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父母不能經常打罵孩子 影響有這些

2020-12-12 99健康網

我相信每個父母打罵孩子的出發點是好的,都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出色,都想教育好孩子,但是打罵孩子並不能夠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只是父母自己的情緒宣洩,教育學家摩西曾經說過,父母的打罵是孩子墮落的淵源,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經常打罵孩子,孩子從您那學到的第一課就是,經常挨打的孩子和正常家庭的孩子長大後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呢?

一、心理髮育方面的差異

經常受到父母打罵的孩子往往心理髮育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有的孩子會變的膽小,遇到問題不敢勇敢面對往往要徵求父母的意見,長大後可能會變的沒有主見,凡事都要總能父母的意見,因為小的時候父母沒有讓孩子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孩子並不知道怎麼做決定,不知道做哪個決定才是對的。

還有些孩子會因為父母的打罵,將長期的壓抑情緒積累在心裡當他們有足夠的能力抵抗父母的時候,他們就會不顧一切的與父母來作對,青春期的叛逆就會表現的很突出,這個時候如果有人將孩子往不正當的方向來引導,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二、性格方面會有很大差異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樣的,但是經過十多年的成長,每個人的性格多少都會發生一些不一樣的變化,可能從小性可靠開朗的兩個人面對不同的父母教育,長大後的孩子性格就會變的不一樣,並且這樣的孩子從小就會有一種心理性的暗示,犯錯就會受到打罵,這樣他就沒有絲毫的包容心,當看到別的錯誤的時候,他不能及時宣洩出來,也不知道怎麼去自理和別人之間的矛盾。

三、孩子表達能力的差異

當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不會說話,所以說哭就是孩子表達的唯一方式,餓了,累了都會選擇哭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需求,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孩子要學會用更多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情感,經常受到父母打罵的孩子,一開始的時候還會嘗試和父母來解釋將要發生的事情,但是時間一長發現可能父母並沒有認真聽取自己的意見,時間長了他們就會壓抑自己,不會輕易表達自己的感情,長大後和朋友相處的時候這種表達能力就會變弱,出現錯誤的表達方式也是很常見的,和同事朋友關係也有可能相處不好。

