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任何一個地區
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落下
今日之中國
正在書寫一首波瀾壯闊的脫貧史詩
上海作為東部沿海發達城市
對口支援98個貧困縣
一路攜手前行
目前仍有個別對口地區的
「深貧堡壘」正在攻克之中
貧中之貧 困中之困
決戰決勝需要拿出不一般的擔當和作為
今天下午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
中共上海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共同指導
上海廣播電視臺主辦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
攜手各區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
聯合承辦的
《脫貧之戰——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上海廣播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
暨「廣播·愛」2020年度公益活動啟動儀式
在廣播大廈舉行
「為何不一起去
大山裡看看
那裡綠樹成蔭
天空湛藍
不要以為是村寨
就沒有風景……」
啟動儀式現場
主題曲《一起去看幸福》正式發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歌詞全文:
為何不一起去
大山裡看看
那裡綠樹成蔭
天空湛藍
不要以為是村寨
就沒有風景
不要以為是鄉間
就沒有浪漫
那裡早就有了大路
也有了新屋
用汗水澆灌的土地
總歸是最精彩的風景
走 一起去看幸福
儘管崎嶇山路
阻擋奔跑的腳步
儘管偏遠村落
隔離春天的溫度
我們有縣長直播
把珍品帶出大山
我們有鄉村學校
把世界帶進村落
儘管崎嶇山路
阻擋奔跑的腳步
儘管偏遠村落
隔離春天的溫度
我們有仰望星空的微笑
我們有遠隔萬裡的握手
你我各盡所能
我們將無所不能
何不去 大山裡看看
那裡沙礫成山
隨風飄散
一定會有很多
綻開的笑顏迎向我們
一定會有很多
驚喜的邂逅等候我們
我的喜悅已經
在通往喜悅的路上
走過的每一步
都像感嘆號
用雙手堆積起的穀倉
終究是最紮實的小康
走 一起去看幸福
儘管崎嶇山路
阻擋奔跑的腳步
儘管偏遠村落
隔離春天的溫度
我們有嶄新公路
從貧窮通往財富
我們有神奇網絡
將思緒聯結萬物
儘管崎嶇山路
阻擋奔跑的腳步
儘管偏遠村落
隔離春天的溫度
我們有踏平坎坷的奔跑
我們有改變命運的羅盤
你我各盡所能
我們將無所不能
你我各盡所能
我們將無所不能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歌詞
啟動儀式上,中共上海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楊俊,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潘曉崗,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副秘書長、上海市志願服務公益基金會理事長、上海市志願者協會副會長陳振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華為上海各區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代表、「廣播愛」公益品牌團隊代表、主題曲《一起去看幸福》主創團隊以及上海市郵政管理局、格樂利雅藝術中心、上海三槍(集團)有限公司、韻達快遞等愛心公益夥伴進行了授牌。
上海廣播電視臺臺長
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宋炯明
為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採編播團隊代表授旗
宣告這一大型新聞行動正式開啟
上海廣播電視臺
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黨委副書記
東方廣播中心黨委書記王治平在致辭中表示
幫助「深貧堡壘」的人民走向小康
是上海今年扶貧攻堅的硬任務
為脫貧之戰搖旗吶喊
是上海媒體當仁不讓的責任擔當
本次新聞行動
將每月走進一個
上海對口幫扶的掛牌督戰縣
通過新聞報導、網絡直播等多種形式
進行立體深入的全方位宣傳
包括
《脫貧之戰—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報導
扶貧系列政企訪談
網絡視頻直播和助力消費扶貧的直播帶貨
並將在10月17日國家扶貧日
當天推出全媒體大直播
此次新聞行動還將結合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廣播·愛」公益活動
如動感101「東方風雲榜」音樂支教行
《直通990》節目的 「愛心校服漂流」等
都將跟隨報導團
深入貧困地區傳遞溫暖和正能量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還有很多硬仗要打
面對疫情的衝擊
各項工作難度更大
任務更重、要求也更高
上海積極採取多方面措施
以消費、就業為重要抓手
不斷、不亂發起總攻
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面對一個個「怎麼辦」
上海一次次交出了漂亮答卷
貧困群眾外出求職受阻,怎麼辦?
