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吃葡萄,15隻狐狸吃出了15種結果,你是哪一隻?

2021-02-18 京世博

一個古老的故事開頭:在一位農夫的果園裡,紫紅色的葡萄掛滿了枝頭,令人垂涎欲滴,當然,這種美味也逃不過安營紮寨在附近的狐狸們,它們早就想享受一下了。

它發現葡萄架要遠遠高出它的身高。它站在下面想了想,不願就此放棄,機會難得啊!

想了一會兒,它發現了葡萄架旁邊的梯子,回想農夫曾經用過它。

因此,它也學著農夫的樣子爬上去,順利地摘到了葡萄。

這隻狐狸採用的就是問題解決方式,它直接面對問題,沒有逃避,最後解決了問題。

它也發現以它的個頭這一輩子是無法吃到葡萄了。

因此,它心裡想,這個葡萄肯定是酸的,吃到了也很難受,還不如不吃。

於是,它心情愉快地離開了。

這隻狐狸運用的是心理學當中經常提到的「酸葡萄效應」,即以能夠滿足個人需要的理由來解釋不能實現自我目標的現象,就是我們常說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它剛剛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深深地被主人公的精神打動。

它看到高高的葡萄架並沒有氣餒,它想:我可以向上跳,只要我努力,我就一定能夠得到。

「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支撐著它,可是事與願違,它跳得越來越低,最後累死在了葡萄架下,獻身做了肥料。

這隻狐狸的行為,我們稱為「固執」,即反覆重複某種無效的行為,有時我們也稱它為強迫症。

它說明,不是任何事情的最佳方案都是解決問題,要看自己的能力、當時的環境等多種因素。

一看到葡萄架比自己高,願望落空了,便破口大罵,撕咬自己能夠得到的藤,正巧被農夫發現,一鐵鍬把它拍死了。

這隻狐狸的行為我們稱它為「攻擊」,這是一種不可取的應對方式,於人於己都是有害無利的。


它一看自己的身高在葡萄架下顯得如此的渺小,便傷心地哭起來了。

它傷心為什麼自己如此矮小,如果像大象那樣,不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嗎?

它傷心為什麼葡萄架如此高,自己辛辛苦苦等了一年,本以為能吃到,沒想到是這種結果。

這隻狐狸的表現我們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倒退」,即個體在遇到挫折時,從人格發展的較高階段退到人格發展的較低階段。

它仰望著葡萄架,心想,既然我吃不到葡萄,別的狐狸肯定也吃不到,如果這樣的話,我也沒什麼好遺憾的了,反正大家都一樣。

這隻狐狸的行為在心理學中稱之為「投射」,即把自己的願望與動機歸於他人,斷言他人有此動機和願望,這些東西往往都是超越自己能力範圍的。


它站在高高的葡萄架下,心情非常不好,它在想為什麼我吃不到呢。

我的命運怎麼這麼悲慘啊,想吃個葡萄的願望都滿足不了,我的運氣怎麼這麼差啊?越想它越鬱悶,最後鬱鬱而終。

這隻狐狸的情況是「抑鬱」的表現,即持久的心境低落狀態為特徵的神經性障礙。

它嘗試著跳起來去夠葡萄沒有成功,它試圖讓自己不再去想葡萄,可是它抵抗不了,它還試了一些其他的辦法也沒有見效。

它聽說有別的狐狸吃到了葡萄,心情更加不好,最後它一頭撞死在葡萄架下。

這隻狐狸的下場是由於它心理不平衡造成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類似的「不患無,患不均」的現象。

很多人在與別人比較的時候,因為心理不平衡選擇了不適當的應對方式。


同樣是夠不到葡萄。

它心想,聽別的狐狸說,檸檬的味道似乎和葡萄差不多,既然我吃不到葡萄,何不嘗一嘗檸檬呢,總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吧!