通過上面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要特別注意,千萬不可以意氣用事,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來教育孩子,當父母和孩子發生衝突的時候要怎麼做才能避免這些事情,一定要多學習,用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孩子。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不能打罵孩子?父母必須要知道的3個根源
    打罵孩子是一種愚蠢的傳統方法,看一看我們成年後自己身上的問題就知道有多麼嚴重的後遺症了。壞處之二:被打罵的孩子很自然的會反抗,但這樣會激起父母的憤怒,從而再次被打罵,孩子最終會受到精神和身體的雙重傷害。壞處之三:有些積極的、有勇氣的孩子,在長大後會小心翼翼地避免再次被傷害。他們變得具有刻板、殘忍的性格特質。
  • 常被父母打罵,說笨死了的孩子,他們的命運也在父母的話中在改變
    我的鄰居是一個老師,教書已經有十幾年了。有次我和他聊天,我就問他:在你教書的這些年中,班上的孩子,智力差距大不大? 等家訪做到一多半的時候,他發現,班級裡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家庭,父母很少打罵孩子,父母也不會因為孩子考試成績不好,而責罵孩子。
  • 長期被打罵的孩子,不僅心理會有陰影,還會影響智力發育!
    我覺得這段話頗有道理,孩子不聽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的教育出了問題,或者是孩子遺傳了父母調皮搗蛋的基因,真正該挨打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孩子長期被打罵,會影響智力發育科學家曾做過一項研究,經過長期跟蹤掃描兩個3歲大孩子的大腦圖形,觀察他們大腦發育的差異,結果發現:其中一個孩子的爸爸媽媽性格溫柔,遇到事情會很有耐心的和孩子溝通,幾乎沒有打罵的經歷;而另一個孩子的爸爸媽媽性格暴躁,不僅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很少,只要遇到點事情
  • 我7歲時曾想自殺:多少孩子,毀在了中國式父母的「打罵教育」上
    但是孩子和我們是一樣的,他們會從父母惡略的言語中否定自己的價值,也會從父母的打罵中減少對父母的依賴,慢慢只剩下恐懼。 中國式父母的打罵教育,正在極大影響孩子健康、自信的成長。 1.
  • 《正面管教》:孩子面對父母的打罵選擇無視,其實他是在自我保護
    在這本書裡講了孩子在沒有獲得父母足夠的重視和愛以後,會出現四種偏差行為,而這些行為的背後,都是孩子一個又一個向父母發出的求關愛和求重視的信號。1.引起注意,你們有沒有發現當你的孩子故意在你打電話的時候過來找你說話,還有孩子會故意把玩具扔在地上,或者是把東西打碎。
  • 培養孩子抗挫力,就要打罵教育?被打出來的孩子有什麼下場?
    文/小庚庚爸爸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喜歡使用打罵教育。每當看到孩子調皮搗蛋,不聽教誨,並且總是屢教不改時,相信很多家長都特別的頭疼。就是因為孩子不聽話,過於調皮任性,有的家長甚至會動手打孩子。
  • 孩子身上這5個部位是「生命線」,父母生氣也不能打,別輕易碰
    畢竟現在的父母文化水平提高了不少,很多父母的思想都開明了不少,所以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父母也要有自己的見解,不能總是圖快圖省事。鄰居小王就是個特別暴躁的父親,因為小王8歲的兒子特別淘氣,所以經常會聽到小王打孩子的聲音,每次孩子哭的撕心裂肺的,街坊鄰居聽了都揪心。
  • 孩子被打罵後,有種情況就是孩子的「求救信號」,家長要注意了
    孩子被打罵後,有種情況就是孩子的「求救信號」,家長要注意了打罵孩子就像會上癮一樣,因為很多的教育家都說不要打罵和體罰孩子,可是孩子真的非常氣人的時候,家長跟孩子講道理都不管用,就直接用打罵來管教孩子,這招確實好用,所以家長以後就直接升級為打孩子
  •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往往會受到這些不好影響,成年後也難改變
    執筆:王筱銘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由於孩子天性好動,對未知的好奇心、探索欲都比較強,就經常會調皮搗蛋、闖禍,父母在說了幾次後,就失去了耐心,直接採用吼叫的方式,覺得娃不吼不聽話這時候孩子邊哭邊說道:「媽媽,你是不是不要我了?」,手還緊緊摟著婷婷的脖子。對於父母吼孩子的場景,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非常熟悉,或許自己也在經常吼娃,據國內作業調查統計發現,全國近90%的家長曾經都吼叫過自己的孩子。孩子被吼後都在想什麼?
  • 孩子罵髒話,除了打罵教育外,父母怎麼教?
    孩子罵髒話,除了打罵教育外,父母怎麼教? 相信很多家長的家裡的孩子都和小編一樣都面臨著相同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有非常多的小孩子們非常喜歡說髒話,那麼問題來了,對於這種情況下,除了打罵教育,我們還能怎麼做才能改正他們的這種壞毛病呢?
  • 孩子調皮愛頂嘴怎麼辦?李玫瑾:父母學會說3句話,勝過打罵責罰
