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寶奶奶育兒經,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為人父母,肩上自然擔負著教養孩子的責任,而在社會競爭激烈的當下,父母們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更顯焦慮。
父母們生怕自己的一個疏忽,就會讓孩子的成長發生偏差,生怕自己一時的教育放鬆就會讓孩子落後於人。
於是在教育焦慮泛濫的氛圍下,承擔著大部分教養責任的寶媽們變得更為擔憂和不安,她們不斷地訴說著自己對家庭教育的高期望,日常生活中更是見縫插針般地對孩子施壓。
於是,「佛系教育」被寶媽們嗤之以鼻,與之相反的「精英教育」則備受推崇。
捨得兒子跳火坑,寧靜直言:成長就是摔倒了再爬起來的過程
《乘風破浪的姐姐》無疑是今年最受歡迎的綜藝節目之一,而在姐姐們中,頂級咖位的寧靜憑藉直爽的性格,頗受網友喜歡,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對於一些「不太友好」的提問,她也是直白地「懟回去」,如此真性情的她自然而然地成了話題中心。
除了個性鮮明外,她也十分地努力,不僅時常為了排舞而忘記吃飯,甚至還吩咐工作人員給自己準備了速效救心丸,如此直爽又努力的「靜靜子」實在是讓人沒辦法不喜歡,其實除了是一位好演員外,寧靜還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好媽媽。
在參加訪談節目時,她對於自己的教育理念侃侃而談:火坑一直都在那,父母再怎麼阻攔,孩子想跳也還是會跳。也許他20歲的時候沒跳,但是在40歲時卻義無反顧,到頭來還會因為自己早前沒有跳過火坑,而責怪父母。
顯然這套「火坑」理論有些過於「大膽」,和當下父母們不願意看到孩子犯錯的主流理念有些不同,但是不得不說,「靜靜子」的育兒方式真的很「剛」。
寧靜說:成長就是跌跌撞撞,摔倒了再爬起來的過程。不得不說,在教育焦慮普遍存在的當下,能夠有如此淡定的教育心態,這著實有些難得。
聰明的家長允許孩子犯錯,「試錯」的機會,是父母給娃最寶貴的財富
在綜藝節目的參演中,網友們認識了陳小春的兒子小小春。
人們感慨,這個小朋友的情商實在是太高了,雖然人小但是身上卻有很多美好的品質,而這些優秀之處著實離不開媽媽應採兒的教育有方。
在節目中,應採兒提到,自己從來不害怕孩子犯錯,相反她更喜歡對孩子進行試錯教育,之前家裡買了一個新的櫥櫃,但是這款櫥櫃的門有些緊,於是全家人都擔心這扇門會夾到小小春的手。
而應採兒則很淡定地把小小春拉到櫥櫃門前,「認真地」讓小小春夾了一次手,應採兒說:在此之後,她再也沒有看到小小春去開那扇柜子的門。
顯然,試錯教育要比不讓孩子犯錯更加有效。
父母與其在孩子的教育上,堅持著並不靠譜的「完美主義」,不妨試著讓孩子自己去嘗試一番,相較於犯錯或者失敗,孩子從中獲得的成長更加有價值。
當家長們普遍焦慮時,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給娃更好的成長環境
在2019年發布的《中國父母孩子成長焦慮白皮書》中顯示,在我國有超過91.5%的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存在焦慮。
如何放下焦慮,保持淡定的教育心態,已然成了當下父母需要重視的話題。
一、不過分放大孩子「犯錯」的負面影響
張愛玲說,世上有條路是一定要走的,那就是彎路。
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樣,小傢伙們在不斷犯錯中實現了自我成長,也許有了父母的「幫助」,孩子很少犯錯,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孩子的成長就是完美的,父母們有必要了解到,一次犯錯毀不了孩子的一生。
二、拒絕把教育焦慮轉嫁到孩子身上
父母們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而一味地要求孩子變得更好,顯然這是一種赤裸裸的成人智慧對於孩子的「權利碾壓」,而事實上,真正聰明的父母也是絕不會對孩子做不負責任的道德綁架的,父母應該有紓解自己的焦慮的方法。
三、尊重他們的成長節奏
在教育中,父母們努力去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讓孩子身上的潛能得到釋放,這遠比一味地教育孩子更優秀來得有意義,尊重孩子成長節奏的父母,才更加能夠獲得看到孩子成長的驚喜。
當放手教育逐漸被父母的掌控欲所吞沒時,父母們有必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對孩子「管得太多」,把孩子自以為是地當成是自己人生的復刻,這原本就是最為愚蠢的教育輸出,孩子們理應擁有更多自由成長的空間。
留言板話題:你會允許孩子犯錯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