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打罵孩子?當孩子與父母的敵對一旦開始,這個家庭中輕鬆與和平的根基就被動搖了,良好的親子關係就在一點點地被破壞。當孩子長大時,尤其是進入青春期,孩子與父母無法相互接納時,已經發生了多少的悲劇?
打罵孩子是一種愚蠢的傳統方法,看一看我們成年後自己身上的問題就知道有多麼嚴重的後遺症了。
01
父母必須知道打罵孩子的4個壞處
壞處之一:打罵孩子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殘酷的、駭人的生活經歷,會永遠地留在潛意識中,會扭曲孩子的性格,讓他們懷疑人性中的善良和友誼,讓他們不再信任同伴。
壞處之二:被打罵的孩子很自然的會反抗,但這樣會激起父母的憤怒,從而再次被打罵,孩子最終會受到精神和身體的雙重傷害。
壞處之三:有些積極的、有勇氣的孩子,在長大後會小心翼翼地避免再次被傷害。他們變得具有刻板、殘忍的性格特質。
壞處之四:一個家庭中打罵孩子的習俗,是阻止家庭中形成民主、和諧和合作氛圍的最大障礙之一,這是幾十幾百年前沒有人格尊嚴的舊傳統。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薇姬索爾茲說:教育的過程可以揭示一個人的總體生活觀、一個人的人生哲學。因此,家庭中的氛圍,是教育孩子非常重要的因素。孩子的所有缺點和錯誤,都可以追溯到家庭成員互相對待的錯誤方法。
02
父母打罵孩子的根源在哪裡?
我認為有3個原因
原因一:每個打罵孩子的家長都在模仿自己家族中幾代人的方式。父母在模仿自己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只憑著從自己父母那裡獲得的自己小時候的模糊經歷就開始教育自己的孩子了。如果一個蛋糕師沒有經過培訓,他是不會冒險開蛋糕店的,但是新父母可以做冒險。
原因二:打罵孩子的父母完全忘記了自己童年時被打時的恥辱感,以及內心不斷增長著的憎恨和反抗意識。
原因三:有些父母即使知道打罵孩子不對,也會用打罵這種侮辱孩子的方式來維護自己在家庭中的成人優越性和權威地位,並且還會給自己找藉口——「無法控制」的情緒和「緊張壓力」。
03
父母需要怎麼科學地、正確地教育孩子?
我有6個建議
建議一:父母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孩子。在家庭中,維護彼此之間的人格尊嚴是教育的基礎。父母一旦忽視自己的尊嚴,對孩子就意味著放縱;父母忽視孩子的尊嚴,對孩子就一位著壓制。其結果就是破壞家庭中的合作,親子關係變成獨裁與抗爭的關係。
建議二:與孩子的家庭關係中,不鬥爭、不妥協、有秩序、有鼓勵。父母要真誠地看到孩子的需要。
建議三:父母不要做教育的失敗者。當父母堅持「不打不成器」的方法與孩子鬥爭時,這是對孩子人性的不信任,同時也讓自己不可避免地成為一個教育的失敗者。
建議四:放棄和孩子的鬥爭年頭。因為孩子比父母富有想像力,比父母的感受力敏感,而且他們會不計後果。所以,父母最終會被打敗。
建議五:父母要知道打罵只是短期內有效果的方式。這會導致孩子習慣性的不聽話、不服從行為,這是打罵教育方式的自然結果。
建議六:父母需要重建家庭秩序。這種家庭秩序是面對家庭中每一個人的,不只是為某一個人服務。
04
總結
大多數父母們很難意識到,其實孩子和自己很相像。父母如果在家庭中的表現能給孩子做出很好的榜樣來,比如說人與人的合作而不是對抗關係。那孩子就越容易模仿父母的好的生活態度,父母也就越容易健康地養育孩子,而不是不斷地面對各種煩人的問題。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說:
如果父母教養態度和技能不當,就會對孩子產生很深遠的影響,因為家庭裡除了父母,沒有其他人可以彌補父母教育帶來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