準備的蛋糕胚給碰到了地上,這下壞了,蛋糕做不成了。

安迪回來之後看到自己的蛋糕胚成了這個樣子,直接走進兒子的房間,還沒等兒子開口,安迪的嘴巴就突突突說個沒完,大致意思就是:你怎麼這麼大了也不讓人省心,沒事不老實在屋裡待著,幹嘛往廚房裡跑。安迪把情緒發洩完之後,把門一摔留下兒子一個人在房間。

孩子犯錯是在所難免的,再說了有些時候孩子犯的錯誤並不大,父母沒有必要對孩子發那麼大的火,家長把情緒都發洩給孩子,自己倒是沒事了,可是對孩子產生的影響可是持久的。

父母情緒化對娃有多大影響

1、孩子會更加逆反

有時候孩子也不是故意犯錯,如果孩子犯了錯,家長總是用激烈的情緒對待孩子,時間久了孩子很可能會出現逆反心理。孩子會覺得家長為什麼總是不理解自己,為什麼總是要說自己。孩子一旦產生逆反的心理,家長再想和孩子緩和彼此之間的關係,就會很困難。

2、孩子逃避錯誤

孩子犯了錯,家長總是用情緒化來解決,孩子慢慢會變得不敢向家長承認錯誤,哪怕是自己知道做錯,可是為了避免家長對自己發脾氣,孩子寧願撒謊來逃避責任。如果孩子真的習慣了向家長逃避錯誤,小的時候逃避的是錯誤,長大了逃避的很可能就是責任!

3、孩子會一錯再錯

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總用情緒給孩子處理問題,有些孩子寧願一錯再錯也不願意面對家長的情緒。孩子知道自己一旦向家長坦白錯誤,家長絕對不會「輕饒」自己。與其這樣還不如能隱瞞一天是一天,能少挨罵就少挨罵。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如果家長能夠好好地跟孩子說,孩子還是願意洗耳恭聽的。最怕的就是家長一頓暴脾氣上來對著孩子就是一頓數落,本來孩子已經做好了認錯的準備,但是被家長這樣一激,孩子反而不願意承認了。所以孩子犯錯後,父母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這樣孩子和家長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

孩子犯錯後,父母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1、換位思考

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可以學會換位思考,假如自己此時就是個孩子,自己現在該是什麼樣的感受?如果自己的父母不理解自己,反而責備埋怨自己,自己又是什麼樣的感受?當父母學會換位思考,就能夠體會到孩子的心情,家長也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2、暫時迴避

如果孩子犯錯後,家長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那家長最好選擇先迴避,給自己和孩子獨處的時間,等自己冷靜下來再去找孩子解決問題。

3、三思而後行

孩子犯錯的後,家長如果想要發脾氣,可以試試三思而後行,思考自己發脾氣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後果?發完脾氣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會成為什麼樣子?如果父母思考完得出的結果都是不好的,那奉勸家長最好就不要那樣做了!

