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陵生物多樣性之美丨穿著打扮「風格」不一樣的菲氏葉猴

2020-12-26 瀟湘晨報

中國雲南省龍陵縣是邊境線上生物多樣性資源十分豐富的縣份之一,尤其是作為滇西南各保護區群動植物物種基因交流「黃金」聯結紐帶和中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重要「縫合線」的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原始森林生態系統保存完整,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態環境、溼潤的氣候條件,為野生植物生長和野生動物棲息、繁衍創造了「天然居室」。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於2021年5月在中國雲南省昆明市舉辦。我們將以此次盛會為契機,緊扣「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這一主題,推出「龍陵生物多樣性之美」專題欄目,多角度展示龍陵生物多樣性之美,講好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龍陵故事,營造好社會輿論氛圍,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油添力。

—————————————————————————

※菲氏葉猴(Trachypithecus phayrei)

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靈長目,猴科。菲氏葉猴(也稱白頭葉猴、灰猴、長尾猴)主要分布於孟加拉國、中國、印度、寮國、緬甸、泰國和越南等。

菲氏葉猴是比較典型的東南亞熱帶和南亞熱帶的樹棲葉猴。具有群居性、善攀援跳躍、極少下地的特點。喜歡棲息於江河兩岸和低山溝谷地帶的熱帶雨林、季雨林或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母猴特別愛護自己的猴寶寶,母猴與猴寶寶經常形影不離。猴寶寶在出生後的兩、三個月的時間裡毛髮是金黃色的,之後的五、六個月開始走「低調」路線,毛髮逐漸由金黃色變成灰色。哺乳期過後,小猴開始獨立生活。成年後的菲氏葉猴,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全身披銀灰色毛,臉部黑色,炯炯有神的眼睛和嘴的周圍遍布著些許白色茸毛。也許會覺得它們這樣「化妝」是挺「潮」的,其實是由於它們眼、嘴周圍的皮膚缺乏色素而顯得蒼白。

菲氏葉猴喜歡吃植物的花、果、葉等食物,也食小鳥和鳥卵。極少有破壞莊稼或其他農作物的「不良記錄」,因此,人們很喜歡菲氏葉猴,它們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

菲氏葉猴分為3個亞種,即菲氏葉猴滇南亞種(T. phayrei crepusculus)、菲氏葉猴指名亞種(T. phayreiphayrei)和菲氏葉猴滇西亞種(T. phayrei shanicus)。菲氏葉猴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已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CITES )附錄Ⅱ易危物種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

--------多一點了解--------

說到靈長類野生動物,不妨也了解一下雲南龍陵小黑山省級保護區的基本概況和靈長類野生動物情況。

地處在高黎貢山南段帚狀山脈區域的龍陵小黑山保護區總面積為5805公頃,由古城山、一碗水、小黑山、大雪山和江中山5個子保護區組成。保護區北與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連,西與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遙相呼應,東南臨怒江與永德大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隔江相望,是高黎貢山、銅壁關與滇西南各保護區群的豐富動植物物種基因交流的「黃金」聯結紐帶,是中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縫合線」。

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設計院歷時3年多,基於大量野外實地調查,編制完成的《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及評價》報告(2020年),菲氏葉猴在龍陵小黑山省保護區主要分布於古城山、大雪山、小黑山和江中山四個子保護區,其中古城山子保護區的菲氏葉猴數量超過20隻。更值得一提的是,僅龍陵小黑山保護5800多公頃的狹小山地區域內就分布有天行長臂猿(Hoolock tianxing)、菲氏葉猴(Trachypithecus phayrei)、北豚尾猴(Macaca leonina)、蜂猴(Nycticebus bengalensis)、熊猴(Macaca assamensis)、獼猴(Macaca mulatta)和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7種靈長類野生動物,這在中國乃至世界上均十分罕見。龍陵小黑山保護區被雲南動物專家形象地賦予中國邊境線上靈長類珍稀瀕危物種的「生物多樣性航空母艦」。

