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7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烏蘭察布日報 ,作者融媒體中心
烏蘭察布日報
《烏蘭察布日報》權威、可信、可讀!是烏蘭察布市最具影響力的主流媒體
牢記總書記的囑託▶▶
要突出產業扶貧,防止產業選擇盲目跟風,提高組織化程度,培育帶動貧困人口脫貧的經濟實體。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杜蒙羊」助脫貧 群眾發「羊財」
雨後草原,一望無際,綠草如茵,嫩綠的新芽在豐沛的甘露滋養下茁壯生長,大自然的厚愛賦予草原寧靜如詩般的風韻。站在寬闊的草場上,看著自家300多隻母羊在草原上悠閒地吃著草,一頭頭健壯滾圓的小羊羔們時而玩鬧,時而飛快地鑽入母羊懷下,幸福地吮吸著母乳。四子王旗查幹補力格蘇木巴音嘎查牧民史龍寶和媳婦馬愛花高興地炫耀:「『黑頭羊』就是好,我家今年產的雙羔就有88對。去年我們家可沒少賣羊羔,平均每隻1500—1800多元,可沒少賺錢呢。」
受疫情影響,儘管今年羊價低迷,可「黑頭羊」卻不受市場左右。史龍寶解釋:「黑頭羊就是近年來炒得火熱的『杜蒙肉羊』,它個頭大,肉質好,平均一隻2個月羔羊至少能賣上1200元左右,比原來我們養的羊增收300元,我們養它賺錢,日子當然越過越美。」
據悉,杜蒙肉羊是四子王旗本土企業內蒙古賽諾草原羊業有限公司培育的新品種,通過引進南非杜泊羊與本土蒙古羊雜交而成。它繼承了杜泊羊的高繁殖率、3個月就出欄、胴體品質好,也遺傳了蒙古羊體質結實、適應性強的特點。
出欄快、體格大、肉價高,杜蒙肉羊被稱作是牧民的「活銀行」。既然是「活銀行」,如何使其產業化,讓更多貧困戶發「羊財」,就成了政府的主攻課題。四子王旗羊產業發展以項目扶持、龍頭企業賽諾帶動、利益聯結機制確立為抓手,以創新「產業脫貧模式」為主線,努力拓展羊產業扶貧的覆蓋面,實現了產業興旺和農牧民脫貧雙豐收,同時為羊產業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賽諾草原羊業有限公司目前是國內最大的種羊生產企業、第一批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內蒙古唯一的肉羊種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該公司現有各品種優質種羊核心群數量6000餘只,達到年產胚胎15萬枚、年產種羊8萬隻的生產能力。
拿起手機,牧民額爾登齊齊格計算起收益,力圖用數字為杜蒙羊「打CALL」。「杜泊羊繁育率高,我有100隻羊羔,通過配種增加到120隻,今年3月產的這批羊羔,7月就出欄,比以前的蒙古羊出欄時間至少短了近90天,兩年就能達到3產。去年一隻羊能賣到1500元以上,我賣了100隻,一年就增收3萬多元」。
發展路上,不忘富民。為著力提高生態移民易地搬遷戶後續發展能力,真正讓貧困戶「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以「政府+銀行+企業+貧困戶」的合作模式,養殖龍頭企業為貧困戶免費提供5隻受孕母羊和養殖技術服務,高價回收2月齡羔羊,政府提供飼草料補貼,並貼息為農戶擔保,每戶2萬元貸款。發展整村推進示範戶1043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49戶,戶均增收2.2萬元。同時,通過加強標準化技術培訓,持續推進造血式產業扶貧模式,讓農牧民掌握高效肉羊標準化生產技能,杜蒙二元雜交肉羊生產得到大力發展,農牧民實現持續增收。累計向158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投放種公羊1825隻,免費上門教學進行繁育指導,帶領農牧民致富。該公司負責人李俊龍介紹,一隻種公羊10000元,通過企業讓利、政府補貼,貧困戶出1000元就能牽羊回家,公司兜底回收雜交羔羊,農區貧困戶均實現增收1萬元,牧區貧困戶均實現增收3萬元,從本質上實現脫貧不再返貧。
風雨砥礪,初心如磐;接續奮鬥,加勁衝刺;千年夙願,圓夢今朝。「堅決守住發展、生態和民生三條底線,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協同推進農牧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進程,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在產業扶貧上,繼續把杜蒙雜交肉羊作為實施高效畜牧業的拳頭產業,加大示範引導和扶持力度,建立以賽諾公司為主的龍頭企業與農牧民利益聯結機制,實現產業增效、農牧民增收。」四子王旗旗委書記武玉亮表示。(記者 張國欣)
來源:烏蘭察布日報
你喜歡的都在這裡
-------------------------------------------
-------------------------------------------
編 輯:張智超
審 核:額日和木 席怡敏
供稿郵箱:szwqwxb@126.com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杜蒙羊」助脫貧 群眾發「羊財」》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