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風電「新抱團時代」:民企誰朋友圈最多?誰與央企關係最深?

2020-12-17 華夏能源網

平價前夕,各大風電整機廠商之間競爭愈發激烈,抱團發展成為了大家的共同選擇!

與實力超群的國企相比,民營風電企業全靠自己摸爬滾打,在市場變局中抗風險能力往往成為決定企業生死的關鍵因素。

為了更好迎接未來挑戰,民營風電企業紛紛選擇了抱團各大電力央企。或籤署重大戰略合作協議,或深度股權合作綁定「金主爸爸」,在合縱連橫中圈定戰略夥伴,在攜手抱團中尋求更快更好發展。

就2020年以來,風電整機廠商第一梯隊中民營企業的戰略性陣營合作,華夏能源網做了特別梳理,以供參考:

金風科技:龍源電力、中廣核、三峽集團...

金風科技是當之無愧的風電整機廠商龍頭老大。2019年其新增吊裝容量8.01GW,中國市場份額為28%。今年以來,在已明確的深度合作單位數量上,金風科技的「朋友圈」在繼續擴大。

華夏能源網統計發現,截至目前,金風科技已與3家大央企(龍源電力、中廣核新能源和三峽新能源)確立合作夥伴關係:

5月19日,金風科技與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在京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將按照「目標落地由近到遠、合作領域由點及面、推進順序由淺入深」的工作原則,共同致力於打造「戰略協同、優勢互補、互惠互利、持續長久」的新型合作夥伴關係,在機制創新、技術創新、資金融通、成本管控方面互補互促,共同做好國內外市場開發;同時整合產業鏈上下遊資源,在存量資產提質增效、設備採購、智慧化風電場建設等方面全面深化合作,推動雙方共同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與金風科技的籤約儀式上,龍源電力黨委書記、董事長賈彥兵表示:多年來,金風科技一直與龍源電力保持著長期友好的合作關係。在建設世界一流新能源公司的過程中,龍源電力需要引入金風科技這樣的高認同感、高匹配度、高協同性的戰略合作夥伴。

同時,賈彥兵強調:與金風科技的合作基礎紮實、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得到了國家能源集團的高度認可,是龍源電力用實際行動落實集團總體戰略的重要舉措。

華夏能源網了解到,目前,國家能源集團正在加快向「清潔化」轉變,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力度。截至2019年底,國家能源集團清潔能源裝機總量為6125.4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4115萬千瓦。

國家能源集團的目標是,到2021年新能源發電裝機增長率不低於20%。按此測算,到2021年底,國家能源集團的清潔能源裝機總量要達到8820.58萬千瓦。國家能源集團與金風科技的深度合作,未來潛力依然巨大。

不僅是龍源電力,金風科技與另一央企巨頭中廣核的合作關係也相當深厚。

9月14日下午,金風科技總裁曹志剛一行拜會中廣核新能源執行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亦倫。雙方在2020年保電價項目資源保障、存量資產高效運營、後服務市場合作與創新以及平價時代高質量發展等方面進行全面深度交流,達成系列重要共識,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在與金風科技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前的座談會上,中廣核新能源執行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亦倫表示:金風科技是中廣核新能源最大的風電機組整機供應商。作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雙方高度互信,持續深化合作,在行業整體搶裝背景下,目前戰略合作取得良好效果。作為行業領軍企業,雙方有責任和義務在新形勢下主動創新,共同開創平價時代合作共贏新局面,引領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李亦倫強調:希望金風科技作為戰略合作夥伴,全力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繼續加強溝通和交流,全力保障2020年中廣核新能源保電價項目設備的如期交付。二是繼續保持重質量重服務的合作理念。三是加強存量資產高效運營和後服務市場的合作與創新。四是藉助中廣核(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廣闊合作平臺,按照「共生、共享、共贏」原則,打造新合作與發展路徑,爭取早日結出碩果。五是對後期平價、競價、大基地等項目合作要儘早布局並制定系統性方案,共同面對未來機遇與挑戰,攜手實現新形勢下共同發展。

除了以上兩家,金風科技與公司第四大股東、持其10.53%股的三峽集團的合作,更是緊密。11月24日,三峽新能源與金風科技在京座談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在籤約儀式前,三峽新能源與金風科技均表示,要力爭在「十四五」期間每年合作開發項目規模不低於50萬千瓦。

三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國慶表示,希望雙方通過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以風力發電機組設備業務為主的新能源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推動風電行業高質量發展。

從這些實力央企的合作關係上可見,金風科技的客戶關係之強,非一般風電企業可比。在三大央企的助力下,金風科技的十四五時期市場銷售前景可以樂觀以待了!

