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到今天,何老師連著上了2個熱搜。
先是替歐陽娜娜因為演技被黑,而打抱不平,後是為自己的表達不妥而道歉。
何老師在節目裡說,娜娜曾因為一檔演技類節目被黑的很慘,他很憤怒。
導師的不負責任和節目組的惡意剪輯,是罪魁禍首。
並且說娜娜演出了完全不是本人的樣子,是最會演戲的。
何老師的這番話,火速衝上頭條,兩種很極端的觀點對抗的很激烈。
一些人認為,何老師說的對,歐陽娜娜人美歌甜,確實很優秀,再說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需要時間。
另一些人則認為,何老師是睜眼說瞎話,一貫的老好人作風,為了捧而捧,說她演技不好是事實,不叫被黑。
不吹不黑,我覺得何老師想表達的意思是,歐陽娜娜需要正確的引導。
節目明明有導師,但卻為了追求流量和熱度,拿娜娜當靶子,明知道那樣演不行,卻不指導,最後導致娜娜被全網黑。
但何老師誇得確實有點過了。
雖然有剪輯的原因,但是本身演技很差是事實,節目組能把你剪輯成神經病,但不會把你的演技剪沒。
說她最會演戲,更不能服眾。
01歐陽娜娜真的被冤枉了嗎?
答案是沒有。
在《演員的誕生》裡,她飾演的是章子怡演的《我的父親母親》裡的招娣。
本尊在下面當老師,娜娜的演技,em,可以說全靠吼吧,不走心。
甚至嚇的章子怡,表情猙獰,往後一挺。
撇開節目不說,她和陳學冬演的《是,尚先生》,也很尷尬。
不說啥演技了,感覺呈現的女主就是一個弱智。
傻白甜和弱智還是有區別的。
這裡面的差距,是如何把傻白甜演的可愛,讓人喜歡。
這考驗的正是演技。
但不得不說,參加2017年《演員的誕生》節目時,娜娜才17歲,也是剛開始演戲,現在演技就好很多。
和王源演的《大主宰》,倆人的演技都被稱讚了。
雖然在進步中,But,之前不好也真沒被冤枉。
02何老師的高情商為什麼不受歡迎了?
希望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先不要著急罵我。何老師是熊貓級主持人,誰都喜歡,但人無完人,我們也不期待誰是完美的人。但是表達自己的感受,應該是每個人的權利。
前一段時間,在《朋友請聽好》裡,何老師和謝娜兩個人主動談起,年輕偶像年少成名的壓力。
何老師共情地說,行程安排的很滿,只要出門就會被關注,沒有一刻是放鬆的,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一刻是真正做自己的時候。
他很心疼,然後哭了。
說實話,心疼歸心疼,哭,我真覺得有點過。
現在男團女團選秀節目那麼火爆,16/7歲,20不到的男生女生都在拼命,人人都想年少成名吧。
張遠,出道過,34歲的高齡,為了翻紅,重新來選秀,不是更慘?
言歸正傳,謝娜也哭了,並問易烊千璽,有沒有感覺很累,很想逃離的時候。
這是一個很容易爆的話題,也有很多可以談的,觀眾也很想窺探偶像心中的秘密。
但是易烊千璽儘管在如此慢的綜藝裡,也保持著一貫的冷靜和謹慎,不會輕易吐露自己的心聲。
只是說了高考那一段時間壓力很大,特別辛苦之類的標準答案。
其實,這種主動談及嘉賓「悲慘,辛苦,不容易」的環節,更多的是想打開嘉賓的話匣子,在輕鬆感人的環境中,更多的曝露自己的內心。
一般是,主持人開頭,嘉賓感同身受,哭泣或者因為被戳中,被理解而感動。
但我為什麼感覺尷尬?
