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銷農產品變線上「暢銷」安徽蚌埠助農脫貧有實招

2020-12-21 環球網

中新網蚌埠3月7日電(劉浩 李揚 和鵬飛)在安徽省蚌埠市大新鎮郭府村扶貧基地,芹菜長勢喜人,高度超過膝蓋。田埂上,郭府村的貧困戶們卻滿臉愁容。「疫情期間,『扶貧菜』熟了,收和賣都成了問題,這麼好的菜爛在地裡怎麼辦?」

城裡缺菜,村裡難賣,一場疫情阻斷了原來的銷售渠道,農產品流通面臨新難題。

為解決疫情防控期間道路不暢造成的農產品滯銷問題,蚌埠「農糧驛站」負責人黃計亮在復工的第一天就和公司的技術人員一起加班加點,在農糧驛站手機APP上開發出「抗疫助農」欄目,以收購滯銷的農產品。

人在家中坐,只要打開手機網上下單,新鮮蔬菜就能直接配送到家門口。

凌晨時分,蚌埠市石湖鄉陡溝村貧困戶黃紀課的蔬菜大棚裡,正在有序裝運菠菜、芹菜等鮮蔬。數十公裡外的市民鄭女士早上的訂單于午餐前準時送達。「老黃的菠菜成為我們一家人防疫期間的美味菜。」

由於上線蔬菜、水果等農產品既新鮮又便宜,很快受到了市民的認可,他們紛紛為農糧驛站點讚轉發。

截至目前,蚌埠市農糧驛站通過在11個鄉鎮建立收購網點,依託「農糧驛站」網銷平臺,已累計購銷貧困戶蔬菜價值20多萬元的農產品。

解決農產品出村進城難題,還要打通上行和下行渠道。蚌埠市懷遠縣通過京東蚌埠扶貧館、淮商易購、社區電商等平臺,線上銷售農產品1262萬元,其中貧困地區農產品190萬元,同時全力動員部分具備條件的電商網點特別是貧困村電商網點,積極為疫情期間農副產品滯銷問題出力,目前已收購106戶貧困戶不同種類農產品約13000斤,最大限度減少了疫情對貧困人口收入的影響,彌補收入差距。

全力保障貧困群眾農產品銷路暢通,蚌埠市扶貧辦和商務外事局等單位,積極引導本土超市,對部分鄉鎮貧困戶滯銷的農產品實施定點化採購,同時積極鼓勵三縣利用電商平臺開展線上下單、自主配送等方式,有效解決市場供應不足和貧困戶農副產品銷路不暢等難題。(完)