遠景能源: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

今年7月,龍源電力與遠景科技集團在京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戰略協議,雙方將按照「戰略協同、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合作原則,在智慧能源、儲能、制氫、電力市場交易和綜合能源開發利用等方面開展全面深度合作,利用龍源電力的專業管理和遠景的技術創新優勢,通過建立合資公司,探索麵向未來能源變革的各種可能場景,創新商業模式和技術模式,同時將合資公司打造成為混合所有制標杆企業。

華夏能源網了解到,在此前,龍源電力與遠景能源已有過多次深入合作。雙方在安徽來安風電項目的合作,開啟了我國低風速風電發展的新篇章;在加拿大德芙林的合作,建成了我國第一個海外商業風電項目,打造了風電「走出去」的樣板工程。

在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上,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黨委書記、董事長賈彥兵表示:通過長期穩定的友好合作,雙方建立了牢固的互信關係和深厚的友誼。遠景能源也是龍源電力在建設世界一流新能源公司的過程中,需要引入的高認同感、高匹配度、高協同性的戰略合作夥伴。

遠景科技集團CEO張雷表示:隨著新能源進入平價時代,雙方再次高度一致看到了未來能源高質量發展、智能化和清潔低碳轉型的大勢所趨。期待這個新的戰略開始,合資公司有能力也有信心突破創新、有所擔當,開闢一片藍海,引領和迎接中國能源轉型和可再生能源美好時代的到來。

2019年,遠景能源風電新增吊裝容量5.42GW,以19%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雙方以合資公司的形式進行合作,顯然要比一般的客戶合作關係要深。在龍源電力等眾多央企合作夥伴的加持下,遠景能源的風電「遠景」值得期待!

明陽智能:中國三峽、中國華能...

明陽智能在海上風電業務「押寶」較多,在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上得到了央企的青睞。

今年1月7日,明陽智能與中國三峽籤定「海上風電框架合作協議」。根據雙方共同籤署的海上風電框架合作協議,明陽智能和中國三峽將積極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攜手在海上風電、陸上風電、風電產業升級、科技創新、聯合出海等相關領域開展更加深入廣泛的合作,持續深化雙方在海上風電領域的全方位戰略合作,共建海上風電開發戰略新聯盟。

11月20日,明陽智能與中國華能籤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啟動協議中首個明陽陽江青洲四5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

根據協議,雙方將本著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攜手深化海上風電項目合作開發,布局海上千萬千瓦級資源,同時在陸上平價大基地風電合作開發、清潔能源設備供應、科技創新、資本投資、產業配套服務等領域深化戰略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以此次籤約為起點,雙方開拓陸上和海上全面創新合作的新局面。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鄧建玲表示,雙方的全面合作,要從設備採購向金融投資、產業協同、深化系統合作發展,進一步加強高層定期溝通,整合明陽智能的裝備製造、技術優勢和中國華能集團的規模、資源優勢,加快推進戰略合作變成具體有效的行動計劃。

從以上合作內容上看,兩大央企都比較側重並看好明陽智能的海上實力。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對海上風電市場,中國三峽曾明確表示,公司堅定不移實施「海上風電引領者」戰略,集中連片規模化開發海上風電。

而中國華能的「東線」戰略也主要集中在海上。華能明確,將圍繞東部沿海省份,著力打造有質量有效益、基地型規模化、投資建設運維一體化的海上風電發展帶。北起遼寧,南至兩廣,形成貫通渤中、黃海、東海、南海,立足近海淺水,布局近海深水,展望遠海,全方位立體化的海上風電開發格局。目前,中國華能「東線」規劃的海上風電資源量約2000萬千瓦。

很顯然,這兩家央企與明陽智能的戰略互補性相當契合。明陽智能在發展規劃中也明確表示,公司將重點發展海上風電尤其是資源更優質的深遠海風電開發等。今年7月份,明陽智能發布MySE 11MW-203機型,葉輪直徑203米,為中國最大功率海上風機,也是全球第三大海上風機,僅次於西門子歌美颯的14MW機型和GE的12MW機型。據悉,該機組計劃在2021年樹立樣機,2022年投入商業使用。

千萬千瓦級超大容量的海風開發、海上風電新聯盟的崛起,勢必將帶動明陽智能的海上之路再進一步。

運達股份:華能新能源、東方能源、三峽新能源...