大概是因為心疼他們累是一方面,為了流量和熱度,為了哭而哭也是一方面。
但他們是偶像,現在說自己累,想逃離,以後還如何活躍在大眾面前?說負面情緒,對改善現狀一點意義沒有。在殘酷的娛樂圈,沒人想閒著,閒著就代表著不紅,沒活幹。
再者,何老師和謝娜前腳剛剛說了,他們出門就被人關注,無法做自己,無法放鬆。
何況這是正在做節目,去引導,極力渲染情緒,讓他們吐露更多,難道不是一種危險的舉動嗎?
所以千璽和周震南都是一副,不知道說什麼的樣子。
因為他們早就知道,有些話,不能說。
這也不怪何老師和娜娜,而是節目的需要,節目本身就是需要流量的,要流量就要有話題。
這種慢綜藝,一天到晚都是吃飯了,肯定要找點話題聊聊。.
03 重提3年前的事,難道不是在收割流量?
何老師憤怒的點是,娜娜演的人物,根本不是她自己對人物的理解,是被安排的。
之所以這樣,是節目組為了熱度和流量。
這句話,我蠻贊同的。
但是此時再次提及3年前的舊事,我覺得也有蹭「歐陽娜娜演技」熱度的嫌疑。
娜娜身上一直被詬病的很大一點就是演技,就像baby和演技緊緊捆綁一樣,提起演技,肯定會引發熱議,給節目帶來流量。
但,娜娜已經用實力,這人們慢慢淡化這個標籤,再次提起就是不斷強化。
從vlogeer視頻日誌博主,到唱歌在抖音上火出圈,再到綜藝節目裡表現的乖巧和高情商,娜娜被稱為「所有女孩夢想成為的樣子」。
演技在慢慢進步,其他各方面都很優秀。
只要不提「演技」這個短板,觀眾很容易忽視那段黑歷史,只會投過去豔羨的目光。
但是「媽,已經走了10年」畫面一出來,大眾才又想起,娜娜演技太爛了,把她拉回過去。
而她這3年來的不斷突破,則再次在大眾的腦海中歸於零。
這種用回憶最難受的時刻,來喚起嘉賓表達欲的環節,表面上是心疼嘉賓,其實對嘉賓並不好。
這也是一個坑,面對別人說你最會演戲,別人為你而哭的氛圍,你很容易覺得自己就是演技好,觀眾不應該說我。
如果歐陽娜娜,回憶往事,委屈地哭了,那將是又一個風暴。
演技不好,還委屈,難道覺得自己演技很好,觀眾眼瞎?
好在歐陽娜娜和易烊千璽都是心智超級強大的人。
當然,何老師錄完也感覺自己表達的有歧義,跟節目組溝通把這一段剪掉,但是節目組沒聽。
節目都是有臺本的,雖然何老師是在關心後輩,但關心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是要揭傷疤,這一段估計是編導的安排。
我覺得這個鍋還是得節目組背,為了收割流量,不惜再次提及這段3年前的事,對歐陽娜娜算是二次傷害。
04心疼和保護不是必須,強大才是
其實,我理解何老師的善良,但是在娛樂圈,比起心疼他們,更重要的是強大。
因為每一個演技不好的演員都會被罵,不是只有歐陽娜娜。
宋茜被罵的不慘嗎?
也是演的真浮誇
吳謹言被罵的不慘嗎?
張榕容被罵的也很厲害——
關曉彤同樣也是風暴中心——
甚至和歐陽娜娜搭戲的陳學冬,同樣被罵的不輕。
罵確實不應該,但吐槽是觀眾的權利,沒有對錯,你也管不住別人的嘴巴,唯一的辦法就是靠實力洗白。
參考宋茜。
但為什麼歐陽娜娜就有特殊待遇,讓人為她憤怒,新人,誰不是新人,演不好的都是新人,但憑什麼她需要鍛鍊觀眾為她買單。
演技不好,可以不演,當個小美女唱歌拉提琴不好嗎,是她自己硬要演戲的,被吐槽也只是接受吧。
但一旦你為她委屈,誇她最會演戲,她就會止步不前,沉浸在自己演技好,觀眾苛刻的認知裡。
所以,真正的心疼,不用尬誇,只等努力便是。
對於原本很優秀的人,一點進步,就會被發現,被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