    孩子總是調皮喜歡頂嘴,對於家長的說教壓根不聽,甚至還有頂撞的意思。像以上這種場景,其實是父母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將自己降到了和孩子同樣的層次。孩子不成熟,家長也不成熟嗎?孩子需要教育,家長卻沒有正確的進行關鍵,反而是讓孩子學會了頂嘴。家長們不應該反思嗎?孩子為什麼喜歡「頂嘴」呢?
  • 為什麼孩子會有「討好型人格」?有這些特徵的孩子,家長別不在意
    有些時候我們非常羨慕小孩子,因為在孩子的眼裡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他們對於自己不喜歡不愛的東西就會勇敢的說不。但是漸漸長大之後,我們就發現那些「不能」「不行」「不對」「不可以」的話卻難以說出口。生怕因為拒絕別人而得罪人,怕別人不開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這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那麼,什麼是「討好型人格」呢?
  • 無能的父母用打罵孩子,來宣洩自己的情緒,最後受傷的只有孩子
    優秀的孩子都是培養出來的,而不是打罵出來的。父母教育孩子不應該把「棍棒教育」「暴力教育」當成是教育孩子的人生信條,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而進行道德綁架,肆意宣洩自己的情緒,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孩子內心的傷怎麼癒合呢?常人面對語言暴力或是武力暴力時都會忍受不了,更何況是一個內心單純敏感的孩子呢?
  • 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不能打罵,要怎麼教育才好?
    我也知道不能隨便打罵孩子,但我好像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該報的補習班也都報了,孩子拿回這樣的成績單,我到底還能怎麼做?簡簡周 孩子的成績單,其實,孩子自己要比父母在意得多,畢竟,哪個孩子會不想當個好小孩呢?
  • 孩子不聽話,總是撒謊怎麼辦?比起打罵,父母用這3招應對更管用
    為什麼會選擇不說實話?作者也曾回答過,「因為即便說了實話,家長除了打他埋怨他,就是互相指責吵架。這樣既不能讓他實現自己的願望,也不能幫助他讓他進步。對於他而言,說實話就是最沒有意義的舉動」。▲ 害怕承擔後果孩子撒謊,有的時候是因為害怕要承擔自己撒謊行為所帶來的後果,這些後果都是不好的體驗。比如父母的責罵、父母的懲罰,這些都會讓孩子對於說出真相膽戰心驚,而傾向於用謊言「粉飾太平」,藉此不用承擔後果,逃避懲罰。
  • 張萌談2歲女兒叛逆期,面對孩子第一個叛逆期,這樣做比打罵管用
    女兒也經常說出一些"雷言",比如在幼兒園女兒會哭鬧著要見媽媽,在老師詢問原因的時候,她會說:"我太想媽媽了,她離世了"。對於叛逆的女兒,張萌有時會束手無策。其實2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在面對孩子第一個叛逆期的時候,不少父母會選擇打罵的方式,但其實並沒有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父母既要滿足孩子的需求,但同時也要掌握好分寸。
  • 為什麼不能打孩子?有一種情況該打就打,娃可能長大後更優秀
    挨打與不挨打的孩子,長大後差異大1、性格差異經常被父母打的孩子,性格比較膽小,普遍聽話懂事,可是遇到事情往往需要徵求父母的意見,不敢擅作主張,缺少主見。而有的孩子因為父母的長期打罵,內心壓抑難過,不良心理長期得不到釋放,進入青春期後會變得特別叛逆。
  • 3歲孩子有「記憶痛點」,這些狠話再生氣也不能說,比打罵還過分
    「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孩子究竟是從幾歲時,才開始有記憶的呢?這些天真懵懂的小傢伙們,在他們的記憶裡究竟是有趣的事多一點,還是不開心的事多一點呢?此前有心理學家對於孩子們的記憶特點做了調查,隨機挑選了數名志願者,並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來記錄答案。
  • 孩子經常「以汗洗頭」是有這些危害的,做父母的真的知道嗎
    前段時間去參加同學的婚禮,然後看到有幾個朋友的孩子在婚禮上面一直亂跑,過了一會兒這些朋友的孩子就滿頭大汗,甚至以汗洗頭,我都有一點擔心,然後問他們的家長說,孩子滿身都是汗,要不要注意一下呀?然後家長給我說沒什麼要注意的,孩子在家裡面的時候也經常這樣亂跑,小孩子嘛出汗多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後來我就沒有再多說什麼。
  • 在線心理諮詢師:父母經常吵架、打架,對孩子的影響大嗎?
    近日,有網友在公眾號平臺提問: 父母吵架打架對孩子的影響大嗎?心理諮詢師回覆:這個問題提得特別有代表性,也是許多家庭存在的現實狀況。尤其是父母吵架打架,對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和心理創傷,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帶著這樣的陰影和創傷長大,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或恐懼心態,無法正確地面對感情和婚姻。作為度麥學苑心理關愛中心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在幫助青少年解決心理問題的過程中、在幫助成年來訪者調整夫妻關係或情感狀態的案例中,深切體會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