【來源:保山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百科知識:一起來領略龍陵生物多樣性之美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於2021年5月在中國雲南省昆明市舉辦。我們將以此次盛會為契機,緊扣「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這一主題,推出「龍陵生物多樣性之美」專題欄目,多角度展示龍陵生物多樣性之美,講好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龍陵故事,營造好社會輿論氛圍,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油添力。
  •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75) | 脊椎動物•戴帽葉猴:我不是皮猴,我想...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75) | 脊椎動物•戴帽葉猴:我不是皮猴,我想靜靜!另外苔蘚也是戴帽葉猴重要的食物之一,學者李迎春認為這是因為很多苔蘚植物具有抗菌效果,戴帽葉猴在取食苔蘚類植物的同時,相應取食到一些黏土、鹽分及附生在苔蘚上的無脊椎動物,因此,懸崖上的苔蘚除了能給獨龍江戴帽葉猴提供一定的能量外,還可以提供微量元素、鹽分以及一些高蛋白物質的無脊椎動物。
  • COP15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系列攝影展:用鏡頭發現自然之美
    雲南作為我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生態系統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類型,享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物種基因庫」等美譽,一直肩負著維護區域、國家乃至國際生態安全的重大職責。與此同時,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是公認的生物多樣性重要分類群分布最為集中、具有全球意義的生物多樣性關鍵區。此次COP15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系列攝影展內容豐富。
  • 「生物多樣性百科」種子植物·苞葉雪蓮:有顏值有能力的super葉!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種子植物·苞葉雪蓮。這麼仙的造型只是苞葉雪蓮的葉子,葉子尚且如此美,花會不會美得讓人窒息?如果你有這種想法,那一定會很失望。如果評選植物界中最沒存在感的花,那麼苞葉雪蓮絕對排在前。在「捲心菜」狀的苞葉內部,有6—7朵紫褐色密集開放、十分不起眼、仿佛花蕊的小花,這就是苞葉雪蓮的花朵。
  • 如何讓北京成為「生物多樣性之都」?
    圖片來源:唐瑞北京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北京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不能被忽視,因為它正面臨著很多威脅,比如以下幾項:首先,城市發展很少或者根本沒有考慮生物多樣性及重要的生態環境,導致棲息地喪失或退化。圖片來源:唐瑞為北京繪製「生物多樣性藍圖」為了保護北京堅實的生物多樣性基礎,北京市可以制定一份生物多樣性藍圖,將野生動植物和它們的棲息地納入決策考慮範圍,並為主要的本地物種和其棲息地設定有關的保護目標。首先,必須進行全面的生物多樣性「審計」,更好地了解北京現有資源並制定衡量進展的基準。
  • 植物醫生受邀設計《多樣星球》LOGO,孔雀翎羽盡現雲南生物多樣性之美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雲南廣播電視臺推出生物多樣性融媒體專欄「多樣星球」,開始為將在雲南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預熱,持續向公眾展示「世界生物多樣性窗口」雲南生物多樣性的剖面,今天首期為大家推出的是「多樣星球」生物多樣性宣傳片、有數據記錄的歐亞大陸最高大樹——高黎貢禿杉、全世界最複雜鳥巢營造者織布鳥3部4K超高清短視頻。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這十部紀錄片帶你體驗生命之美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為了保護全球的生物多樣性,1992年在巴西當時的首都裡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153個國家籤署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1994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2月29日定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以提高人們對保護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認識。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血雉:愛社交的素食主義者
    一般不起飛,主要通過迅速奔跑和藏匿來逃避敵害。照片攝於梅裡雪山。彭建生,藏族,生態攝影師,香格裡拉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長期奔波於青藏高原與橫斷山區,致力用鏡頭詮釋自然之美,生態之美。相關閱讀:【生物多樣性百科】地衣·紅臍鱗:環境監測的「晴雨表」【生物多樣性百科】種子植物·滇山茶:雲南百花之最【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綠孔雀:尾屏碩大美麗【生物多樣性百科】種子植物·寄生花:孤生一花【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雙角犀鳥
  • 小朋友在公園探究生物多樣性