因此,它心滿意足地離開去尋找檸檬了。

這隻狐狸的行為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替代」,即以一種自己可以達到的方式來代替自己不能滿足的願望。

它看到自己的能力與高高的葡萄架之間的差距,認識到以現在的水平和能力想吃到葡萄是不可能的了。

因此它決定利用時間給自己充下電,報了一個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採摘葡萄的技術,最後當然是如願以償了。

這隻狐狸採用的是問題指向應對策略,它能夠正確分析自己和問題的關係和性質,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是一種比較好的應對方式。

它同樣也面臨著相同的問題。它轉了一下眼睛,把幾個同伴騙了來,然後趁它們不注意,用鐵鍬將它們拍昏,將同伴摞起來,踩著同伴的身體,如願以償地吃到了葡萄。

這隻狐狸雖然最後也解決了問題,但它是在損害他人利益的基礎上來解決的,這種應對方式不可取。

這是一隻漂亮的狐狸小姐。它想我一個弱女子無論如何也夠不到葡萄了,我何不利用別人的力量呢?

因此,它找了一個男朋友,這隻狐狸先生藉助梯子給了狐狸小姐最好的禮物。

這在心理學上稱為」補償原則」,即利用自己另一方面的優勢或是別人的優勢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這種方式在一些情境下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它對葡萄架的高度非常不滿,這導致了它不能嘗到甜美的葡萄,於是它就怪罪起葡萄藤來。

說因為葡萄藤太好高騖遠,爬那麼高,說葡萄的內心其實並沒有表面看上去那麼漂亮。

發洩完後,它平靜地離開了。

這隻狐狸的行為在心理學上我們可以稱之為「抵消作用」,即以從事某種象徵性的活動來抵消、抵制一個人的真實感情。

發現自己無法吃到自己嚮往已久的葡萄,看到地上落下來已經腐爛的葡萄和其他狐狸吃剩下的葡萄皮,它輕蔑地看著這些,作嘔吐狀,嘴上說:「真讓人噁心,誰能吃這些東西啊」。

這隻狐狸的行為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反向作用」,即行為與動機完全相反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它心想,我自己吃不到葡萄,別的狐狸來了也吃不到葡萄,為什麼我們不學習猴子撈月的合作精神呢?

前有猴子撈月,現有狐狸摘葡萄,說不定也會傳為千古佳話呢!於是它動員所有想吃葡萄的狐狸合作,搭成狐狸梯,這樣大家都吃到了甜甜的葡萄。

這隻狐狸採取的是問題取向的應對方式,它懂得合作的道理,最終的結果是既利於自己,又利於大家。

心態這東西說不準,關鍵看你自己如果去擺正他,小小淺顯的道理,通過寓言來告訴大家,就看你自己怎麼去做了。

正確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做事,錯誤的意識則會把人的引向歧途。

你是那隻狐狸?或者哪幾隻狐狸?是否也犯過這樣的錯誤?還是有這樣的意識?

