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外疫情及原油價格戰的持續發酵,銅價終難敵大勢,3月18日滬銅合約跌停,緊接著第二日連續停板,至逾三年來的低位。鑑於銅價對宏觀經濟的引導作用,其連續停板更加劇了市場的恐慌。
後市來看,海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原油價格戰未有緩和跡象,海外流動性風險或引致金融危機,宏觀悲觀情緒對銅價的影響仍佔據主導;供需層面上,需求改善有限,供應端關注主要礦產國政策變動。短期來看,銅價承壓較重,或延續弱勢。
疫情及原油價格戰
新冠肺炎疫情和沙特俄羅斯原油價格戰,兩大「黑天鵝」事件持續發酵,使得全球金融市場巨震,美股10天內四次熔斷,原油價格跌至20美元/桶左右,並由此引發了流動性風險,對美元的追捧,使得美元指數衝擊103,達到近三年的高位。
市場恐慌情緒集聚,3月中旬來VIX維持在50上方,任何風吹草動都極易引起資產的瘋狂拋售。美聯儲不斷釋放寬鬆信號,降息至零,財政部擬推出減稅、向民眾直接發放現金支票等刺激計劃,隨後各國央行也緊急跟進,然而對市場的刺激效果有限,上周五美股繼續回落。原油方面,川普稱將適時介入價格戰,原油小幅反彈後再度下挫。當前,市場擔憂海外流動性風險引發金融危機,進而引起全球經濟衰退,恐慌情緒難消。短期銅價主要還是受到宏觀悲觀情緒的主導,或延續弱勢。
關注礦端供應變動
隨著疫情在海外蔓延,礦企生產受到阻礙。智利國家銅業公司稱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將削減運作;Escondida銅礦的工會也要求相關部門關閉礦場,除非資方開始實施嚴格的防控措施。除智利外,秘魯也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Las Bambas銅礦運作已減緩。市場開始擔憂後續銅礦的供應,影響國內煉廠的補庫需求。上周冶煉廠加工費TC小幅回落5美元/噸,至67.5美元/噸。
精銅供應上,中國前兩個月精銅產出152.7萬噸,同比增加2.8%,冶煉廠受疫情影響較小。據SMM調研,部分供應端大中型企業由於進行了保值,即使銅價大跌也不會減產。從庫存情況來看,春節後國內陰極銅庫存快速攀升,截至3月20日總庫存達到377247噸,較前一周微幅下降,在近四年的高位附近。上周LME銅庫存有所抬升,共增加了44175噸。庫存整體處於高位,供應較為充足,不利於銅價的反彈。
需求改善有限
短期來看,國內下遊企業逐漸復工,一定程度上會刺激消費。但中期來看,今年電網投資計劃並不算太高,電纜消費帶動有限;而疫情對經濟的拖累將顯現,家電生產及出口都將受到抑制,當務之急是促進內需;汽車市場更顯冷淡,2月國內汽車產銷均有大幅下滑,且隨著海外疫情擴散,國際汽車巨頭也開始減產。
另外,在疫情衝擊下,人們對於家電、汽車等消費品的購買慾望也將受抑。由此可知,下遊需求的改善不能一蹴而就,恐令銅價承壓。可關注新基建對銅的需求情況,包括5G基站、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特高壓、城軌交通等。持倉顯示,截至3月17日當周,COMEX1號銅非商業多空持倉均下降,且幅度相當,連續第二周呈現下滑之勢,國內滬銅品種的持倉量也不高,這說明隨著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性加大,恐慌情緒蔓延,風險資產遭到拋售,流動性不足,銅價短期也難有樂觀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