有些時候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的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情緒,家長的壞情緒不會讓孩子的錯誤和問題得到解決,反而會加劇孩子犯錯誤,所以面對孩子的錯誤,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今日話題:你會經常訓斥孩子嗎?當孩子犯錯後,你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孩子跌落電動車後,追上爸爸反被踹:父母情緒化,對娃影響有多大
    對此,網友們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憤怒之情(詳情見下圖):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有對孩子的行為氣到不行的時候,尤其是看到他們做一些危險的事情,情急之下很容易情緒爆發,但要知道的是,與此同時也要保持一絲理智,否則這樣動輒打罵,會給他們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 父母的壞脾氣,傷害最大的是孩子,別讓負面情緒影響孩子的成長
    父母是海洋,孩子是小船,當父母總是情緒暴躁,就像大海上常常颳起風暴一樣,孩子這艘小船,必然會在風浪的摧殘中,留下斑斑傷痕,父母應該學會控制不良情緒,別讓孩子變成了自己壞情緒的犧牲品。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尤其是負面情緒,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無法彌補的創傷。
  • 父母吵架拉扯,失手讓孩子墜樓身亡:情緒化的父母,到底有多可怕?
    從這些事例中, 我們可以感受到:很多父母在和孩子相處時,都帶有極強的情緒性。孩子不聽話,就大吼大叫,要打要罵;心情不好時,拿孩子當出氣筒,揪著小事就一頓訓斥;情緒起伏不定,對孩子也忽冷忽熱。確實,為人父母有著諸多不易。但你是否曾想過,父母的情緒,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
  • 孩子犯錯怎麼辦?家長了解「三明治效應」,讓娃不再輕易犯錯
    他的父母就說了孩子幾句,孩子沒有理會父母,再後來這個玩具就被他偷回來了。就是這一次,孩子品嘗到了偷東西的快感,他從小的東西開始,越來越大,價格也越高。很快就被人發現了,等到別人過來投訴說著要處罰孩子的時候。這對父母這時才感到害怕,他們也不明白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好了。那犯錯不教育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 孩子從電動車跌落,追上爸爸後反被狠踹兩腳,情緒化的父母真可怕
    @whjqvfhanns這種情緒化的父母也太可怕了,只顧著發洩自己的情緒,也不辨是非。父母情緒化有多可怕?孩子也會受父母思想的影響,孩子的思想也會變得極端,孩子想事情也會比較悲觀。父母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儘量不要在氣頭上和孩子溝通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最好不要在氣頭上去教育孩子,俗話說衝動是魔鬼。
  • 父母吵架拉扯,失手致4歲孩子墜樓身亡:情緒化的父母,到底有多可怕?
    從這些事例中, 我們可以感受到:很多父母在和孩子相處時,都帶有極強的情緒性。孩子不聽話,就大吼大叫,要打要罵;心情不好時,拿孩子當出氣筒,揪著小事就一頓訓斥;情緒起伏不定,對孩子也忽冷忽熱。確實,為人父母有著諸多不易。但你是否曾想過,父母的情緒,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
  • 老師上課前調整狀態爆紅網絡,你的情緒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幾乎每個人關於校園的回憶裡,總有一個老師,在講臺上跟學生們插科打諢,在你犯錯時假裝嚴肅實則態度溫和,無法發生什麼總是一臉笑呵呵的樣子,在多年後的同學聚會裡,提起他都會引發一片輕鬆歡樂的氣氛。當然,這並不是說要求人人都戴上面具,在孩子面前保持完美狀態,而是我們要以合適的狀態和孩子相處。在發火時,先問自己,你是要解決問題還是單純發洩不滿?同一件事情,在不同情緒之下會呈現不一樣的結果。比如你在公司剛被領導批評,回家時又丟了錢包,當聽到孩子在學校犯錯需要找家長時,你會不會勃然大怒,一瞬間就覺得自己的孩子怎麼會這麼差勁?
  • 孩子情緒化怎麼辦?認識一下「鐘擺效應」,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孩子常常情緒化其實是有原因的,這背後的根源並不全是因為孩子嬌氣、無理取鬧,而是面對情緒的到來,孩子儼然成了一個"被支配者"。首先,孩子不懂得怎麼控制情緒並做到收放自如。這一點跟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有關。如果家庭裡經常發生爭吵,或者父母對於孩子太過於冷漠,沒有及時給孩子關愛,孩子就會產生不安全感,心理承受能力也普遍較低。心靈不夠堅強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從而產生情緒的波動。孩子情緒化怎麼辦?認識一下"鐘擺效應",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 孩子經常亂發脾氣?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讓孩子掌控情緒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場災難,家長們要了解。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時常會面臨孩子亂發脾氣的現象。很多時候只是稍稍說了孩子幾句,沒想到孩子就開始發脾氣,甚至還會亂扔東西來表達憤怒。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些喜歡發脾氣,有些情緒化的孩子背後,往往有著一對情緒不太穩定的父母。