運達股份(300772:SZ)前身為浙江省機電研究院風電研究院,從事風機技術研究及產品研發近40年,公司於2019年4月在科創板上市。

2019年,運達股份新增吊裝容量為2.06 GW,市場份額達7%,增加了三個百分點,位列行業第四。這是運達股份首度進入行業前五,成為繼金風科技、遠景能源、明陽智能之後的第四大風電整機商。

作為近幾年來風頭正勁的風電小巨頭,運達股份的「朋友圈」也很有看頭:

5月15日,運達股份與華能新能源、遼寧阜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三方將利用各自資源優勢,帶動阜新市風電產業協同發展,推進阜新市產業轉型升級。

在籤約儀式上,運達股份總經理高玲表示,運達股份的每一步發展都離不開華能新能源的支持和厚愛。自從2013年與華能新能源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後,雙方精誠合作、攜手共進,在產品選型、科研創新、存量機組改造、資源開發等領域積極作為,結下豐碩成果,非常期待能與華能新能源一道,在阜新市發展風電業務,為阜新的產業轉型升級貢獻綿薄之力,為企業的發展謀求長遠布局。

阜新市位於遼寧省。2020年6月4日,阜新門戶網站稱,按照《遼寧省風電項目建設方案》,阜新地區獲得省分解風電建設指標80萬千瓦。地方政府、開發業主、整機廠商三方深度捆綁,共同發展風電業務,對運達股份來說,是一單很好的生意。

同樣的三方捆綁還有7月10日籤約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次是運達股份、國家電投東方能源與首欣投資。

三方一致表示,在風電開發投資、裝備製造等領域各具優勢、互補性強,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廣泛的合作空間和廣闊的合作發展前景。

東方能源、運達股份和首欣投資三方共同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東方能源和首欣投資兩方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運達股份和首欣投資籤署了設備採購意向協議。

通過本次會晤,三方建立了有效的溝通交流機制。後續三方將在市場開發、設備供應、人才培訓、技術交流等多個維度進行合作交流,共同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係,確保風電技術研發水平始終保持國際先進,繼續發揮在行業內的引領和示範作用,攜手共同迎接下一個風電時代。

在運達股份籤訂的前兩個訂單中,都是捆綁打包體。與他們相比,運達與三峽新能源的合作同樣情意滿滿:

10月16日,三峽新能源與運達股份在京舉行座談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前,雙方就推進新能源領域業務、技術資源、運維服務等合作深入交換意見,雙方一致認為在未來風電開發投資、裝備製造等領域各具優勢、互補性強,具有廣泛合作領域和廣闊的合作發展前景。

三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國慶表示,雙方有著良好合作基礎,希望運達股份繼續保持技術優勢,三峽新能源願與運達股份保持密切合作,在交流合作中深化友誼,共同實現風電行業高質量發展。

運達股份黨委書記、總經理高玲表示,運達股份將緊跟三峽新能源發展步伐,加強技術研發,提供更先進、更高效的風電產品和技術服務。希望雙方加強溝通交流,進一步拓寬合作領域,發揮各自優勢,構建合作與發展新格局。

三峽新能源是三峽集團新能源發展的開發主體。在「十四五」時期及後續發展階段,三峽集團將保持每年1500萬千瓦清潔能源新增裝機規模的增速。三峽新能源的加持,讓運達股份有了實力夥伴,雙方合作值得期待。

三一重能:中國華能...

