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無論是文人墨客還是英雄好漢,都發生著讓人感到驚嘆,惋惜,悽涼而又美好的愛情故事。但有一點讓人感到有意思的是這些個悽婉的愛情故事居然和《金剛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需要注意一點的就是《金剛經》的思想是不適合拿來談戀愛的。金剛經說的是修心,做人,做事,講的是讓人放下,放下心中執念。而戀愛學本身就是個玄學,沒有規律可循,也沒有人能夠徹底研究明白。我們先來看看兩位名人的愛情故事跟《金剛經》之間的關係。
萬裏海涯,百日訃聞。拊棺何在,夢溼濡茵。
這一句是蘇軾的堂妹去世後,蘇軾為堂妹寫下的祭文。因為蘇軾的初戀就是堂妹,但是因為近親,沒辦法結婚。於是他們後來就做了筆友,這篇祭文就是在蘇軾堂妹去世的時候,蘇軾為堂妹寫下的祭文。蘇軾在寫這篇祭文的時候哭得稀裡譁啦,泣不成聲,哭的在地上都起不來了。
蘇軾在堂妹去世之後,就娶了一個老婆叫王弗。但是後來王弗也去世了,王弗去世十年的時候,蘇軾唯有淚千行,也是哭得泣不成聲。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哎,突然感覺到,蘇軾大詩人的愛情真的太曲折了。為什麼老天要這樣折磨他呢?這首詞大家應該很熟悉吧,那時候上學的時候也是必考的一首。當時不知其意啊,現在再讀這首詞真的是感慨頗多。看到這裡,也挺心疼蘇軾這孩子的,不容易啊。
蘇軾的老婆去世四年左右的時候,蘇軾又娶了他老婆的堂妹王閏之。王閏之對蘇軾真的非常好,很心疼蘇軾。但是王閏之,之後也去世了。看到這裡,我突然感到後背發涼啊,蘇軾大詩人不會克妻吧。
曾不少許,棄我而先。孰迎我門,孰饋我田?已矣奈何!淚盡目乾。
這首詞是在王閏之去世之後,蘇軾寫的祭文。蘇軾大詩人的意思,感情經歷真的讓人潸然淚下啊。這樣的經歷放在任何一個人的身上,如果沒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扛不住的。同時也佩服蘇軾大詩人堅強的內心。
王閏之去世三年之後,蘇軾就接到了調令,不得不離開杭州。但是在出發前他收了一位十幾歲的小女孩。這位小女孩也是後來蘇軾的小妾朝雲。這位小妾可不簡單,因為她挺出名的在那時候。
蘇軾被貶之後的日子真的越來越不好過,挺難的,那時候蘇軾的年齡也挺大的了。但是蘇軾在杭州的時候有四五個小妾。那時候的日子也算是風光, 但是這些小妾卻相繼辭去。最後只有一位朝雲還陪著他,那也沒有去。
朝雲在蘇軾的調教下,學會了琴棋書畫,另外朝雲還參禪。我猜測朝雲參禪只要是為了蘇軾,也可能是修心,讓自己可以陪伴蘇軾更久。
有一位名人叫馮夢龍,他後來寫了一個故事,是關於蘇軾的。說蘇軾有一位小妾叫春娘。但是蘇軾的一位友人對春娘很是欽慕,於是想拿自己 的白馬換春娘。蘇軾居然答應了,春娘指責蘇軾以人換馬,最後撞樹而死。
但是這個故事無從考證,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單從故事來看,蘇軾的做法可能是有些過了。春娘也是位性格剛烈的人,古時候女性對三從四德還是很看重的。
蘇軾被貶到惠州的時候,身邊只有朝雲陪著了。在惠州的時候,蘇軾的時候很窘困,朝雲也沒能熬過去。朝雲臨終前拉著蘇軾的手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句經典的話正是出自《金剛經》,可見朝雲對蘇軾不僅用情至深,還有著對生活很高的感悟。朝云為什麼會說《金剛經》裡的這句話,你們有什麼看法嗎?
《金剛經》中的這兩句話,若是反覆誦讀,功德福報就會接踵而至
《金剛經》就是一部經書,它沒有錯,錯的是讀金剛經的人心懷不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