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抗挫力,就要打罵教育?被打出來的孩子有什麼下場?

2020-12-22 小庚庚爸爸

文/小庚庚爸爸

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喜歡使用打罵教育。每當看到孩子調皮搗蛋,不聽教誨,並且總是屢教不改時,相信很多家長都特別的頭疼。就是因為孩子不聽話,過於調皮任性,有的家長甚至會動手打孩子。雖然現在並不提倡打罵教育,但是很多家長表示,打罵教育是立竿見影的教育方法。孩子立馬就會知道自己錯哪了,但是這樣的打罵教育對孩子真的是好事嗎?

打罵教育讓孩子更叛逆

最近這兩天表姐因為兒子亮亮經常經常逃課的事情,狠狠的打了他一頓,本來以為亮亮在被打之後會乖乖的上學,但是表姐卻發現亮亮這孩子仿佛變了一個樣似的,越來越叛逆了,這讓表姐更生氣了。於是天天在家裡給亮亮做教育,但是亮亮脾氣非常倔,根本不吃表姐這一套,於是氣的表姐又要揚起巴掌來打亮亮。

這下可好壯壯這次被打後竟然離家出走了,讓家裡人擔心了好幾天,說起來表姐教育孩子經常不打就罵,本來誰都不會以為亮亮會因為表姐的責罵而離家出走,但是顯然亮亮這次是認真的,最後表姐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找到了亮亮,表姐這次再也不敢隨便打罵亮亮了。

美國教育學家調查研究後表示,在童年經常遭受父母打罵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遺傳父母的暴力傾向,並且還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疾病。由此可見,打罵教育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經常打罵孩子的父母要學會適可而止,別讓自己的教育方式影響孩子一輩子。

被打出來的孩子有什麼下場?

1、性格變消極

經常打罵孩子會導致孩子變得更加自卑敏感,原來外向陽光的性格很可能就會變得沉悶消極,因為父母的打罵對於孩子來說是無法承受的。就是因為被打出來的孩子,性格都會有一定的轉變,長期遭受父母的暴力對待,勢必會變得冷漠,膽小。消極的性格會給孩子的一生蒙上陰影。

2、具有暴力傾向

頻繁使用暴力的人,情緒波動力度都比較大,面對問題時首先蹦出來的念頭就是使用暴力解。經常打罵孩子的家長會因為無法控制情緒,而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當孩子長大後會繼承來自父母的暴力傾向。這樣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學會如何控制情緒,解決問題時很容易鑽牛角尖。

3、嚴重叛逆

育兒心理學家表示,孩子面對父母的打罵無法還擊時,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長大後會因為在成長過程中無法疏解的心理矛盾而變得過激,當孩子到了青春期時,會變得更加叛逆,因為孩子的內心是迷茫的,面對內心的矛盾無法疏解,就會鑽牛角尖。

不提倡打罵教育有哪些原因?

1、親子關係變差

很多家長都很認可「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傳統名言,但是這句話對孩子的成長帶來的只會有傷害,當對孩子使用暴力手段時,孩子會對家長記仇,從而影響了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關係,很多孩子就因為童年時期受到的傷害,終其一生都在治癒自己的內心。當孩子長大後內心仍然在受折磨的時候,家長要負很大責任。

2、治標不治本

很多家長打罵孩子的時候,都想要孩子能夠立馬認錯,並且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方法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很多家長都覺得這樣教育孩子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在面對暴力的時候,孩子內心是無比懼怕的,面對父母的怒火,只能表現得更加乖巧,但是他們內心可能蘊藏著對父母的滔天怒火。

3、影響孩子成長

長期遭受暴力的孩子無法擁有健全的人格,性格會越來越陰暗的。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感受不到父母的愛,這會使他們的內心世界不僅冷漠還很脆弱,長大後也會變得愛無能,這是一個人格不健全的特有表現,所以為了孩子的發展,不要再對孩子使用暴力了。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1、換位思考,理解尊重

育兒專家表示,理解與溝通能夠解決99%的育兒難題。很多家長由於工作太忙,所以沒有時間思考孩子犯錯背後的心理活動,所以只會責罵孩子,好讓孩子以後不會給家長添麻煩,但是這樣缺乏耐心與交流的解決方法,並不會真正起效果,只有理解尊重的與孩子進行交流談心,才能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

2、耐心教導

很多父母使用暴力或者是大聲呵斥孩子的時候,都是因為缺少耐心,其實孩子所犯的錯誤都是傷大雅的。所以當孩子在犯錯的時候,我們可以和孩子進行耐心溝通,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並告訴孩子下次應該怎麼做。

3、與孩子交心

想要與孩子交心,就必須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很多家長沒有耐心總喜歡打罵孩子,就是因為沒有尊重過孩子,所以孩子就會喜歡與家長對著幹,家長也會覺得孩子屢教不改,總是找事。這就是因為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出現了問題,父母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只有尊重孩子的想法,這樣孩子也會認可家長的看法。

總結:

