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犯錯怎麼能長大?孩子只有犯過錯才能總結出經驗,等到下次遇到類似的事情,才能知道該怎麼做!可是有些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對待孩子總是太嚴格,孩子一犯錯家長就忍受不了,總是情不自禁地對孩子發脾氣,家長以為這樣孩子就不犯錯了,其實不然。
安迪是個小公司的高管,在公司裡也是一人之下十幾個人之上的領導,也許是職業病的原因,安迪最受不了別人犯錯,只要一犯錯,安迪就開始擺出自己的「官架」,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頓狂轟亂炸。從不給別人解釋說話的機會。
上周安迪在家休班,想著正好利用這個時間陪陪兒子,兒子在屋裡讀書,安迪想著閒來無事,要不就給兒子做點好吃的。安迪開始動手準備給兒子做蛋糕,可是做了一半好像缺點材料,安迪就出門去購買。
兒子見媽媽不在家,終於可以放鬆一下,正好肚子餓了,就來到廚房看看有沒有好吃的,可是一不小心就把媽媽準備的蛋糕胚給碰到了地上,這下壞了,蛋糕做不成了。
安迪回來之後看到自己的蛋糕胚成了這個樣子,直接走進兒子的房間,還沒等兒子開口,安迪的嘴巴就突突突說個沒完,大致意思就是:你怎麼這麼大了也不讓人省心,沒事不老實在屋裡待著,幹嘛往廚房裡跑。安迪把情緒發洩完之後,把門一摔留下兒子一個人在房間。
孩子犯錯是在所難免的,再說了有些時候孩子犯的錯誤並不大,父母沒有必要對孩子發那麼大的火,家長把情緒都發洩給孩子,自己倒是沒事了,可是對孩子產生的影響可是持久的。
父母情緒化對娃有多大影響
1、孩子會更加逆反
有時候孩子也不是故意犯錯,如果孩子犯了錯,家長總是用激烈的情緒對待孩子,時間久了孩子很可能會出現逆反心理。孩子會覺得家長為什麼總是不理解自己,為什麼總是要說自己。孩子一旦產生逆反的心理,家長再想和孩子緩和彼此之間的關係,就會很困難。
2、孩子逃避錯誤
孩子犯了錯,家長總是用情緒化來解決,孩子慢慢會變得不敢向家長承認錯誤,哪怕是自己知道做錯,可是為了避免家長對自己發脾氣,孩子寧願撒謊來逃避責任。如果孩子真的習慣了向家長逃避錯誤,小的時候逃避的是錯誤,長大了逃避的很可能就是責任!
3、孩子會一錯再錯
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總用情緒給孩子處理問題,有些孩子寧願一錯再錯也不願意面對家長的情緒。孩子知道自己一旦向家長坦白錯誤,家長絕對不會「輕饒」自己。與其這樣還不如能隱瞞一天是一天,能少挨罵就少挨罵。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如果家長能夠好好地跟孩子說,孩子還是願意洗耳恭聽的。最怕的就是家長一頓暴脾氣上來對著孩子就是一頓數落,本來孩子已經做好了認錯的準備,但是被家長這樣一激,孩子反而不願意承認了。所以孩子犯錯後,父母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這樣孩子和家長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
孩子犯錯後,父母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1、換位思考
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可以學會換位思考,假如自己此時就是個孩子,自己現在該是什麼樣的感受?如果自己的父母不理解自己,反而責備埋怨自己,自己又是什麼樣的感受?當父母學會換位思考,就能夠體會到孩子的心情,家長也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2、暫時迴避
如果孩子犯錯後,家長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那家長最好選擇先迴避,給自己和孩子獨處的時間,等自己冷靜下來再去找孩子解決問題。
3、三思而後行
孩子犯錯的後,家長如果想要發脾氣,可以試試三思而後行,思考自己發脾氣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後果?發完脾氣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會成為什麼樣子?如果父母思考完得出的結果都是不好的,那奉勸家長最好就不要那樣做了!
有些時候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的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情緒,家長的壞情緒不會讓孩子的錯誤和問題得到解決,反而會加劇孩子犯錯誤,所以面對孩子的錯誤,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今日話題:你會經常訓斥孩子嗎?當孩子犯錯後,你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