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王瀝川》
《遇見王瀝川》說實話,是因為高以翔的意外離世,才追的劇。劇中的王瀝川,活脫脫就是高以翔的影子,儒雅,溫和,體貼,剛毅,善良。讓大家更加地不舍這麼好的一個帥氣男生就這樣離開了我們。
很多人不理解王瀝川那麼優秀多金幾乎完美的男人,怎麼會看上普通平凡的小秋,可能有人會說因為小秋的性格吸引了王瀝川。但是,僅僅憑性格好的女人又何止小秋呢?接下去,我想從愛情心理學的角度解析王瀝川為什麼會愛上謝小秋。
一、同月同日生,王瀝川不排斥謝小秋
看過劇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貫穿全劇的是一本字典。當時瀝川和小秋同時看上了那本字典,但是被身高佔優勢的瀝川搶先一步拿到了。小秋為了能夠順利完成兼職再三祈求瀝川把字典讓給自己,瀝川給了小秋可以說服自己的機會,但是小秋說了好幾個都沒有辦法說服到瀝川,最後瀝川要離開,但是小秋不甘心,攔住瀝川,對他說:「今天是我生日。」還向瀝川出示了自己的身份證,瀝川說:「這麼巧。」因為自己也是今天生日,還很友好地對小秋說:「生日快樂!」
就好比一個人遠在他鄉,你說你是浙江人,那人會很興奮地對你說:「哇,好巧,我也是浙江人。」就有種遇見了老鄉的非常親切的感覺,而你對他的好感,也是因為地域的關係讓你不再對他有強烈的防禦之心和冷淡之情。
心理學說,相似的經歷,能成為把人們緊緊連在一起,也正由於相似的經歷,兩個未曾謀面的人往往能一見如故。
所以,王瀝川知道謝小秋和自己是同一天生日的時候,其實就不會排斥謝小秋,也是之後在咖啡廳裡能夠和小秋像朋友一樣除了親和力對待還有是比起其他服務生有了更多的交流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也是因為他們的同月同日生日,開啟了他們奇妙的愛情之旅。
就如我們平時跟一個人聊天,不是一個人看上去很好相處,或者很健談,就會馬上對他有好感,而是需要一個切口,比如我們剛才說的同鄉,校友等等,就會對彼此有一種額外的情感,也是進一步發展的關口。
二、小秋默默的守護瀝川,是他身邊的一道光
瀝川因為骨癌失去了一條腿,雖然表面上非常的自信陽光,但是骨子裡是很自卑的。所以每次都會執意要幫小秋打開車門,送她到宿舍樓下,哪怕他折回來要一個多小時。
小秋要幫他拿包的時候,瀝川拒絕了,他說:「如果我沒有提出請求,不要幫我做任何事。」瀝川就是那麼驕傲,驕傲到人心疼,本該是他身邊不便別人去照顧他,但總是他去照顧到別人,照顧小秋。後來小秋也變得聰明了,對瀝川開始默默地支持。爬樓梯的時候,小秋會默默地站在瀝川身後以防萬一她可以隨時保護著他。在蘇黎世的時候,小秋擔心瀝川會太累,就以自己累了為藉口要瀝川陪自己坐下來休息。瀝川不敢在家裡放鏡子看到自己的樣子,小秋又是以自己為由在房間裡放鏡子,讓瀝川慢慢地開始正視自己身體上的殘缺而不再自卑落寞。
就是小秋的默默守護,讓瀝川原本覺得自己心如死灰的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讓他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和陽光。
最好的愛情是什麼樣的?瀝川和小秋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不是什麼勢均力敵,不是什麼相愛相殺,而是彼此成長,互相成就,最後合二為一。
三、小秋的執著等待,讓瀝川放棄了推開她
毛姆曾說:「人們究竟為什麼會愛上另一個人,我猜也許我們的心上都有一個缺口,它是個空洞,呼呼的往靈魂裡灌著刺骨的寒風,所以我們急切的需要一個正好形狀的心來填上它,就算你是太陽一樣完美的正圓形,可是我心裡的缺口或許卻恰恰是個歪歪扭扭的鋸齒形,所以你填不了。」
謝小秋等了王瀝川整整六年,每天會給他發郵件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哪怕王瀝川從來沒有給她回信過,她依然每天會發。王瀝川因為自己的病不希望拖累到謝小秋,希望她能離開自己,找到更好的男人照顧她,他也就死而無憾了。可是,謝小秋非常的執著,也是因為她的糾纏不休,讓王瀝川有了活下去的期望和不再把她推開選擇正視面對自己的感情的勇氣。
感情就是這樣啊,明明那麼相愛,卻因為為了更好地保護對方,不得不自己承受相思之苦,放對方自由。但是王瀝川想不到謝小秋會如此地執著,哪怕自己有多麼地想念她,愛著她,但是一想到自己會將死之人,他只能默默忍受著相思之苦。但是謝小秋鍥而不捨,主動上演勾引誘惑瀝川,看到小秋為了彼此之間的愛情如此執著,瀝川不再掙扎,也不再狠心地推開她。
總結:
王瀝川和謝小秋的相遇,到相識,相知,相愛,雖然前面部分還是非常甜蜜,但是到後來都是屬於很悽美的愛情故事,卻因為彼此的心裡都有著對方,只是因為王瀝川不想因為自己的離去讓謝小秋痛苦所以才不告而別,但又是因為心裡念著謝小秋又回來。
欣賞一個人,始於顏值,敬於才華,合於性格,久於善良,終於人品
王瀝川愛上謝小秋,我反而並不認為是從顏值開始,畢竟瀝川這樣身份的人遇見比小秋好看幾十倍的女人的機會還是很多很多的。而我一直覺得他們的開始,就是因為有著類似的經歷,同樣的生日,同樣的內心孤寂落寞,一個失去了腿,一個生活在條件並不優越還要給弟弟掙學費生活費,他們的內心是一樣的沒有安全感,渴望身邊真正能夠走進自己心裡的那個人。而那本字典,正是打開了他們各自的心門,而後各自走進了彼此的心裡。
關注@耐耐同學na,愛生活,愛旅行,愛讀書的80後寶媽,專注個人成長,喜歡的朋友關注我哦!#遇見王瀝川##高以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