對於每一個家庭來說,教育孩子成才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中國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但是很多家長卻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因為每一個孩子的性格,成長環境都是不同的,選擇教育方法一定要考慮得當,但是用打罵教育這種方法來教育孩子,是每一個家庭都不提倡用的。各位家長,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一時動怒,而影響了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否則不僅會讓孩子記恨自己,這樣也會對他們的未來產生一個壞影響

今日話題:不知道大家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你的點讚是我的動力。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打出來的孩子與嬌生慣養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尤其是現在,打罵孩子最後的結果與預想往往是背道而馳,我建議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家長要多引導,以長者兼朋友的心態和孩子相處,除非非常大的原則性問題,不然最好不要打孩子。因為我覺得孩子的教育是一個家庭最重大的事情之一。我自己也有兩個孩子,他們有時候也很淘氣,比如說把玩具扔得滿屋都是,比如說哥哥有的,妹妹也要,哥哥有的作業也不會做。
  • 5歲女孩亂扔香蕉皮,眾人皆稱「打輕了」,打罵就是教育孩子?
    結果很多人與我持相反意見,認為我根本就不懂兒童心理,給孩子立規矩就應該強硬。說我的方法有點溺愛孩子我接受,說我不會教育孩子我也可以接受,但竟然有超過一半的人認為:這孩子是打輕了。這個我完全不能接受。有人懟我:「你真是管閒事!你憑什麼管人家打不打孩子?」是啊,人家的孩子關我什麼事?打就打唄。
  • 原因讓人震驚:父母需要鈍感力,孩子需要抗挫力
    突然取消考試,令人震驚不已,很多人都在疑惑發生了什麼事。更有網友說:「深圳一名七年級的學生期末考中途跑出教室跳樓了」,取消考試,是因為怕成績對孩子們打擊太大,孩子們承受不住。雖然深圳這次取消期末考試,不一定和孩子的自殺有關,可是卻有不少的孩子因一次考試的失敗而丟失性命。6月30日,陝西省寶雞市,一名六年級的女孩因對自己的考試成績不滿意,在小區墜樓身亡。據了解,考試成績出來後,老師在班上公布成績,隨後批評退步的學生,在批評的時候老師拍了女孩的肩膀。
  • 孩子罵髒話,除了打罵教育外,父母怎麼教?
    孩子罵髒話,除了打罵教育外,父母怎麼教? 相信很多家長的家裡的孩子都和小編一樣都面臨著相同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有非常多的小孩子們非常喜歡說髒話,那麼問題來了,對於這種情況下,除了打罵教育,我們還能怎麼做才能改正他們的這種壞毛病呢?
  • 想要教育出健康快樂、懂得「感恩」的孩子,父母就要學會尊重孩子
    如果孩子做事情沒有主見,那是因為父母總喜歡在公眾場合批評教育孩子。誠然,每個家長都有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而且在當前重視學歷文憑和功利化的教育氛圍下,很多父母往往覺得,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幫助他開發智力,引導他掌握一技之長,卻忽略了孩子情緒健康和思想情懷的培養。
  • 無能的父母用打罵孩子,來宣洩自己的情緒,最後受傷的只有孩子
    優秀的孩子都是培養出來的,而不是打罵出來的。在這個時代,「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教育觀念已經不再適用了。父母教育孩子不應該把「棍棒教育」「暴力教育」當成是教育孩子的人生信條,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而進行道德綁架,肆意宣洩自己的情緒,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孩子內心的傷怎麼癒合呢?
  • 我7歲時曾想自殺:多少孩子,毀在了中國式父母的「打罵教育」上
    很多媽媽們就會說:我們孩子也是,不打他更是記不住。 在我們傳統的教育理念中,父母打罵孩子似乎是天經地義的。 打罵式教育,會讓孩子喪失安全感 父母打罵孩子,孩子會感覺自己是被嫌棄的,是不好的,這樣的模式一再強化,孩子在長大後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 在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是:父母的打罵對你的人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 孩子被打罵後,有種情況就是孩子的「求救信號」,家長要注意了
    孩子被打罵後,有種情況就是孩子的「求救信號」,家長要注意了打罵孩子就像會上癮一樣,因為很多的教育家都說不要打罵和體罰孩子,可是孩子真的非常氣人的時候,家長跟孩子講道理都不管用,就直接用打罵來管教孩子,這招確實好用,所以家長以後就直接升級為打孩子
  • 我為什麼研究抗挫力
    在與其討論生活有多麼大壓力的同時,另一個常常被忽略的部分、總會被我重視且更願意與來訪者認真討論一番:在面對壓力的過程中——雖然這個過程很不容易,也許現在還在困擾著你,但你堅持到了現在,是什麼幫到了你?或者說,你具備哪些能力、技能幫助你成功度過了曾面對的逆境?