    5日,久違的太陽重新露出笑顏,伴隨著溫暖的陽光,沙湖自然課第五課順利開展,12位小朋友們聚集到沙湖公園,化身「小小自然博物家」,跟隨著湖北博得自然生態中心的講師佩琪,一同打開自然的神奇寶藏,探究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小朋友們參與生物多樣性知識問答遊戲。記者詹麗 攝限時挑戰,你能找到多少種樹葉?
  • 「生物多樣性百科」節肢動物·甜無墊蜂:為植物傳宗接代也就是幾秒...
    美麗雲南——生物多樣性百科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節肢動物·甜無墊蜂甜無墊蜂Amegilla dulcifera接納異己,快速適應,作出改變,這也是雲南生物多樣性動態變化的特徵之一。劉光裕,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從事科普、環境教育、民族文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同時也是植物、昆蟲和蜘蛛愛好者,科普作家、中科院網絡科普聯盟「啟明星」獲得者,發現了「抑制甜味」神奇植物寬葉匙羹藤。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紀念活動 學生自製壓花書籤
    5月22日是「生物多樣性國際日」。為提高人們對保護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公眾參與度,昨日,自治區環保廳在南寧市青秀山開展「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紀念活動。南寧市的100個家庭和來自廣西大學的100名學生參加當天的植物講解、植物壓花體驗以及觀鳥等活動。&nbsp&nbsp&nbsp&nbsp一片普通的樹葉,搖身變成一張漂亮的壓花書籤。
  • "青華海生物多樣性之美"灰斑鴴:能一口氣飛3000公裡的全球旅行家
    近幾年來,隨著青華海溼地的恢復、溼地生態系統逐步修復、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吸引了很多珍稀鳥類到此過冬,"青華海生物多樣性之美
  • 世界巧克力日:巧克力和生物多樣性
    包括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UN CBD)、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與政策平臺(IPBES)等全球權威機構,都提前在線與綠會國際部分享了巧克力鮮為人知的一面:巧克力依賴生物多樣性。IPBES還專門發布了一則誘人的視頻,並表示:根據IPBES 2019年5月發布的著名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簡稱「全球評估」),世界上有十多個本土種植的可可品種,其中許多是由亞馬遜地區的土著人民和當地社區(IPLCs)管理的。
  • 科普知識丨保護生物多樣性 我們應該怎麼做?
    不論是教科書裡經典的渡渡鳥、袋狼的消失,還是2018年3月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的離世,都在不斷地鳴響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警鐘。 如何保護生物多樣性? 為了減緩物種滅絕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速率,人們選擇了建立保護地,而這也成為了公認相對有效的方式。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這樣定義保護地:通過法律及其它有效方式用以保護和維護生物多樣性、自然及文化資源的土地或海洋。
  • 雲南藝術家生物多樣性主題創作開筆
    原標題:雲南藝術家生物多樣性主題創作開筆 4日,雲南藝術家生物多樣性主題創作開筆禮在海埂會堂舉行。活動現場,小朋友們用手中的毛筆寫下「萬物生長」「家」等字樣,用彩筆畫出孔雀、長頸鹿等動物,描繪出心中的美麗雲南,表達對保護生物多樣的美好願景。本次活動是由雲南省委宣傳部和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系列活動之一。
  • 研學|影像生物多樣性調查是什麼?
    那麼,彭建生老師、董磊老師、左凌仁老師所從事的影像生物多樣性調查是什麼?他們又是怎樣工作的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夏季研學營課堂上彭建生老師的分享從夏季的三江併流生態研學營,到冬季的滇西北影像生物多樣性調查研學營,一個詞頻繁地出現在研學營導師們的介紹裡、課程分享裡,那就是「影像生物多樣性調查
  • 解鎖自然的力量|提升生物多樣性
    攝影:Steven David Johnson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之本,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為人類提供了生活資源和生存環境。然而,隨著人口的迅速增長和人類活動的加劇,生物多樣性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喪失,成為當今世界性環境問題之一。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牛郢生:守候 以對生命的敬意之名
    正文 來源:荊州電視臺 時間:2020-05-22 18:17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 範振宇 張露)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為了保護全球的生物多樣性,1992年在巴西當時的首都裡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153個國家籤署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5月22日定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在我們荊州,溼地多,鳥類種群豐富,荊州市觀鳥協會的會員們也在一直記錄著這些鳥兒在荊州的繁衍生息,今天(5月22日)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鏡頭下的美麗小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