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英國伊莉莎白女王和菲利普親王結婚73周年紀念日,夫妻倆雖然有過不快、爭吵、冷戰……但最終還是攜手走過了一生。藉此之際回顧一下73年前那一月那一天女王的那一人生重要時刻。
1947年,世界還在緩慢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殘破不堪中復甦,英國的服裝仍然實行配給制,當時還是公主的伊莉莎白女王用定量配給券購買了她的大婚服飾材料。
禮服由女王最喜愛的時裝設計師NormanHartnell(諾曼·哈特內爾)設計,其中一張設計稿原型在8月中旬得到了伊莉莎白女王的首肯,於是也就有了大婚之上的美人配美嫁衣,千古永流傳的盛況。
這件大婚禮服由象牙絲、絲綢和銀線製成,其上鑲有水晶、種子珍珠,還有心形領口、長袖設計和13英尺長的頭紗拖尾。
絲綢來自中國,一萬顆珍珠來自美國,婚紗禮服上繡有著56個大英國協國家的代表花束,不僅是美學的展現更是外交策略的完美融合。
據說婚紗禮服的靈感來源于波提切利在1482年所畫的一幅描繪春天來臨的畫,其象徵著戰後的重生,無疑女王的這件婚紗禮服也有此意。
除卻這件歷史悠久、頗有年代感的諾曼·哈特內爾禮服,女王所穿的婚鞋也極具看點。
婚鞋是由愛德華·雷恩所設計的,採用了綢緞材質粗跟設計,典型的上世紀英倫復古風,褶皺交疊的特色能看出女王內心的小公主情結。
設計雖然看似簡單卻是女王為數不多穿漏趾鞋的經典時刻。
那一年那一天女王選擇了佩戴英王室最為出名的尖頂王冠,雖然出現了小意外,婚紗照也因王冠的「瑕疵」而不夠完美,但不可否認擁有美人尖的伊莉莎白女王和王冠極為相配,貴氣典雅不失柔美奪目,不久前碧翠絲公主大婚之時還借戴了此王冠。
因為是女兒「出嫁」,所以作為父母的喬治六世和伊莉莎白王太后送給了女兒兩條珍珠項鍊,分別被命名為卡洛琳和安妮女王項鍊。
兩條項鍊設計架構大體一致,只是所採用的珍珠大小不同,大婚當天女王就是佩戴此項鍊步入了婚姻殿堂。
此外還有一看點便是瑪麗王后送給孫女的方形珍珠鑽石耳釘,以白皙明亮的珍珠為主體,方形四角鑲有同等大小的白鑽,每顆白鑽中間又鑲有大小一致的四顆小鑽石,設計簡約不失貴氣,是王室一貫優雅風格。
雖然上世紀的黑白照畫質抵不過現今的美顏P圖,但是以伊莉莎白女王的天生姿色和菲利普親王的俊朗帥氣依舊遠勝現今高超攝影技術三分。
歲月催人老,但雁過留痕,曾經那被定格為永恆的畫面依舊驚豔著眾多後來者。
聲明:文章為原創,未經本人授權不得盜用抄襲,違者必究,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