三一與華能的合作由來已久,早在2009年,三一重能的第一筆風電訂單就是和華能吉林分公司籤訂的。近年來,三一在風電板塊戰略轉型進一步加速,華能集團也加強了在新能源開發領域的投入力度,雙方進入了戰略合作的新階段。

在8月13日三一、華能的籤約儀式上,華能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鄧建玲表示:希望雙方深化在新能源、裝備製造等領域務實合作,共同推動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表示: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推進項目落地,三一集團將持續提升裝備製造智能化數位化技術水平,為華能提供更為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助力華能轉型升級,謀求共同發展。

根據協議,雙方將深化在新能源領域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重點推進風力發電項目投資建設及運營,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三一重能是三一集團在風電業務的核心板塊,也是打造「下一個三一重工」的希望所在。通過與華能集團的強強聯手,三一重能未來可期。

附表:

(轉載請標明出處,文章來源:華夏能源網,作者:李曉素)

相關焦點

  • 深度剖析央企、省屬國企、領袖民企的國際化運作之道
    央企的超企業競爭的特色低調地在當地進行市場化運作。 第三,利用中國央企特有優勢,綜合設計十六家主要聯盟企業之間的合作與協作關係,跨代發展,形成中國吸引力。同時,通過利益聯盟的建立,合資公司的建設,形成相對強大的進入能力。 第四,調整與變化中國的外交思路和外交操作,形成中國與國際關係的新認識,從長線來考量。
  • 8個省市、8大央企、6家國企民企紛紛靠攏三峽集團為哪般?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可以說是「明星企業」了,此前與5大建築央企紛紛籤約。
  • 我國目前有多少家央企,排名第一的央企是誰?誰才是央企之王?
    顯然,國企的範疇更廣,央企屬於國企之一,那麼我國目前有多少央企呢?哪家央企的實力又是最強的?央企分類我國的央企目前一共分為四大類,分別為:實業類、金融類、文化類以及行政類。1、實業類中央企業:實業類央企,也就是狹義上的央企,一般指的是由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96家中央企業,具體名單如下圖所示,96家央企中,1-49家為副部級單位,50-96家為的廳局級單位。
  • 2020年央企助力貴州發展大會︱在黔央企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
    中央企業是我國經濟的中流砥柱,數十載風雨兼程,中央企業與貴州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中央、區域及地方發展政策紅利與貴州豐富的資源稟賦相疊加,吸引了一批中央來黔落戶,有力促進了貴州經濟社會發展。  12月11日上午,以「央地謀篇十四五 合作共建新格局」為主題的2020年央企助力貴州發展大會在貴陽舉行。
  • 國企和央企誰更「強」?以後別再說「央企最好」,最賺錢是……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自己在國企上班,也有人說自己在央企上班。那麼國企和央企,兩者究竟是什麼關係呢?其實這兩者的關係十分簡單,一句話即可概括:央企一定是國企,而國企不一定是央企。簡而言之,國企是比央企還要高一個等級的企業。
  • ...現狀、競爭格局、發展前景),風電行業,海上風電,新能源-環保在線
    2019年,中國風電發電大幅增長到405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85%;2020年上半年,全國風電發電量為33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8%。  ——2020年新成立企業數是2013年的8.84倍   根據企查貓的數據顯示,自2000年來,中國風電相關新成立企業(在業)的數量在近年來呈現大幅度攀升趨勢。
  • 誰是森田?脫胎於央企中電物資 背後女富豪薛東萍起家房地產
    而薛東萍控制的森田集團,早年曾脫胎於央企中國電子物資總公司旗下,其後頻頻變更股權。如今,薛東萍控制的森田集團規模上已極為可觀,2019年未經審計合併營業收入為190.54億元,資產總額高達545.5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森田此前曾參與央企混改而入股中國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而工商資料顯示,今年9月森田已退出了參股公司中國化工新材。
  • 中旅投資戰略入股開元森泊 央企國家隊與頭部民企強強聯合
    中旅投資計劃戰略入股森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中旅投資與開元旅業締結深度戰略夥伴關係,雙方將依託「開元森泊」品牌打造市場標杆產品,共同致力於旅遊目的地新業態的開發、運營和推廣,實現雙方產業協同和品牌升級。
