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罵後,有種情況就是孩子的「求救信號」,家長要注意了

2020-12-18 胡航懂家居

孩子被打罵後,有種情況就是孩子的「求救信號」,家長要注意了

打罵孩子就像會上癮一樣,因為很多的教育家都說不要打罵和體罰孩子,可是孩子真的非常氣人的時候,家長跟孩子講道理都不管用,就直接用打罵來管教孩子,這招確實好用,所以家長以後就直接升級為打孩子,簡單省事。

但是打的時候你們有沒有發現,從打孩子一開始的哭喊聲到後面默默無聲,咬牙忍受,打完孩子還會繼續的皮。

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個故事:

我小的時候住在家屬院裡面,經常會有一些小朋友來跟我玩,我記得有一個小男孩比我大三歲,他有一次騎他爸爸的自行車,然後不小心把自行車的車胎扎爆了,但是沒告訴他爸爸,然後又來跟我們來玩耍,後來他爸爸要騎在自行車出去的時候,發現車胎壞了,然後就直接跑到我家的院子找他的兒子,並且大聲怒罵然後我看到這個比我大三歲的孩子默默的從小桶裡面撿了一根樹枝給他的爸爸,然後我們看到這一幕都不敢出聲,但是他的爸爸卻一直看著這根樹枝,愣愣的在原地沒有動,過了一小會後默默的轉身離開了。等他爸爸走後,他才跟我們說:「沒事,小時候掃帚都打斷好幾根呢」當時我覺得我好佩服他。有的時候打他,他還會笑。

孩子「求救信號」的表現

有些孩子嘴硬,有些孩子卻是在家長打罵之後就承認錯誤,但是有可能他們連自己錯在哪都不知道,他只是更怕繼續挨打,而且有些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就打罵孩子,孩子被打後也不會承認,那樣的話恐怕錯的真的不是你家孩子吧,可能有誤解吧。孩子被打後錯在哪也不知道家長一定別打了,這就是孩子的一種「求救信號」因為孩子自己錯在哪根本不知道。

如果孩子沒承認錯誤的話,家長一定要別打了,千萬別說「讓你不知道錯,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一邊說又一邊打,孩子內心就肯定不服的,但是如果反抗的話,有可能父母會打的更嚴重,所以孩子會有一種心理,就是我怎麼狡辯都沒有用,說了也等於沒說,還不如不說,挨打完就算了,說了可能被打的更嚴重,有些家長自己都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錯就打孩子,時間長,孩子與父母就有了更深的隔閡,之後有的孩子一遇到困難都不敢向父母詢問解決方法,不會解決也要硬著頭皮,因為他心裡已經非常懼怕父母,生怕一問出來就遭到打罵,然後解決不好也會遭到打罵。

父母們不要一味地去責怪孩子,甚至棍棒齊上,但是卻沒有教孩子的處事方式,所以孩子遇到事情都不敢問父母,怕自己再被父母罵「這麼簡單都不會做」之類的語言。

所以,各位家長們,孩子有時候犯錯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原因,如果孩子是故意的,那麼就讓孩子承擔相應的後果,這樣以後孩子就可以記得了,下次如果還是這樣犯錯了,會受到什麼樣的責罰,如果孩子不是故意的,雖然父母們會生氣,但是一定要冷靜告訴孩子自己錯在哪,應該要怎麼做,讓孩子知道怎麼解決方法。

想要孩子未來的路更好走些,高智商、高情商、情緒管理、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個都不能少!

研究表明,3-6歲是孩子行為習慣養成和情緒管理的最佳時期!

《兒童情商培養繪本》、《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從情商、行為、安全三大角度出發,包含10個小故事:《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

著重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情緒管理。父母閒暇時可以讀給孩子聽,當作睡前故事,通過故事正確引導孩子的行為習慣。

3-6歲也是孩子好奇心最強烈的時期,每個繪本中都有精美的插畫,這樣更加容易吸引孩子的閱讀興趣,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幫助孩子理解故事所講的道理,漸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3-6歲期間,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作睡前故事書。

在3-6歲當作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感興趣的家長朋友點擊下方「小卡片」即可!!