相關焦點

  • 十八隻狐狸吃葡萄,十八種結果,你看懂了嗎?
    當然,這種美味也逃不過安營紮寨在附近的狐狸們,它們早就想享受一下了。第一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發現葡萄架要遠遠高出它的身高。它站在下面想了想,不願就此放棄,機會難得啊!想了一會兒,它發現了葡萄架旁邊的梯子,回想農夫曾經用過它。
  • 【感悟】18隻狐狸吃葡萄的18種結果,你看懂了嗎?
    有一個古老的故事開頭:在一位農夫的果園裡,紫紅色的葡萄掛滿了枝頭,令人垂涎欲滴。當然,這種美味也逃不過安營紮寨在附近的狐狸們,它們早就想享受一下了。第一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發現葡萄架要遠遠高出它的身高。它站在下面想了想,不願就此放棄,機會難得啊!想了一會兒,它發現了葡萄架旁邊的梯子,回想農夫曾經用過它。
  • 十八隻狐狸吃葡萄,十八種心態,十八種結果!看看你屬於哪一種??
    有一個古老的故事開頭:在一位農夫的果園裡,紫紅色的葡萄掛滿了枝頭,令人垂涎欲滴,當然,這種美味也逃不過安營紮寨在附近的狐狸們,它們早就想享受一下了!第一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發現葡萄架要遠遠高出它的身高。它站在下面想了想,不願就此放棄,機會難得啊!想了一會兒,它發現了葡萄架旁邊的梯子,回想農夫曾經用過它。
  • 十八隻狐狸吃葡萄,十八種心態,十八種結果,你讀懂了嗎
    有一個古老的故事開頭:在一位農夫的果園裡,紫紅色的葡萄掛滿了枝頭,令人垂涎欲滴,當然,這種美味也逃不過安營紮寨在附近的狐狸們,它們早就想享受一下了。第一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發現葡萄架要遠遠高出它的身高。它站在下面想了想,不願就此放棄,機會難得啊!想了一會兒,它發現了葡萄架旁邊的梯子,回想農夫曾經用過它。因此,它也學著農夫的樣子爬上去,順利地摘到了葡萄。­(這隻狐狸採用的就是問題解決方式,它直接面對問題,沒有逃避,最後解決了問題。)­­
  • 17隻狐狸與葡萄的故事
    第一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發現葡萄架要遠遠高出它的身高,它站在下面想了想,不想就此放棄,機會難得啊,想了一會,它發現葡萄架旁邊的梯子了,回想農夫曾經用過它,因此,它也學著農夫的樣子爬了上去,順利地摘到了葡萄。
  • 十隻狐狸吃葡萄,十種心態,十種結果(值得深思)
    在一位農夫的果園裡紫紅色的葡萄掛滿了枝頭令人垂涎欲滴當然這種美味也逃不過安營紮寨在附近的狐狸們它們早就想享受一下了……它發現葡萄架要遠遠高出自己的身高。它站在下面想了想,不願就此放棄,機會難得啊!想了一會兒,它發現了葡萄架旁邊的梯子,回想農夫曾經用過它。
  • 十八隻狐狸吃葡萄,你要知道的情緒表達化,講給你的孩子聽
    第16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發現想吃葡萄的願望不能實現後,不久便產生了胃痛、消化不良的情況,這隻狐狸一直想不明白自己一向很注意飲食,怎麼會產生消化系統的問題呢。第17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發現了同樣的問題,它嘴一撇說:「這有什麼了不起的,我們狐狸中已經有狐狸吃過了,誰說過只有猴子能吃到果子,狐狸也一樣可以!」。
  • 面對生活的抉擇,你是18隻狐狸中的哪一隻?
    這種表現我們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倒退」,即個體在遇到挫折時,它過份關注在自已無法改變的事實上,並認為自已現狀為一種劣勢,而不是去發掘自已的優勢。它思想的核心是為什麼?而不是怎麼辦?它把葡萄的價值貶低,當葡萄已經不是那麼誘人時所以不吃也罷了。有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找藉口」。發現自己無法吃到葡萄,它輕蔑地看著地上的已經腐爛的葡萄和其他狐狸吃剩下的葡萄皮,作嘔吐狀,嘴上說:「真讓人噁心,誰能吃這些東西啊!」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反向作用」,即行為與動機完全相反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 面對一串葡萄,你會是哪種狐狸?18種心態,18種結果!
    那麼,面對一串葡萄,你會是哪種狐狸?第1隻狐狸是個有志青年,愛讀勵志書。它摘不著葡萄後並未氣餒,它想:有志者事竟成。於是它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地跳,最後累死在葡萄架下。這種人是固執的勇者,即不斷重複某種無效的行為,如同心理學上的強迫症,勤奮但只會做無用功。第2隻狐狸吃不到葡萄,於是對葡萄架大發雷霆,破口大罵,不斷撕咬葡萄藤。不料驚醒午睡的果園主人,被主人一把鐵鍬打死。