  • 全國民企500強農牧食品企業25家,山東最多,規模卻不及四川
    農牧食品可說與百姓生活聯繫最緊密,特別是隨著豬肉價格暴漲,更是牽動著百姓的心。9月10日,全國工商聯發布「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大致為我們勾勒了一幅全國農牧食品地圖:全國有25家農牧食品企業入圍民企500強,這25家2019年實現總營收約12403.9億元,山東有5家入圍,全國最多。
  • 中國民企「荒島求生」:為建煉化島,趕走鱷魚、建橋開航線
    來源:一財網汶萊給的一個原始小島,中國的民企與央企、國企聯手,把它變成了石油煉化城。每周二,汶萊皇家航空公司都會有一架飛機飛往杭州。與其他直飛國內城市的航班不同,這是一趟專門為運送中國工人而開通的包機航線。
  • 低價攪局還是產品致勝:主機低價趨勢正在引領平價風電
    2、國電投2019年烏蘭察布6000MW招標:2019年4月,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烏蘭察布風電基地一期600萬千瓦示範項目風機(機型>3.0MW)招標中標結果公布,上海電氣以3179元/kw的低價中標1400MW,刷新中國陸上風電中標容量之最,當時,第二名的中標價格3600元/kw左右,高出第一名低價400元/kw左右。
  • 中信信託踩雷假央企,令人大跌眼鏡
    中信信託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家信託公司,還是管理資產最多的一家信託公司,信託資產高達1.57萬億,其它各項核心指標均位居行業前列,被稱為信託一哥也是當之無愧,不過下面這個案例卻讓人大跌眼鏡。判決結果沒有意外,中信信託勝訴,不過這筆錢想要拿回來並不容易,中信信託疑似碰到了假央企。假央企通常都會取一個威風十足的名字,做一個與央企類似的官網,然後再找一家北京的事業單位掛靠,譬如上面說的中海外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聽起來就很高大上,最初掛靠的股東是中國海外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推動海上風電產業發展!關於加快福建省海洋強省的對策建議已出
    同時進一步表明下一步的主要工作,表示要推動海洋船舶產業軍民融合發展,加強與中國船舶集團、上海振華重工等央企項目合作,建設東南沿海重要保障基地。重點培育海洋風電工程、深海大型養殖、海上旅遊休閒和海水綜合利用裝備。大力發展海上風電裝備,推動三峽風電裝備等產業基地(園區)建設。
  • 金曲獎誰拿得最多?
    那麼這麼多年來金曲獎誰拿得最多呢? 歷屆金曲獎獲獎最多排名榜具體如下。金曲獎誰拿得最多在這個時代,周杰倫在獎項乾貨上是獨孤求敗的存在 !金曲獎入圍數,得獎數均為歷史第一,再算上銷量。新加坡:7次年度冠軍,華語樂壇歷史第一臺灣:5次年度冠軍,華語樂壇歷史第一香港:國語6次年度冠軍,華語樂壇歷史第一大中華區:總銷量8次年度冠軍,華語樂壇歷史第一數位音樂時代,周杰倫是華語樂壇第一個發行數字專輯的人第二張數字專輯《周杰倫的床邊故事》現在全網銷量接近200W張,同樣是華語樂壇歷史第一李宗盛
  • 北上深,誰最有可能先跨入紐約、倫敦世界第一階梯?
    言歸正傳,北上深誰最有可能跨入第一梯隊?目前來說,實力最接近的是北京,根據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公布的2019年全球城市綜合實力排名顯示,北京排名第9。上海是我國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中心,GDP位居全國第一,是我國與紐約、東京、巴黎、倫敦最接近的城市了,但差距仍然比較大。
  • 說說你學生時代印象最深最難以忘懷的人是誰,為什麼?
    上次我們的話題是:你學生時代印象最深最難以忘懷的人是誰,為什麼?
  • 中信信託踩雷假央企,5億元借款恐難追回!
    原告中信信託為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家信託公司,也是管理資產最多的一家信託公司,信託資產高達1.57萬億,其它各項核心指標均位居行業前列,被稱為信託一哥也是當之無愧,不過此次借貸卻栽了個大跟頭。判決結果沒有意外,中信信託勝訴,然而這筆借款想要拿回來卻並不容易,借款方與擔保方均為「央企」控股。
  • 各地政府信創招標開啟 跑馬圈地一觸即發 中國軟體、統信軟體誰將...
    中國軟體在一次調研中稱,豐富的案例積累和與政府良好的關係是麒麟的優勢,在信創口的中標機率很高。 統信軟體則找來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為其站臺。倪公開表示統信UOS系統代表了目前我國PC端自研作業系統的最高水平。
  • 在職場,多少人輸在了處關係上
    但是在中國的外企已經沒落了,真正有名的是民企,尤其是網際網路行業。連這麼偉大的亞馬遜,全球最富有的人,最具有創新精神的公司,市值過萬億的公司,在去年也黯然離場。我不能在外企混了,一定要加入民企。民企是中國的未來,我要去一家最具話題感,最有故事,最有發展前途的民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