各區快速響應組織「點對點」復工復產包機包車,為轉移就業提供「一條龍直通車服務」。截至5月底,幫助雲南、遵義在滬貧困勞動力返崗務工3956人,新增貧困勞動力來滬就業2566人,幫助就地就近就業87059人。
上海會同雲南、貴州遵義認真研判、科學匹配由專項資金創設的1萬個臨時性公共服務崗位,幫助受影響較重的地區貧困家庭就地就近就業。
掛職雲南省紅河州政府副秘書長的馬驥說,穩定異地就業阻力尤其大,但上海有底氣、有把握。「解決他們生活上的負擔,讓他們安心工作。兩地人社部門也積極對接企業,了解用工需求、能提供的條件,儘量銜接。"
扶志扶智相結合,幫助貧困群眾子女實現高質量就業。支持春秋航空與上海開放大學航空運輸學院聯合開設「雲南紅河空乘定製班」,為18位(其中15位建檔立卡貧困戶)畢業生提供全額減免學歷教育、技能培訓和食宿安排,畢業合格即能招聘為空姐。
徐曉的姐姐前年通過就業扶貧成為一名空姐,今年春秋招學員徐曉毫不猶豫報了名。這個只靠父親打工種地每月2000元收入的貧困家庭,如今改善很多。
紅河州綠春縣委書記李國民說,當地外出務工率近74%,除了空乘這種高收入穩定崗位外,其他人月入四五千也不成問題,很感謝上海的就業扶貧幫數千戶家庭脫貧摘帽:「有的家庭出去兩個甚至三個,整個家庭的開支不會有缺口了。出去以後思路、自身素質、技能提升,能改變家鄉相對滯後的理念。」
滬滇幫扶項目的雲南同濟中德學院持續擴大招生,依託校企雙主體、招生即招工的育人模式,幫助培育符合雲南當地產業發展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現已經招收建檔立卡戶家庭學生超過1000人。
援建項目推進受影響,怎麼辦?
建立健全月度報告機制,目前項目綜合開工率83.5%,雲南、貴州遵義已復工復產扶貧車間654個,復工率96.7%,返崗13296人,返崗率87.67%。
對口地區農產品滯銷,怎麼辦?
上海政企聯動,為「優質產品入滬」打通「綠色通道」,讓產銷對接更順暢。「以購代捐」「以買代幫」,幫助對口地區批發銷售蠶豆、大白菜、水果、肉禽蛋產品,上海市民爭當消費扶貧的倡導者、踐行者、推動者。
6月7日下午,以「申情購、滬愛幫」為主題的上海市消費扶貧專項行動啟動儀式在「中華商業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世紀廣場舉行。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洪天雲,上海市副市長彭沉雷啟動上海市消費扶貧工作平臺。
啟動儀式上,掛職雲南保山市隆陽區副區長的馬駸在拼多多搭建的上海消費扶貧直播間內為保山咖啡賣力吆喝,而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從幕後走到臺前。
當地蠶桑產業因疫情影響了出口,上海援外幹部們也見招拆招,通過加工成品在國內銷售,培養了蠶桑的龍頭企業,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
積極打造市級消費扶貧工作平臺,遴選推薦上海市第一批消費扶貧推薦產品,推進「121」銷售扶貧渠道建設,在本市地標商圈建設10家消費扶體驗店,打造20家消費扶貧生活館,認定100個消費扶貧專店專櫃,形成全市消費陣地網點。累計幫助當地銷售滯銷農副產品超過2億元。
此外,推出百縣百品微官網和消費扶貧線下專櫃、直營店、生活館。
疫情期拿出5000萬補貼讓利促銷的光明集團,這些年盡力發揮自身優勢參與扶貧。下屬蔬菜集團消費幫扶事業部負責人熊超說,上海市場門檻不低,但通過改造生產鏈、打通流通鏈、提升價值鏈,很多扶貧產品站穩了腳跟,今年新建的消費扶貧工作平臺將成為它們在滬流動銷售的總樞紐。
「我們對他們產品的升級、孵化、認證、培育上花功夫做工作培訓,有些產品受到了很多上海市民的歡迎。我們對它的幫扶機制有嚴格要求,實實在在地幫扶到貧困戶。展示體驗、評價認證、推介銷售、服務支撐、數據採集統計工作都在平臺上面體現。」
近期,本市援外幹部通過抖音、驢媽媽等平臺舉行直播帶貨活動20餘場,拓寬了助力消費扶貧的新路徑。
小康承載初心
小康屬於人民
打贏脫貧之戰
我們攜手並肩在行動!
-本文完-
版權聲明: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