  • 這六隻狐狸代表六種人,你是哪一種?
    農夫有一個葡萄園,到了葡萄成熟的季節,附近的狐狸聞到香味就都悄悄溜進園子,想要偷吃一點。 第一隻狐狸進了園子,一抬頭發現葡萄都高高掛在葡萄架上,他根本摘不到。 於是他很沮喪,心想:「我怎麼這麼可憐,我流了這麼多汗、冒了這麼大的危險走到這兒,眼看著葡萄熟得這麼好,我卻吃不到,實在是太倒黴了。」
  • 心理學隨筆:十三隻狐狸吃葡萄的心理對我們有哪些啟示呢?
    第一隻狐狸採用的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它面對問題沒有逃避,也沒有放棄,而是學習他人經驗,「取他人之所長,補自己之所短」,最後利用工具解決了問題。第二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發現以它的個頭這一輩子是無法吃到葡萄了。
  • 18隻貪吃狐狸,18種高中生學霸必備思維(上)
    不過,每個狐狸性情不同、閱歷不同,導致每一個吃葡萄的故事,都是那麼有趣有料……第一隻狐狸來到果園,想盡各種辦法都無法進去,於是,回到家決定自己種葡萄。第一年,葡萄藤只有一點點綠色;第二年,葡萄藤漸漸伸長身體,但沒有掛果。狐狸等不及了,心想肯定是不結果的葡萄,一氣之下,拔掉了葡萄藤的根。一切事物都有一個發生、發展、消亡的過程。
  • 狐狸吃葡萄新說
    從前,有一隻狐狸,看見一個院子裡的葡萄熟了,攙的直流口水。它想葡萄一定好吃。但是院子圍牆很高,它爬不上去。這隻狐狸狡猾的狠,想我爺爺告訴我:葡萄好吃,但不好摘,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葡萄有酸有甜,生活也是這樣,酸甜苦辣樣樣都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 狐狸的觀念(令人深思)
    第一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發現葡萄架要遠遠高出它的身高。它站在下面想了想,不願就此放棄,機會難得啊!它傷心自己為什麼如此矮小,如果像大象那樣,不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嗎?它傷心為什麼葡萄架如此高,自己辛辛苦苦等了一年,本以為能吃到,沒想到是這種結果。第五隻狐狸的表現,我們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倒退」。即個體在遇到挫折時,從人格發展的較高階段,退到人格發展的較低階段,以此減輕焦慮。
  • 胎教故事 | 狐狸和葡萄
    正當狐狸無精打採的前行時,眼前出現的一片葡萄園吸引了他。   「葡萄!」狐狸激動地大喊出來!   狐狸急忙跑到一大串葡萄的下面,那葡萄晶瑩剔透,又大又圓,十分誘人。   「嘿~嘿~」狐狸著急得跳了起來,他想抓住葡萄藤,然後拉下成串的葡萄,不過,他跳了很多次,都失敗了。   「我要怎樣摘到它們呢?」狐狸著急得團團轉。就在這時,一陣風吹過,幾片葡萄葉落到狐狸身邊。
  • 我在後院放了一個花盆,結果長出了一隻狐狸
    外國網友Helen_Dale發帖表示,我去年種在花盆裡的狐狸,現在看起來長勢良好。事實證明,花盆裡不但能長出貓,還能長出狐狸,請問狐狸種子要去哪裡買?一個花盆=一隻狐狸,兩個花盆=兩隻狐狸,沒毛病。我缺的是一個花盆嗎?我缺的是一份耐心嗎?
  • 寧波這個小學驚現一隻狐狸 從哪來的?
    昨天晚上,鄞州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南校區抓到一隻狐狸。這隻狐狸毛髮烏黑亮麗,尾巴很長,大小如同狗。最早發現這隻狐狸的是該校的保安張師傅。「我年前就看到過了,一開始以為是狗,但是他尾巴很長,我就猜是狐狸了。」據張師傅回憶,這隻狐狸時常「光顧」學校的菜園子。
  • 養只狐狸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狐狸護食行為-狐狸寶寶的護食行為非常嚴重,答主有一次手指差點被咬穿,指甲蓋裡面都有一個非常紅的點,指腹就不用說了,那個血是飆的你懂嗎...但是長大後(約4月齡)會好轉,他會明白這是麻麻,是家人,所以導致最後每次打lol,吃東西吃到一半,沒手餵他就直接拿嘴餵了,他會非常小心,就怕咬到嘴唇,然後開心的吃下去.
  • 小故事大道理 狐狸家族的故事
    幾隻吃不到葡萄的狐狸,在葡萄架下大罵葡萄是酸的,罵累了,就熱熱鬧鬧地回家。A狐狸的媽媽知道了這件事,指著A狐狸的鼻子大罵道:「你這個沒用的笨蛋,連顆酸葡萄也吃不到!真丟人!真沒用!」挨了一頓臭罵的A狐狸悶悶不樂,做什麼都沒心情,後來真成了一隻沒用的笨蛋狐狸。
  • 【繪本時光】《吃書的狐狸》
    狐狸先生非常喜歡書,但是他的喜歡實在與眾不同。他總是先把書從頭讀到尾,然後在書上撒一點兒鹽和胡椒粉,再一頁一頁地把它吃到肚子裡去。就這樣,狐狸先生不僅從書裡得到了學問,還安慰了自己飢餓的肚子。可是,狐狸先生的胃口大得驚人,怎麼吃呀都吃不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