相關焦點

  • 孩子偷錢原因有四,父母別急於下定論,有一種可能是「求救信號」
    案例小田是一名留守兒童,正在上小學二年級,最近這段時間,他的各種行為讓班主任不得不請家長,原因就是小田總是撒謊,並且還偷同學的學習用具,當聽聞一向乖巧的孩子有這些行為時,小田爸爸氣急敗壞地對著他就是一頓吼罵。
  • 別讓抑鬱症害了孩子,3個表現,是孩子向家長發出的「求救信號」
    實習家長是否覺得抑鬱症離自己的孩子很遠呢?作為學生家長平時生活中一定多了解孩子學習生活活動期間遇到的事情,也應該多關注自己孩子的情緒,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溝通交流。最重要的是學會傾聽,而不是我們一味的教導和指責。孩子會得抑鬱症嗎?沒錯,孩子也是患抑鬱症高發人群!
  • 孩子最害怕的四個冷暴力,比打罵還可怕,家長要注意
    孩子最害怕的四個冷暴力,比打罵還可怕,家長要注意現在這個時代,雖然有一些家長還是奉行「棍棒教育」,但是有很多的家長變得「聰明」了,開始使用一種叫做冷暴力的教育方式,但是家長並不知道,冷暴力其實比對孩子一頓打罵更加的讓孩子難受。
  • 孩子咬手指、吃土,可能是異食癖,別忽視娃身體的5個求救信號
    孩子營養不良,會發出5種求救信號1. 挑食、厭食6歲的小明就喜歡挑食,剛開始他並不喜歡吃蔬菜和水果,只愛吃肉和膨化食品。後來,醫生才說道,「孩子體內嚴重缺鋅,出現異食癖,這才會咬指甲。其實孩子營養不良早期就給你們信號了,有時候孩子挑食不是錯誤的飲食習慣,而是他們缺鋅導致對某些食物提不起興趣,任其自由發展才會出現現在這種局面。」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飲食習慣,他們挑食的真正緣由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樣簡單!
  • 孩子老眨眼,出現這種壞習慣,家長應該怎麼糾正?
    你家孩子有沒有經常揉眼睛、眨眼睛的壞習慣呢?當孩子經常用手揉眼睛的時候,你會不會制止他?或者採取一些措施呢?其實,孩子眨眼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如果孩子經常眨眼、揉眼睛,家長就要注意啦,這很可能是眼睛發出來的「求救」信號。
  • 孩子經常流口水、口臭?孩子身體有這3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去檢查
    孩子身體有這3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去檢查夏天是孩子感冒多發季節,各種病菌和病毒都在夏季來臨時活躍起來,它們尤其針對抵抗力和免疫力弱的孩子,感冒對於成年人來說不是什麼嚴重的病,有的人不吃藥也可以自己痊癒,但是孩子還小很多系統都沒有發育完善,所以家長在生活中要仔細觀察孩子身上的變化,因為病毒和細菌侵入孩子身體之前會發出明顯的信號。
  • 孩子喜歡撒謊怎麼辦?不要一味打罵,正確的方法幫助家長引導孩子
    其實許多孩子喜歡說謊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家庭的因素,有許多家長從小便對孩子非常嚴苛,這邊讓孩子非常畏懼家長的責罰打罵,長期以往他們便習慣用說謊來逃避責任。其實比起生氣,家長們更應該注意的是孩子們在下一次仍舊出現說謊的行為時他們的態度。家長們應該讓孩子清楚地認識到說謊會給自己什麼樣的後果,讓他們知道謊言總會有被戳穿的一天,千萬不要用無數個謊言去掩蓋第一個謊言。
  • 為什麼孩子會變得厭世?家長們要醒醒了!
    這些孩子,都是如花的年紀,人生之路還沒有鋪開,便劃上了句號。再去看一下心理諮詢室裡的客人,中小學生,或者高中生不在少數。他們這些沉重的心理負荷,是從哪裡來的呢?是我們!是父母在他們發出求救信號的時候,被忽視了。有一句話叫做:你給的,不是我要的。有多少孩子想說這句話?
  • 培養孩子抗挫力,就要打罵教育?被打出來的孩子有什麼下場?
    文/小庚庚爸爸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喜歡使用打罵教育。每當看到孩子調皮搗蛋,不聽教誨,並且總是屢教不改時,相信很多家長都特別的頭疼。就是因為孩子不聽話,過於調皮任性,有的家長甚至會動手打孩子。
  • 高智商兒童的12種「特徵信號」,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要好好培養
    這樣的孩子往往不走尋常路,往往有自我獨立思考能力。特徵信號二、有追根究底傾向,敢挑戰,多反問例如他常說:「為什麼書上說的一定對呢?」,或者一個問題總要刨根問到底,這說明他有向權威思想挑戰的傾向。特徵信號五、有敏銳的觀察力例如「雪融化後,白色都到哪兒去了呢?」「媽媽,上次這裡的樹林不是這樣的。」這往往說明他是一個有敏銳的觀察力的孩子。
  • 孩子十三歲叛逆期,家長打罵沒有用,好好說話也不聽,該咋辦?