相關焦點

  • 解決農產品滯銷 ,也是戰「疫」實招
    解決農產品滯銷 ,也是戰「疫」實招 2020年02月25日 08:59:00來源:河北新聞網 (2月22日 中國紀檢監察報 )  由於疫情影響,最近在一些地方出現了農產品滯銷的問題,成了不少農民的「心病」。與病毒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一樣,如果農民的農產品滯銷或者說出售價格太低,導致收入驟減,必然也會影響其生產生活,對疫情防控工作來說,也會帶來嚴重影響。
  • 淘寶愛心助農解決碭山梨滯銷難題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我這邊有200萬近的碭山梨遇到了銷售困難,你們能不能幫幫我們?」2月中旬,淘寶愛心助農對外公布的釘釘專線收到了這樣一則求助。因為疫情影響,往年聞名全國,深受吃貨喜愛的碭山梨遇到了銷路的問題。
  • 張家界盟員愛心助農 解決農產品滯銷難題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4日訊(通訊員 田樂 高自安)一袋袋堆放整齊的黃豆見證助農愛心,一句句暖心話語承載致富希望。12月2日,民盟盟員、張家界本土企業家楊雄積極響應民盟張家界市委會開展的「愛心助農」活動,來到了桑植縣芙蓉橋鄉福建坡村村民谷臣佳家,購買5000斤共2萬元的黃豆,以實際行動幫助農戶解決農產品滯銷難題。
  • 淘寶:設立10億愛心助農基金,農產品滯銷幫到底!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日全國多地果蔬出現滯銷,令人揪心。阿里巴巴緊急開設線上愛心助農專線,在政府的支持和協調下,2天打通蔬果從採摘、包裝、運力到銷售的全部困難。(淘寶APP搜索:吃貨助農,一起愛心助農吃瓜果)僅五天時間,全國吃貨就拯救了2400多萬斤滯銷蔬菜水果,光是海南就賣出100萬斤哈密瓜。(工人正在將果蔬搬上「愛心助農」專車)但這還遠遠不夠!
  • 滯銷農產品有救了!淘寶宣布設立10億愛心助農基金
    [PConline 資訊]2月12日,淘寶宣布設立10億愛心助農基金,幫助滯銷農產品打開銷路。淘寶方面表示,愛心助農活動會一直延續下去,直到把全國的滯銷農產品賣光為止。「歡迎全國面臨滯銷的農產品原產地都來聯繫我們,也歡迎全國人民都來淘寶幫助這些農民。」
  • 《奮鬥吧主播》雲南助農環節開啟 播姐齊力解決滯銷農產品
    而與此同時,也推動了直播助農事業的發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在此背景下,優酷全新綜藝《奮鬥吧主播》邀請蔡少芬、陳法蓉、何潔、黃奕在內12位播姐與黃新淳、朱星傑兩位嘉賓一起前往雲南保山、芒山兩地學習椪柑採摘、夏威夷果採摘製作等項目,幫助當地村民拓寬農產品知名度和銷量,用實際行動支持著助農脫貧事業的發展。
  • 淘寶設立10億愛心助農基金 幫助滯銷農產品打開銷路
    2月12日,淘寶宣布設立10億愛心助農基金,幫助滯銷農產品打開銷路。淘寶方面表示,愛心助農活動會一直延續下去,直到把全國的滯銷農產品賣光為止。「歡迎全國面臨滯銷的農產品原產地都來聯繫我們,也歡迎全國人民都來淘寶幫助這些農民。」
  • 安徽涇縣:團組織變身助農「店小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葛粉、蜂蜜、土雞蛋……近日,記者來到涇縣首家「青春扶貧 愛心助農」示範點——縣直屬機關食堂,30多種農產品被整齊擺放在貨架上,這些都是各鄉(鎮)貧困戶家和村集體扶貧產業基地裡滯銷的農產品。
  • 「虛擬農場」變助農網紅賽道 二三四五推助農產品矩陣
    其中,一項數據在「脫貧攻堅全面收官之年」裡顯得格外亮眼。即,2020年天貓雙十一,累計銷售了全國1406個縣城的41萬款農產品,大大推進了國家的助農扶貧工作。  這並非踏足公益助農的網際網路企業孤例,事實上,一批上市企業、電商企業早已在此開疆拓土,包括京東、拼多多、蘇寧、一畝田、二三四五等等。
  • 惠城蘆洲鎮:鄉賢積極認購滯銷蔬果,還有百萬斤需要「吃貨助農」
    得知家鄉農產品嚴重滯銷的消息後,3月4日,蘆洲外出鄉賢許君惠自願認購滯銷的黑皮冬瓜1000斤、柑橘2000斤,捐往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支援抗疫。這一善舉,既緩解了農戶們的燃眉之急,又溫暖了城市的白色守護天使。蘆洲鄉賢認購滯銷蔬果,送給醫護人員。
  • 安徽:副區長打響「直播牌」,農產品滯銷變「斷貨」
    宿州市埇橋區副區長李雲英變身「超級推銷員」,通過網絡直播,為當地滯銷農產品代言,助力農產品線上銷售。眼前,李雲英在直播的地方是宿州市埇橋區躍源家庭農場合作社,共有藕塘60畝,年產量在12~13萬斤。受疫情影響,正值暢銷季的水果藕,現在仍有8萬斤處於滯銷狀態,貧困戶無法正常務工,收入遭受損失。「今年受疫情影響,到現在貨還沒走掉,我們現在很著急,再有一個月我們的藕就新舊更替了,後面的藕節就開始老化。」埇橋區躍源家庭農場合作社負責人告訴記者。