  • 孩子的能力是母親性格決定的,這幾種寶媽,最容易培養不好的孩子
    母親的一舉一動,以及自身的性格特徵,與孩子的未來幸福與否,成才與否,起到很大的決定。不得不說,母親不僅僅只是教育孩子這麼簡單,在教育孩子同時,也是一個自我提升的機會。相信很多人看到過以下新聞內容,有的母親,當眾辱罵孩子,當街暴打孩子。往往視頻中小朋友們都是在哭,而母親卻十分的憤怒。有一部分網友說,這樣的人不配當媽媽。
  • 長期被打罵的孩子,不僅心理會有陰影,還會影響智力發育!
    《父與子》一書中寫道:打罵孩子的爸爸,都不是男子漢,是懦夫……孩子是你生的,如果你不滿意,應該打自己。打孩子算什麼?又不是孩子非要讓你把他生出來的。我覺得這段話頗有道理,孩子不聽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的教育出了問題,或者是孩子遺傳了父母調皮搗蛋的基因,真正該挨打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 施冬健教授:不打不罵,還怎麼教育孩子?其實,百年前就有辦法
    我是施冬健教授,20多年來從事兩項工作:教育研究和諮詢、執教985大學MBA/EMBA,育兒代表作:《塑造精英二代》(清華大學出版社)。親子關係,是孩子一生成功與幸福的基石,也關乎父母自身的幸福。學習成績不理想、遊戲成癮、性格孤僻、事業有成但家庭不幸福...... 成長中的麻煩和痛苦,幾乎都能找到原生家庭的影子。
  • 比打罵更可怕的,是讓孩子絕望的冷暴力:靜音模式的家庭有多可怕
    在古人眼中,他們打孩子美其名曰「教育孩子」,如果家長對孩子不打不罵,就不能幫助孩子避免錯誤。明太祖朱元璋就對孩子的教育非常嚴格,熟讀歷史的家長應該知道,朱元璋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是一個放牛娃,早年還做過和尚,沒接受過正統教育。
  • 【家庭教育】教育不是一味的打罵
    教育不是一味的打罵我們經常會說教育孩子要——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做到正面管教?
  • 為什麼父母不能經常打罵孩子 影響有這些
    我相信每個父母打罵孩子的出發點是好的,都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出色,都想教育好孩子,但是打罵孩子並不能夠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只是父母自己的情緒宣洩,教育學家摩西曾經說過,父母的打罵是孩子墮落的淵源,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經常打罵孩子,孩子從您那學到的第一課就是,經常挨打的孩子和正常家庭的孩子長大後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呢
  • 李玫瑾:教育孩子該打就要打?關於懲罰,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孩子能打嗎?那要看情況以前的孩子,都是想打就打的,無論是老師,還是父母,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最常用,也是最簡單的做法,那就是把孩子揍一頓了。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變得打不得了,甚至,打孩子還變得犯法了。那麼,哪些情況下我們是可以通過打孩子來教育孩子的呢?
  • 帶孩子出去吃飯引尷尬,親子教育中,有些習慣還是要儘早培養
    瑞瑞尷尬死了,一個勁地向同學們道歉,後來不得已她打了兒子幾下,兒子大哭不止,瑞瑞只好帶兒子先離開。這樣的孩子其實還不少呢,一般遇到這種情況,很多家長都是以打罵來制止和教育孩子。其實,孩子不懂禮貌,原因大部分都在父母身上。
  • 《正面管教》:孩子面對父母的打罵選擇無視,其實他是在自我保護
    今天想再談談有關於教育孩子的話題,其實當我學習到好多家庭教育的文章和書籍以後,給我的感受是,最應該被教育的其實是父母,而當父母變好以後,孩子其實不用被你教育,他自己就會慢慢變好。之所以有這樣的感悟是,最近聽了樊登讀書的一本書《正面管教》,這本書實在是太好了,真心推薦願意學習和改變的家長。
  • 世界教育奇書《卡爾威特的教育》:如何把孩子培養進哈佛大學?
    原創 芳蓉馨宇 STEAM在線世界上有一本教育的奇書,記錄了一位父親如何把生下來有些痴呆的孩子培養成了天才。據說,凡是嚴格按照這本書上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孩子的,把孩子都送進哈佛大學了。四川成都有位母親,懷孕期間,朋友送給她了這本書,她如獲至寶,按照書中的方法教育女兒,18歲時,她女兒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她把教育經歷寫下來,就有了《哈佛女孩劉亦婷》這本書。這本書是如何把孩子培養成哈佛大學精英的呢?主要從以下幾點來闡述。
  • 為什麼不能打罵孩子?父母必須要知道的3個根源
    打罵孩子是一種愚蠢的傳統方法,看一看我們成年後自己身上的問題就知道有多麼嚴重的後遺症了。我認為有3個原因原因一:每個打罵孩子的家長都在模仿自己家族中幾代人的方式。父母在模仿自己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只憑著從自己父母那裡獲得的自己小時候的模糊經歷就開始教育自己的孩子了。如果一個蛋糕師沒有經過培訓,他是不會冒險開蛋糕店的,但是新父母可以做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