    十三歲男孩正值叛逆期,家長打罵都不管用,好好地跟孩子說又不聽,該咋辦?叛逆期的孩子有很多行為和做法是家長所不能理解的,在家長看來,仿佛孩子就是故意在和自己唱反調,打不得,罵不得,即使家長想要好好坐下來談一談,孩子也不配合。
  • 孩子午睡困難,家長要逼孩子睡嗎?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雯雯媽媽也很糾結,不知道要不要跟老師說說不讓孩子睡午覺。說實話,不午睡的孩子真的不少。鄰居李姐家的孫女就不睡午覺,一個夏天媽媽為逼著叫孩子睡午覺天天訓斥、打罵,弄得鄰居都受幹擾,最後還跟奶奶弄得不開心。孩子午睡睡不著,家長要不要逼著孩子睡午覺?
  • 孩子總是流口水,家長要及時注意到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於家長來說,雖然有很多科普育兒知識,但是更多的還是摸著石頭過河,很多時候就是處於一種模稜兩可的狀態。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關於孩子流口水的問題,孩子一直流口水,到底要不要去醫院檢查一下呢?
  • 孩子挨打後是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收手,娃已經「承受不住了」
    我鄰居夫妻倆,對孩子管得嚴,而他們家孩子又特別叛逆,所以經常聽到孩子挨打的哭鬧聲。周圍人勸他們,孩子大了,別光想著打,要講講道理。但是,鄰居夫妻卻覺得,孩子不打不成器,管教孩子就不能心慈手軟。其實,現在還真有不少這樣的家長,就習慣用打罵管教孩子。
  • 打罵孩子易生逆反心理,學《小鞋子》用3R育兒,孩子懂事家長省心
    2.嬌縱型——貓爸式寵娃嬌縱型的父母與嚴厲型的父母完全相反,給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父母不給任何限制。簡單的來說,嬌縱型父母就是「貓爸」式寵娃,貓的主人對貓很寵溺,貓的自由空間極大,也就常常有惹是生非的情況出現。
  • 5歲女孩亂扔香蕉皮,眾人皆稱「打輕了」,打罵就是教育孩子?
    因為孩子性格不一樣,被打後的表現形式也不會完全相同。孩子被打無非有這樣兩種結果:一種是乖乖地聽從大人的指令;第二種是強烈反抗,但最終的結果還是要屈從於大人。因為他們不得不面對現實:自己的體力反抗不了大人。但是,當他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有能力反抗的時候這種受壓抑的情緒就會表現出來,比如青春期莫名其妙的叛逆。
  • 孩子不睡,為何打罵後哭著就睡著了?這3個原因很少有人知道!
    現在這個社會,大部分人在洗刷完躺到床上後,不玩上至少一個小時的手機就不睡,熬夜成了現在年輕人的通病,明明上床的時候很困,但是一拿起手機來就有了精神,明明也沒什麼東西看,但就是非得晚一點才能睡。其實不光成年人存在晚睡的問題和許多孩子也是這樣一到了晚上就變得特別亢奮,不管家長怎麼哄就是不睡,這讓許多家長特別頭疼,有的寶媽可以平靜面對這種情況,覺得孩子玩夠了就會睡了,但是有的寶媽則會採取極端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打罵,孩子在受到父母打罵後,自然會大哭一場,在哭過之後就睡著了。許多爸媽會很好奇,孩子不睡覺,為什麼打罵之後就睡了?真相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 《正面管教》:孩子面對父母的打罵選擇無視,其實他是在自我保護
    在這本書裡講了孩子在沒有獲得父母足夠的重視和愛以後,會出現四種偏差行為,而這些行為的背後,都是孩子一個又一個向父母發出的求關愛和求重視的信號。1.引起注意,你們有沒有發現當你的孩子故意在你打電話的時候過來找你說話,還有孩子會故意把玩具扔在地上,或者是把東西打碎。
  • 如何避免孩子吃零食上癮?不需要打罵,家長要引導他們適當食用
    這便引起了閨蜜的注意,便將視線放在了兒子的身上,原來,兒子每天都會偷吃零食。閨蜜想著一不做二不休,把零食全部收起來,讓孩子徹底死了心。但是又害怕小朋友做出更過分的事情,只能順其自然。大多數零食含有各種食物添加劑和有害物質,偶爾吃一次過個嘴癮沒有什麼關係。但過量食用,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前段時間,網上接連曝出孩子吃零食患上糖尿病、誘發性早熟的情況。
  • 家長注意:孩子調皮好動?不要給孩子亂貼多動症標籤
    據有關數據報導:3%~10%的孩子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約有70%的學齡孩子有注意力缺失問題。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班有50個學生,那麼有5個可能就是典型的多動。相比以前,為什麼我國的多動症孩子越來越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