  • 淘寶上線「吃貨助農」,讓你從農田直接買到疫期滯銷的紅心獼猴桃
    蔬菜困境:村裡賣不掉、城裡買不著 「往年這個時候,獼猴桃的採購價就有5、6塊一斤,今年3塊錢一斤都沒人來收,車根本進不了村子,更何況組織人上山採摘了。」面對滯銷的獼猴桃,有果農無奈地表示。四川蒲江是紅心獼猴桃的王牌產地。作為中國農產品百強標誌性品牌,蒲江獼猴桃一直是最備受青睞的冬季時令水果。
  • 阿里公布助農成績單:三年助銷農產品5400億元,穩居全國最大農產品...
    農民豐收節前夕,阿里巴巴公布了興農脫貧業務上線三年來的助農成績單。9月17日,來自阿里巴巴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過去三年阿里巴巴平臺農產品交易額超5400億元。這一數據遠超同行。阿里多年來一直穩居中國最大農產品上行平臺。此前,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的報告顯示,2018年天貓、淘寶佔全國縣域農產品市場份額約75%,是中國農產品上行主渠道。阿里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阿里平臺農產品交易額為2000億元。
  • 永福縣檢察院堅持「兩手抓」,防疫抗疫、助農脫貧兩不誤
    永福縣檢察院堅持「兩手抓」,防疫抗疫、助農脫貧兩不誤 2020-03-13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伊犁州直各縣市多舉措助農銷售農產品
    得知轄區蔬菜種植大戶辛苦種植的蘿蔔、辣椒、小白菜等農產品面臨滯銷困境,周紅軍立即與卡拉蘇社區聯合開展「愛心助農活動」。依託卡拉蘇「智慧社區」平臺,將農產品進行「線上訂單、線下配送」,既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又保證了居民的餐桌更豐盛、更新鮮、更安全。
  • 淘寶愛心助農帶動貧困縣農產品走出大山 土貨鮮食頻道月銷售額超過...
    記者近日從淘寶獲悉,在過去一個月裡,淘寶土貨鮮食頻道的貧困縣農產品銷售額超過6億元。  「土貨鮮食」是淘寶的一級頻道,由阿里巴巴脫貧基金和興農脫貧項目組聯合運營,是主要購物App中唯一一個貧困縣農產品銷售專區。
  • 多地區農產品滯銷,大面積堆積如山,這現象如何破局?
    導讀:疑問:多地區農產品滯銷,農民有苦難言,滯銷難題如何解決?農民朋友維持生計的營生都有什麼呢?無非就是種植和養殖兩大類。相比於種植來說,搞養殖的投入成本高、風險也高,所以養殖專業戶在農村並不普遍。所以出現了「賣不完、賣不動」的滯銷現象。這一現象,不僅出現在大蒜上,像蘋果、洋蔥、蒜黃等都有類似情況。受疫情等不可抗力等因素,影響銷路大部分的農產品,像水果一類,基本都是露天栽培的,這種種植產業的好處是可以大面積栽培,而不用投資建設大棚。不過呢,也有一大缺點,那就是常常會因為自然環境的原因導致果品採收期縮短。
  • 滯銷變暢銷!長壽「啾啾妹」硬核助農增收
    雲集鎮是我區最早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並進行疫情管控的鄉鎮,貨車進不去,農產品出不來。眼看著成片的血臍就要爛在枝頭,尖峰村的果農急得團團轉。劉興海在朋友圈緊急求購,但收效甚微。      得知該消息,胡耀文也想為助農抗疫增收獻一份力。同時,區商務委積極出臺政策支持區內各大電商企業銷售農產品。胡耀文幫助農戶抗疫增收的信心和決心更加堅定了。       她當即和劉興海聯繫,以疫情發生前的市場價保價收購該村血臍5噸。隨後,通過「農戶+平臺+社區」的方式打通購銷渠道。沒過多久,尖峰村的血臍便由滯銷變為脫銷。
  • 田間果農變身帶貨主播:農產品從滯銷到暢銷的電商流轉路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田間果農變身帶貨主播:3天賣27萬斤草莓,農產品從滯銷到暢銷的電商流轉路經濟觀察報 記者 鄭淯心 遼寧省東港市十字街鎮赤榆村的一個草莓種植大棚內,王霞(化名)在三腳架上放置好了手機,後面立起了補光燈,前面一張白色桌子上擺好了一箱草莓,在手機畫面中,一顆顆紅彤彤的草莓前置居中
  • 果農「李子」滯銷,杭徽處線上線下齊發力打通助農之路!
    原來,家住興龍村的老徐家有5畝多果林,主要種植紅布林、黑布林和黃桃。每年產量在六七千斤左右,是家裡的主要經濟來源。往年7月份,紅布林上市的時候,路過的遊客會大批大批到果園裡採摘購買,非常暢銷。而今年受疫情影響,再加上近期的汛期,老徐家裡大量的紅布林出現滯銷情況。「一整天下來,20斤都賣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