  • 小步在家早教告訴父母孩子犯錯該怎麼辦
    一提到孩子犯錯,家長就嘆氣。其實,犯錯並不可怕,相反,「有效犯錯」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有很大地推進作用。那怎樣才能幫助孩子,從「有效犯錯」走向「有效成功」呢?小步在家早教下面為大家做詳細介紹。
  • 媽媽打孩子,爸爸淡定拍視頻:情緒化的父母是一劑劇毒
    01情緒化的父母是插在孩子胸口的利刃一位心理諮詢師在做治療諮詢時,問7歲的男孩子:「如果你有一個魔杖,可以實現一個願望,改變你的爸爸,你希望改變他什麼?」男孩毫不遲疑地回答:「我希望他不要情緒化,不要動不動就衝我和媽媽連吼帶叫了!」
  • 為什麼父母不能經常打罵孩子 影響有這些
    我相信每個父母打罵孩子的出發點是好的,都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出色,都想教育好孩子,但是打罵孩子並不能夠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只是父母自己的情緒宣洩,教育學家摩西曾經說過,父母的打罵是孩子墮落的淵源,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經常打罵孩子,孩子從您那學到的第一課就是,經常挨打的孩子和正常家庭的孩子長大後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呢
  • 娃多大才可以睡枕頭?父母要懂得看孩子2個表現,不能亂來
    導語:娃多大才可以睡枕頭?父母要懂得看孩子2個表現,不能亂來 說到給孩子用枕頭,一些老人認為寶寶剛出生就要用,用了枕頭可以睡出好頭型,也有一些年輕人認為寶寶太小不能用枕頭,而且越晚用越好,那麼到底剛出生就用枕頭好?還是更晚一些用枕頭好?不少父母都很糾結,不知道怎麼辦。
  • 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你的情緒,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在這樣家庭下長大的孩子,變得如履薄冰,生怕犯錯,討好父母,學會小心翼翼地避免父母情緒爆炸。 父母大概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壞脾氣,究竟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傷害? 你的易怒情緒,強大到足以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 孩子有同性戀傾向,與父母有多大關係?
    相信大多數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性取向方面是「正常」的,但是據粗布統計,全世界100個人裡面差不多會有11個人是同性戀,中國在10%左右,也就是說,在100個人中,就有10個人可能是同性戀,這可不是一群少數人。那麼,同性戀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跟孩子的成長環境和家庭教育有關係嗎?
  • 原生家庭父母的情緒,往往影響孩子的性格和命運
    昨天輔導妹妹作業時,大寶怯怯的說了一句:「媽咪,你小聲點我害怕。」當時我愣掉了,稍微平復一下心情,理了理思緒。原來是這段時間我的情緒失控了,才導致大寶不願意與我溝通!她怕我拿她出氣。父母學會情緒管理很重要,孩子不是出氣筒,與孩子建立有效的溝通這一點特別重要。
  • 孩子出現消極情緒,父母別無所謂,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未來
    孩子之所以產生消極情緒主要有三個原因:害怕父母訓斥很多孩子在生活中都很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他們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認可自己能夠讚揚自己。所以孩子的負面情緒太多的話對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好的,他們很容易讓自己變得更加消極。負面情緒很容易擊垮一個人,哪怕這個人之前是非常積極陽光的孩子。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孩子遇到問題應該要及時對孩子的情緒進行疏導,讓孩子能夠更好地成長。
  • 很難耐心管教孩子?家長「關掉鯊魚音樂」,才能跟孩子正確溝通
    由此他提出,在父母管教孩子的時候,也會受到「背景音樂」的影響,如果父母們沒有從中剝離出來,那麼對於孩子的教育就會有偏差。二、鯊魚音樂,會帶來哪些弊端?1.影響了父母教育的初衷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時候,一開始的想法是讓孩子承認錯誤,並且引導孩子改正,但是在鯊魚音樂的影響下,父母們變得情緒化,對於孩子大家指責,甚至忘了自己最開始不過是讓孩子認識到自身的錯誤而已。
  • 我怎麼有你這樣的女兒:語言攻擊背後情緒化的父母,失職又可怕
    一次,常亮喝了點酒回到家中,看到儒儒在客廳看電視,便對儒儒破口大罵:「我為什麼會有你這樣的女兒!」無端的指責和長久以來積壓的委屈讓儒儒突然站起來,眼中含著淚大喊道:「你不喜歡我為什麼要生下我,你知不知道我每天都感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多餘的。」
  • 寶寶多大能看懂大人「臉色」?你臉上的情緒,孩子比你更敏感
    兩分鐘的冷漠都會對孩子影響這麼大,那我們平常帶娃,經常對著孩子冷漠吼罵,孩子又會是什麼感覺呢?這個實驗稍微有些殘酷,媽媽們自己試驗的話,估計會十分心疼,但是當我們看到寶寶面對媽媽的冷漠出現的無措表情,就會有很大的觸動:孩子對父母的情緒是非常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